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社會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诖?,文章探討了基于“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現存問題與優化路徑,以期為高職學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參考,助推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提升。
關鍵詞 “崗課賽證”育人;高職;醫學檢驗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4.034
Teaching Reform Approach for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Education Model
ZHANG Beibei, YANG Yueqiao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 Yichang, Hubei 443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path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educ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nd help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job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崗課賽證”育人模式是一種旨在高效整合產業界、教育界、競賽界和證書界等各界資源,從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教育新模式。其一般包含崗(職業崗位)、課(課程體系)、賽(職業技能競賽)、證(職業資格證書)等四個要素,通過崗課融通、課賽融通、課證融通等方式,提升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1]。以“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為契機,針對高職學校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開展教學改革,可以促使“崗賽證”各元素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從而有效解決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跟不上行業發展要求的問題。
1 "“崗課賽證”育人模式下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
1.1 "增強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服務于醫療衛生與健康服務領域發展的推動力和發展引擎,該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致力于解決傳統教學模式導致的理論與實際分離、專業教學與行業需求脫節的問題,對于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皪徴n賽證”育人模式強調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革新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教學的理念與模式,推動高職學校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迭代優化,對于提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師教學質量,強化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2 "促進產教融合,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崗賽課證”育人模式強調崗課融通、課賽融通、課證融通三位一體的教育策略,其倡導學校與企業之間開展深度交流合作,通過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實現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的人才需求高效協同。與此同時,“崗賽課證”育人模式倡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師與學生應經常舉辦或參與各種職業技能大賽和職業證書考試,這在促進行業學術交流的同時,也提升了醫學檢驗技術的人才儲備,從而推動醫學檢驗技術的快速發展。
2 "“崗課賽證”育人模式下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現存困境
2.1 "“崗賽課證”要素融合邏輯有待明確
目前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存在“崗課賽證”要素融合路徑不清晰、教學改革的角色定位不夠明確等問題。一方面,“崗賽課證”要素路徑主要體現在崗位需求與課程內容的融合、技能競賽與教學活動的融合以及職業資格證書與課程標準的契合等環節,但是在當今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中,授課教師缺少明確的實施路徑與操作指南,一時之間難以開展。另一方面,在“崗課賽證”育人模式下,學校、醫院、行業協會、企業等各個主體難以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崗賽課證”融合過程中參與度不足[3]。
2.2 "“崗賽課證”資源整合難度較大
資源整合是實施“崗課賽證”育人模式的關鍵環節,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醫院、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的合力推動,目前,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師資力量不足以及設施設備落后等資源整合協調問題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與對口醫院的企業合作較為表面,缺乏深度的資源共享與互利共贏;其次,大部分院校缺乏既懂教學又懂實踐的“雙師型”教師,難以將行業最新技術和標準融入教學中,難以為學生考證考級提供助力;最后,學校的教學設施與實踐資源與行業實際應用存在差距,導致學生難以接觸到更加全面的實踐機會與資源,最終阻礙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3 "“崗課賽證”育人模式下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優化路徑
3.1 "融入“崗賽課證”育人元素,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3.1.1 "開展行業調研,確定人才培養需求
高職醫學檢驗專業教師應深入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等地開展醫學檢驗行業的深入調研,從而掌握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以及各類職業場域的醫學檢驗崗位人才需求,為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參考[4]。例如,高校教師可以結合醫學檢驗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市場分布、行業管理制度體系等,明確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人才培養的目標、標準及方向等,同時結合調研的實際情況安排學校學生的專業實踐和頂崗實習活動等,從而精準對標行業需求,優化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就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優化方向而言,各高職學校可從表1出發,并結合本校專業培養特色進行綜合完善與優化。
3.1.2 "聚焦教學改革,厘清各方角色定位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是提升專業教學質量水平、落實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的必經之路,高職院校、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等各方都應在教學改革進程中主動參與、發揮作用。針對目前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中各方角色定位不明、資源難以有效整合的問題,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應發揮政府在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引導和支持作用,通過政策制定、資源調配、教學改革監督及平臺搭建等方式促進多方參與、合作。其次,高職學校作為教學改革的主體,應當發揮教育研究者、課程開發者、教學實施者以及質量監控者等角色的作用,緊緊圍繞“崗課賽證”育人模式開發相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再次,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等各方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合作伙伴,應當扮演需求提供者、師資支持者、就業指導者以及實訓平臺提供者等角色,與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一同推進基于“崗賽課證”育人模式的教學改革。最后,醫學檢驗行業協會應當扮演標準制定者、競賽組織者、證書頒發者以及溝通協調者等多種角色,從而成為學校、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等各方深度合作交流的橋梁,保證教學改革有序推進。
3.2 "改革“崗賽課證”教學環節,調整課程教學設置
3.2.1 "調整組織架構,加快教學改革
為了加速推進“崗賽課證”教學環節的改革,高職院校需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需求。首先,高職院??梢越M建由醫院專家、機構技術骨干、學校領導和教師代表組成的專業教學改革指導委員會,從而集齊各方力量推動“崗賽課證”育人模式下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其次,高職院校要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組建包括青年教師骨干、專業帶頭人以及教學名師等多種人才在內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可以通過教師培訓、行業實踐、頂崗實習以及技能考核等方式提高校內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則可以從校外引進一批深扎臨床一線、經驗豐富的醫學檢驗專家參與專業教學和改革,通過匯集兩種師資力量來加強校企合作,共同推動專業教學改革進程。
3.2.2 "重構課程體系,優化課程標準
“崗賽課證”育人模式倡導要培養“畢業即能上崗、上崗即能操作”的交叉復合型醫學檢驗人才,因此高職教師應該打破原有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引入技能比賽及等級證書等元素,從而在“1+X”證書制度及崗位核心能力需求指引下構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首先,在專業核心課程設置上,高職院校應本著實用性的原則將“臨床檢驗基礎”“免疫學檢驗技術”“生化檢驗技術”等核心課程置于首位,同時輔之以“職業等級證書輔導”“技能競賽能力培養”等課程,從而形成更加科學、合理且高效的課程體系[5];其次,高職教師應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驅動作用,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相關的醫學檢驗專業前沿研究內容融入課程建設與安排,使教學改革更符合醫學檢驗技術行業的發展需求與趨勢。
3.3 "拓寬“崗賽課證”育人資源,助推教學改革穩步進行
針對“崗賽課證”育人模式下高職醫院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資源整合困難的問題,本研究認為,可以從硬件教學資源和軟件教學資源整合的角度予以解決。首先,在硬件教學資源方面,高職院校應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向政府教育部門及醫院等社會力量爭取教學改革資金與資源支持,以改變高職學校教學條件落后,化學免疫發光儀、凝血分析儀以及酶聯免疫試劑盒等設備與實際資源不足的情況,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自行開展教學實踐提供充足的機會與資源。其次,在軟件教學資源方面,高職院校應積極與醫院、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等主體合作,推動教材研發、教學模式創新以及教學標準構建等資源研發與拓展工作,共同構建基于“崗賽課證”模式的教學改革資源庫,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
3.4 "完善“崗賽課證”教學評價,鞏固教學改革效果
健全的“崗賽課證”教學改革評價體系可以保障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和高效提升,所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至關重要。本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首先,高職院校要將“崗賽課證”教學評價體系一分為三,分別對專業教學改革質量、教師以及學生三方開展評價,從而全方面、多角度地針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教師評價為例,高職院校應將教師的道德品質、教學水平、學術水平等內容作為評價的核心評價指標,并將各個指標進行細化,從而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教學考核等各個要素進行科學評價;其次,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學改革質量管理體系,以提升教學評價信息反饋的精準性和及時性,從而助推教師、學生以及學校教學管理人員針對教學評價中的不足進行針對性的改進與提升。
4 "結語
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研究從“崗課賽證”育人模式出發,緊緊圍繞醫學檢驗技術教學改革的現存困境,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路徑,主要包括:融入“崗賽課證”育人元素,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崗賽課證”教學環節,調整課程教學設置;拓寬“崗賽課證”育人資源,助推教學改革穩步進行;完善“崗賽課證”教學評價,鞏固教學改革效果;等等。
基金項目: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寄生蟲學檢驗》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Y202316)。
參考文獻
[1] 韓樹河,王穎,楊洋,等.以“崗課賽證”為導向的高職大數據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構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4(22):69-72.
[2] 孫業富,張志鋒,孫雯,等.基于“崗課賽證”融通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2023,22(16):48-50,73.
[3] 徐敏,李平明,秦梁智.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的調查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3,41(9):89-92.
[4] 鐘楠楠,李珍珠.“崗課賽證”引領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研究——以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21):18-21.
[5] 楊拓,羅潔,熊紹剛.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崗課賽證創”五維融通教學模式構建——以《臨床檢驗基礎》課程為例[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2(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