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打造高質量的短視頻作品并非易事,它要求內容創新、音樂渲染與精湛剪輯技巧的有機結合。文章基于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的短視頻創作實踐,深入剖析了內容創新、音樂渲染及剪輯技巧在短視頻創作中的關鍵作用。內容創新被視為短視頻創作的核心要義。在信息泛濫的今天,要想迅速吸引受眾注意力,主題內容、敘事方式、藝術審美等各方面的創新尤為重要。音樂在短視頻中扮演著情緒引導的關鍵角色,遠非單純的背景音效可比。恰當的音樂能夠顯著提升視頻的感染力,使受眾深切體會到視頻所要傳達的情感內涵。創作高質量短視頻,要確保音樂與畫面的緊密配合,實現視覺與聽覺的和諧統一。剪輯技巧則是提升短視頻質量的關鍵所在。依據受眾偏好精準把握視頻節奏,通過細膩巧妙的剪輯手法,將每個畫面、每個鏡頭精心雕琢至最佳狀態,確保受眾在觀賞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興趣與專注力。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中心;短視頻創作;內容創新;音樂渲染;剪輯技巧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8883(2024)20-0114-03
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我國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四級媒體體制的基層單位,要緊跟時代步伐,精準把握媒體格局的新變化,以確保在互聯網陣地穩固占據思想引領與輿論引導的傳播高地。步入新媒體時代,短視頻正日益凸顯其作為互聯網輿論引導新陣地的重要地位。本文以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短視頻創作實踐為切入點,從內容創新、音樂渲染及剪輯技巧三個維度,深入剖析短視頻創作的核心要素與實踐路徑,以期為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有益參考。
短視頻能否吸引受眾關注,內容質量是決定性因素。而要提升內容質量,創新相當關鍵。內容創新被視為短視頻創作的核心要義。具體來說,內容創新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主題要創新。短視頻創作者要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和焦點事件,深挖受眾想要看、愿意看、喜歡看的主題,要注重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1-2]。同時,要避免生產膚淺、重復、過于商業化和低俗化的內容[3]。只有這樣,所生產的短視頻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才能迅速吸引受眾眼球[4]。
第二,敘事要創新。新媒體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更傾向于接收碎片化、快餐式的信息。因此,短視頻創作者必須確保在短時間內傳遞清晰、有深度的信息。也就是說,短視頻的表現形式和敘事方式既要簡潔明了,又要富有新意,通過創新的敘事方式,為受眾提供優質的觀感體驗,滿足受眾碎片化、高質量的信息獲取需求。
第三,審美要創新。對主題的挖掘應結合當代受眾的思維方式、認知習慣及興趣愛好,以確保視頻內容符合當代審美,易于被當代受眾所接受。這就要求短視頻創作者必須深入了解目標受眾,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利用算法、大數據技術等對受眾進行分析,并基于分析數據開展內容生產。
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的“美好銅梁”抖音號堅持“內容為王”,關注受眾需求,及時捕捉熱點焦點,成功從眾多主流媒體賬號中脫穎而出。2024年元旦期間,國產優秀武俠動畫電影《畫江湖之天罡》公映,引發廣泛關注。影片中的打鐵花片段登上新年熱搜榜單,“銅梁打鐵花”也成為熱搜關鍵詞。銅梁區融媒體中心迅速抓住這一熱點,與宣發方緊密合作,對電影中受眾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度加工,將“龍鄉”“打鐵花”等元素與銅梁龍舞的實景拍攝素材混剪,制作推出《沒錯,就是龍鄉的打鐵花!》《不良人龍鄉的打鐵花已經備好,今年我們約吧!》等系列短視頻。這些短視頻推出后引發熱烈的線上互動,網友們在評論區互動留言,積極關注銅梁龍舞非遺文化,視頻總瀏覽量超100萬次,取得了很好的全媒體傳播效果。
回顧“美好銅梁”發布的一系列相關短視頻,緊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雄人物和鄉村建設等熱點議題,一經推出便收獲了受眾喜愛與認可,獲得了很高的瀏覽量、點贊量和轉發量,為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的新媒體平臺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體。正是通過這一條條內容優質的短視頻,“美好銅梁”抖音號從無到有,粉絲數從0增長至40余萬,為新媒體平臺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著名電影作曲家杰里·戈德史密斯指出,“音樂是用以強調和提高電影情感的,無論是恐懼、愛情、仇惡、歡樂或者純真等各種感情……電影憑借音樂就能更加感人。你把音樂和影片結合起來,就能得到更加強烈的反響”。
與影視作品相同,短視頻中音樂對情節的推動、情緒的渲染具有重要作用。相比語言,音樂能更直接地引導情緒,引發共鳴。觀察當前熱門短視頻平臺上的短視頻產品,背景音樂已經成為標配,即便是以語言類為主的內容,通常也輔以輕聲的音樂,在渲染氛圍的同時強化畫面情緒,吸引受眾注意力[5]。并且,哪怕是完全相同的內容,搭配不同的音樂,所取得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短視頻創作者應注重音樂的適配度,根據主題和內容搭配合適的音樂,使音樂與畫面完美結合,營造出獨特的情感氛圍,從而有效突出主題,增強情感表達,提升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6]。
那么,在短視頻制作中如何用好音樂?筆者認為,需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確保音樂與視頻畫面高度契合,能夠營造沉浸式的觀感體驗。可將音樂作為一種創意工具,通過引入時下流行的音樂風格,增強短視頻的標識性和觀賞性。
第二,巧妙運用流行音樂元素。一些流行音樂在廣泛傳播的過程中演變成網絡流行語,通過巧妙運用這些音樂元素,不僅能提高短視頻的吸引力,還能讓短視頻在受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合理融入環境聲、人物對白和音效等聲音元素,這些聲音元素在短視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適當的環境聲可以讓受眾身臨其境地感受視頻的情境氛圍;精心設計的人物對白能夠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恰如其分的音效可以增強視覺表現,為受眾提供更真實、生動的視聽體驗。例如,銅梁融媒體中心制作的爆款短視頻《逮鴨子、抓魚、挑南瓜,銅梁水口農戶快樂慶豐收》,除了以當時爆火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還通過充滿張力的環境聲、鮮活的現場對白和精準的音效,讓受眾沉浸式感受農民慶祝豐收的喜悅[7]。
主題是短視頻的靈魂,畫面和音樂能夠給短視頻帶來蓬勃的生命力,而如何調動好這些元素,讓畫面更加吸睛,讓文本引發共鳴,讓音樂渲染情感,十分考驗短視頻創作者的剪輯水平。短視頻創作者不僅要將各元素集合在一起,還要讓各元素形成最強表達合力。剪輯的目的是吸引受眾,因此短視頻創作者必須樹立受眾思維,以受眾需求為導向,用受眾樂于接受的方式和節奏去剪輯。
剪輯時,首先要確保主題表達清晰,畫面及文本簡短精練。其次要創新剪輯方式。平鋪直敘的剪輯方式難以滿足當代受眾的多元化需求,因此短視頻創作者還要培育創新性思維,使用新潮、大膽的剪輯方式,讓故事情節更加豐富、節奏更加明快。
一般來說,短視頻剪輯遵循“3秒定律”,即要在開篇第3秒左右將最具吸引力的畫面和核心內容呈現給受眾。仍以銅梁區融媒體中心的爆款短視頻《逮鴨子、抓魚、挑南瓜,銅梁水口農戶快樂慶豐收》為例,其敘事結構并不以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為依據,而是直接將最精彩、最鮮活的場景在前3秒呈現出來,迅速捕捉受眾眼球。
此外,短視頻創作者還應具備互聯網思維,擁有豐富的網絡文化知識儲備,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剪輯工具。在短視頻制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題材和主題,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開辟更多樣化的剪輯手法;注重年輕化、時尚化的表達,可將時下流行的特效、表情包、音效等元素合理剪輯到短視頻中,即便是較為嚴肅的主題,也可以通過合理的剪輯手法,增加趣味性和親和力[8-9];注意感官效果,確保畫面銜接自然、清晰、流暢,避免出現明顯的視覺斷點或跳躍,在視頻拼接過程中可以通過轉換場景,給受眾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如快速切換鏡頭、改變色彩、聲音特效等[10];注意素材的選擇,避免過度使用重復或低質量的素材,這會給受眾帶來不好的觀感;把控視頻的長度和節奏,使其符合平臺的傳播要求和特點,通過合理把控視頻時長和節奏,更好地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提升視頻質量。
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原則,不斷創新內容表達,并巧妙運用音樂元素來引導受眾情緒,同時依據受眾喜好做好剪輯,從而吸引并維持受眾的注意力。展望未來,通過優化剪輯流程與升級推薦算法,短視頻創作者能更精準地定位目標受眾,并在此過程中汲取新的創作靈感與思路。這不僅能顯著提升短視頻的內容質量,還將為短視頻創作者開辟更廣闊的創新空間,推動短視頻創作邁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劉宇.媒體融合下的短視頻制作技術探討[J].新聞傳播,2024(4):91-93.
[2]周曉軍.淺談新媒體時代的新聞短視頻制作與傳播[J].傳播力研究,2024,8(11):79-81.
[3]楊瓊.新聞類短視頻制作與傳播創新[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3(17):106-108.
[4]鐘如玲.主流媒體短視頻的運營及傳播策略[J].傳播力研究,2023,7(30):49-51.
[5]李見知.淺談短視頻制作的三大要素[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16):114-116.
[6]歐武杰.移動多媒體視域下短視頻制作創新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4,8(4):73-75.
[7]陳小龍.短視頻制作的藝術表現與審美趨勢分析[J].新聞傳播,2024(8):42-44.
[8]楊娜.新聞短視頻的制作與傳播策略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3,7(19):55-57.
[9]劉昆.論移動短視頻的傳播特性及媒體機遇[J].新聞傳播,2020(8):26-27.
[10]楊夏星.短視頻剪輯的節奏把握與技巧[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4,21(16):109-111.
作者簡介楊雪梅,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新聞采編、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