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戲劇能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將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英語教學,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力,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關鍵詞】教育戲劇;小學英語;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徐超超(1992—),女,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
教育戲劇將戲劇方法與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或社會文化活動中,讓學習對象在戲劇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從互動交流中發現可能性、創造新意義。借助戲劇開展英語教學是一種富有創新性和實踐性的教學策略,能夠融合知識學習、技能培養與情感發展,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教師可以在某些環節或講解某個知識點時采用戲劇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安排合適的教學活動。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又有助于教師把握課堂節奏和進度,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各項英語能力。
一、觀賞戲劇表演,理解文化內涵
觀賞戲劇表演可以讓學生從全局視角認識戲劇中的人物,觀察語言的運用,理解其中的意義和內涵,感知戲劇中的英語文化,等等。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觀賞戲劇表演,能在引發學生共鳴的同時,讓學生理解戲劇中的文化內涵,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1
“Cinderella”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確保表演版本與教材中的故事情節一致,并且語言表達清晰,符合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可以選擇校內或校外的戲劇社團表演,也可以讓學生觀看專業劇團的表演視頻。在觀看戲劇表演之前,教師應為學生講解背景知識。教師可以講解“Cinderella”的故事梗概、主要角色和情節發展,幫助學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框架。同時,教師可以介紹一些關鍵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歐洲中世紀的社會風貌、禮儀習俗等,使學生在觀賞時更容易理解故事的文化內涵。教師可以設定觀賞目標,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注意細節,如關注角色的言行舉止、情節的高潮和轉折點、背景音樂和舞臺布置等。這些目標可以幫助學生有重點地進行觀賞,避免走馬觀花。在觀賞戲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攜帶筆記本,記錄自己觀察到的有趣細節和感受。例如,學生可以記錄繼母和姐姐們的刻薄言辭和表情變化。通過記錄,學生可以更好地回顧和總結觀賞體驗。觀賞結束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分享。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自的觀賞心得和感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What is Cinderella's characteristic? What does she do when she has problems? Which moment touches you? How is the prince?”。教師通過讓學生討論角色的行為和性格特點,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角色的象征意義。例如,灰姑娘象征著善良和堅韌,她的成功傳達了“好人有好報”的道德觀念。繼母和姐姐們則象征著嫉妒和惡行,她們的失敗警示觀眾不要作惡。故事中的許多情節都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會風貌。例如,灰姑娘在舞會上穿的華麗禮服和水晶鞋,反映了歐洲中世紀貴族社會的奢華生活,舞會這一情節也展示了當時社交活動的重要性。通過分析這些細節,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Cinderella”不僅是一個童話故事,還蘊含許多道德觀念與價值觀。例如,善良和勤勞的灰姑娘最終得到了幸福,而心懷惡意的繼母和姐姐們則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通過討論這些價值觀,學生可以學會辨別善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選擇戲劇表演時,教師應確保內容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展水平,避免選擇過于復雜的版本。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戲劇表演視頻,配上字幕或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和語言表達。
通過觀賞戲劇表演,學生能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理解戲劇中的情節。通過對戲劇角色、情節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學生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一種語言、一個國家。觀賞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還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二、表演戲劇角色,體驗語言運用
戲劇中的角色大多有豐富的人物特色。角色的表演可以讓學生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表達方式等,將自己代入角色并感受角色的用詞、發音、對話方式等。教師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表演,能夠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來幫助學生深入感受人物特色[1]。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分配角色。這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包括獅子和老鼠,此外,還有一些次要角色,如敘述者。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性格特點來分配角色,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獅子這個角色需要表現出威嚴和善良,教師可以選取聲音洪亮、表情豐富的學生來扮演;老鼠這個角色需要表現出機智和感激之情,教師可以選取體型較小、靈活敏捷的學生來扮演;敘述者需要負責描述故事情節的發展,教師可以選取英語表達較為流利的學生來擔任。角色分配完成后,教師需要為每個角色準備臺詞和簡短的角色介紹。在正式排練之前,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故事,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故事情節和角色特點。通過反復朗讀臺詞,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的發音、語調和表達方式。同時,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學習和運用新的詞匯和句型。教師可以先讓全班學生朗讀,糾正學生的發音和語調,幫助學生熟悉臺詞。接下來,教師可以讓表演的學生獨立閱讀自己角色的臺詞,并思考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如獅子在被老鼠救助前后的心態變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動機和行為。教師可以將扮演主要角色的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排練,在旁邊指導,幫助他們掌握角色的表現技巧。在排練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現角色的情感和個性,如獅子憤怒時的咆哮和被救后表達感激的柔和語氣。敘述者這一角色非常重要,他需要準確地描述故事的發展,并在合適的時機引出其他角色。教師可以在排練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點評和指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改進他們的表演。為了增強戲劇表演的真實感,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道具和服裝,提高戲劇表演的完成度[2]。
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感受英語在實際對話中的運用。這種互動性、趣味性強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掌握和運用英語語言知識。
三、提煉戲劇主題,拓展延伸知識
戲劇中除了表達方式,其主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戲劇主題體現在文中的細節處,能總結全文,向外拓展延伸,讓學生感受主題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教師引導學生探尋和提煉戲劇的主題,既可以檢測學生對戲劇內容的理解是否到位,又可以培養學生總結提煉英語文章主題的能力。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故事背景,講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基本情節。通過討論故事背景,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整體框架。在熟悉戲劇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其主題進行探索[3]。教師可以通過分析角色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主題。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皇帝、騙子和小孩子的行為,討論他們的行為如何反映故事的主題。皇帝作為一個位高權重的角色,有非常強的虛榮心,他不愿承認自己是愚蠢的,所以輕易相信了兩個騙子的話,最終在眾人面前出丑。兩個騙子利用皇帝的虛榮心,成功欺騙了他。小孩子卻不一樣,他不相信騙子說的話,敢于說出真相,揭穿了騙子的謊言。在分析人物角色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戲劇的主題,即誠實是十分重要的,虛榮心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愚蠢。在總結戲劇的主題后,教師可以對主題進行拓展,讓學生將主題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Can you think of any real-life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acted like the emperor or the swindlers? How do these situations reflect the themes of honesty and vanity?”。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說出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該如何處理。學生回答道:“When we do wrong things, we should know the error and say sorry to it. We should look all the things in the same way and shouldn't have vanity.”。通過對主題的探尋和延伸,學生可以在理解主題的同時拓展詞匯,學習英語的表達方式,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同時,根據這個主題,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讓學生開展討論:“Why would we think honesty is more great than vanity?”。學生明確戲劇的主題后,能夠在之后的英語學習中有效地應用,將這一主題不斷拓展延伸,鍛煉各項英語能力。
提煉戲劇的主題是學習戲劇的關鍵步驟。教師讓學生提煉戲劇的主題,能夠讓學生在深入理解戲劇故事的教育意義的同時,從聽、說、讀、寫各方面對主題進行拓展延伸,應用知識,提高英語素養。
四、改編戲劇腳本,促進創造想象
對于傳統的戲劇故事內容,學生大都已經爛熟于心,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熟悉戲劇腳本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加入其喜歡的情節,讓學生自行進行改編。改編戲劇腳本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想象力和創造力。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故事的角色與情境,幫助學生理解人物和背景。在熟悉腳本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該文章進行改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對故事情節進行改編[4]。例如,學生可以在原文中增加Goldilocks在森林中與遇到的小動物的對話,或者改變Goldilocks與熊的互動,使其更加友好和有趣,又或者增加熊家庭的日常活動和生活細節。具體而言,學生可以將原情節中“Goldilocks eats bear's soup.”改編為“Goldilocks tries to cook soup for the bears as an apology.”;將原情節中“Goldilocks sleeps in bear's bed.”改編為“Goldilocks
cleans the room for the three bears and wants to have a good time with them.”。除了對原有的情節進行改編,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劇本中加入新的人物,如增加一只聰明的狐貍,幫助Goldilocks找到熊的家,設計如下談話:“Goldilocks, I know a short way to the bears' house! I can take you to the house.”。學生也可以增加一只好奇的小鳥,向Goldilocks報告熊的動向,設計如下談話:“Watch out, the bears are coming back!”。通過增加角色,學生可以設計更多的對話和情節,使戲劇更加生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豐富原有的對話,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增加Goldilocks的心理活動:“This soup is too hot! Maybe I should wait for it to cool down.”。增加熊家庭之間的談話,展示他們的性格和關系:“Who has been sitting in my chair? I can still see the marks!”。通過豐富對話,學生可以更好地練習英語和表達情感。這篇文章的最后是三只熊發現了Goldilocks,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故事的結局進行拓展改編。例如,當熊發現Goldilocks時,她道歉并解釋自己只是好奇,熊原諒了她,并邀請她一起吃早餐,最后他們成了好朋友。對戲劇腳本進行改編,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自己代入戲劇,更好地體會情境,同時學會用英語造句,編創情節,這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和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
在改編戲劇腳本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設計有趣的情節和對話,并通過排練與表演應用所學知識。教師讓學生改編戲劇腳本,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
戲劇是一種語言和文化的凝練和表現形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習戲劇,可以更好地感受英語的應用,提升英語素養。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入教育戲劇,能夠以更加輕松、更加活潑的方式有效地達成英語教學目標,改變英語課堂枯燥的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輸出的平臺及機會。未來,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優化戲劇教學策略,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姚一.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英語教師,2024,24(1):183-185,192.
[2]周麗嬌.學習活動觀視域下的小學英語戲劇教學實踐:以PEP《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1 My School中的Story time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4(3):16-18.
[3]胡海燕,黃培鷗.小學英語戲劇課程開發的意義、架構與實施:以浙江省樂清市Growth Stage英語戲劇課程為例[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4(3):11-15.
[4]吳艷芳.基于場域理論的小學英語戲劇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3,46(10):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