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現代化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互聯網資源、信息技術等在課堂中的應用,倡導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積極面對現階段教育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以新思想、新姿態對課堂進行技術化改革,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本文以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3 Weather教學為例,對“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展開如下研究。
一、巧用數字資源,創設情境,引入課堂新知
數字資源是互聯網中最常見的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等,不僅可以輔助教師引入課程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為學生帶來直觀的學習感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基于課程教學的需求,從互聯網中搜索相關的資源,并將其融入合適的教學環節中,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Unit 3 Weather Part A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展開教學,完成課程引入。
1.教師借助白板課件為學生展示我國各大旅游城市的電子地圖,創設旅游情境,并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想去的地方。在學生說出答案后,教師根據學生所述的旅游城市,點擊地圖上對應的城市。在教師點擊該城市后,白板上就會顯示該城市著名的景點和旅游路線,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某城市(如廈門)的景點圖片和視頻,復習問答句:
—Is it cold?
—No,it’s hot!
—Great!
教師鼓勵學生制訂一個關于該城市的旅游計劃,并用問答的方式對旅游計劃展開討論。形如:
—Can I go outside?
—Yes,you can.
—Can I go swimming?
—Yes,you can.
3.在學生討論后,教師指導學生親自操作白板,一起學唱有關天氣的歌曲。
T: Firstly,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Do you like this song?Yes?What’s the song about?School,weather or time?Yes,it’s about weather. Good!
這樣的教學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親自操作白板,借助超鏈接功能將圖片、視頻等數字資源引入課堂,讓學生體驗信息技術樂趣的同時學習描述天氣的四個核心詞匯cold, cool, warm, hot以及核心句型It’s ... 的表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
二、開展課堂游戲,人機交互,鞏固基礎單詞
信息技術的支持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靈活且多元的選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各類信息技術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游戲,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同時豐富課程知識內容的展示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Unit 3 Weather Part A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引導學生展開課堂游戲,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單詞。
1.教師創設去動物園的情境,教授新句型:Good idea!學生借助手勢動作學習Good idea!
2.教師引導學生在動物園的情境下做游戲。在游戲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展示一張動物園的地圖,利用白板的“蒙層”功能,隱藏地圖上的動物圖片,等待學生尋找。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地圖上的英文單詞猜出此處的動物,當學生答對后,讓學生上臺親自操作白板,用“橡皮擦”擦出隱藏的動物,并進行驗證。
教師提問: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ere are they?
—What time is it?
—What does it want to do?
教師指導學生反復開展此游戲,直到將地圖上的動物全部猜出來,最終呈現一張完整的地圖。
3.學生繼續點擊課件,選擇其他的城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描述當地的天氣,并教授新詞cold,hot,cool等。教師借助白板的“蒙層”功能,隱藏cold等單詞。當學生讀到cold時,教師用“橡皮擦”擦出cold單詞,并由學生回答“It’s cold today.”形如:
—Dalian,only 0 degree.
—It’s cold in Dalian.
—It’s warm in Shanghai.
—It’s hot in Guangzhou,and it’s cool in Chengdu.
師:Now,please act as a weather reporter,and try to report the weather in these cities to your partners.
教師指導學生反復開展此游戲,直到學完所有的單詞,并引導學生進行跟讀訓練,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4.教師指導學生用游戲學習新句型。針對難點句子拆解分成兩部分記憶(Can I have...和cold water),當學生學習前半句的時候,教師用“蒙層”功能隱藏后半句;當學生學習后半句的時候,教師用“蒙層”功能隱藏前半句,最后整合在一起,并為學生講解整個句子的語境以及常用的對話內容。
教師借助平板的人機交互功能,組織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游戲的方式掌握單詞和句型,突破課堂學習的重難點知識,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蒙層”功能的使用還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神秘感,帶給學生更具趣味性的學習體驗。
三、借助數字平臺,講讀課文,鍛煉聽說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帶領學生讀文本、翻譯文本,學生學起來較為枯燥。現在,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平臺,引導學生對課文展開講讀,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Unit 3 Weather Part B Read and write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引導學生展開課文講讀學習。
1.教師利用“一對一數字平臺”將課文微課發送給學生。學生借助微課,自主跟讀課文,并從中發現陌生的單詞、句子等,將其選中后提交給教師,培養主動學習能力。形如:
cold,cool,hHot,warm,sunny,rainy,windy, cloudy, snowy.
2.教師在“一起作業”軟件中可以布置跟讀課文的練習。即讓學生打開“一起作業”軟件,借助微課對課文進行二次跟讀,并在跟讀過程中回顧教師講解的知識,且努力讀得更準確、更流利,以便取得更高的分數。
3.在學生跟讀練習完成后,教師利用“一起作業”軟件中展示學生的跟讀分數及班級平均分,直觀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針對學生跟讀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展開講解,強化學生的弱項。
4.教師在軟件中展示滿分跟讀的作品,引導學生共同欣賞滿分跟讀,并展開評價。在欣賞完后,教師指導學生再次打開“一起作業”平臺,進行再次跟讀,并鼓勵學生體會每次跟讀的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5.教師指導學生基于課文內容,兩人一組表演對話,鞏固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 ...”通過兩人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聽說效果。形如:
T:How are you,boys and girls?
S:I’m fine,thank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sunny.
T:Is the water cold?
S:Yes,it is./No,it isn’t.
T:Can I go outside now?
S:No,you can’t. We are having English class now.
T:OK. There is a postcard from John’s dad.Let’s learn it.
教師利用“一起作業”平臺向學生發布課堂任務,能夠第一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課堂學習的有效進展。“一起作業”平臺的智能評價功能可以直接展示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并予以指導,同時輔助教師更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四、創編英文歌曲,平板介入,培養應用素養
在英語教學中,基于學生所學的單詞、句型等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創編活動,如創編歌曲、生活對話、繞口令等,為學生構建沉浸式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該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并提供創編引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Unit 3 Weather Part B-Let’s learn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引導學生開展創編學習。
1.教師布置活動任務:選擇生活中有關天氣的情境,創編并表演新的對話。
Kid:Can I go outside now?
Dad:Yes, you can.
Kid:Can I play basketball?
Dad:Yes, you can.
Kid:Can I have some ice cream?
Dad:No,you can’t. It’s cold .You can have some juice.
2.教師指導學生將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每組一名錄像員,利用平板電腦的錄像功能記錄表演。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活動主題創作內容,并進行排練,并將錄制的表演成果上傳到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平臺。
3.教師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里與家人一起欣賞各小組的表演視頻,并為自己喜歡的視頻點贊、評論。
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將英語知識與音樂、多媒體等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使其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另外,先進的電子設備能幫助學生記錄課堂學習的過程及成果,作業上傳及集體評價的方式能將課堂線上學習延伸到課后線下學習,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并實現多元化評價,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收獲自信與成就感。
五、利用智能App練習測試,強化學生基礎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智能平臺給學生發布作業任務,并通過智能評價功能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從而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教師,節省了教師收作業、批作業的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在課堂或者課下展開練習測試,強化學生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Unit 3 Weather Part B Read and write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一起作業”軟件上向學生推送習題,讓學生在平板電腦上現場答題。“一起作業”軟件將學生的錯誤習題按照錯誤率由高到低排列,教師可以根據軟件提供的測試結果講解他們的薄弱知識點。這樣的教學不僅實現了課堂測試的無紙化,還輔助教師全面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一起作業”軟件上布置相關的繪本閱讀作業,要求學生課下閱讀繪本并回答問題。學生按時提交作業,教師通過平臺的智能評價功能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的課后閱讀成果,從而掌握學生的作業情況。
綜上所述,互聯網作為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對課程改革的推進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審時度勢,明確互聯網資源、信息技術等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如本文所述的數字圖像、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平臺、電子白板、微課資源等。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將其應用于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蘭州新區秦川鎮中心小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