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為教學提供豐富資源的寶庫,也是學生實踐與體驗的重要舞臺,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不斷從生活中挖掘多樣教學資源,還要利用生活與實踐結合的方式增強教學效果,如此能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體驗,也能夠不斷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創造美好生活。本文以蘇少版二年級美術下冊“會變的花、樹、葉”教學為例,教師在生活化視域下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利用生活素材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記憶與學習體驗,同時教師也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讓生活資源與實踐課程結合得更加緊密,從而更好地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與質量,讓學生在綜合性美術教學中提高核心素養與學習能力,為之后的學習、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生活元素采集站:日常素材的美術化探索
生活化視域下的小學美術教學需要增強生活元素與教育資源的結合,實現提升美術教學質量的根本目的。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鼓勵學生成為生活的觀察者,從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種自然材料與廢舊物品作為美術創作的素材,讓學生在生活元素中獲得創作靈感,同時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在“會變的花、樹、葉”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具有創意性的教學環節,在教學開始前給學生布置生活元素采集任務,讓學生在家或社區搜集樹葉、石頭、花瓣等素材,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分享收集的過程或趣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生活元素融入美術創作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意靈感,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課前準備階段:
0JoYb9vHhQXSMnPp4KzTvA==教師:同學們,明天開始我們學習“會變的花、樹、葉”這節課。老師想請大家提前做一個小小探險家,到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神奇的材料。如搜集一些樹葉、石頭、花瓣,甚至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廢舊物品。記得,這些可都是我們創作中的寶貝哦!
學生:好!
教學階段:
教師:看來大家都收獲滿滿啊!現在輪流上來展示你們找到的寶貝,并分享一下你是在哪里找到的,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或者感受。
學生A:我在公園的小樹林里找到了這片葉子,它像一把小扇子。
學生B:我在花壇邊撿到了這些花瓣,每種花瓣顏色都好美,我想用它們拼成一幅畫。
學生C:我在河邊找到了這塊石頭,它看起來就像一座小山,我想用它做一棵大樹的底座,再在旁邊加上樹葉和花朵,就像是一片小森林。
教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現在,讓我們思考一下怎樣利用這些生活元素創造出我們心中“會變的花、樹、葉”呢?你們可以單獨創作,也可以和小組伙伴一起合作,看看誰的作品最能體現大自然的奇妙和生活的創意。
(學生開始熱烈討論,有的拿起畫筆勾勒草圖,有的則開始動手嘗試組合材料。)
教師:創作沒有固定的規則,最重要的是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你們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如粘貼、繪畫、裁剪等,來展現你們心中的世界。
(經過一段時間的創作,學生紛紛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教師:時間到!現在,讓我們來欣賞大家的作品。
(學生進行作品展示,教師點評。)
教師: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充滿了創意和生活的氣息。你們不僅學會了如何將生活元素融入美術創作中,還培養了觀察力和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參與生活元素的采集,增強了自己的學習參與感和體驗感,因此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美術教學時,應鼓勵學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藝術美感,這樣不僅能更好地凸顯生活與實踐的結合效果,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度,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索興趣,從而在創意性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美術學習能力。
二、生活場景再現室:情景模擬中的美術創作
對小學生來說,校園與家庭是最常身處的環境,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采取場景還原教學引導方式,為學生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加輕松地學習美術知識與技巧,還能增強生活元素在美術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效果,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在“會變的花、樹、葉”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空間或室外空間,為學生布置模擬的生活場景,并將生活中常見的自然元素物品作為場景道具,如花瓣造型的吊燈、樹葉紋理的墻面裝飾等,如此既能增強場景的立體感,還能啟發學生之后的美術創作靈感。學生可以在場景中進行繪畫創作,還可以制作與場景主題相關的手工藝術品,這樣不僅讓美術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也讓美術課堂更具有生活氣息,更能發揮美術教學的教育培養效果。
(課前,教師與幾位學生志愿者一起,利用教室或室外空間布置了一個充滿自然元素的模擬生活場景。)
教師:同學們,歡迎來到我們的“自然小屋”!今天,我們將在這里繼續探索“會變的花、樹、葉”的奇妙世界。你們看到的這些裝飾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自然元素。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個場景,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這里的主人,你會怎樣用美術的方式讓這個地方更加完美呢?
學生A:老師,我想在墻上畫一棵大樹,用我收集的樹葉做裝飾,讓它看起來更加茂盛。
學生B:我覺得這個吊燈很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我可以做幾個小花環掛在旁邊,讓整個空間更具有春天的氣息。
教師:你們的想法太棒了!現在,就請大家根據自己的想法開始創作吧。
(學生分散開來創作,有的拿起畫筆在墻上作畫,有的則坐在桌前制作手工藝術品。)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家的作品。每個人都可以介紹一下自己的創作靈感和過程,也可以說說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為什么?
學生A:我畫的是一棵巨大的橡樹,樹干上纏繞著藤蔓,樹葉仿佛能遮住整個天空。我用不同種類的樹葉進行剪貼,還加了一些小花和昆蟲作為點綴,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夏日森林的生機與活力。
學生B:我根據吊燈的形狀,用彩紙和真花瓣制作了這些小花環。每個花環的顏色各不同,代表著四季的變換。我希望通過這些花環,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花朵的芬芳,就像置身于花海之中。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創作出了非常優秀的藝術作品。今天,我們在“自然小屋”里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大家用自己的創意和雙手,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加美麗和生動。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如何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我希望這種對自然的熱愛和創意精神能夠一直陪伴著你們,成為你們成長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通過生活場景再現的方式,不僅能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參與度和體驗感,讓學生在模擬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術作品的魅力與價值,從而更加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創作成果,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三、生活故事繪本坊:個性創意的藝術化表達
小學生的世界充滿了五彩斑斕的想象與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將個人生活經歷轉化為個性創意藝術作品的平臺,讓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加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促進學生藝術表達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學美術教師要始終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并創設適合學生個性的指導方案,以此來增強美術教學的生活化實踐效果,培養學生的獨特藝術素養。
在“會變的花、樹、葉”教學中,首先,教師通過講故事或多媒體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關于“花、樹、葉”的奇幻世界,這些自然元素不僅擁有美麗的外表,還蘊含著神奇的變化能力。之后,教師鼓勵學生思考并分享自己與花、樹、葉之間的小故事,為美術創作設定個性化的主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故事主題進行創意構思,完成個性化藝術作品。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踏上一場奇妙的旅程,去探索一個關于“花、樹、葉”的奇幻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每一朵花都有秘密,每一片樹葉都藏著故事,而大樹則是這些故事的守護者。你們想知道它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嗎?
學生:想!
教師:從前,在遙遠的夢幻森林深處,矗立著一棵非凡的樹。這棵樹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它的葉子是季節的信使,春天嫩綠,夏日翠綠,秋風中染金,冬雪下藏銀,夜晚時分,還會發出柔和的光芒,如同點點繁星,為迷途的小動物照亮歸家的路。在這棵神奇大樹的庇護下,一群花朵精靈每天傍晚都會悄悄聚集,舉辦一場場屬于它們的秘密舞會。風,是輕盈的舞者,穿梭于花間;雨,化作細密的鼓點,為舞會伴奏;而陽光,則是最溫暖的燈光師,灑下金色的光輝,讓整個舞會璀璨奪目。每個參加舞會的小生命都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美麗與才華,共同編織著森林里最絢爛多彩的夢。
(故事講述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和“花、樹、葉”之間的小故事呢?現在,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那個場景,然后告訴我,你的故事。
學生A:有一次,我在公園里撿到一片特別大的葉子,它比我的手掌還要大!我把它帶回家,用彩筆在上面畫畫,做成了一個書簽。每次翻開書看到它,我就好像又回到了那個快樂的下午。
學生B:我有一次和媽媽去散步,看到路邊有一朵小花,雖然它很小,但是顏色特別鮮艷。我輕輕地摸了摸它,它好像對我笑了,我覺得那朵花是我的好朋友。
教師:現在,讓我們把這些故事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吧!
(教師巡堂指導。)
教師:小明,你的樹畫得真高大,如果能再加一些細節,比如樹葉的紋理和樹干的裂紋,就會更加逼真。小華,你的花顏色搭配得真好,如果能在花瓣上加上一些露珠,就會更有生機了。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個性化創意作品。)
教師:看到你們的作品,我真是太高興了!每一件作品都是那么獨特,那么富有生命力。你們不僅用畫筆描繪了花、樹、葉的美麗,更用心靈去感受了它們的故事。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它能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的美。
個性創意培養,不僅能為美術課堂增添新穎的教學內容,還能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個性創意與藝術表達的大門。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作力,還要結合學生喜歡的表達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就能更深刻地學習美術知識,提升自身藝術審美與創作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成長,在創意影響下提高綜合素養。
四、結語
生活化視域下的小學美術教學,需增強創新性和實效性效果,以此來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興趣。在之后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探索和完善生活化美術教學模式,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與健康成長的重要舞臺,這樣既能實現美術教學培養的根本目的,還能讓學生在提高美術學習能力的同時增強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成長保駕護航。
編輯:孫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