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利用數字技術優化業務模式、提升競爭力的過程。但轉型并非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企業在戰略規劃、技術應用、組織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性的改革。而這一切的基礎,在于擁有一支懂業務、精技術、善創新的數字化人才隊伍。在數字化轉型的各個階段,企業都需要明確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制定全面的人才培養規劃。
中國是擁有豐富與完整產業鏈條的產業大國,一方面學校加速培育產業數字化人才;另一方面傳統產業人才具備嫻熟業務能力。如何從中挖掘一批具備數字化基因的人員,并通過企業的培養,讓組織在數字化進程中不斷進化與迭代,是組織一直探索的轉型之道。
數字化人才是指具備數字技術知識和技能,能夠適應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他們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根據數字化能力要求的差異和應用場景的不同,數字化人才通常被細分為以下幾類。
1.數字化管理人才:負責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領導和推動整個組織的數字化進程。他們需要具備全局視野和領導力,以確保數字化戰略與企業整體目標的一致性。
2.數字化應用人才:專注于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具體的業務場景中,以提高業務效率和價值。這類人才通常對業務流程有深入理解,并能夠提出創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3.數字化技術人才:專注于數字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包括軟件開發、數據分析、系統架構設計等。他們是構建和維護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關鍵力量。
擁有數字化人才是企業和組織在數字經濟時代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德勤《產業數字人才研究與發展報告(2023)》顯示:預計 2035 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接近 16 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 105 萬億元。隨著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大量數字化、智能化的崗位相繼涌現,相關行業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估算當前數字化綜合人才總體缺口約在 2500 萬至 3000 萬,且缺口仍在持續擴大。為此,培養具有數字化技能的人才勢在必行。
今年4月,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方案指出要緊貼企業發展需求開設訂單、訂制、定向培訓班,培養一批既懂產業技術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數字素養和專業水平,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想要培養更多專業的數字化人才,可以借鑒優秀企業的先進經驗。
●谷歌:數字人才培養計劃
2023 年《谷歌官方出品:海外數字營銷系列課程》新增第五章“谷歌智能化廣告解決方案”,課程內容包括:效果最大化廣告系列、隱私保護的衡量解決6eda2c3de0e6e4dc8818e719ac3ba1369a69c14b8ac5d62371f46a9720d33189方案以及 App Campaign 大解密。這樣的課程設置緊跟時下趨勢,幫助學員快速了解自動化廣告原理,手把手梳理掌握投放過程,搭配進階直播培訓,助力學員收獲更多實操經驗,快速上手。全新升級的“谷歌數字人才培養計劃”增設了數字開發應用課程,學習者可自主探索谷歌開發產品的海量課程,課程不僅包含扎實的開發基礎知識,還有實踐性超強的Codelabs。除此之外,報名開發者課程的學員將有機會參加線上和線下的 Google 開發者社區活動,獲取前沿產品資訊與技術趨勢洞見,拓展人脈,結識來自不同背景、公司和行業的其他開發愛好者。為了積極響應教育部供需就業育人項目,“谷歌數字人才培養計劃”還深入高校舉辦師資培訓,將數字營銷與開發知識帶到日常教學課堂,為數字人才培養提供成長的土壤。“谷歌數字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與網易有道等中國領先教育科技企業的密切合作,致力于培育適應技術與社會發展的數字技能人才,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升級,同時為數字營銷和開發應用類人才提供更多對口的就業機會,兼顧企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為數字化發展聚氣托底。
●微軟:長城計劃
在深耕中國教育領域市場的過程中,微軟與不同地區的各級政府、教育院校展開了三方的全面合作,通過不斷釋放多方的能力,共同打造出了一系列多樣化、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并且將解決方案與實際的教育行業場景化應用需求相融合,以促進整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微軟所支持的教育部“長城計劃”已經在我國29個省市的200余所高校開設了超過350余門課程,共建的10個聯合實驗室惠及了數千萬的師生;由微軟亞洲研究院與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共同設立的“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CCF優博獎)”持續助力青年人才的發展;微軟“日出計劃”通過聯手眾多國內高等院校,圍繞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諸多領域的創新技術共同建立起與產業需求對接的技術技能型創新人才培養進階體系。實踐是微軟扎根教育行業產學研創新發展的根基,借助微軟技術實踐中心,微軟搭建起了集展示、體驗、教學等多功能、多場景于一體的工作平臺,通過與全國眾多地區高校進行合作,已經陸續在北京、合肥、鄭州、南京、南昌、杭州等城市落地,幫助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搭建起數字化創新與實踐的橋梁。
●西門子數控(南京)有限公司(SNC):數字化競爭力
世界不停改變,數字化工廠最大的價值不在于把它打造成無人工廠,而是要打造成可以跟上社會和技術變革、更具柔性、更高效、更高質量的工廠。為此,SNC推出數字化競爭力理念,推動藍領、白領員工的數字化。在生產現場,通過自動化的商業智能平臺透明的數據展現、細致深入的多方面數據評價維度,原本由各種因素造成的問題被充分暴露出來,生產流程被理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藍領員工的薪資體系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這樣,員工便更關注數據的來源、邏輯和數據質量了。在SNC的業務部門中,IT部門主要的責任是提供和維護數據的平臺和技術方案。業務部門譬如財務、采購、生產部門,都是員工自己在應用數字化的工具和技術進行分析。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什么,親自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才會理解數據的價值。這不僅僅會提高員工的IT技術能力,更主要的是會改變員工思考問題的方式。如今,SNC各部門在招聘人員的時候,基本都會對數字化軟件的應用能力加以要求,一些業務部門甚至會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編程能力。
●華夏銀行:“五春”行動
華夏銀行于2022年初啟動了以春潮、春芽、春蕾、春風、春華為主要內容的“五春”行動。“大數據春潮行動”是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即通過打造數據中臺,深化數據運用推動分行“精準營銷、智慧經營、智能風控、依法合規”四大數據應用場景深入落地。借助i助手低代碼平臺在全行的快速推廣應用,“春芽行動”以總行搭臺、全民開發,敏捷高效、業技融合為目標,營造全民學習應用氛圍,發動分行業務部門人員一起參與開發工作。 “春蕾行動”通過引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員工的重復勞動問題,提升數字化的用戶感知。通過集中部署、靈活調度、統一監控、統一運營實現總分行共享,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長沙分行RPA落地近10個應用場景。為進一步夯實華夏銀行科技底座和科技管理,為未來科技賦能奠定堅實基礎,長沙分行積極參與“快開發春風行動”“慧管理春華行動”。依托豐富的數據資產和強大的數字化工具,業務條線和科技條線攜起手來,將點滴智慧匯成江河湖海,“五春”行動將給華夏銀行經營管理帶來嶄新的變化。
通過這些優秀的企業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在探討數字化轉型的話題時,幾乎所有企業、機構面臨的最棘手問題都是“人的問題”。這不是引入一位CIO、CTO或者幾臺設備、幾款軟件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最基層的員工、工人數字化思維的缺失的問題。因此,想要真正實現數字化的轉型,人的轉變才是根本。
作者單位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揚中市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