【摘要】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重心是現金管理,現金管理的重點是現金流管理,通常所講的“現金為王”,實際上是“經營性現金流為王”,經營性現金流是否充裕、是否通暢,對企業的安全發展至關重要。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建筑施工項目是經營性現金流的源泉,是管控經營性現金流的基本單元。當前,建筑業資金鏈條緊張,國家高度重視企業賬款清理、農民工工資拖欠清理,按合同支付成為新趨勢。文章提出建筑施工項目“合同收支倒掛”的概念,基于上下游合同關系,通過債權、債務穿透分析現金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建議。
【關鍵詞】合同收支倒掛;應付賬款的期限結構;成本付現率
【中圖分類號】F275
一、合同收支倒掛的概述
(一)合同收支倒掛的基本概念
合同收支倒掛是指基于建筑施工項目上下游總分包合同判斷,在合同各方按約履行義務的情況下,某一時點存在收支不平衡的問題。從債權、債務視角來看,項目開累的有收款權應收賬款小于到期應付賬款的情況。
1.合同收支倒掛的“三大”特征。一是具有普遍性。由于建筑施工項目周期長以及下游資源組織方式的原因,普遍存在合同收支倒掛的問題,即不主動管控合同,會天然形成收支倒掛。與行業商業慣例、施工項目長周期性屬性、分包分供組織方式相關,施工企業均有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具有隱蔽性。項目實際運營中,合同收支倒掛不一定表現為負流,如項目采取“以收定支”的資金管理政策,未按合同及時支付,也可能是階段性“正流”,但不可持續。三是合同收支倒掛問題與項目的施工進度強相關。在施階段合同倒掛問題不突出,主要是管控分包分供支付比例,容易管控;項目施工后期特別是竣工未結階段倒掛問題會凸顯,主要是管控分包分供的支付周期,管控難度大;項目竣工結算后,現金流逐步與項目利潤趨同,合同收支倒掛問題會逐步消除。
2.合同收支倒掛產生的原因。一是由于行業慣例、施工項目屬性形成合同端的“先天倒掛”。由于建筑施工項目總分包合同存在的“一對多”關系,分包分供商進退場順序不同,分項工程結算順序各異,導致合同收支周期不匹配。例如,材料款支付在施工項目主體階段收支基本相匹配,在項目二次結構、項目收尾階段,收支周期明顯不匹配。另外,由于現場經費、零星采購、稅金等過程付款比例為100%,部分分包分供因為屬地化因素,可能存在高于合同收款比例。二是由于管理不善導致合同收支倒掛金額增大的問題。例如,由于確權結算滯后、工期質量、成本管控不力、簽證變更上下支付不一等管理不善因素,導致的有收款權金額降低或者階段支付義務增加,導致合同收支倒掛金額增大,如果項目虧損則會導致總體債權債務倒掛。
(二)合同收支倒掛衡量指標及影響
1.衡量指標。通過某一時點的合同資金存量比率相對指標,判斷是否存在合同收支倒掛問題,并衡量收支倒掛問題的程度。
項目合同資金存量比率
=按合同時點資金結余/開累產值(資金角度)
=(開累有收款權應收賬款-開累到期債務)/開累產值(債權債務角度)
=合同收款比例×項目實際產值確權率-合同約定成本付現率×(1-項目利潤率)
從衡量指標因素來看,與合同約定的收支比例、收支周期先天指標,以及項目工期、項目利潤率、產值確權率等管理指標強相關。
2.合同收支倒掛的影響。對單一施工項目而言:一是導致項目資金波動性大。合同收支倒掛問題與施工進度強相關,“前期資金表面充裕,后期(竣工階段前后)資金緊張甚至出現負流”。二是會擾亂項目資金計劃安排。項目前期會采取較為寬松的支付政策,后期會采取更為謹慎的支付政策,表現為“前期花錢大手大腳,后期捉襟見肘”,甚至出現嚴重的對下拖欠。對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一是影響企業資金安全。企業債權債務結構合理,資金運行會較為順暢、資金較為安全,反之會出現資金運行混亂,甚至會影響企業安全。二是影響企業市場信譽。合同收支倒掛,在采用“以收定支”的資金政策下,會導致支付不誠信,影響分包分供關系,進而影響企業品牌與聲譽。
隨著建筑行業承壓下行,國家拖欠對中小企業資金問題日益重視,下游分包分供更加重視合同履約,建筑施工企業對下游支付趨于剛性,傳統的“以收定支”的資金政策可能不太適用于當前的項目經營生產,重視合同關系、按約支付、支付誠信將逐步回歸行業常態。管理合同收支倒掛問題,就是從施工項目全周期視角下,在總包合同既定的情況下,運用項目全周期現金流預算管理工具,科學管控分包分供合同,進而管控應付賬款的期限結構,從源頭改善項目現金流,推動現金流管理從后端管理向前端業務預防管控轉變。
二、合同收支倒掛問題的案例分析
本文隨機從A建筑施工企業中選取120個在施項目、120個竣工未結項目和120個竣工已結項目進行數據分析。
(一)基于現金流角度分析A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成效
1.項目現金流高于項目實現的利潤。360個樣本項目累計實現經營性凈流入合計32.92億元,項目經營性凈現金流占產值比4.38%,高于平均營收利潤率(2.45%)1.93個百分點,且各項目狀態項目經營性凈現金流占產值比均高于營收利潤率。
2.分項目狀態現金流貢獻度分析。在施項目、竣工未結項目、竣工已結項目凈現金流貢獻度分別為87.76%、6.89%、5.35%,各類項目狀態總體上都能貢獻現金流,但主要由在施項目貢獻。
基于現金流角度分析(表1),A企業能夠堅持“現金為王”理念,將賺取的項目利潤轉變成了實際的凈流入。
(二)基于合同角度分析A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成效
1.有收款權應收賬款小于到期應付賬款,存在較大的合同收支倒掛問題,現金流不穩定。統計時點,樣本項目有收款權的應收賬款34.05億元、到期應付賬款63.14億元,兩者相差29.09億元,A企業未來一段時間存在較大支付壓力,現金流會惡化。對比項目利潤,合同凈流僅為3.83億元,占產值比僅為0.51%,低于平均營收利潤率1.94個百分點(表2)。
2.分項目狀態合同凈流分析。在施項目、竣工未結項目、竣工已結項目合同凈流貢獻度分別為:408.36%、-389.82%、81.46%,貢獻度差異性更大。對比不同狀態下債權債務結構和合同負流個數占比,在建項目合同凈流個數占比最低(32.5%),但“資金結余高與應付未付款大”并存的問題,資金被負流項目占用;竣工未結項目合同凈流為負個數占比最高(933.33%),反映出項目到竣工未結階段,普遍存在合同收支倒掛問題,主要原因是施工項目結算周期長,而分包分供特別是材料已經完成結算。
3.分項目狀態合同收支比例對比分析(表3)。在施項目、竣工未結項目、竣工已結項目的合同收款比例均低于合同成本付現率,分別相差3.64、6.4、0.9個百分點,竣工未結項目合同收支比率差異最大。以A企業某一竣工未結項目為例,對下簽署分包合同25份,其中合同付款比例85%及以上的結算額占比71.41%;對下簽署分供合同56份,其中合同付款比例95%及以上的結算額占比為99.26%,分包分供平均合同付款比例為93.1%,高于合同約定收款比例(80%)13.1個百分點。
(三)案例總結
1.表面上A企業現金流狀況較好,但主要是通過壓縮在施項目的支付來實現,現金流穩定性不足。判斷某一企業或項目現金流管理水平的優劣,不能僅以實現的現金流好與壞來直接判斷,還要結合債權、債務結構分析判斷。僅以現金流單一維度判斷,為實現既定的現金流管控目標,可能會導致項目過度壓縮支出、過度失信等“短視行為”,導致出現投訴涉訴、項目停緩建等問題,導致現金流不穩定,進而侵蝕項目利潤。
2.竣工未結階段倒掛問題更突出,負流個數占比最高,合同倒掛問題更容易變成事實上的項目負流。在施階段,分包分供支付比例提高不明顯,到期債務支付更柔性,容易實現較高的資金結余。越往后期,分包分項工程完成并完成結算,支付比例明顯提高,到期債務支付趨于剛性,收支難以平衡,倒掛問題越突出。
綜上,從企業現金流管理而言,不僅要關注整體現金流情況,也應打開項目現金流量表,關注在建項目、竣工未結項目和竣工已結項目的現金流貢獻度,即項目現金流結構。
三、治理合同收支倒掛問題的對策建議
首先,要識別出現金流管理問題癥結,是資金管理問題,還是業務問題,還是合同端的問題。其次,用好項目全周期現金流預算管理工具,堅持合同履約思維,推動收支事前策劃、事中預算控制、事后預算執行分析。堅持從業務源頭改善現金流,推動收付一起管、資金與業務一起管。
(一)建立現金流管理評價標準
判斷企業或項目現金流管理優劣,建議通過“三個層次”來識別。
第一層次(現金流角度):直接判斷現金流是否為負,如果為負,則直接納入預警清單,分析判斷導致負流的原因,并針對性采取對策。
第二層次(債權債務期限結構角度),針對正流項目,結合有收款權和到期應付賬款進行判斷,是否存在合同收支倒掛,預防到期債務風險。
第三個層次(總收入與總成本角度),針對合同收支倒掛,分析是階段性的倒掛,還是全周期持續倒掛,判斷是否存在虧損風險。
(二)充分運用全周期現金流策劃管理工具嚴防“先天倒掛”問題
1.高度重視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通過標前全周期現金流測算和開工進場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推動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現金流管理從事后分析、管具體收支,向事前管理、管理風險轉變,從事后反映延伸到事前預測防范、事中控制糾偏、事后復盤分析的全過程、全員的管控機制;為項目負流項目治理管控提供管理依據,通過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明確現金流階段性管控目標和墊資峰值,為資源投入多少、資源投入是否突破峰值,提供評價管理工具。
2.優化資金管理的管理環境,讓項目愿意運用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進行管控。厘清項目層級與公司的資金管理關系,體現項目層級的主人翁地位,讓項目經理真正對自身項目的收支負責,給予項目經理一定的采購權、資金權。重點是保障項目在建階段的資金使用權,讓項目經理愿意運用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工具,真正從策劃端監測全周期現金流健康情況,真正按合同履約,并形成良性管控環境。
3.依托項目全周期現金流策劃推動從合同端明確支付上限、優化支付周期。在上下游充分履約的假設下,通過測算不同階段的資金平衡線,指導不同階段的分包分供簽訂工作,重點解決竣工未結階段合同收支倒掛問題。推動合同收支比例平衡,在招議標階段,根據全周期現金流策劃,將資金平衡線作為下游支付比例的控制依據,控制總體成本付現率。推動收支周期平衡。在遵循行業慣例、充分了解屬地行情的基礎上,平衡好現金和利潤的關系,建議結合總包結算、支付、質保金留存比例等商務條款,相應制定分包分供條款,逐步縮小收支倒掛的時間性差異。
(三)從業務前端治理合同收支倒掛問題
樹立“大資金”管理理念,明確“管業務必須管資金,管業務必須管合規,管業務必須管價值創造”管理導向,推動現金流管理有業務支撐,而不是“就資金管資金”。增加有收款權的應收賬款,主要途徑就是提高項目利潤率、提高產值確權率、加快推動結算、提高總包層面簽證變更的收款權,如在總包合同明確過程簽證變更確認并形成業主支付義務等;壓降到期應付債務金額,縮短項目工期、壓降項目成本、嚴格管控分包分項簽證變更等,嚴防節點性合同收支倒掛增大的現象。
四、結論
管理合同收支倒掛問題,管理合同,管理債務結構,管理施工項目分包分供商的預期,對內實現單個項目現金流與效益相匹配,進而保障企業資金穩定安全;對外,誠信支付、誠信履約,有利于塑造分包分供商“朋友圈”,有利于打造資金管理“生態圈”,進而實現“抱團取暖”、共贏共享。
責編: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