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還要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得到了廣泛運用。通過項目式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還能夠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項目式教學的價值意義,然后分析了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項目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有效策略。通過研究發現,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運用項目式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不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項目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項目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讓學生完成任務來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在開展項目式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究,并嘗解決問題和反思,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意識。項目式教學還強調學生要將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親身實踐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沒有參與感,甚至還會產生厭學情緒。而項目式教學則不一樣,它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提供相關的資源和素材,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也能增強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在項目式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項目進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問題,實現共同進步。在項目結束后,小組成員可以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這個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將項目成果向其他同學展示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通過項目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主要是圍繞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進行的。在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可設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其自主思考和研究,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探究能力。例如,在教授“文化生活”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項目任務:請同學們用一周時間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然后通過查閱資料和實地走訪等形式尋找數據支撐自己的觀點,并撰寫一份調查報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溝通交流、通力合作的意識。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并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在傳統的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僅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而項目式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能夠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項目式教學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項目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操作等能力。教師在進行項目式教學時,可以設置一些綜合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在教授“國家發展與社會治理”一課有關垃圾分類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調查來解決垃圾分類的問題,如:“如果你是街道工作人員,你會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通過這種情境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設計一款垃圾分類機器人”“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等問題。項目式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能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開展項目式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應重視這項工作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而項目式教學中,教師并不是直接將學生帶入到項目中,而是將知識進行合理分配和設計,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方式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鞏固與提升所學知識,還能夠將其應用于社會實踐,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一方面,項目式教學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并運用到社會實踐中。例如,在進行“哲學與生活”模塊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項關于“保護環境”的項目。在完成項目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對項目成果進行展示與分享。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實施項目式教學時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學習,還要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總結等。
(二)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通過開展項目式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究;其次,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最后,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程展示、主題演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通過開展項目式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例如,在進行“文化創新與發展”模塊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文化創意產品”;在進行“生活與哲學”模塊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一個“生活小妙招”;在進行“經濟與政治”模塊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個“經濟微視頻”等。
現階段,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項目式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教師在進行項目式教學的時候,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綜合素養沒有得到有效提升。第二,教師在進行項目式教學的時候,往往會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第三,教師在進行項目式教學的時候,往往會忽略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和社會實際需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解決。
(一)建立合理的項目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中運用項目式教學,需不斷地調整項目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項目目標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制定,通過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等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還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使項目目標更加明確、具體。例如,在學習“文化對經濟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小組,分別是文化自信組、重視傳統文化傳統組、倡導文化創新發展組。在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來制定項目目標,如搜集我國文化傳統和優秀文化作品等。在學生搜集素材和設計方案后,教師再對項目目標進行調整,使項目目標更加明確。
(二)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與幫助,解決學生在項目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市場經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在開展項目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讓他們圍繞市場經濟展開討論和交流,在合作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并且要積極地進行引導和幫助。又如,在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項目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讓他們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三)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意識
在開展項目活動時,教師要明確各個小組的分工以及職責,還要定期對各個小組進行考核和評價,以此來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來對小組成員進行評價。例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項目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各個小組進行知識競賽、辯論賽活動,強化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又如,在學習“文化對經濟的影響”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文化與經濟的關系上來展開教學。先讓學生圍繞“文化對經濟的影響”這一主題來自主設計一個項目活動方案,然后再將設計好的方案交給教師進行指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討論交流和實踐操作等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大膽創新、積極實踐、勇于發言等。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發生了較大變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項目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對項目式教學給予高度重視,通過項目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實際運用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項目式教學模式的運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