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一種專為幼兒設計的閱讀材料,其融合了文字、圖畫等元素,內容豐富且具有啟發性。幼兒閱讀繪本能夠學習多樣化的知識,增加自身的詞匯量。在幼兒教育中,教師精心挑選適宜的繪本作為教學材料,能夠顯著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一、繪本在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激發幼兒的興趣
繪本包含豐富的角色形象、富有想象力的情節和生動的插圖,能夠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以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為例,它描繪了毛毛蟲可愛、獨特的形象,以及奇特的成長過程,有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進而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增加幼兒的詞匯量
繪本包含豐富的詞匯,覆蓋日常生活、自然景象、情感表達等多個領域。以繪本《我爸爸》《我媽媽》為例,它們細致描繪了父母的行為特點,巧妙地融入了強壯、溫柔、聰明等詞語,為幼兒營造了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使他們在體驗閱讀樂趣的同時,自然地學習新的詞語。
(三)增強幼兒的語感
繪本中的文字普遍具有鮮明的韻律感和節奏感。例如,繪本《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采用重復的句式結構和押韻的詞語表達,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韻律美和節奏美,有助于增強幼兒的語感。
二、利用繪本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
(一)觀察繪本圖畫,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繪本中生動形象的圖畫能夠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3~6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他們僅能運用簡單的詞語描述圖畫中的部分場景。因此,教師在指導幼兒閱讀繪本故事時,要先幫助幼兒識別圖畫中的各個組成元素,再引導他們將這些元素串聯起來,鼓勵他們描述元素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加深他們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以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為例,以下為教學片段。
教師:“小朋友們,畫面中的是什么呢?”(展示故事的封面)
幼兒1:“是一條毛毛蟲。”
教師:“是一條怎樣的毛毛蟲呢?”
幼兒2:“是一條很大的綠色毛毛蟲。”
教師:“那么這本書可能講的是什么呢?”
幼兒3:“我猜肯定和毛毛蟲有關。”
教師:“是的,這本書就是和毛毛蟲有關。你們從這幅圖中看到了哪些東西呢?”(翻開第一頁)
幼兒1:“雞蛋。”
幼兒2:“應該是鵪鶉蛋。”
教師:“那你們知道這一頁的故事內容是什么嗎?”
幼兒2:“月亮升起來了,一顆蛋躺在葉
子上。”
教師:“你真棒,將畫面上的東西連接起來,就是這一頁的故事了。那么這個小小的蛋到底是什么呢?”
幼兒3:“這個故事是關于毛毛蟲的,里面住著的應該是毛毛蟲。”
教師:“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一頁都有什么內容。”(為幼兒展示第二頁)
幼兒1:“太陽。”
幼兒3:“一條小的毛毛蟲。”
教師:“現在大家將第一頁的內容和第二頁的內容連接起來,說一說你理解的故事內
容吧。”
幼兒2:“太陽出來了,毛毛蟲從那個小小的蛋里爬了出來。”
教師:“說得非常棒。那這條毛毛蟲剛從蛋里爬出來,它肚子餓不餓呢?”
幼兒1:“很餓,我覺得它要去找一些吃的了。”
在上述教學片段中,教師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時,先指導幼兒尋找畫面中的重要元素,再讓幼兒將找到的要素連接起來,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增強幼兒語言表達的流暢性。
(二)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巧妙融入游戲元素,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文本內涵,并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開展角色扮演游戲,為幼兒搭建展示自我、理解繪本內容的平臺。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幼兒能夠深刻理解繪本內容,在互動與表演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基于繪本內容的簡單對話場景,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幼兒需要根據角色身份及對話內容,發揮個人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表演。幼兒表演結束后,教師應及時進行點評,肯定幼兒的積極表現,并指出其有待提高之處。教師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引入角色扮演游戲,不僅能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還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以繪本《蘿卜回來了》的閱讀教學為例,以下為教學片段。
教師:“大家翻看一下繪本,看一看里面都有哪些小動物。”
幼兒1:“小白兔、小驢、小羊、小鹿。”
教師:“發生了哪些事情?”
幼兒1:“小白兔找到了兩根蘿卜,然后把其中一根蘿卜送給了自己的朋友小驢。”
幼兒2:“小驢在雪地里找到了地瓜,看見蘿卜后又把蘿卜送給了好朋友小羊。”
幼兒3:“小羊在雪地里找到了白菜,看見蘿卜后又把蘿卜送給了小鹿。”
幼兒4:“小鹿在雪地里找到了青菜,看見蘿卜后又把蘿卜送給了小白兔。”
教師:“看來大家都閱讀得很仔細,所以最后蘿卜又回到了小白兔那里。那么這些小動物為什么要把蘿卜給自己的朋友呢?”
幼兒2:“因為他們心里有自己的朋友。”
幼兒1:“他們互相關愛。”
教師:“現在我們就圍繞這個故事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吧。”
旁白(教師):“又是一年冬天,天很冷,雪也很大。小動物們開始準備食物了。”
小白兔(幼兒1):“哇,居然找到了兩根蘿卜,真是太幸運了,也不知道其他動物能不能找到吃的。”
小驢(幼兒2):“哇,找到了一個地瓜,雖然雪很大,但是運氣還不錯,也不知道其他動物能不能找到吃的。”
小羊(幼兒3):“運氣還不錯,找到了白菜,也不知道其他動物能不能找到吃的。”
小鹿(幼兒4):“雖然天氣很冷,但還是讓我找到了青菜,也不知道其他動物能不能找到吃的。”
旁白(教師):“小白兔去了好朋友小驢家,并將蘿卜放到小驢家。”
小驢(幼兒2):“怎么家里多了個蘿卜,可能小羊還沒找到吃的,還是給它送過去吧。”
旁白(教師):“小驢去了好朋友小羊家,并將蘿卜放到了小羊家。”
小羊(幼兒3):“誰送過來的?我不能吃,可能小鹿還沒找到吃的,我還是給它送過去吧。”
旁白(教師):“小羊去了好朋友小鹿家,并將蘿卜放到了小鹿家。”
小鹿(幼兒4):“哇,一個大大的蘿卜,誰送來的呢?小白兔最愛吃蘿卜了,我還是送給它吧。”
旁白(教師):“小鹿去了好朋友小白兔家,并將蘿卜放到了小白兔家。”
小白兔(幼兒1):“咦?這不是我送出去的蘿卜嗎?怎么又回來了?”
角色扮演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對游戲活動再次進行拓展。例如,在上述角色扮演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新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重新思考,并組織語言,演繹新的故事。教師開展這種新穎的游戲,可以拓展幼兒的思維,最大程度地發揮繪本閱讀的教育價值。
(三)深入挖掘繪本內容,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
繪本故事包括許多具有話題性和討論價值的情節,這些情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主講述故事情節、描述插圖內容,并鼓勵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以繪本《我好擔心》的閱讀教學為例,以下為教學片段。
教師:“小朋友們,故事中的小老鼠像不像剛剛上幼兒園的你們?”
幼兒:“像。”
教師:“你們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是不是也像小老鼠一樣,擔心老師會批評你?”
幼兒:“是的。”
教師:“那么小老鼠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擔心呢?”
幼兒1:“因為小老鼠害怕。”
幼兒2:“因為小老鼠的膽子太小了。”
幼兒3:“因為小老鼠要離開自己的爸爸媽
媽了。”
教師:“那小朋友們可以用自己的話來鼓勵小老鼠,讓它變得更勇敢嗎?”
幼兒2:“就算是暫時離開爸爸媽媽了,晚上也能見到,所以你不要害怕。”
幼兒1:“在幼兒園里你會交到好朋友的。”
教師:“大家用自己的經驗去說服小老鼠,相信小老鼠聽完你們的話之后,會開開心心去幼兒園的。”
(四)開展家園合作,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家長發揮自身的作用,科學參與親子閱讀活動。
首先,教師應重視對幼兒學習技能的培養,加深家長對繪本教育價值的認識。為充分發揮繪本的教育價值,教師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組織親子閱讀活動,將繪本內容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教師可以向家長傳授看圖說話、續編故事等閱讀方法,鼓勵家長根據幼兒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繪本,以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有機結合,共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其次,教師在完成繪本閱讀教學后,應及時將繪本分享到家長群,鼓勵幼兒在家中再次進行閱讀,復述課堂所學故事,與家長共同探討故事內容,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
最后,家長應深入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以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為例,該繪本講述了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故事,闡述了愛無法衡量的深刻道理。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完成繪本閱讀,引導幼兒將故事情境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達愛意。這既有助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又能促進其語言能力的提高。
結語
繪本是教師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借助繪本故事,能夠激發幼兒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加其詞匯量,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繪本畫面,鼓勵他們描述觀察到的內容和探索繪本的豐富情節,可以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表達機會,進而充分發揮繪本的潛在價值,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在利用繪本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與家長加強合作,根據幼兒的具體發展狀況,靈活調整教學與閱讀策略,共同為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營造良好的環境。
(作者簡介:甘肅省鎮原縣南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