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的復雜性不斷提高,對財會人員素質、企業經營有了更高的要求,會計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2024年6月新《會計法》的實施,我國越來越重視會計監督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會計監督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推進企業的合法合規經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會計監督具有現實意義。文章提出通過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建立相關的內部監督機制等措施加強會計監督。
【關鍵詞】會計監督;會計綜合素養;企業合規;社會經濟秩序
【中圖分類號】F231.6
一、引言
會計在經濟活動及其管理過程中具有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兩大基本職能,這兩大基本職能相輔相成,密切相關[1]。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及社會經濟組織的不斷發展和變革,會計工作的復雜性和專業性都有所增強,因此加強會計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國的會計相關法律、企業內部監督制度、政府監督職能等環節還存在薄弱之處。因此,加強各方會計監督的力度,優化會計監督相關法律法規這一問題亟待解決。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新《會計法》”),強化了財會監督等內容,對于解決相關的問題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新《會計法》強調各單位需將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納入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一步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完善會計違法行為責任的追究機制。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需進一步強化會計監督。由此可見,我國對于會計監督相當重視,加強會計監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結合實際例子探討加強會計監督的重要性
我國實行“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包含單位內部監督、國家監督、社會監督三部分。新《會計法》的實施,對加強會計監督,保證會計工作的規范性和真實性,保障企業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影響。
(一)加強會計監督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養的重要推動力
雖然近幾年我國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有了顯著提升,但是依然存在著從業人員門檻低、會計信息失真和效率低下等問題,雖然每年堅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但是仍存在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養參差不齊的現象,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兩個方面。
新《會計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這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表中,錯誤地計提了商譽減值和遞延所得稅資產,導致多期財務數據產生偏差,雖然后期進行了糾正,及時進行了整改,但依然給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該案例反映出,某些企業會計對專業知識理解不夠清晰,導致財務報表等會計資料出現錯誤。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直接影響到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發展趨勢的判斷。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編制清晰、完整、真實且易于理解的財務報告。現實中仍存在很多會計人員做錯賬的現象,這反映出會計專業人員不能透徹理解會計知識、不能深刻理解會計制度與稅法相關性的問題。通過會計監督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使會計工作越來越規范化,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水平,更好地為經濟活動助力。
新《會計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與會計職務的有關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會計監督通過各種法律法規的約束,對所有財務收入、財務支出進行把關,從而保證會計工作的真實性。例如,青島某工程公司自成立以來,老板將財務賬放心交在某會計手里,從不監督其工作流程,更是從不檢查公司賬目,導致該會計在十幾年時間里陸續侵吞公司財產700多萬元。案例中會計私自挪動公款,這一行為不僅嚴重踐踏了會計職業的基本道德,更是觸碰到了法律的紅線,是違法行為。新《會計法》下會計人員的犯錯成本顯著提高,這無疑為他們戴上了無形的枷鎖,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約束。
(二)加強會計監督是促進企業合規的必要法寶
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過程都在會計監督內容之中[2],會計監督通過會計核算和財務監控這兩方面,確保企業的財務活動符合內部規章制度以及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前面所述青島某工程公司的案例中,公司只有一個會計,并未設立出納。新《會計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由于該公司不符合相關規定,只設立一個財務崗位,而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致使企業的正常運營和資金安全受到影響。會計監督不僅是確保財務信息準確性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道保障企業資金安全的鋼鐵防線。
稅務稽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會計監督的國家監督職能。2024年稅務稽查工作發現以下案例:上海市稅務局稽查局對上海某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依法審查,經審查發現該公司利用虛構、委托、外包等手段,對研發費用進行虛報,致使偷稅逃稅金額達到206萬元;河南省稅務局稽查局通過對某公司加油站偷稅進行依法審查,發現該公司存在虛假納稅申報行為,少繳稅款208萬元;福建省政府部門通過對泉州的兩家進出口有限公司進行依法審查,經審查這兩家公司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3383份,數量龐大。從上述稽查案例中不難看出,我國對于稽查的力度逐年提升,還會對歷史舊賬進行深度核查,任何企業不能再抱有僥幸心理,必須依法及時繳納國家的各項稅款。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相關新技術的運用,使稅務部門在稽查過程中能更加準確地獲取和分析數據,企業的各種問題更是難逃政府的“法眼”。金稅四期上線后,企業更需要合法合規的經營。
(三)加強會計監督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必經之路
新《會計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財政、審計、稅務、金融管理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并出具檢查結論。”從社會的角度來看,財會工作的小問題也許會引發連鎖反應。如1995年巴林銀行因為一名交易員的失誤和掩蓋錯誤導致銀行倒閉,如果巴林銀行擁有有效的會計監督體系,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交易員的錯誤行為,可能倒閉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又如某證券公司,由于高層管理人員追求短期業績和利潤最大化,指示財務部門進行財務造假,通過虛構交易、虛增資產等手段,修改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財務數據,為公司埋下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幸運的是,該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在例行審計中發現了這些財務造假行為。通過深入調查,審計部門不僅揭示了財務造假的具體細節,還發現了與之相關的潛在金融風險。由此可見,會計監督通過專業的技術手段和嚴格的制度要求,能夠確保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財務活動合法合規,從而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是穩定實體經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
會計監督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資源緊缺的大背景下,如何進行合理、高效的配置以及提升利用率是現在問題的重中之重。而會計監督能夠展示資源使用的具體情況,通過對經濟活動進行全面、專業且不間斷的監控,有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計監督通過審核企業的年度報表和具體財務工作,能夠清晰地了解企業資源的采購來源和消耗情況,較全面地掌握生產資料的使用效率等數據,有助于發現資源浪費、濫用等問題,為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一個改進的方向。在會計監督的背景下,企業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技術水平等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升經濟效益,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綜上所述,會計監督在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上了一份保險。
三、企業如何加強會計監督的措施
(一)加強員工培訓和意識提升
財會人員的專業性會直接影響到會計監督的效果。而要提高相關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就需要單位對企業員工進行定期的會計監督培訓。在具體培訓過程中,首先是管理部門應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務必詳盡,對于培訓的內容、時間及人員范圍等問題要盡早做好規劃部署,確保獲得較好的培訓效果。培訓的內容則要涵蓋最新的法律法規、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等。培訓形式可多種多樣,可以觀看相關影視素材,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并在結業后設置考試,對于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以此鼓勵大家認真學習。總而言之,系統培訓的目的,是使員工對會計監督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認識,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
企業應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制度,明確監督體系組成、職責和方法。首先,最應保證的,就是監督的公平性。企業應設立獨立于所有部門的監督機構來執行會計監督,例如,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或者內審部門。在保證獨立性的前提下,這些部門應具有專業性和權威性,能夠客觀公正地評估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其次,為保證監督的全面性,內部監督制度應涵蓋企業運行的各個方面,如財務、運營、人力資源等。同時為了企業更好地運營,還應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各部門數據、全部生產資料、完整工作流程進行定時審核和全面監控,以期發現潛在的風險,并及時糾正。除此之外,為保證問題解決的及時性,企業還應建立一套完善的應急預案,對監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處理方案,將責任細分到人,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避免出現無人負責,無人處理的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羅萍.淺談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J]. 商場現代化,2015(19):208-208.
[2]陳曦.關于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研究[J].時代金融,2018(03):112-112.
責編: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