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走過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鑄就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精神譜系;必要性;傳承與弘揚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走過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鑄就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具有重要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百年風雨,鍛造了中國共產黨人獨特的精神氣質
百年奮斗,長河浩蕩。精神譜系是在黨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發展的。一代代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猶如熠熠火焰,照亮我們黨跋山涉水的征程。在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這些偉大革命精神,盡管內涵不盡相同,但其本質內容和精神實質是相通的、統一的、一致的。
從嘉興南湖到天安門城樓,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拼搏的英雄人物,共同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井岡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從風雨飄搖的南湖中走來,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燦若星河的精神豐碑。
回望百年滄桑,不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難,挑戰如何嚴峻,我們黨總是絕不畏懼、絕不退縮、不怕犧牲、百折不撓。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這些精神是黨改變中國命運的重要力量。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西遷精神、大慶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這些精神是這一時代的最強音符。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了推動中國人民“富起來”的偉大精神,如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這些精神力量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矗立起新的豐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構筑和賡續,這一時期礪煉的主要精神有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絲路精神、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北斗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是新時代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奮進的精氣神。
正是在與各種艱難險阻的抗爭中,我們黨錘煉出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也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提著那么一口氣,鼓著那么一股子勁兒,始終保有一種使命意識和英雄氣概,才成就今日之偉業。中國共產黨人的在不同時期所構建起來的精神譜系,形成了綿延厚重的精神力量,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
二、新時代傳承好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必要性
(一)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的需要
新時代要有新的精神風貌,新時代共產黨人要有新時代的精氣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列入了大會的主題,彰顯了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人的精氣神。這24個字、三個層次的表述,是近幾次黨代會中有關精神狀態的表述篇幅最大、層次最為豐富的一次。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不斷奮斗的精神動力,為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偉大實踐提供強大精神支持。由偉大建黨精神發端,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來的精神譜系,是我們黨一往無前、經久不衰的精神瑰寶,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精神譜系是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強大支柱。榜樣的感召超越時空,精神的力量無堅不摧。中國共產黨人構筑起的精神譜系,是立黨興黨強黨的豐厚滋養,是一代代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強大精神支柱,也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我們黨、國家、民族、人民的血脈之中,為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
(二)新時代所面臨的風險挑戰需要凝聚團結奮進的精氣神
今天,在新的趕考之路、奮進的征程上依然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更需要大力弘揚團結奮斗精神。從世情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思潮涌動暗流,個別國家全方位不斷打壓、遏制我國;從國情看,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從黨情看,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管黨治黨不力狀況仍然存在。形勢越嚴峻復雜、任務越艱巨繁重,目標越接近實現,越需要凝聚團結奮進的精氣神。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
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重要場合多次強調要“攻堅克難”。這就要求我們要練就敢戰能勝的強大本領,堅持不懈的韌性和耐力,啃硬骨頭、涉險灘的勇氣,打攻堅戰、持久戰的精神。我們要不斷的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汲取力量,才能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只有保持昂揚的精氣神,敢于迎接一切風險挑戰,敢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才能不斷奪取勝利,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三、如何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執政興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推動黨的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傳承好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繼續將其融入中國共產黨人血脈和基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一)保持勇于挑戰的擔當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要繼承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自覺把所擔負的歷史使命轉化為自身行動。
擔當是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使命。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擔當,馬克思恩格斯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與勞動人民的立場上,持續開展著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與揭露;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擔當,他們矢志不渝地從事艱辛的科學研究與理論創造,寫下了一系列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鴻篇巨制;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擔當,他們才義無反顧地投身于工人運動,為探索共產主義社會和人類美好未來嘔心瀝血。
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我們黨自誕生那一刻起,就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縱觀黨的歷史,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歷史使命始終互相交織,不斷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為著實現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前赴后繼、奮勇拼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擔當”是“救國”,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改革開放時期的“擔當”是“興國”,領導中國人民富起來;新時代的“擔當”是“強國”,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如今,雖然我們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已經解除,但那些不情愿不甘心中國崛起的人對我們的打壓愈演愈烈;我們雖然遠離了烽煙炮火,但改革行至中流擊水,每前進一步都極不容易;雖然不再缺衣少食,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豐富。守住初心、擔當使命,必須堅決摒棄一切明哲保身、得過且過、敷衍塞責、懶政怠政的消極行為,以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承諾。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指出,我們黨一路走來,能夠戰勝一切強大敵人、一切艱難險阻,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敢于擔當、英勇斗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還有許多矛盾問題需要解決。共產黨人要始終把使命扛在肩上,擔國家民族之大任,當新時代新征程之先鋒。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保持旺盛的精氣神,激情四射地投入工作、擔當使命,從容自信地面對風浪、走向未來。
(二)保持不忘初心的奉獻精神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永葆奮斗精神是推動黨的事業走向興旺發達的強大動力。歷史證明,永葆奮斗精神,是一切進步力量走向興盛與發達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黨克敵制勝、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法寶。我們黨既靠奮斗起家,更靠奮斗發展,成就了一項又一項偉業。從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建設和改革時期的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無不是忘我奮斗精神的結晶,也無不因為擁有這樣的奮斗精神而推動了事業發展。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在外有壓力、內有困難,風險不斷、考驗不斷的情形下,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保持著頑強進取、百折不撓、敢于勝利的奮斗精神,才順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
中國共產黨產生、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為中國最大多數人無私奉獻、勇于犧牲的偉大歷程;是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偉大進程。奉獻不僅體現在驚天動地的偉業中,也體現在一件件小事中、一次次擔當里。奉獻是一種精神品質,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無論身處多么平凡的崗位,都須堅守奉獻這一黨員本色,在危難時刻義無反顧地沖鋒在前,直面風險;在平凡崗位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保持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作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更需要有這樣一種敢闖敢干、真抓實干、不甘落后的“精氣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沒有捷徑,唯有實干。
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奮斗史。在中國共產黨人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已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永葆奮斗精神是共產黨人戰勝艱難困苦的精神支柱。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就是因為中國人民始終保持著自強不息和不懈奮斗的精神,這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歷經百年而不衰,歷經磨難而不垮,生命力愈益強盛,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始終保持著不懈奮斗的姿態。
永葆奮斗精神是推動黨的事業走向興盛與發達的強大動力。歷史證明,永葆奮斗精神,是一切進步力量走向興盛與發達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黨克敵制勝、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創業難,守成更難,守正創新、艱苦奮斗才能使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艱苦奮斗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正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與當年紅軍長征相比,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走過的新長征路相比,盡管在環境、條件、任務、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異甚至有很大的不同,但都是具有開創性、艱巨性、復雜性的事業,以保持“自我革命”精神為內核的艱苦奮斗,對于我們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黨員干部必須要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把昂揚的奮斗精神和苦干實干的工作熱情結合起來,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出實招、辦實事,扎扎實實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四)保持兩袖清風的廉潔精神
廉者,政之本也。廉潔從政,秉公用權,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大公無私、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則、模范帶頭,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英勇斗爭,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這些都是共產黨人黨性和精神品格。
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清正廉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標志。《共產黨宣言》宣告,共產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關于保持清正廉潔政治本色的理論和實踐,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清正廉潔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當今中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
永葆共產黨人的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的自我修養和自我要求,是其作為一名合格共產黨人的重要標志。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鮮明政治立場,就是要建設廉潔政治、堅決反對腐敗。必須堅持把清正廉潔作為共產黨人的政治覺悟和精神追求,作為共產黨人道德品質和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用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滋養自己、激勵自己,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我們必將不斷增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黨的偉大精神和光榮傳統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一百年來,無論是同敵人的斗爭,還是同惡劣環境、自然災害、絕對貧困的斗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一直激勵黨和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直面挑戰、勇于斗爭。新長征路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更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奮力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黨的二十大已吹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號角,面對宏偉的奮斗目標和光榮的歷史重任,我們要振奮起共產黨人應有的精氣神,把全部精力用到干事創業上。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狀態直面困難挑戰,以只爭朝夕、擔當有為的奮斗姿態創造新的業績,奮力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2]習近平:《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求是》,202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