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駐村第一書記制度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遼寧省錦州市T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設計駐村第一書記的引領模式,可以發現駐村第一書記作用的發揮具備服務優勢、整合資源優勢與思想政治優勢,而在個人能力、嵌入性駐村制度設計及駐村工作長期可持續性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為了能讓駐村第一書記更好地發揮作用,建議在精準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選派機制與培訓機制、不斷完善嵌入性駐村制度、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長效支持機制等方面繼續深入實踐。
關鍵詞: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實踐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5450(2024)06-0071-06
我國已于“十三五”期間圓滿完成鄉村脫貧任務,鄉村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和階段性目標。鄉村振興自提出以來,已逐步成為當前承接我國鄉村發展的新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對鄉村發展起著綱領性的指導作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石。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吹響了我國向廣大鄉村派駐第一書記工作的號角[1]。各級政府積極響應號召,開始挑選優秀干部下派鄉村,先后投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工作當中。新時代,我國的駐村書記制度是一項新的制度創新,在全面推進我國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從2010 年起,遼寧省即開始嘗試向基層黨組織薄弱的村莊和部分貧困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遼寧省出臺了《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大規模選派干部到鄉鎮和村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的通知》(遼委辦發[2018]4號),其中提出: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振興鄉鎮經濟、發展縣域經濟,從省市縣三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黨性強、能力強、作風強的干部到鄉鎮任黨委第一副書記或第一書記,到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聚焦農村基層黨建、經濟發展、鄉村治理、服務群眾等職責任務,加強選派干部管理和保障,壓實各級黨組織責任,進一步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為確保遼寧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振興奮斗目標提供堅實組織保障[2]。自此,遼寧省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的制度在全省全面執行,目前已經形成了常態化的駐村機制。
在圓滿完成鄉村脫貧攻堅任務后,鄉村振興作為鄉村發展新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在農村基層的駐村第一書記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目前,學術界對駐村第一書記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從制度運行機制[3-4]、實踐案例[5-7]、相關經典理論[8-10]等角度對駐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進行了研究。在鄉村振興中,駐村書記作用的發揮是綜合性、多層面、多維度的。基于此,本文通過對遼寧省錦州市T村實踐案例的調研分析,把駐村第一書記的實踐案例與制度運行機制相結合,探討鄉村振興視域下如何更好地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
二、遼寧省駐村第一書記引領T村鄉村振興的實踐經驗
目前,遼寧省錦州市T村共有303戶家庭,共有村民942人,其中勞動力846人,黨員24人,村民代表38人。全村耕地面積9 684.09畝,林地138.98畝,4個網格。村集體收入每年5萬元,村年人均收入1.85萬元。近年,T村先后獲得“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最美鄉村”“縣文明村及先進黨組織”等稱號,這些榮譽的獲得不僅與當地村委和村民的努力緊密相連,更與駐村第一書記長年駐扎在鄉村一線,不斷研究發展思路,積極發揮駐村職能作用密不可分。我國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1]為主要內涵,錦州市T村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堅持以產業興旺作為重點,以生態宜居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以治理有效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以發展鄉風文明作為保證,以生活富裕作為根本,駐村第一書記引領T村邁向振興之路的實踐經驗值得總結和借鑒。
(一)以“治理有效”為引領,建強基層黨組織
治理有效是開展農村各方面工作特別是加強農村政治建設的重要保障。相對于脫貧攻堅時間的緊迫性和精準扶貧對象的特殊性,鄉村振興包含農村工作的各個環節和多方面內容,具有綜合性和有序推進性,對基層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項重要工作是幫助村“兩委”建強基層黨組織[4]。T村第一書記真抓實干,不斷探索鄉村黨建工作。其一,積極探索“黨建+教育”模式,組織村黨支部開展支部生活日、政治生日、警示教育活動。為鄉村兩級黨務、組織、宣傳工作出謀劃策。其二,積極探索“黨建+項目”模式。在黨建品牌工程項目中,牽頭組織了鄉紅色宣講團,著力打造紅色理論宣講矩陣,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村屯、進庭院。其三,積極探索“黨建+幫扶”模式。第一書記申請的省教工委“走進千所小學”教育工程項目為鄉中心小學捐贈體育用品1 000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在小學課堂上落地生根,第一書記每年自己拿出3 000元為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買書包和文具。其四,積極探索“黨建+志愿服務”模式。組織志愿服務活動10余次,黨員服務時長人均超過
100小時,協調組織派出單位向T村捐獻衣物幾百件,全程參與“秋風行動”,做好鄉村環境整治第一書記牽頭人。
(二)以“產業興旺”為引領,力爭農民生活富裕
產業興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點,是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目標的根本。T村駐村第一書記為了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的目標,第一時間走進田間地頭了解當地生產情況,又依托派出單位的扶貧項目請專家進村出謀劃策,再進行摸索試驗。同時,積極引進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尤其是“超大穗”玉米試種效果非常好,玉米畝產從2 000斤達到3 000斤,實現了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村里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使得土地增產增效的潛力得到釋放。
(三)以“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為引領,構建良好生態文明和文化環境
生態宜居是提升鄉村振興發展質量的保證,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靈魂,前者是外在表現,后者是內生精神[2]。村里原來的道路都是土路,每逢刮風塵土飛揚,環境很差;每逢下雨道路泥濘,出行困難。T村駐村第一書記為了構建鄉村宜居的生態環境,和村委一起徹底解決當地環境和村民出行難題,通過村內道路硬化及整治溝渠和安裝路燈等,改變了村里原來的居住環境。此外,協調資金近萬元為村部購買辦公設備,讓全村干部能獨立完成信息化辦公,極大地提高了為村民服務的工作效率。在倡新民風方面,為了聚鄉村民心,T村駐村第一書記積極組織村黨支部定期開展活動,探索“夜會”制度,每月1日晚上召集黨員和村民代表議發展、解難題,制定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移風易俗新方案。T村駐村第一書記通過鄉村小課堂在村里設立小講堂,倡導社會新風,弘揚優秀傳統。
三、駐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優勢分析
目前,我國推行的鄉村振興既是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戰略決策,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問題的基本方針,可以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防止農民返貧,讓農民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獲得更多的發展紅利,縮小城鄉差距,使農民真正富裕起來成為可能。
(一)駐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服務優勢
駐村第一書記作為國家選派到鄉村的干部,具有強烈的使命感,服務意識非常強。T村在干部服務方面提出要“精準服務,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一是為民辦實事。駐村第一書記通過深入走訪村民,及時了解村民生活、生產困難,并想方設法給予幫助,拉近干群距離,密切干群關系。二是為民講政策。駐村第一書記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工作,走進農家給群眾宣傳政策、傳授技術,獲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三是為民樹形象。駐村第一書記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能夠形成示范效應,村干部的服務意識增強、服務精準到位,密切了黨員和村民之間的關系,村民和干部擰成一股繩抓生產促建設,作為生產要素的人的因素被調動起來后,為當地鄉村振興打下堅固的基礎。
(二)駐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整合資源優勢
駐村第一書記在引領鄉村振興過程中,可整合當地鄉村自有資源、上級部門和派出單位所給予的資源及社會與市場資源,使它們能夠有機地配置在一起,制訂適合本村的各項振興計劃,并嚴格地推動執行。駐村第一書記走入村級黨組織,可以成為上級與基層聯系的最佳橋梁,深入了解所在鄉村的實際需求,按需引入更多的資源。其一,T村第一書記從派出單位、省扶貧辦、縣級財政等多方引入資金資源,廣泛參與村級發展重點產業和重要事項的決策和管理過程,提高村級決策民主化、科學化水平。其二,T村駐村第一書記積極宣傳當地的農產品,利用自己派出單位的支持,在派出單位的食堂設置農產品展區,幫助村民拓展了一條重要的農產品銷售渠道。
(三)駐村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思想政治優勢
駐村第一書記不僅自身的黨性強,而且能夠引領基層黨組織加強組織建設,形成腳踏實地、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開展鄉村振興的工作是真正能夠檢驗基層黨組織工作作風、思想政治是否過硬的試金石。只有不斷地堅持思想政治學習,從基層的實際入手,深入地了解基層黨組織的真實情況,積極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建設,才能切實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制度與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作用。T村駐村第一書記以身作則,帶領黨員發揮模范作用。之前T村黨員社會活動較少,自從來了駐村第一書記,村里開始定期開黨會,給黨員戶掛牌,讓黨員同志感覺很光榮,有利于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在駐村工作期間,T村第一書記累計組織黨課百余次,撰寫黨務材料千余份,完善了村黨務材料;緊緊圍繞打造支部領村、經濟強村、依法治村、民生管村、文化潤村、新風駐村“六村同創”的黨建品牌,實施了8個黨建項目;參與防汛、防火、環境整治、抗疫維穩等工作值班值守近300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積極指揮村黨支部踐行守望相助、攜手同行,靠前指揮、沖鋒一線,累計整理報表80余份,撥打電話400通,分發傳單700余份,值班值守近百天,多次在全村中走屯串戶、向行動不便的老人送物資,宣講防疫政策20余次。駐村第一書記用低調、務實、精煉、堅硬的思想作風和堅毅執著的政治信念,在駐村工作中腳踏實地,擔當作為,很好地引領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四、駐村第一書記作用發揮存在的現實問題
在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駐村第一書記作用的發揮也存在著難以避免的現實問題。
(一)鄉村振興工作對駐村第一書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鄉村振興工作對于駐村第一書記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駐村工作需要深入了解當地的生產、生活狀況,根據實際制定鄉村振興工作計劃,并推動實施,這需要駐村第一書記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面對壓力和困難時能夠堅持下去;其二,駐村地區的文化、習俗會與駐村第一書記原生住地存在差異,這需要他們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并與當地群眾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系;其三,鄉村振興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問題,涉及經濟、教育、醫療、就業等多個方面,駐村第一書記需要具備跨部門協作的能力,與相關部門和組織密切合作,共同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難題;其四,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振興方面的專業人才,當地引進和發展什么產業、如何幫助企業經營并實現營利等問題,對駐村第一書記提出了更具專業性的要求。
(二)嵌入性駐村制度本身存在著不足
不可否認的是嵌入性駐村制度為當地鄉村振興帶來了活力,但也存在著不足。其一,駐村第一書記在工作中依照的某些政策和法規條文過于籠統,缺乏具體的指導性意見,有時會導致駐村制度運行效率不高;其二,駐村第一書記作為“外來力量”,駐村制度雖賦予了他們領導權力,但是在具體執行政策時,有可能會發現有些政策和本村的實際情況不完全相符,這時,他們只能反映情況而沒有權力改變政策,限制了其作用的發揮;其三,嵌入性駐村制度與村“兩委”制度有時會出現沖突,因此,在處理基層的某些事務時責任不明確、意見不統一,影響了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三)駐村工作長期影響的可持續性
駐村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關注和支持。在訪談過程中,T村駐村第一書記談到了對駐村工作長期影響的可持續性及后續鄉村振興政策的跟進等問題存在顧慮。目前,駐村第一書記通常任期為二年,但是駐村后,他們需要了解村里的基本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查工作,才能制定工作計劃和著手爭取支持的資源,這個過程通常需要的時間較長,可能計劃實施不久就面臨撤離的現狀,會影響原有計劃的持續開展。此外,由于任期時間、考核機制和工作難度等原因,駐村第一書記通常會選擇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等短期內見效快的項目,而不選擇挖掘鄉村特色資源、產業振興建設和數字鄉村建設等具有長期可持續影響的項目。
五、鄉村振興視域下駐村第一書記作用發揮的政策建議
目前,駐村第一書記已經圓滿完成了助力鄉村脫貧攻堅的基本目標,工作重點已經轉向如何帶領當地村民實現鄉村振興。系統總結和分析鄉村振興工作中駐村第一書記作用發揮存在的現實問題,有助于更好地發揮和優化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提供經驗和借鑒。
(一)精準駐村第一書記選派機制與培訓機制
首先,需要精準駐村第一書記的選派機制。重視對擬派村前期實際情況的調研工作,了解不同村對于第一書記需求的側重點是什么,各個村可以根據需求形成報告,派出機構再根據擬派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派干部,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建議建立省級或市級人才選派庫,把適合選派的干部統一入庫,記錄其工作履歷、專業特長、工作業績及上任后的工作計劃等。這種強大的數據庫可以幫助派駐村立足于村級人才需求,自主接洽選派干部,隨后再向派出單位提出申請,達到靶向選擇的目的。
其次,建立嚴格的崗位培訓機制。鄉村振興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要想駐村第一書記能在任期內較快適應并有效地完成工作,一定要對其進行崗位培訓,包括崗前培訓和崗中培訓。崗前培訓主要側重于讓擬派駐干部對鄉村工作狀況、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有所了解及在上崗前幫助他們提升農業農村經營管理能力。崗前可以組織他們實地考察,也可以在線上讓有經驗的駐村干部分享經驗,還可以請專家學者講授涉農知識和管理知識。崗中培訓主要是針對駐村第一書記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進行培訓。建議搭建信息平臺,駐村干部可以在平臺上把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列出來,由專業人士定期給予指導和解答。另外,建議每年年終召開市級或縣級的經營管理分享會,通過現身說法和案例分享,提升駐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任職能力。
(二)不斷完善嵌入性駐村制度
首先,駐村第一書記在工作中有時會遇到現有政策和法規條文過于籠統導致駐村制度運行效率有時不高的問題,因此,需要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和法規的指導性、針對性和詳盡性,讓基層駐村第一書記在工作中能處處有法規可依,從而提升駐村制度運行效率。其次,針對駐村第一書記在具體政策執行時發現有些政策和本村實際情況不相符而無能為力的狀況,建議在法律法規許可的條件下,允許駐村第一書記出臺更具靈活性、能夠因地制宜的政策和措施,并完善多方面的溝通和協調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最后,針對嵌入性駐村制度與村“兩委”制度有時會出現沖突的問題,建議協同推進兩種制度的建設與完善,明確駐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的職責和定位,形成互相配合、積極促進的關系,從而加大鄉村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三)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長效支持機制
為了確保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的長期順利開展和取得持續性的實效,建議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長效支持機制。首先,建立長久的政策支持機制。從頂層的制度設計上保證駐村第一書記制度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打消駐村第一書記對駐村工作能否持續進行和長期項目能否有效開展等問題的顧慮,在政策層面提供堅實而長久的支持機制。其次,派出單位要重視和加強對于派駐干部工作的支持力度。派出單位如果能在資源和思想上大力支持派駐干部,如為派駐干部送去人文關懷、提高派駐干部的福利待遇、為派駐干部解決后顧之憂、為派駐干部提供社會關系支持、為派駐干部提供專業與資金上的支援、為派駐干部推介農副產品供銷渠道等,可以大力提升派駐干部在鄉村工作的積極性和開創性,派駐干部安心地在鄉村工作確保了駐村制度的可持續性。最后,執行選派的主管部門在建立駐村第一書記長效支持制度的過程中,建議同時建立靈活多元的考核機制。鄉村振興各個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產業的培育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有些長期項目可能在有限的任期內沒有達到預期成效,因而,只是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會失之偏頗,也會影響駐村第一書記長期工作的設想與實施計劃的積極性。可以采取駐村第一書記卸任后的后續跟蹤考核,再深入結合民意調查給予工作成效的認可,作為最終評優評級的考量。此外,為了確保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落實的長效性和連續性,建議上級主管政府部門制定支持政策鼓勵駐村第一書記在一個地方的駐村時間達到兩屆四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對任期長的派駐干部在卸任回崗后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職務晉升等,積極關注駐村第一書記的需求與困難,確保駐村工作長期影響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EB/OL].(2015-05-13)[2024-
05-24].http://www.nrta.gov.cn/art/2015/5/13/art_3540_46052.htmlhttp://www.nrta.gov.cn/art/2015/5/13/art_3540_
46052.html.
[2] 中共遼寧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遼寧省農業農村廳.2022年遼寧省鄉村振興政策匯編[EB/OL].
(2022-07-21)[2024-05-24].https://nync.ln.gov.cn/nync/index/ywgl/xczx/E9FFB0CAC7D44AA39475CC4B00B8
BFB7/index.shtml.
[3] 張瑛.鄉村振興背景下第一書記制度運行機制優化研究:以M鎮為例[D].南昌:南昌大學,2022.
[4] 曲延春.這支隊伍為何不能撤:第一書記制度的邏輯理路與優化對策[J].行政論壇,2021(4):83-88.
[5] 張曉晨.駐村第一書記嵌入鄉村振興的行動范式與實現路徑:基于安徽實踐案例的研究[J].村委主任,2023(9):29-31.
[6] 馬一源.駐村第一書記激勵政策執行偏差的表征、原因及政策建議:以云南省Y縣為例[J].領導科學論壇,2024(1):120-123.
[7] 王浩宇,劉珈辰.第一書記引領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以山東省煙臺市 L 村為例[J].活力,2023(7):181-183.
[8] 顧愛華,王曾.駐村第一書記何以助推鄉村振興:基于“角色—共生”理論框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23(11):56-61.
[9] 李丹陽,鐘楚原.駐村第一書記何以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基于“差序嵌入—協同賦權”的分析框架[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22(5):602-609.
[10] 丁輝俠,胡婷婷.駐村第一書記公共服務動機何以形成:一個制度激勵框架下的分析[J].治理現代化研究,2023(6):50-57.
[11] 包潔.“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新要求[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8(1):19-20.
Behavioral Paradigm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Stationed in a Village
i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e Research of Village T in Jinzh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Zhang Nannan1, Xin Li1, Tian Zhongzhe2
(1.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Graduate Work Department, Shenyang Sports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Abstract:The syste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of T Village in Jinzh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lead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design of the leading mod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can be found that the role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has service advantages, resource integration advantag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dvantag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al ability, embedded village system design and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 village work. In order to make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play a better role, it is suggested to continue in-depth practice in the accurat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mbedded village system,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support mechanism for the first secretary in the village.
Key words:the first secretary stationed in a village; rural revitalization; practical mechanism
收稿日期: 2024-06-09
基金項目: 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課題(2024lslybkt-031)
作者簡介: 張囝囡,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與區域經濟研究;辛麗,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研究;田仲哲,男,遼寧沈陽人,沈陽體育學院體育管理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體育與文化項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