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螢火蟲小巷》是美國作家克莉斯汀·漢娜的代表作,講述了兩個原生家庭環境、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孩相互依靠幾十年的故事。故事圍繞女孩們的成長經歷展開,向讀者展示了女孩們不同年齡階段內心的糾結與迷茫。本文聚焦于《螢火蟲小巷》的成長敘事,從成長困境、成長突圍、成長主題三個維度,解析主人公的成長之旅。
[關鍵詞] 克莉斯汀·漢娜" 《螢火蟲小巷》" 成長敘事
美國著名作家克莉絲汀·漢娜被譽為“美國當代小說天后”,她創作了《夜鶯》《偉大的孤獨》《螢火蟲小巷》等多部作品,暢銷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全系列銷量超過2000萬冊。親情、手足、愛情與家庭價值等重要情感是她作品中反復出現的主題,《螢火蟲小巷》(Firefly Lane)是一部關于友誼與成長的小說,展現了兩個女孩之間跨越時間、超越生死的友情。
本文主要立足于主人公塔莉的成長蛻變,從倫理缺位的原生家庭、霸權男性的性別暴力、自我認同的建構困境三個方面來分析其成長困境,從女性身體解放、主體意識覺醒的角度來展現其成長突圍,并深度解構作品中關于家庭教育與女性主體建構的成長主題。
一、《螢火蟲小巷》中的成長困境
成長小說的定義眾多,馬科斯將其界定為:“成長小說展示的是年輕主人公經歷了某種切膚之痛后,或改變原有的世界觀,或改變自己的性格,或二者兼有;這種改變使他擺脫童年的天真,并最終把他引向一個真實而復雜的成人世界?!背砷L是人類個體重要的生存體驗,在成長的旅途中,《螢火蟲小巷》的主人公遭遇了什么樣的困境?困境對主人公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導致困境的原因是什么?這是本部分重點探討的問題。
1.倫理缺位的原生家庭
王恒生認為,家庭倫理“是家庭領域內的倫理學,是調整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在婚姻家庭問題上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結”,作為家庭核心關系的婚姻關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的身心成長。
在《螢火蟲小巷》中,女主人公之一塔莉的原生家庭環境十分惡劣,她的父母嚴重缺席她的成長過程?!叭毕币辉~有兩種解釋:其一為不在場的(not present),其二為在別處的(at another place)。塔莉父親的缺席是因離棄造成的真正的不在場,而塔莉母親的缺席則比較復雜,一方面她經常性地拋棄塔莉,即不在場的(not present);另一方面,在她每一次短暫撫養塔莉的過程中,她在家庭倫理身份上并未起到母親身份應當擔負的養育和教導責任,即在別處的(at another place)。
個體的安全感主要源自孩童時代良好、溫暖的家庭關系。家庭中父母雙方的參與對于維系家庭關系、呵護孩子成長、發揮家庭功能至關重要。父母的參與有利于兒童的心理適應、人格培養、習慣養成等,而父親與母親雙重倫理缺位的原生家庭環境可以說是塔莉痛苦的根源。塔莉是一個非常重視親情的姑娘,在缺少父親的情況下,她更加強烈地渴望獲得母親多蘿西的愛,想要長久地待在母親身邊,但多蘿西只會一次又一次地離開她,這給幼時的塔莉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并持續影響她的一生。母親多蘿西的行為使得塔莉十分自卑敏感,她常常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母親才會離開。多蘿西玩笑似的一句話“如果你想,你甚至可以當上他媽的美國總統”,塔莉便將成為美國第一個女總統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并找來美國總統列表按年代一一背熟,在她心里這是博得母親關注的唯一方式,然而多蘿西殘忍地踐踏了塔莉的夢想與滿腔的愛。當塔莉十分敬重的穆勒齊太太安慰她,“塔莉,你必須擁有遠大的理想,就像電視上的珍恩·艾諾森那樣”,那一刻她就將珍恩·艾諾森視為偶像,立志成為像珍恩那樣的知名女主播。雖然塔莉最后成功了,并且對于自己的職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但初衷還是為了討好穆勒齊太太。
2.男性霸權與性別暴力
倫理缺位的原生家庭不僅影響塔莉的人格發展,還間接造成塔莉被男性性侵的慘痛后果。一方面,長期處于消極情緒環境中的塔莉選擇用極端行為來與母親對抗,塔莉與年齡不符的性感打扮讓她收獲了許多朋友,“有一大堆朋友很有幫助,因為只要生活夠緊湊,她就不會去想那個不要她的女人”,但這樣的打扮也引起了不少男性的注意,其中不乏不懷好意之人。另一方面,父母的缺席使得塔莉的性教育缺失,她對于男女兩性知識的了解十分有限,并不清楚在深夜單獨應允男性的邀約存在危險,更不清楚在受到侵害后應如何保護自己,采取何種方式懲治施暴者。
在《螢火蟲小巷》中,克里斯汀·漢娜以塔莉、凱蒂為主要聚焦人物,生動刻畫了女性所遭受的霸權男性的性別暴力?!昂茈y說性愛是憑空發生的……它被深深地置于人際事件這一更大的背景中?!痹趶娂榉概撂匮壑?,塔莉的性感穿搭是對他的性暗示,而塔莉的應邀則代表著性同意。對帕特來說,與塔莉性交過程中她表現出來的抵觸與反抗進一步刺激了他,“男性似乎總是試圖通過性欲和性行為來寬慰自己,證明自己的強大”,通過性侵,他尋求到身體上的快感、心靈上的慰藉,從而建構出男性氣質的霸權性一面。
3.自我認同的建構困境
身份認同是個體對于特定文化背景、語言、藝術和傳統的認同,它反映了個體對于自己所處文化環境的接納和認同程度。身份認同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個體認同、集體認同、自我認同、社會認同,其中自我認同“強調個體對自身的身體和心理體驗,是以自我為核心的”。
聶珍釗教授指出倫理身份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存在的標識,人需要承擔身份所賦予的責任與義務”,倫理身份是個體在做出倫理選擇時參照的依據?!段灮鹣x小巷》中,童年時期的塔莉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都經歷了一些難以撫平的傷痛。父母的缺席使她陷入困惑,她不理解母親為何一次又一次拋下她,她在迷茫中審視自我,并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來確保自己作為女兒的倫理身份,以獲得心理安全感。
“身份認同是指一個人在成長中經歷了某種心理危機或精神危機后,獲得的一種關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健全人格。”而塔莉一生都被困縛在自我認同的建構困境之中。兒時,她認為自己被拋棄是因為不夠優秀,于是朝著母親隨口一說的目標傾力奮斗;多年后成為業內頭部主播的塔莉再次尋到母親,本以為母親會以她為傲,但多蘿西還是偷偷離開了。這給塔莉的心靈再次造成重創,她渴望溫馨的母女相處模式,也致力于維護和諧的母女關系,但多蘿西的舉動讓她多年的努力化為泡影,也使得塔莉深陷失落與危機之中。
二、《螢火蟲小巷》中的成長突圍
張國龍認為:“成長既表征為生理、心理的日趨成熟,又關涉個性、人格的日臻完善,從而確定自我的社會坐標,實現與社會生活環境的和諧共生?!币话愣裕砷L小說的主題是探索青少年從天真到成熟,努力獲得人格與身份的過程?!段灮鹣x小巷》作為以女性敘事視角展開的成長小說,傳達出女性對于社會規訓的突圍,主要體現在身體上從被凝視到反凝視以及主體意識的覺醒。
1.女性身體解放:從被凝視到反凝視
“女性主義身體論認為,身體的意義和價值不僅在于其物質存在,更重要的是,它與女性主體性的建構有密切關系?!薄段灮鹣x小巷》中,塔莉正視被壓抑的欲望、反抗男性凝視的身體解放行為,是她走向主體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她具有重大意義的成長突圍嘗試。
“‘凝視’是攜帶著權力運作或者欲望糾結的觀看方法?!痹凇段灮鹣x小巷》的第一部分“七十年代《舞后》”中,塔莉的身體是“被看”的對象,被凝視的客體,同學、老師等對塔莉的“看”并不是簡單純粹的視覺活動,而是蘊含著大量性別、社會文化信息的規訓目光。塔莉熱衷于把自己打扮得熱辣成熟,于是她成為大部分老師印象中的 “不良少女”, 許多女同學眼里的“時髦達人”,不少男生眼中的“性追求者”。此時的塔莉十分在意“被看”,“她發現只要注意打扮加上特定的態度,學校最酷的那群人就會愿意和她一起混”,但她在外婆面前會穿上厚厚的羽絨背心,使自己看起來像個學生。
被監視者或多或少地會在規訓中遵循凝視目光的要求,自覺或不自覺地改變自身行為習慣與觀念,然而塔莉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塔莉被性侵時,施暴者帕特告訴她,他強暴塔莉是因為她以性感的穿著勾引他。許多無法正視自我身體的女性,很有可能在遭遇強暴之后改變穿著,減少露膚度。然而塔莉穿著依舊,她將這歸結為防范意識低的自己遇上了一個人渣,并沒有責怪自己。這個階段,塔莉已經實現了從“被凝視”到“無視凝視”。
在女性主義的研究維度中,“身體一直是她們關注的重要‘場域’。女性的反抗起始于身體,女性的解放也以身體來體現……女性的主體性建立必然與‘身體’的話語相關”。因此,身體可以被視作反抗現有秩序、抵抗權力操控的有力武器。在《螢火蟲小巷》第二部分“八十年代《愛情戰場》”中,塔莉在與查特分手后,儼然從被凝視者轉變為凝視者,男性的身體成為被她凝視的客體。塔莉不談愛只談性,和她有過性行為的男性僅僅是作為工具性的存在,用以填補她空虛落寞的生活。這是塔莉面對困境時的行動姿態,擺脫了身體被凝視、被規訓的羈絆,她的身體不再是男性維護父權統治的物化形象,而是顛覆男性霸權主義的載體,成功建構了自我主體身份。
2.主體意識覺醒:從他者化到反他者化
女性實現自我成長需要確立主體意識,即“女性作為主體在客觀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自覺意識”,主體意識是激發女性追求物質自主和精神自足的內在動機,塔莉物質與精神層面的發展體現了她主體意識的變化和豐富。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性要想推翻“他者”身份,其中一條就是成為“職業女性”,經濟上獨立于男性。塔莉曾與她的大學教授查特·懷利有過一段戀情,戀情的開始并不純粹,查特以塔莉夢寐以求的實習機會作為籌碼,引誘塔莉與他性交,看淡情愛且事業心極重的塔莉應允了。雖然在之后的相處過程中二人逐漸互生情愫,但在這段兩性關系中,塔莉仍處于他者的地位。一方面,她在新聞界籍籍無名,獲得發展需要查特的提攜。另一方面,此時的塔莉尚為大學生,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實習工作沒有工資,在經濟上也處于劣勢。與查特分手后,塔莉不斷提升個人能力,被同為女性的新聞人愛德娜發掘,成功在新聞界嶄露頭角,并最終成為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這個時期的塔莉經濟獨立,她主動摒棄了戀愛關系。此時的塔莉有固定的床伴,她將男人視作玩物,會與好姐妹凱蒂談論床伴的身材,并點評其性交時的技術。將男性“他者化”不僅是塔莉爭奪話語權的勝利,也是她自我建構的過程,而憑借新聞事業實現經濟獨立無疑對她的主體建構起著很大作用。
三、《螢火蟲小巷》中的成長主題
成長小說的跨度通常從主人公青年時期到成長為一個人格完善且成熟的理想人格時期,《螢火蟲小巷》可以說是稍顯傳奇的成長小說,女主人公塔莉的成長既是其個人艱辛的心路歷程,也是彼時社會歷史環境操弄下的宿命。小說中蘊含的成長啟蒙和教育價值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家庭教育的探討。
兒童的早期教育主要來自家庭,家庭教育是幫助兒童習得品性德行、修正言行舉止的重要方式,父母缺位或者能力有限,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螢火蟲小巷》中,塔莉與凱蒂的原生家庭是一組鏡像對照,塔莉的生父信息不明,母親多蘿西對她也未盡到撫養和教育的責任;而凱蒂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尊重她、理解她、包容她。
凱蒂父母的教育方式無疑是理想范式。青春期急于變美的凱蒂挑染、修眉,把自己打扮得有一種詭異且不和諧的成熟感時,她的母親穆勒齊太太并沒有責怪她,而是詢問凱蒂是否喜歡,在得到肯定答案后表示自己青春期時也做過相同的事情,拉近與凱蒂之間的距離。在凱蒂卸下防備時,穆勒齊太太補充說凱蒂染發修眉應先征得家人的同意,又在凱蒂尚未來得及產生消極情緒時告訴她適合她這個年齡段的變美方式。
塔莉大部分時間由外婆撫養,而外婆僅保證她的基本生活用度,對她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干涉甚少。塔莉從未見過生父,因此也就無從談及父親對她的家庭教育。塔莉母親多蘿西的教育方式非常特殊,她的許多教育觀點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表征,單從觀念而言,這是有利于建構孩子主體意識的。遺憾的是,多蘿西的執行力與自律能力低下,在教育過程中還時常忽略被教育者的年齡、心智等特質,導致有時候她的教育適得其反。
青少年的心智并不成熟,在可能或已經出現失范行為時,需要監護人及時的引導、糾正、干預、補救,多蘿西對處于青春期的塔莉存在危險的行為不加干預,間接造成了塔莉被侵犯的結果。塔莉大晚上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赴男同學的約,多蘿西看到了只冷不丁留下一句“酷,回家的時候別吵醒我”,顯然此時的塔莉并不清楚赴約存在的危險,也不具備承擔后果的能力,但多蘿西把她當作心智成熟、能夠對自身行為負責的成年人來看待,沒有制止,也沒有任何風險提示。
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對孩子的人格養成具有終身性、感染性等意義,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是充當著第一責任人的角色。《螢火蟲小巷》通過塔莉與凱蒂的原生家庭這一組鏡像對照,向讀者展示了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模式與教育氛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塔莉后來被穆勒齊太太收養,在穆勒齊一家的教導下重新找到生存的意義,并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作者克莉絲汀·漢娜匠心獨運的構思,深刻彰顯了家庭教育對于個體的影響,引發讀者對于家庭教育問題的探討。
參考文獻
[1] 高小弘.成長如蛻: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王恒生.家庭倫理道德[M].北京: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3] 康奈爾.男性氣質[M].柳莉,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4] 周憲.文學與認同:跨學科的反思[M].北京:中華書局,2008.
[5]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6]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7] 張國龍.成長小說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8] 歐陽燦燦.當代歐美身體研究批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9] 祝亞峰.性別視閾與當代文學敘事[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特約編輯 張" 帆)
作者簡介:詹云蔚,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