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鄂州市稅務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局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胸懷“國之大者”,勇擔“稅之大任”,以高質量黨的建設為引領抓好黨務,以聚焦發展大局為抓手干好稅務,以推進干部能力提升為目標帶好隊伍,助力各項稅收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稅務力量。2010年原鄂州市地方稅務局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2011年原鄂州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分別獲評湖北五一勞動獎狀;近年來,市局連續4年榮獲“全市績效綜合考評紅旗單位”,被省稅務局評為“績效優秀單位”,并先后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節約型機關”、全省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各項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百余次批示肯定或通報表揚;四十余名干部受到上級表彰。
抓好黨務強引領,鍛造政治過硬、思想過硬、作風過硬的一流政治機關。
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著力推進模范機關建設,打造堅強戰斗堡壘。一是建強政治機關,走好第一方陣。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著力強化政治機關建設。把學思用貫通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上,把知信行統一落實到服務高質量發展上,通過“以上率下學+聚焦重點學+豐富載體學+典型引路學+青年參與學”,將主題教育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題教育工作動態及經驗做法等工作簡報獲稅務總局采用推薦3篇,獲省稅務局采用推介10篇;以《聚焦主責“推動發展”服務省委“一號工程”》為題在全省稅務系統第二批主題教育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二是樹立“五個標準”,推進“兩化建設”。發揮支部建在科室的優勢,探索形成“崗位職責標準化,一個整體謀劃;組織生活標準化,一套流程運轉;基本制度標準化,一個尺度衡量;工作紀實標準化,一個步子邁進;陣地建設標準化,一個園地互動”的“五個標準化建設”工作法,從制度上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涌現出3個全市“紅旗示范黨組織”,90%的黨支部被評為“甲級支部”。支部建設工作被鄂州市委及省局黨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三是發揮群團作用,打造特色品牌。發揮群團組織橋梁作用,實現優勢互補、結對互促、雙向收益。在市婦聯支持下開展“黨徽映顏值”黨建創新項目,相關工作經驗在全市宣傳推廣;在團市委支持下成立系統團工委,聯辦“成長面對面”系列講座,參加全市“慶祝二十大奮進新時代”快閃大賽榮獲一等獎,參加鄂州市國家安全知識競賽榮獲三等獎,展現了稅務青年奕奕風采,涌現出“荊楚稅務工匠”劉俊、“全市先進工作者”王堃等青年代表。開展“紀檢委員時間”活動得到市領導批示肯定,湖北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到市局調研,稱贊“鄂州稅務是鄂州機關黨建工作的盆景和旗幟。”四是注重條塊結合,融入地方大局。持續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幫扶工作,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助民增收戰略,采取黨建引領、項目帶動、解難紓困的方式,幫助結對幫扶點張祖村拓寬公路,改建公廁,修建文化廣場,建成登山步道,并引入光伏發電、擴大花卉苗木基地進行產業輸血造血,為推動幫扶村實現鄉村振興貢獻了稅務力量,受到各界好評和認可,被評為先進駐村工作隊。將“黨建+文明城市創建”模式有機融入到志愿服務、社區包抓共建、文明行為宣傳等工作中,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帶文明城市創建,以文明城市創建助推黨建,實現互促共進、雙向提升。
干好稅務促發展,凸顯聚財力、優服務、深分析的一流務實擔當。

立足建設“小而精小而強小而美”定位,圍繞“筑牢法治之基、把握改革之勢、厚植為民之情、強化科技之能、匯聚共治之力”總基調,聚焦聚力稅務職能發揮,發揮精誠共治作用,傾心回應群眾訴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推進稅收現代化。一是依法依規征稅收費,為國聚財使命持續彰顯。牢記“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神圣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扛牢壓實保障地方財力的主力軍職責,依法依規、科學有力做好組織收入工作。特別是面對同期高基數、結轉稅收大幅減少以及房地產、鋼鐵等骨干稅源產業調整三大挑戰,持續加強經濟稅收形勢分析研判,科學制定組織收入工作方案,牢牢把握組織收入工作主動權,支持培植壯大稅源,同時堅決守住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持續完善分區縣、分稅種、分費種、分時段的稅費收入質量監控機制,以高質量組織收入工作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近三年累計征收各項收入632.98億元,其中2023年組織各項收入209.6億元,同比增長35.7%,增收55.2億元,稅收收入增速全省排名第5,非稅收入排名第1,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財力保障。與此同時,秉持“稅費皆重”理念,近三年累計代征工會經費1.64億元,進一步推動齊抓共管、各司其職的稅費同征、同管、同查工會經費代征管理工作格局,扎實提升工會經費代收質效。二是堅持抓好稅費服務提升,稅收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深化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辦稅服務廳)建設,推廣“八辦”工作法,打造多元調處模式,5家單位獲評全市首批新時代“楓橋式”稅務所(辦稅服務廳)稱號。推出六大類105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打造“瀾湖稅+”系列活動,相關做法被人民網、學習強國、湖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主流媒體推介。創新推出“有建議有訴求碼上訴”服務,辦理涉稅訴求300余個,響應滿意率、辦理滿意率、回訪滿意率均為100%,被《中國稅務報》推介,并入選國家稅務總局第二批主題教育典型案例。對營商環境評價中的納稅指標考點細化分解,制定完善專項考評辦法,壓實市、區兩級責任,2023年共9個涉稅改革先行區試點項目落戶鄂州,其中國家級試點項目4個,總量再上新臺階,數量位居全市之首,“沒辦成,我來幫”涉稅問題兜底服務、以數為媒圍繞“四化”促進強鏈補鏈試點經驗獲省營商辦簡報刊發。三是深挖稅收大數據“金山銀庫”,服務地方發展作用持續發揮。貼合本土產業規劃的結構特點,開展“運用稅收大數據助企供需‘補鏈強鏈’”試點,并在全市推廣,通過稅收數據最大化增值運用,暢通“供應鏈”實現“稅送良方”,為企業精準匹配上下游優質合作對象。延展“產業鏈”創新“以商招商”,依托“稅繪產業鏈招商地圖”,契合本地規劃精準招商,2023年累計簽約合作案例357個,開票金額3.28億元,引進億元以上企業5家,注冊資本達十余億元,“稅繪產業招商地圖”創新項目獲全國稅務系統智稅大賽稅收共治類銅獎;打造“稅眼看鄂州”稅收分析品牌,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關于建議從速落實花湖機場留抵退稅政策的報告》,推動解決了機場稅收優惠8.4億元,得到王忠林省長批示肯定。
帶好隊伍鑄鐵軍,打造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的稅收人才高地。

立足新時代、新要求,堅持政治引領、立足崗位、嚴管善待、以文化人,構建黨建引領、監督促進、強基育才一體化的干部隊伍建設新格局,鍛造業務上精通、干事上擔當、作風上過硬的鐵軍隊伍。一是育練并舉,筑牢能力之基。依托省稅務局“薪火工程”,狠抓青年人才的培養,持續開展“明日之子”青年干部遞進培養計劃,一批批青年才俊梯次涌現。在工會組織“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中,4人先后被評為全省、全市稅務系統練兵比武崗位標兵,1人被評為全省“荊楚稅務工匠”。二是選用并重,激揚動力之帆。讓優秀人才有所用,針對不同類型領導崗位,選配一定比例具有專業能力、專業特長的優秀年輕干部,與市委組織部打通了干部交流鍛煉培養屏障,稅務干部成長通道進一步拓寬。2名青年干部調到市、區兩級黨政機關工作,1人被提拔副科級干部;4名優秀青年科級干部入選“市委組織部優秀青年干部信息庫”,其中1人掛職鎮委副書記,1人掛職副鎮長。三是人文并融,把穩定力之舵。著力建設特色更鮮明、功能更多元、作用更凸顯的“稅務之家”,打造稅務書屋,完善群團活動室、文化走廊、老年大學等文化交流學習場所,開展老干部榮退儀式、走訪慰問活動,不斷傳遞組織溫暖,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知識競賽、健康體檢等,切實增強干部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系統上下團結和諧。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鄂州市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