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價值、內在特質和使命任務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基本依據。以鞏固文化的主體性為根本,為培育時代新人“定位”;以推進“兩個結合”為遵循,為培育時代新人“定法”;以肩負新的文化使命為目標,為培育時代新人“定標”,這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邏輯理路。新時代,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要以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為培育時代新人創造良好的物質文化條件、以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培育時代新人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條件、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意識涵養時代新人的主體自覺、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彰顯時代新人的天下胸懷。確保時代新人培育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旗幟的引領下始終沿著符合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方向前進,為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文化力量。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時代新人;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5450(2024)06-0083-0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直接關系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盵1]61時代新人的培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應有之義。培育時代新人,關鍵在于以文化人,為時代新人培育提供精神支撐、價值指引和文化熏染。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內涵豐富、系統完備、邏輯嚴密、有機統一的思想真理,蘊含著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各個領域的理論創新和實踐要求,具有極為重要的本體論和認識論意義,為新時代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價值引領。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基本依據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必須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價值、鮮明特質和任務目標等方面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基本依據。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時代價值,是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歷史必然
從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來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黨的百年文化建設歷程的總結升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并且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為時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歷史經驗、植入了文化基因、提供了科學指引,是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歷史必然和時代要求。
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黨的百年文化建設歷程的總結升華,為時代新人培育提供了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33。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黨的百年文化建設經驗的理論總結,將發展文化作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面,為時代新人培育注入思想靈魂。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為時代新人的培育植入了文化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盵3]202
最后,習近平文化思想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新飛躍,為時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科學指引。培育時代新人,必須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培育時代新人中的指導作用。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為指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建設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4]106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鮮明特征,是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理論前提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學性、實踐性和人民性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內在特質,其社會主義文明底蘊深刻體現在豐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人民性、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實踐性、遵循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正義性以及推動人類文明共同發展的世界性,對于新時代培育時代新人具有思想引領作用。
首先,顯著的科學性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前提。習近平文化思想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堅持與運用,具有豐厚的馬克思主義學術理論價值,實現了政治性、學理性、價值性的有機統一。其次,突出的人民性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過程?!盵5]591馬克思指出,“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6]287。在人類文明發展的諸多規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規律具有源頭性,其他規律具有衍生性”[7]。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守正創新唯物史觀,遵循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以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時代新人。最后,鮮明的實踐性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理論創新是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在實踐中發現真理、發展真理、用實踐來實現真理、檢驗真理?!盵8]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中華民族偉大文明創造的歷史實踐、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現實實踐、通過賦予文化實踐主體能動性,進而增強各文化主體開展文化育人活動的自主性、提升文化育人工作者的自為性、強化文化育人過程的歷史性,為新時代培育時代新人提供了實踐基礎。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目標任務,是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內在邏輯
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培育時代新人存在理論與實踐上的良性互動,主要在于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培育時代新人在任務目標上具有內在一致性。
首先,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培育時代新人統一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之中。人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和內在要求,時代新人的培育必須立足于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實踐,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遵循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形態的本質要求,從而不斷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現代化的人才支撐。其次,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培育時代新人統一于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之中。習近平文化思想遵循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明確了新時代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用什么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在新的歷史階段上豐富和發展了人的自由而發展的時代內涵,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條件。最后,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培育時代新人統一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9]46。習近平文化思想包含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十三個方面成就”的主要內容、對“七個著力”實踐要求的闡釋、對新的文化使命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目標的明確,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基本立場、價值歸宿、實踐要求和任務目標。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邏輯理路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要論述鞏固文化主體性,堅定文化自信,為培育時代新人“定位”;以推進“兩個結合”為方法遵循,明確時代新人培育的基本立場、發展方向、價值定位、目標要求,為培育時代新人“定法”;以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目標,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人才支撐,為培育時代新人“定標”,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基本邏輯。
(一)以鞏固文化的主體性為根本,為時代新人培育“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現實作用和發展方向,鞏固了文化主體性,明確了文化自信的根本來源和基本方向,為時代新人的培育提供了精神滋養和文化熏染。
首先,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為培育時代新人凝魂,以文明基因的獨特優勢厚植時代新人的文化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0]。經過“第二個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既保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底色,又含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思想精華,“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11]10,將進一步塑造起時代新人的文化生活范式。其次,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化重要論述為培育時代新人聚氣,以紅色基因的獨特價值塑造時代新人的文化特質。革命文化是教育引導時代新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關鍵所在,是“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12]25。最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重要論述為培育時代新人固本,以時代精華培育時代新人的文化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13]23。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涵養時代新人,要以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價值歸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以推進“兩個結合”為遵循,為時代新人培育“定法”
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兩個結合”是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真理性命題,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方面,其為我們以文化力量培育時代新人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方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關鍵在于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為培育時代新人指明方向。習近平文化思想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14]9的真理性思想,克服了西方模式下文化異化的弊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價值立場,推動時代新人的培育朝著有利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遵循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方向發展。同時,培育時代新人必須堅持文化開放包容,廣泛吸收和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12]406。另一方面,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關鍵在于把握“第二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和思想方法,為培育時代新人提供科學的方法遵循和有利的文化條件。要以“第二個結合”打開思想文化創新空間,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激活和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文化育人資源,通過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話語體系,提升優秀傳統文化話語形象、掌握文化話語主動、引領國際輿論;通過提煉文明精神標識,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引力和傳播力,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年群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以肩負新的文化使命為目標,為時代新人培育“定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11]1。國家之魂,以文化之,以文鑄之。鑄造現代文明,必須培養具有高度文化意識的時代新人,培養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有較高文化創新意識和文化創造能力的時代新人,肩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一方面,培育時代新人要立足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內在要求。培育具有高度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時代新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11]2,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培育時代新人,要堅持鞏固和強化黨的文化領導權,用黨的文化創新理論指引文化育人方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凝魂聚氣。培育時代新人必須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活力,增強文化主體能動性,培養具有文化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時代新人,在促進人的現代化中推動文化現代化,推動人的現代化和文化現代化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培育時代新人要胸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世界格局。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國情懷、通曉國際規則和國際事務、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深度參與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為講好中國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人才支撐,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增添動力,為推動人類文明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的實踐路徑
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引領時代新人培育,一是要以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為根本,為培育時代新人奠定深厚的物質文化基礎;二是以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基礎,涵養培育時代新人的肥沃文化土壤;三是要以提高人民文化意識為關鍵,強化時代新人的主體自覺;四是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格局,彰顯時代新人培育的世界情懷。
(一)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夯實時代新人培育的物質基礎
文化生產力是具有物質和精神雙重屬性的力量。馬克思指出,“最先進的工人完全了解,他們階級的未來,從而也是人類的未來,完全取決于正在成長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5]217。培育時代新人,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重要論述為指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培育時代新人創造良好的物質文化條件。一方面,要牢固樹立以“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生產導向,在文化事業方面,著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權益,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在文化產業方面,推動文化市場整體升級,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16]257。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廣泛深入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實踐。另一方面,將文旅融合發展作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工作重點推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13]46,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是培育文化市場新業態、發展文化產業新模式、釋放文化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增長點,是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層次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
(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鞏固時代新人培育的社會基礎
社會文明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狀態的重要標志,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在新時代,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重要論述為指引,以推動“七個著力”為實踐要求,在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推動文化大眾化進程上發力。一方面,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必須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式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17]170。在新時代,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廣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必須推動文化大眾化進程。推動文化大眾化進程,讓人民群眾享受更為廣泛、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為普惠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是涵養時代新人文化土壤的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偉大文明?!袄碚撘唤浫罕娬莆?,也會變成物質力量。”[18]968在新時代,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廣文化普及教育,真正使理論掌握群眾,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為培育時代新人創造良好的社會精神文化條件。
(三)提高人民的文化意識,涵養時代新人培育的主體自覺
培育時代新人的實質,是實現人的思想觀念的現代化,提高人民群眾精神境界?!叭说默F代化包含多層豐富內涵,而其中最為核心的是思想觀念的現代化”[19],關鍵在于以什么樣的思想理論引領文化發展方向、培養文化意識。首先,培育時代新人科學對待傳統文化的文化意識。毛澤東指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20]534這深刻指明了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辯證態度。在新時代,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為指引,要在系統把握文明發展的時代需要中推進傳統文化的進步性重構,通過“第二個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使“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11]10。其次,培育時代新人理性對待外來文化的文化意識。歷史上具有深刻影響的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中外文化交流,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進步,也為推動人類文明共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因此,培育時代新人,必須理性對待外來文化。最后,培育時代新人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的文化意識。要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展形象”[13]44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科學的、先進的、民族的、大眾的文化塑造新人,培育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需求、引領人類文明發展潮流的時代新人。
(四)深化文明交流與互鑒,彰顯時代新人培育的天下情懷
全球化時代,人類文明進入一個矛盾突出的時代和階段,全球性問題不斷增多,經濟增長乏力、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霾不散、文化沖突不斷等問題衍生出一系列全球性文明危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二十一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21]3。
在新時代,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堅持立足本國、胸懷天下,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國際觀,培養具有深厚家國情懷、高度文化自信、寬闊國際視野、良好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時代新人,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完善全球文明交往格局、推動人類文明共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首先,堅定文化自信,面向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22]377-378。青年學生應自覺學習歷史知識,增強歷史厚重感,培養歷史思維,體悟中華文化博大精神的歷史厚重,從中領悟大國胸懷,堅定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中自覺摒棄“仰視西方”的盲目崇拜觀念。其次,厚植家國情懷,胸懷天下。廣大青年學生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用愛國主義武裝自身,撥開民粹主義、虛無主義、虛假觀念的迷霧,涵養理性愛國的觀念,科學鑒別、有利駁斥那些別有用心的錯誤輿論。最后,促進人文交流,積極參與。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要樹立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取長補短,為提升中華文化國際話語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
[4] 劉順厚.新時代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方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邱耕田.習近平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和理論貢獻[J].社會科學輯刊,2022(4):5-15.
[8] 習近平.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N].人民日報,2023-07-02(1).
[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0] 習近平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0L].(2023-10-08)[2024-07-10].http://politics.people.com.
cn/n1/2023/1008/c1024-40090913.html.
[11]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2]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3]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4] 習近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6]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1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 惠春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內在邏輯、科學內涵與價值意蘊探賾[J].貴州民族研究,2024(2):56-62.
[20]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 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2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Leading Three Dimensions of New Talent Cultivation
Fang Ke, Long Wanting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times valu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ission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constitute the basic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eople led by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We must consolidate the subjectivity of culture as the fundamental, cultivate new people of the era with“positioning”, promote the“two combinations”and cultivate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by“setting the rules”. With the goal of shouldering the new cultural mission and “setting the standard”for cultivating the new people of the 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develop 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s to create good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the new era,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to provide good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the new era, to improve the peoples cultural awareness to cultivate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era, and to deepe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to highlight the world mind of the new era. To ensure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eople in the era has always been in line with the direction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roa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nner of Xi Jinpings culture and ideology, and to contribute cultural strength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people in the era worthy of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Key words: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 new 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