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內涵、路徑及啟示

2024-12-15 00:00:00王晉方茜徐瑩瑩
鄧小平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鄧小平理論中具有重要地位。領會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必須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統一。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依據科學路徑有序實施: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和“兩個大局”發展構想穩步推進;鼓勵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實施分配調節措施,防止貧富差距過大。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在新時代繼續探索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之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緊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統籌效率和公平,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關鍵詞〕鄧小平;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A8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21(2024)06-0106-11

〔基金項目〕2023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構建富有四川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研究”(SCJJ23WT03);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重大集體攻關項目“新發展理念的四川生動實踐”(2022JTGG08)

〔作者〕王晉,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四川成都610072

方茜,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四川成都610071

徐瑩瑩,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2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在鄧小平理論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對共同富裕作了積極而深刻的探索。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不僅對改革開放初期探索建設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新時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新時代背景下,深入學習領會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挖掘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剖析戰略構想中的實踐路徑,發揚其當代價值,乃本文初衷所在。

一、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內涵豐富,可以高度概括為兩個方面:第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第二,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統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

共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鄧小平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斷摸索、逐步總結出來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雹偎麖娬{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②。此后,鄧小平將共同富裕提升至社會主義優越性和本質的高度,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雹?992年,他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雹?。至此,共同富裕被正式確定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從目標到原則、優越性,再到社會主義本質,這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和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用兩個“不是”和一個“是”刻畫了社會主義的特征,即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之前,社會分配的主要形式是“大鍋飯”,平均主義壓抑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也抑制了國民經濟的活力。當時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貧窮的社會主義”與“富裕的資本主義”順理成章成為對峙的社會認識。鄧小平率先打破這一思想僵局,指出富裕與社會主義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雹荨_@一重要論斷表明,鄧小平認為當下的貧窮并非社會主義的特征,從發展的視角來看,社會主義的最終狀態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就理論而言,相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更加先進、更適應生產力發展,而貧窮與否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從而支持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論斷。

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柏毟粌蓸O分化,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特點”⑥,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資本主義出現兩極分化的根源,貧窮的一極“生產出不生產的人對生產和產品的支配”①,即建立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基礎上的資本主義生產,在一方形成資本和財富積累,在另一方形成貧困積累。鄧小平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是“搞集體富裕,它不會產生剝削階級”②,但全體人民同時同步實現富裕也是不現實的,“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③,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共同富裕積累必要的生產生活資料。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暫時性的貧富差距問題。在他看來,“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④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相較于封建社會而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雹萑欢?,正是這樣的生產關系會遏制高度發展的生產力,成為其自身的掘墓人。共同富裕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通過建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夯實物質基礎。從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來看,共同富裕體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其中,“富裕”體現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共同”則體現了更適應于高度發展的生產力的生產關系。

(二)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統一

改革開放之初,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1980年鄧小平在會見外國政要時說道:“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雹撄h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⑦。這一時期,大力發展生產力以夯實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基礎尤為重要。

建設物質文明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設。1979年,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雹僭谒磥恚鐣髁x建設應當講求全面發展,經濟建設是中心任務,但不能只追求單一的物質財富增長。“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②鄧小平從辯證的角度看待兩者的關系,即物質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上層建筑又對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起到保護和支持的作用。③具體而言,物質文明的發展和物質財富的積累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和物質載體,而進一步的精神文明建設又會為物質文明建設打造更為有益的發展環境。

總之,在鄧小平看來,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而非單純的物質富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沒有物質文明的積累,精神文明就沒有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只有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精神富裕才有落地生根的條件。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是互相促進、互為表里的,兩者統一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物質富裕支撐精神文明建設,精神富裕更好引導物質文明建設,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條件。兩者的協調與統一不僅要體現在結果上,在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也應當落實“兩手抓”,以加快共同富裕進程,真正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二、鄧小平推進共同富裕的路徑構想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而如何踐行這一重要論述,開辟共同富裕切實可行的路徑就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思考,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一條科學路徑,為促進共同富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

(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這個中心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和發展目標的深刻認識,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是鄧小平的重要觀點之一。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當前的形勢和任務》中指出,現代化建設“要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離開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有喪失物質基礎的危險。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干擾它,沖擊它”①。1986年9月,鄧小平在接受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采訪時說:“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雹?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將這一原則作了進一步展開闡述,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深刻闡明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實現共同富裕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辯證統一關系。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筑牢共同富裕物質基礎的根本要求。鄧小平多次強調經濟建設的重要性,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這要表現在許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③1980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當時的三件大事④,其中第三件大事就是要加緊經濟建設,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他強調指出:“四個現代化,集中起來講就是經濟建設”,“三件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這是我們解決國際問題、國內問題的最主要的條件?!雹萦纱丝梢姡囆∑桨呀洕ㄔO擺在了突出位置,將其看作是筑牢物質基礎、解決重要問題的先決條件。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充分肯定和吸收鄧小平“把經濟建設當作中心”的重要論述,第一次系統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⑥。這條基本路線可以簡略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經濟建設被正式確立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作出兩大戰略部署

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鄧小平以其深邃的戰略眼光,為中國的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他不僅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進程設定了清晰的時間表和階段性目標,而且高瞻遠矚地規劃了“兩個大局”的區域發展構想,旨在促進地區間的協調與均衡發展。這兩大戰略部署如同雙輪驅動,共同推動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1.“三步走”發展戰略

1987年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格拉等外賓時闡述了我國“三步走”發展戰略,即:第一步,以1980年為基數,在20世紀80年代翻一番;第二步,到20世紀末,再翻一番,中國進入小康社會;第三步,國民生產總值用30~50年再翻兩番,中國達到中等發達水平。①這一論述標志著鄧小平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的成型。黨的十三大充分肯定鄧小平的構想,細化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目標。自此,“三步走”發展戰略上升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成為指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綱領。

“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總體構想具有堅實的客觀依據和十分深刻的理論依據,體現了鄧小平對中國國情和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可靠保證。鄧小平多次指出,中國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一切工作都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如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講道:“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②“三步走”發展戰略以我國的現實國情和世界總體發展趨勢為依據,建立在切實可行的基礎之上,具有現實性和科學性,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此外,“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確立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實現了經濟指導思想的根本轉變。“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明確了每一階段發展生產力的要求,是引導中國從貧困走向富裕、從落后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

2.服從“兩個大局”

改革開放初期,正值中國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之際,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兩個大局”的地區發展戰略構想。“一個大局”是沿海地區加快對外開放,促使其率先實現快速發展,內地需對此大局予以理解和支持;另一個大局是當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即在20世紀末實現小康目標)時,全國應投入更多資源和力量來推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東部沿海地區也應順應這一大局,共同助力國家的均衡發展與全面進步。鄧小平強調:“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雹圻@兩個大局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共同構成了鄧小平的區域發展構想。

鄧小平關于“兩個大局”的戰略構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原理解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的生動體現。它深刻反映了社會主義本質,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具體路徑構想,為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和方法,對指導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指針。

(三)鼓勵“先富帶后富”

為了順利推進共同富裕、實現現代化目標,鄧小平明確提出“先富帶動后富”的重要論斷,這是依據當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情確定的有效途徑。1985年10月,他在會見外國代表團時談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雹龠@一重要論斷后來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得到強化,鄧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雹谒闹v話很快成為全黨共識,并在黨代會文件中體現出來:黨的十三大提出,“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③;黨的十四大提出,“力爭經過二十年的努力,使廣東及其他有條件的地方成為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地區”④;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⑤。

鼓勵先富帶后富對于打破平均主義、調動勞動者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先富帶后富這一論斷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在資本相對有限的改革開放初期,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熱”起來,無疑是有效的辦法。先富帶后富促進了沿海地區的發展,使得經濟發展有了增長點;先富帶后富也讓一部分群體通過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為其他群體提供示范效應和榜樣力量,激勵更多的人勤勞致富,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二是提升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先富的目的不是為了少數人的“富”,而是為了帶動“后富”,體現了共同富裕的精神,體現了公平正義。通過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群體的共同富裕,可以在打破平均主義和傳統的“大鍋飯”制度的基礎上促使社會財富分配更加公平。三是增強經濟社會活力。先富帶后富有利于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這一論斷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科學闡釋,體現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科學認識和把握。它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的堅持和發展,更是對中國國情實事求是的認識。同時,先富帶后富論斷也充分體現了鄧小平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刻理解和高超駕馭能力。

(四)實施分配調節措施

調節分配是鄧小平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也是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非常重視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的關系,避免出現兩極分化。1984年他在會見意大利外賓時談道:“經濟發展起來后,當一部分人很富的時候,國家有能力采取調節分配的措施?!雹龠@一論述是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的重要思考。在鄧小平看來,調節收入分配是國家職能,國家要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發揮應有作用。鄧小平認為,當一部分人很富的時候,國家應該有能力采取調節分配的措施,以縮小收入差距。這既體現了國家對人民福祉的深切關懷,也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通過稅收、社會保障等手段,國家可以有效地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

鄧小平非常重視分配問題。1993年9月16日,鄧小平在同鄧墾談話時講道:“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分配的問題大得很?!雹趯Ψ峙鋯栴}的解決,他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其一,通過稅收調節?!皩σ徊糠窒雀辉F饋淼膫€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稅?!雹燮涠膭罡蝗送渡泶壬乒媸聵I。他主張:“提倡有的人富裕起來以后,自愿拿出錢來辦教育、修路。”④其三,通過技術轉讓支持不發達地區?!鞍l達地區要繼續發展,并通過多交利稅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大力支持不發達地區?!雹葑鳛橹袊鐣髁x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的鄧小平雖然沒有提出分配調節的具體方案,但為這個問題的科學解決提供了重要指引,對后續的改革實踐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三、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當代價值

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指導作用,為社會主義國家推進共同富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鄧小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對當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統籌效率和公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現實啟示。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在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鄧小平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創造性提出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重要論斷,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判斷黨的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改革開放成敗的重要標準之一。這啟示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必須充分發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富裕,共同富裕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當前,中國進入“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①。習近平進一步強調了人民在發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人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雹邳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針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作了深入研究,強調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應當貫徹“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③原則。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實現共同富裕,蘊含兩層含義:一是共同富裕的最終對象是全體人民,因此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應當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應當是人民群眾能真切感受到的“富裕”;二是要帶動全體人民參與到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巨大力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努力。

(二)緊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

鄧小平反復強調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他在提倡共同富裕時首先著眼于經濟的快速發展,處理生產和分配關系時強調生產優先,可見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服務于共同富裕目標的關鍵策略。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仍要緊扣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市場運行體系,充分釋放市場主體動能,實現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一方面,要堅持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加深國資國企的現代化改革,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公有制經濟發展質量,確保共同富裕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造支持民營經濟和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體系,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的市場運行機制,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的制度組合,著力破除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等阻礙商品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問題,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另一重要內容。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發展強調速度和規模,比較優勢體現在低成本。進入新發展階段,原有經濟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佳途徑。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著重加強產業戰略布局,暢通生產要素流動,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從而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基礎。同時,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增強后,可以實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融入全球大市場中獲取競爭優勢和主動權,繼而在更高層次上發展生產力。

(三)要在統籌效率和公平中推進共同富裕

鄧小平一直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快發展,但同時反復強調按勞分配的必要性,明確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對于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習近平指出:“我們不能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而是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雹偕鐣髁x現代化建設的歷史經驗說明,14億人的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人、所有地區同時達到同等富裕也是不可能的,必須堅持系統觀念,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在統籌效率和公平中推進共同富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的需求變化,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分配制度改革、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協調發展等多途徑推進共同富裕,促進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是縮小群體間收入差距、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習近平指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雹趫猿滞晟瓢磩诜峙錇橹鳌⒍喾N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初次分配是基礎,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的比重;再分配要發揮調節功能,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落實低收入群體就業兜底幫扶等;第三次分配則是建立社會自愿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機制,對初次分配、再分配形成有益補充,更好促進社會公平。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區域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新發展階段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課題。在總體設計方面,鄉村振興工作主要圍繞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業供給質量和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三個方面展開:促進農民增收是推進共同富裕的直接體現;提升農業供給質量旨在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是農業農村實現富裕的主線;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強調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平衡產業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從而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體現。

(四)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鄧小平在強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始終把精神文明放在重要地位,認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雹倭暯綇娬{:“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雹诖龠M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基本價值取向在中國的生動實踐。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歷史過程。從戰略定位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文化事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要完善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健全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進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③從具體實踐看,通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等,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營造了積極正向的社會氛圍,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去。2024年5月,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抓好農村移風易俗,讓現代文明理念在鄉村深深扎根?!雹苻r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深化城鄉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滿足重點關愛和幫扶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精神文明建設普惠全體人民,真正實現全體人民物質和精神共同富裕。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111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2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頁。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頁。

⑥曾培炎:《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第107頁。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頁。

④《鄧小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364頁。

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頁。

⑥《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4頁。

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4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4頁。

③曾培炎:《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第40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0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頁。

④“三件大事”即:第一件事,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件事,是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件事,要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參見《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9-240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0頁。

⑥《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1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6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8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9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頁。

③《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頁。

④《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頁。

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頁。

①《鄧小平年譜(199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014頁。

②《鄧小平年譜(1995-1997)》(下),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1364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頁。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頁。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頁。

②習近平:《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求是》2023年第11期。

③《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人民日報》2024年7月22日。

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40頁。

②《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575頁。

①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頁。

②習近平:《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頁。

③《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人民日報》2024年7月22日。

④《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強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人民日報》2024年5月25日。

(責任編輯肖雪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三级影院|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欧美成人第一页|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97se亚洲|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欧美高清|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九九九精品视频| a亚洲天堂|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久久毛片基地| 正在播放久久|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lhav亚洲精品| 亚洲女人在线|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jizz国产视频|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天天射| 成人午夜久久|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亚洲手机在线|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伊人蕉久影院|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电影|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91热爆在线|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亚洲第七页|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 福利视频99| 日韩黄色在线| 思思99热精品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