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力是幼兒認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衡量個體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還是個人能力的直接體現。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應自覺融入思辨力培養的要素,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探討了培養幼兒思辨力的重要性,闡述了提高幼兒思辨力的原則,提出了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提高幼兒思辨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培養幼兒思辨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的思維正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往往停留在表面。而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辨力,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比如,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故事、兒歌,引導幼兒對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等進行深入思考,并通過提問和組織討論活動等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辨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討論活動,培養他們的思辨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設定一個主題,如“動物是否應該被關在動物園”,然后讓幼兒分組進行討論,并鼓勵他們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幼兒的思辨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提高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邏輯性較強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邏輯推理。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活動任務,如讓幼兒對兩個相似的物品進行比較并找出它們的區別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思辨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還可以讓他們的語言表達更有深度。
二、提高幼兒思辨力的原則
第一,激發興趣,引發思考。提高幼兒思辨力的首要原則在于激發他們對事物、知識及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為了實現此目標,教師可以在語言活動中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幼兒主動思考,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通過這種方式,幼兒能夠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逐步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提高思辨力。
第二,注重實踐,提高能力。提高幼兒的思辨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精心策劃并開展多樣化的語言活動,包括角色扮演、故事講述等。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并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親身體驗不僅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幼兒的思辨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第三,鼓勵質疑,培養批判性思維。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勇于質疑,并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對提高幼兒的思辨力具有顯著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批判性思維,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三、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提高幼兒思辨力的策略
(一)增強教師的思辨意識
在當前教育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師的思辨意識已成為評估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的思辨意識對培養幼兒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將思辨理論融入日常教學實踐,通過實踐探索來逐步增強自身的思辨意識,以更好地適應教育發展的需求。
1.案例分析。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典型的幼兒語言教學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教學效果等。例如,教師可以分析某教師在教授幼兒識字時,是如何通過游戲、歌曲、故事等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識字教學效果的。通過這樣的案例分析,教師可以理解思辨的重要性,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
2.課堂實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嘗試運用思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例如,在給幼兒講繪本故事時,教師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法,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下為教學實踐片段。
教師:“為什么我們要進行垃圾分類?不同垃圾應該如何處理?”
幼兒1:“老師,因為地球媽媽需要我們的幫助。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如塑料瓶、廢紙等;有些垃圾是不能回收的,如廚余垃圾等。”
幼兒2:“老師,像果皮、菜葉這些廚余垃圾應該放在綠色的垃圾桶里;廢紙、塑料瓶這些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應該放在藍色的垃圾桶里;用過的電池、燈管這些有害的垃圾,要放在紅色的垃圾桶里。”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知道不同垃圾有不同的家。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們不進行垃圾分類,那些可以回收的垃圾被丟棄,就會浪費很多資源。而有害的垃圾被隨便丟棄,會污染我們的水源和土地。因此,我們要學會垃圾分類,這樣我們的地球就會更干凈、健康,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在此案例中,教師采取了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幼兒進行深入思考和積極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引導他們運用清晰的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要求教師自身具備較強的思辨力,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地審視問題,以更好地引導幼兒。
(二)營造思辨教學環境
為了有效提高幼兒的思辨力,教師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思辨教學環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還可以引導幼兒學會尊重與接納多元化的觀點,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1.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提高幼兒的思辨力,教師應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例如,在講述《爺爺一定有辦法》的故事時,教師可以邀請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你們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幼兒1:“老師,我喜歡大胡子爺爺。因為他非常喜歡約瑟,他慈祥、寬容,對鄰居也特別好。”
幼兒2:“老師,我喜歡約瑟,他雖然頑皮,但是很乖巧、懂事,與爺爺感情很好。”
幼兒3:“我也喜歡爺爺,因為他為約瑟做了很多東西,有毯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紐扣等。”
幼兒4:“老師,我喜歡里面的媽媽。因為媽媽是一個很有主見、很細心的人。每當約瑟的物品不能用了時,媽媽就會提出處理意見,并讓約瑟自己決定怎么處理。”
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他人的觀點。在幼兒教育中,為有效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辨力,教師不僅要積極鼓勵幼兒勇敢表達個人觀點,還要引導他們學會傾聽并尊重他人的觀點。這能拓寬幼兒的思維視野,為提高其思辨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策劃小組討論活動,確保幼兒都能在活動中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教師應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以形成尊重他人、善于思辨的良好品質。例如,幼兒在討論喜歡《爺爺一定有辦法》中的哪些人物時,有幼兒選擇了爺爺,有幼兒選擇了約瑟,還有幼兒選擇了媽媽。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不僅能學會傾聽,還能學會尊重不同的意見,從而增強思辨意識,提高思辨力。
(三)引導幼兒進行批判性分析
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提高幼兒的批判性分析能力至關重要,這有助于幼兒更深刻地認識周圍世界,提高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師應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幼兒開展批判性分析活動,從而提高幼兒的思辨力。例如,教師在為幼兒講《勇敢的小兔子》這個故事時,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批判性分析。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小兔子的改變對嗎?為
什么?”
幼兒1:“老師,小兔子的改變是對的。它剛開始不好意思和大家一起玩,后來它拿來了繩子要玩開車游戲。如果聲音很小,其他小動物聽不到,就會以為它不想和大家一起玩。但是小兔子把聲音放大后,小狗、小狐貍、小熊都來和它玩了。”
幼兒2:“老師,我也要像小兔子一樣勇敢,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不能躲躲藏藏,這樣才不會被大家忽視。”
當教師教導幼兒新詞語時,不僅要告訴他們這個詞的意思,還要引導他們思考這個詞在不同的情境下該如何使用。例如,教師在教幼兒“勇敢”這個詞時,可以先講一個關于勇敢的故事,然后向幼兒提出“你們覺得什么是勇敢”“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需要勇敢”等問題,這不僅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幼兒學會思考和判斷,進而促進幼兒思辨力的提高。
結語
提高幼兒的思辨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教師在開展語言活動的過程中,應采取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策略,如增強自身的思辨意識、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引導幼兒進行批判性分析等,有效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持續關注幼兒思辨力的提高過程,并根據幼兒的具體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為提高幼兒的思辨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清水縣紅堡鎮安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