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開拓進取、干事創業”。興化市錨定改革目標、務求改革實效,樹立“優秀人才優先安排到一線鍛煉、重要崗位人員首先從一線選拔”的用人導向,不斷完善干部擔當作為激勵機制,推動廣大干部放下包袱、放手干事,2023年度獲評泰州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第一等次”,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中國工業百強市等排名穩中有進。
精準選用鼓舞干部愿為
始終把建立完善考察方式、識人機制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嚴把關口、突出人崗相適,給想干事會干事的人充分展示的舞臺,不斷提振干部的干事勁頭。
“一圖”勾勒行動力。全覆蓋開展4輪調研式考察,深入了解全市鎮街部門班子運轉情況、“一把手”履職情況、領導干部適崗情況,對紀委監委、公安、衛健、教育和市監等5個“大系統”,研究制定干部成長路徑,著力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結合年度實績“陽光評議”“政治體檢”等,建立“一鎮一檔”“部門單位領導班子研判分析表”,一圖掌握實績考核、干部結構、隊伍建設等數據,為干部選用提供精準參考。
“一貫”考察擔當力。深化“三訪三評”工作機制,通過日常調研“集中訪”,由“黨委評”干部綜合表現;科室掛鉤“深入訪”,由“群眾評”干部工作實績;關鍵事件“重點訪”,由“組織評”干部政治擔當等方式,常態化深入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一線,把握關鍵崗位,緊盯重點人群,考實單位的運行狀態和工作實績、考細崗位的任職條件和負面清單、考準干部的政治表現和擔當能力。
“一線”使用激活力。旗幟鮮明選用講政治、重實干、敢作為、能成事的干部,把“敢為導向”與“選用風向”統一起來,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嚴把推薦、考察、審核“三關”,扎實做好干部選任。把職級晉升作為持續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助推器”,優化操作口徑,簡化晉升程序,將高質量考核、工作實績等作為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
縱深賦能保障干部能為
能力本領是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的重要支撐。興化市堅持政治引領、專業培訓和實踐歷練相結合,著力培養一批善于擔當作為的好干部。
以政治引領強化信仰力量。始終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各類培訓的“頭版頭條”,統籌制定領導干部年度培訓計劃,突出“一把手”和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把正確政績觀教育作為各類主體班次的必修課。結合黨紀學習教育,通過先進典型示范、反面案例警示、案件庭審旁聽等方式,加強政治教育培訓,點面結合把好思想建設“總開關”。
以分類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堅持“問需施策、按需施教”,緊盯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找準干部教育工作需求點,提升教育培訓的整體質效。圍繞上級組織部門關注重點和市委工作重心,策劃舉辦歷史文化名城系列培訓、基層村居一線專題培訓,幫助干部拓寬思路視野、更新思想觀念、提高履職能力。分類實施年輕干部“青垛·競航”系列培訓活動,制定加大年輕干部培養使用力度若干舉措,助力年輕干部快速成長成才。
以專班實踐推動爭先進位。暢通上下流動渠道,將急難險重任務作為干部練兵場,推動干部到基層一線經風雨、接地氣、強本領。搭建“5+N”一線實踐歷練平臺,分層次組建產業招商、民生服務、城市更新、國企發展等四類54個專班,安排23個村(社區)崗位,推動86名年輕干部赴一線實踐歷練。其中,8名同志得到提拔或進一步使用,30名同志獲得嘉獎、記功獎勵等。將培養鍛煉平臺有機外展延伸,綜合運用上掛、外派等方式,有組織、有重點地把一批優秀干部放到發展先行區鍛煉、改革最前沿歷練,在火熱實踐中錘煉作風、砥礪品質、增長才干。
及時獎勵引導干部作為
堅持精準有效、公平公正原則,分類制定考核評價體系,統籌用好各項激勵措施,讓敢于擔當的干部有干頭、有盼頭,著力構建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氛圍。
精準考核指標。圍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難點問題,精準設置關鍵性、引導性指標,推動領導干部既解決當前的難事大事要事,做優中心工作任務、重大工程項目、公眾利益焦點的“顯績”;又打牢關涉長遠的基礎工作,多做謀未來、見效慢、澤被后人的“潛績”。突出爭先進位的目標導向,引導考核對象緊扣基礎好、沖勁足、優勢明的重點指標,有目的、有意識地強化考核評價,對標管理、系統提升、全面進步,創出更多知曉度廣、影響力大的特色品牌。
突出典型引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喊破嗓子不如樹好樣子。我們根據實際優化及時獎勵工作方案,明確獎勵事由、獎勵范圍和獎勵種類,及時選樹獎勵為官有為、積極作為、善創業能成功的干部,實施專項鼓勵激勵職級晉升工作,上半年晉升46人次,其中鼓勵激勵20人、艱苦一線26人;圍繞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城鄉建設等專題,開展專項及時獎勵,獎勵表現突出的個人107人次,推動各條線板塊學先進、做先鋒。
統籌優秀比例。將年度考核結果與激勵擔當作為相結合,形成“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和“以經濟社會發展論英雄、憑工作實績用干部”的鮮明風向,對綜合考核等次較好的單位,提高單位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建立市級層面年度考核優秀“激勵池”,統籌全市優秀名額,用于專項獎勵,實現“獎勵一人、帶動一片”。
關心關愛支持干部敢為
干部“敢為”中難免會出差錯、走彎路,需要組織部門加倍呵護關愛。我們堅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撐腰鼓勁,讓干部先行示范更有底氣。
抓早抓小嚴格“管”。實施關愛式、教育式“雙式”提醒監督,拓寬日常監督、信訪舉報、考察考核等信息渠道,堅持監督關口前移,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的干部,視不同情形進行監督管理。加強對關鍵崗位研究,逐一過堂、綜合分析,梳理出20個機關部門81個中層關鍵崗位,制定管理辦法,實施專項考核、專項巡察、專項審計,進一步提升重點崗位干部履職規范化水平。
撐腰鼓勁大膽“容”。健全完善容錯糾錯工作機制,加強與紀檢監察、審計、信訪等部門的工作聯系和溝通協調,完善出臺《關于在辦理問責事項中運用容錯糾錯機制的操作細則》,對適用范圍、容錯方式、容錯認定程序進行明確,建立從容錯糾錯到長效防錯的閉環管理機制。積極穩妥使用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干部,今年以來,對2名干部進行容錯糾錯,對35名影響期滿干部提拔晉升使用,著力讓廣大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顧慮”。
多維保障真誠“護”。加強對干部關心愛護,落實好健康體檢、走訪慰問、帶薪休假等制度,有序做好優秀、記功公務員健康休養服務工作。建立“3+3”回訪教育制度,分類“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回訪方案,幫助受處分人員卸掉思想包袱。加強與領導干部的溝通聯系,改進談話和函詢工作方式,每年至少赴掛鉤聯系單位開展一輪談心談話,加強了解干部家庭狀況、困難訴求情況,推動解決實際困難,讓組織部成為黨員干部人才信賴的“貼心娘家”。
(作者系中共興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責任編輯:趙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