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辨性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思辨性閱讀能夠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評價,學生通過質疑文本內容、探討作者意圖、分析寫作手法等活動,逐漸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理解和表達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思辨性閱讀要求學生不僅理解文本表面的意思,還要挖掘其深層含義,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該種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其能夠更加準確和有條理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最重要的是,通過思辨性閱讀,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這是因為思辨性閱讀常常需要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辯論或發表評論。
《田忌賽馬》是一篇富有思辨性的課文,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體悟其中的智慧和策略。基于此,本文詳細探討幾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包括角色扮演、比賽策略分析、小組合作資源共享以及立足實際生活辯證看待故事結局等。這些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為實現其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真實還原思辨場景
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故事中的情節和人物心理,這種直接的參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投入。角色扮演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故事的情節,還要理解各個角色的動機、性格和情感,這種深度參與和思考,有助于學生把對文本的理解從表面上升到本質。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還需要分析和評價角色的行為和決策,如田忌和孫臏的策略。這種分析和評價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角色扮演活動通常伴隨著討論和辯論,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升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更加自信地進行交流。
教師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田忌、孫臏、齊威王、觀眾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分配角色,如讓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扮演孫臏,讓喜歡動腦筋的學生扮演田忌。然后,教師詳細解釋每個角色的任務和行為,如田忌要描述自己的困惑和決心,孫臏要解釋自己的策略,齊威王要表現出對比賽的信心等。教師在教室中布置簡易的賽馬場景,可以用教室的前后,區分賽馬的起點和終點,使用紙張或標志物代表馬匹,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和對話,模擬田忌和齊威王的賽馬過程,以及孫臏與田忌的對話。接著,教師將復雜的情節分解成簡單的步驟,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如詳細解釋田忌用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策略,并通過模擬田忌和孫臏的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孫臏策略的巧妙之處,鼓勵學生進行角色對話練習,鞏固理解。最后,教師讓每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最終的成果,教師和其他學生可以給予反饋。學生經過角色扮演之后會有很多感想,這些感想不僅有對故事和角色的理解,還有在思辨性閱讀教學中的成長與收獲。教師要鼓勵學生說一說感想,如“扮演田忌的時候,我能感受到他面對連續失敗的無奈和不甘,還有對孫臏提出的策略從質疑到相信的過程”“通過扮演孫臏,我學會了在面對困難時要冷靜思考,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我明白了在競爭中要善于分析對手,靈活運用自己的優勢,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二、尋找獲勝智慧密碼,縝密思考比賽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田忌賽馬獲勝的智慧密碼。學生需要深入分析比賽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培養批判性思維。學生會思考“為什么孫臏的策略能夠奏效”,并探討其背后的邏輯和原理。此外,在尋找智慧密碼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分析田忌和孫臏所面臨的問題,探索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學會如何在面對復雜問題時進行縝密思考,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縝密思考比賽過程需要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細致的閱讀和理解。
這一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使學生學會了在閱讀過程中關注細節,深入思考。
隨后,教師讓學生列出田忌和齊威王所有可能的馬匹對陣情況,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對陣組合的結果,如表1。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孫臏的策略是如何將劣勢轉變為優勢的?關鍵和前提是什么?學生根據表格分析出:孫臏分析了比賽規則和對手的實力,制訂了利用田忌各等馬匹的最佳策略。具體做法是:用田忌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用田忌的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田忌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這樣,田忌的中等馬和上等馬可以贏得比賽。比賽的前提是田忌必須完全信任孫臏,并嚴格按照策略執行,以及田忌的馬匹需要在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
學生在分析表格時也會產生質疑,教師此時要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全班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如,學生A質疑:如果齊威王也改變策略,田忌的策略還有效嗎?學生B質疑:田忌為什么要聽從孫臏的建議,而不是自己制訂策略?學生C質疑:如果田忌的馬匹狀態不佳,這個策略還會奏效嗎?學生D質疑:齊威王為什么沒有發現田忌和孫臏的策略變化?學生E質疑:田忌如果不相信孫臏的策略,比賽結果會如何?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質疑和討論進行總結,指出每個問題的關鍵點,并給予適當的解釋和引導。如學生意識到:齊威王如果也改變策略,那么比賽將變得更復雜,需要進一步的策略調整;田忌聽從孫臏的建議是因為孫臏有更高的智謀和戰略眼光;馬匹狀態是比賽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因此在比賽前確保馬匹狀態良好非常重要。通過質疑和討論,學生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進而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小組合作共享資源,增強故事解讀深度
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相互交流、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這種合作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還能增強學生的溝通和協調能力。通過共享資源,學生能夠獲取更全面、更豐富的背景知識和信息,從而深化對故事的理解。共享學習資源后,學生也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分析和討論,辨別其中的關鍵點和不同觀點,培養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搜集以下資料:孫臏的個人資料;賽馬的由來;孫臏為什么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制訂出取勝的策略,這與他的什么能力或者品質有關;歷史上還有什么故事也體現出“以智取勝”等。講解完故事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預習結果。有的學生說: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的主要成是他對兵法的研究和實踐,他的著作《孫臏兵法》是古代作戰典籍之一,他的智慧和戰略思想被后人廣泛傳頌。有的學生分享:賽馬在古代是王公和貴族的娛樂活動,也是展示個人勇氣和技藝的重要方式;賽馬不僅是一種競技活動,還是一種社會活動,具有娛樂、競技、禮儀等多重功能;古代賽馬的規則和現代賽馬有所不同,更強調個人和馬匹的綜合能力。針對田忌賽馬的策略,有的學生補充道:孫臏具有卓越的戰略思維能力,能夠迅速分析局勢,制訂出最優的策略,如在短時間內迅速反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策略。此外,他還具備冷靜和堅定的心理素質,能夠在壓力下保持清晰的頭腦。歷史上“以智取勝”的故事很多,不少學生會說出《草船借箭》《空城計》等故事。以《空城計》為例,學生會分享:諸葛亮兵少糧盡,不得不退守空城,司馬懿率大軍逼近空城,諸葛亮處境危急,而諸葛亮則命令打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焚香撫琴,表現的從容不迫。司馬懿疑心有伏兵,不敢攻城,率軍撤退,諸葛亮成功避險。通過復述故事,學生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他們也學會了如何按照故事的發展,邏輯清晰地表達內容。最后,教師對各組的展示和討論進行總結,指出各組資料分享的亮點和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這種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真正促進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
四、立足實際生活,辯證看待故事結局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田忌賽馬》的故事情節和結局,重點強調孫臏的策略是如何幫助田忌獲勝的。然后,教師提出以下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孫臏用策略幫助田忌贏得了比賽,但這種策略在所有情況下都適用嗎?如果齊威王也采取了類似的策略,比賽的結果會怎樣?孫臏的策略是否有道德或倫理上的問題?田忌賽馬的成功是否可以完全歸功于孫臏的智慧?最后,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或故事,這些故事與《田忌賽馬》有相似之處,例如,在比賽或競爭中通過智慧和策略取勝的故事。學生在小組內對比分析這些現實案例與《田忌賽馬》的相似與不同之處,討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孫臏策略的可行性和效果。
在學習文章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比賽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輸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競爭和輸贏呢?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表達他們的看法。
學生A認為,競爭的真正意義在于通過參與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即使最后沒有獲勝,也能夠從中學到寶貴的經驗和教訓。(競爭不只是為了贏,而是為了提高自己,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競爭,重視過程中的學習和成長,而不是只看結果。)
學生B則強調在競爭中應當保持道德操守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每個人都能在公平的環境中展示自己的實力,輸贏都能心服口服。(無論輸贏,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則,保持誠信,不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勝。)
學生C關注競爭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認為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保持平和的心態,正確看待輸贏,勝不驕,敗不餒,學會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勝利中保持謙虛。
學生D則認為,很多競爭不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是團隊協作的結果。在競爭中,團隊成員之間的配合和支持至關重要,通過合作可以實現共同的目標。因此,競爭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有時候也是團隊的較量,我們應該注重團隊合作,在競爭中互相支持和幫助,共同進步。
教師通過立足學生實際生活,辯證看待《田忌賽馬》的故事結局,并提出關于競爭和輸贏的討論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梢哉f,這種教學設計不僅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還能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綜上所述,通過《田忌賽馬》一課的思辨性閱讀教學實踐,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形成了多方面的能力。如角色扮演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故事情節,比賽策略分析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小組合作、資源共享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而辯證看待故事結局則幫助學生形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些教學策略的應用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幫助,也為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創新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什字學區)
編輯: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