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一體化”教育體系的構建由最初的“福利取向”逐步過渡至“市場取向”,并最終演化為當前的“服務取向”。這一系列的轉變源于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產物。部分市級政府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了較強的前瞻性和責任感,他們不僅積極投入了資金,用于創辦與運營托育服務機構,還出臺了一系列具有深遠影響的政策和法規,為托育服務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政策支持。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政府在推動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和積極作為。“托齡和幼齡有機銜接”是推動新時代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出生率呈現出下降趨勢,構建幼兒園下延式托幼一體化服務體系已成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是應對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最好選擇。文章分析了“托幼一體化”視域下北疆托育服務的發展經驗,提出了符合南疆地區的托育服務體系建設路徑,以期推動南疆整體托育服務發展。
一、“托幼一體化”視域下北疆托育服務的發展經驗
隨著教育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等學科研究的不斷推進,0~6歲托育已在全國范圍內引起重視,為0~6歲幼兒提供一體化的保教服務已成為我國學前教育長遠發展的必然趨勢。相較南疆地區,烏魯木齊市及克拉瑪依市的托育服務發展歷史更長、程度更高、效果更顯著、探索經驗更加成熟,因此更具有典型性。立足于南疆教育的現實情況,參照北疆托育服務的實踐路徑并從中汲取經驗,對提高南疆地區托育服務的實踐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烏魯木齊市托育服務措施與成效
2020年,為全面做好0~3歲幼兒的托育工作,烏魯木齊市發布《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截至2023年底,烏魯木齊市已有托育服務機構101家,托位6430個,滿足了群眾不同層次的托育需求。
1.行政方面。烏魯木齊市政府通過稅費減免政策和中央托育項目經費補助,充分發揮幼兒園專業資源集聚優勢,鼓勵并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烏魯木齊市政府在公辦幼兒園增設托班,并在辦園經費、教師待遇、生均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對開設普惠性質托班的民辦幼兒園按入托幼兒數給予財政補貼,或采取政府購買學位等方式給予扶持。目前,已運營和在建的公辦幼兒園托幼一體園有8家,民辦幼兒園托幼一體園有11家。另外,烏魯木齊市規范辦園標準,采用以點帶面的策略,開設了多家市級“托幼一體化”示范性托育機構,如高新區和水磨溝區的幾家幼兒園等,這在滿足全市公共托育多元化需求的同時,為整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一站式”托幼一體化服務工作提供了范例。
2.協作方面。烏魯木齊市積極引導多方參與全市的托育服務建設,聯合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機構為托育機構的標準設置、規范管理、衛生保健、養育照護等方面提供指導和技術支持。2023年11月9日,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與高新區21家托育機構舉行了醫育共建簽約儀式。簽約后,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始為托育機構提供更多的專業培訓和技術支持,如根據幼兒的生長發育需求為托育機構設置活動課程、在食譜方面提供建議,并深入托育機構開展父母課堂、義診等活動。“醫育結合”聯盟充分發揮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兒童專科醫院的優勢,構建了以家庭為核心、托育機構為基礎、醫療機構提供輔助和指導的綜合性托育服務體系。通過這種模式,烏魯木齊市實現了醫療服務與托育服務的融合及互補,提高了轄區內的托育服務質量,進而推動了托育服務行業的整體發展。
3.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近年來幼兒托育行業發展迅速,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烏魯木齊市政府緊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高保育教育的教學質量。烏魯木齊市共有8所市屬職業院校,其中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烏魯木齊技師學院和米東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都開設了幼兒保育專業,目前在校生500余人。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新開設了五年一貫制的早期教育專業。校企合作是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幼兒園和托幼機構進行實習,可以掌握必要的實踐技能。幼兒園和托幼機構與職業院校開展“訂單式”合作和頂崗實習等項目,不僅為職業院校幼兒保育專業學生提供了參觀、見習和頂崗實習的機會,還努力配合職業院校教師進行調研,幫助他們成為雙師型教師。此外,職業院校邀請幼兒園和托育機構的教師參與幼兒保育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并互派專業人員進行培訓。
(二)克拉瑪依市托育服務措施與成效
克拉瑪依市是新疆地區開展托育服務較早的城市,目前已被納入全國第一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行列??死斠朗袑?歲以下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該市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綱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備案管理的托育機構達26家,全市托位數1563個。
1.行政方面??死斠朗姓言黾油杏展┙o作為全市民生實事和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列入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加強托育服務機構用地、用房保障,加大對“托幼一體化”服務機構的扶持力度。同時,克拉瑪依市政府積極落實社區托育服務的稅費優惠政策,確保托育服務機構在水電等方面能按照居民的生活類價格來執行。此外,為進一步推動托育機構的健康發展,克拉瑪依市政府制定了示范性托育機構評價標準,評選出了3家市級示范性托育機構。其中,獨山子區第一幼兒園增設了托班,并憑借其獨特的課程設置和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展現了其較強的教育服務能力和充足的教育資源。
2.協作方面。克拉瑪依市政府積極創新,采用“醫育結合”的新模式,將醫療衛生與托育服務結合。在此過程中,克拉瑪依市政府組建以托育師為主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醫生為重要支撐的專業托育團隊。這不僅促進了“保”“教”“醫”三者的深度融合,還加強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托育機構之間的協作關系,構建了一個全面、系統的醫育服務體系。
3.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為培養一批專業托育從業人員,加速托育行業的專業化進程,克拉瑪依市政府鼓勵本科、大專和中職學校開設托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與技術雙重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死斠朗姓畬⑼杏{入補貼性培訓范疇,以鼓勵更多人才加入這一行業。例如,針對托育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項目,克拉瑪依市政府將其列入職業技能培訓的補貼清單,從而確保從業者能夠接受系統且專業的培訓。此外,克拉瑪依市政府將育嬰師、保育員納入地方政府的重點職業技能培訓規劃,使其享受政府提供的職業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鑒定補貼,以進一步支持從業者的職業成長與發展。
二、北疆托育服務發展對南疆地區的啟示
(一)推動幼兒園“托幼一體化”高質量建設
第一,對南疆各地區的學前教育資源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這不僅包括對現有教育資源數量和質量的評估,還包括對教育資源分布、教育資源利用率及教育需求的深入了解。評估是實現資源整合的前提,評估結果可以為后續的資源整合提供依據。因此,構建多元化、公益化的托育服務一體化模式尤為關鍵。在學前教育資源豐富、教育質量較高的區域,市政府應積極推動教學質量高、設施完備的幼兒園設立托育服務示范點,發揮其引領和示范作用;對于學前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政府應積極尋求社會力量,利用社會資源推動托幼一體化建設,從而有效增加托育服務的供給,提高托育服務質量。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社會資本的參與提供便利和支持,如提供資金補貼等。
第二,考慮社會對托育服務的實際需求。在推動“托幼一體化”建設的進程中,政府必須全面考量二胎、三胎家庭對托育服務的實際需求,確保服務供給的均衡性。這不僅有助于解決這些家庭的實際問題,還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第三,加強對幼兒園的資質審查。政府應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規對新增托育機構進行審核,并細化該地的托幼一體化建設標準,以確保從業人員具備相應的專業資質和入托條件。同時,對于未取得合法許可的托育機構,政府應采取積極的規范和引導措施。
(二)推動醫育結合
第一,鼓勵醫療機構對托育機構的衛生健康服務進行指導。衛生健康部門應將托育機構納入監管范圍,引導醫療機構與托育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讓醫療機構為托育機構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例如,醫療機構通過定期開展兒童發育篩查和心理健康篩查,可以及時發現嬰幼兒的發育異常情況,為家庭提供科學的育兒支持。
第二,鼓勵醫療機構規范辦托。政府可鼓勵醫療衛生機構利用其資源優勢建設非營利性托育場所,為有托育需求的家庭提供專業、可靠的醫育服務。在選擇托育場所建設位置時,應注重地理位置的適宜性,確保托育場所遠離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危害的區域,并與診療區域實行物理隔離,以保障嬰幼兒的安全。
第三,加大托育資金投入。為了滿足更多家庭的托育需求,醫療衛生機構應將托育建設和運營經費納入預算,相關部門應為醫育結合項目提供經費補助,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此外,政府應加大對偏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資金投入,設立專項醫育結合資金,幫助這些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完善托育服務。
(三)加強托育師資培養
第一,規范職業準入標準。嚴格的職業資格標準和行為規范是確保托育服務質量的基礎。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學歷背景、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例如,克拉瑪依市規定托班專任教師應當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并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證,同時接受托育保教方面的相關培訓。
第二,完善職前與職后培訓體系。職前培訓是教師職業生涯的起點。職前培訓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提高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職后培訓有助于在職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教育改革和兒童發展的需求。職后培訓應當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如保教理論研討會、托育方法創新工作坊等。相關部門應建立職前培訓與職后培訓的聯動機制,形成閉環管理,確保培訓內容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第三,保障從業人員權益與社會地位。為吸引、留住優秀教育人才,政府必須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這包括完善薪酬保障機制,逐步提高托育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為其安心從教提供有力保障,以及消除保育員和托班專任教師間的待遇差異,確保他們在職業發展上享有平等機會。同時,政府要為教師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鼓勵教師通過持續學習形成自身的職業風格,并通過政策引導和社會支持,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增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進而增強保育教育行業的吸引力。
(作者單位: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