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旨在幫助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來理解學科理論,掌握操作技能,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思維,以便能夠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良好的教學模式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保障,“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將教學環節合理規劃、分類、協調,能夠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持續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是指將評價活動嵌于教育教學和學習任務中,構建一種良性的動態育人范式。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恩最早提出了“教學一致”的概念,用來調節教學中的某些設計條件與預期的教學過程、教學結果之間的匹配程度,在實踐研究中發現,教學目標與評價越趨于一致,學生便越有可能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專家韋伯對“一致性”概念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日本學者水越敏行等人鮮明地提出了“教學與評價一體化”思想。在我國,華東師范大學崔允漷教授最早提出“教學評”一致性概念。目前各大學科進行“教學評一體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促進教育的全面發展。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學評價?!镀胀ǜ咧行畔⒓夹g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對教學評一體化的描述:“教”是教師把握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向,通過有效組織和實施教學策略開展的課內外教與學的活動,達成學科育人的目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參與各種學科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完成以評價目標為導向的多種評價活動,以此把控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測教與學的效果,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同時,學生也要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和情況進行評價,主體雙方通過活動判斷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形成一系列針對教學過程“前、中、后”的“定位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等”。推進“教學評一體化”研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傳統的評價方法主要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潛力?!敖虒W評一體化”研究通過綜合多種評價方法,包括考試成績、課堂表現、作業質量、項目實踐等,在教學的不同階段進行評價,如教學前的“定位性評價”、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教學過程中“適時”的“診斷性評價”和教學后的“總結性評價”,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減少對單一指標的依賴,更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發展狀況。此外,還可以關注評價學生是否掌握教學目標、內容,以及其知識水平、能力表現、已有經驗和態度、優勢與困難等。
(二)促進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
“教學評一體化”研究可以通過對教學效果的評估,了解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不足之處。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有明確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有明確的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步驟和方法,因此,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是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抓手,從而形成系統的教學效果評估體系。教師可以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學評一體化”研究通常從設計理念、內容把握、學情分析、目標制定、方法選擇和結果評價等方面展開。多方面、深層次的要求細則對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助推了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評價結果和反饋,教師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和不足之處反思課程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活動環節設計等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
(四)個性化教育的推進
“教學評一體化”研究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進行個性化教育。學生個體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差異,通過評價學生的興趣、才能和特長,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和支持,能增強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落實信息技術學科的核心素養,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教育質量保障的需求
“教學評一體化”研究使課程、教學、學習和評價融為一體,可以為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依據。通過評價教育質量,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
“教學評一體化”研究意義重大,對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全面發展及推進個性化教育的作用顯著。以信息技術學科為例,其快速發展要求教師與時俱進地規劃課程內容,確保學生掌握實用技能。信息技術教育不僅是技術訓練,還應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如情境化教學可結合實際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同時,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依據興趣愛好和特長設計教學,助其成長。對教師而言,“教學評一體化”可全面評估教學水平,診斷問題,提高教學能力。總之,“教學評一體化”為教育改革和教學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應在信息技術學科及各學科中積極踐行。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一體化”通常從學習目標、教學過程、評價任務三個模塊展開,并結合相應的教學評價指標和一體化教學策略開展教學。本案例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一第四單元“計算與問題解決”為例。
(一)設定教學目標
評判教學評是否一體化的指標就是教學、學習與評價是否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因此,清晰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前提和靈魂。本單元提出的分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尋找、發現身邊簡單的實際問題,進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具體來說,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1.熟悉將解決問題的方法歸納為一系列清晰、準確的步驟的過程,并理解各個步驟的功能應用。該教學目標的設立以“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知識點為主線,圍繞這一主線進行探究,從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和分析四個過程展開教學設計,目標設計具有可操作性,目標之間的內部關聯緊密。
2.了解算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能夠結合具體的案例對算法的特征進行分析辨別。該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案例教學法結合,大量生活學習案例的呈現,有利于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去了解該內容,并能夠在案例中進行“分析辨別”,從而提升信息技術學科素養。
3.運用恰當的方式描述算法,會區分各種方式之間的不同,理解流程圖的描述方式。該教學目標的設計以對比教學的方式為基礎,鼓勵學生自己閱讀材料、發現問題,并結合生活常識、數學知識等來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不同解決方式中存在的優缺點。
4.運用Python語言實現簡單算法,會將算法轉化為程序從而解決實際問題。該教學目標的設計重在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和提升。解決問題的編程過程是枯燥的,歸納總結、推理判斷方面可能會存在很多問題,但問題的解決也能夠給學生帶來勝利的喜悅,因此,該教學目標是可操作的,這也是提升學生計算思維的必要方面。
(二)簡述教學過程
1.在“算法與特征”部分以“閏年平年的判斷”問題為切入點展開學習,用視頻導入新課,通過探究法、小組討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思考并描述自己的算法,從而了解算法的概念和重要特征,并嘗試運用Python編程語言實現簡單算法。
2.“數值計算”從“數學三角函數的圖像繪制”問題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的解題方法在前面章節的基礎上去探究計算機軟件,如Excel電子表格的操作過程,再引申到Python語言編程的算法描述等問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問題的解決和綜合應用,體會程序設計和數學統計分析等問題之間的聯系。
3.“非數值計算”從“尋找假幣游戲”出發,讓學生分析問題:假幣的關鍵點、如何判斷假幣等,通過分析問題將其理解為數學問題,并通過二分查找、分治思想、遞歸思想等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培養計算思維。
(三)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1.根據教學目標和評價指標,采用線上考試的形式以選擇題、填空題、編程題等題型進行能力評價,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分析、理解和綜合應用等。設計作業評價細目表,按照內容、能力目標、檢測、難度等維度進行評估。其中,內容又分為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算法的重要特征、算法描述的方式、數值計算模塊的定義等十二項;能力目標又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項進行評價;難度的滿分值為1,分數檔有0.3分、0.5分、0.8分等。
2.通過線上作業完成情況得出如圖1所示的答題情況圖。

以下題為例:
以下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合理的是( )。
A.設計算法—編寫程序—提出問題—調試運行
B.設計算法—提出問題—編寫程序—調試運行
C.分析問題—編寫程序—設計算法—調試運行
D.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運行
本題完成情況統計圖如圖2:

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融入一體化教學策略,包括項目驅動教學、實踐性教學、跨學科融合等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定期收集評價數據,包括學生表現、作品、問卷調查等。教師根據收集到的評價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如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教學目標是否需要調整和改進,學生能否通過所學知識解決學習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學生能否通過該技能進行思維拓展和自身能力提升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和解讀,得出科學的結論并及時反饋和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思維和合作能力。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方法和過程需要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結果等方面綜合考慮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和一體化教學策略。通過科學的評價和一體化教學的實施,使教學服務于學生,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能力。
實施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一體化”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積極的影響,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一)學生的學
1. 通過“教學評一體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培養和提升。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掌握,還注重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創新思維和合作能力。學生在項目實踐、團隊合作和創新思維等方面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評一體化”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項目驅動、實踐性教學等策略,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探索和學習,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3.“教學評一體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評價反饋。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并得到針對性的指導,促進了個性化發展。
(二)教師的教
1.“教學評一體化”鼓勵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如項目驅動、實踐性教學等,提高了教學策略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評價結果進行調整和改進,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教師的教學滿意度。
2.“教學評一體化”促使教師開展專業發展與反思,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通過與學生和教育專家的交流和合作,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從而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綜上所述,實施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評一體化”對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積極的影響?!敖虒W評一體化”秉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理念,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并激發學習動力,同時增強教師的教學靈活性,促進專業發展。這些積極影響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質量,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