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教版新教材主題廣泛,內涵豐富,值得深入學習,但由于語篇數量和篇幅有限,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可能受到一定局限。基于單元主題開展拓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選擇內容緊扣主題且語言適切的閱讀材料,通過穿插型和后置型兩種實施路徑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穿插型拓展閱讀將長度較短的適宜語料穿插于閱讀課中,融入、完善了課堂教學任務鏈。若拓展材料篇幅較長,則需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閱讀,即后置型拓展閱讀。在后置型拓展閱讀中,教師可通過讀前指導、課堂討論和學生自主評價三個方面進行引導。
關鍵詞:單元主題;拓展閱讀教學;穿插型;后置型
作者簡介:徐義娟,浙江省桐鄉市高級中學。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英語新教材主題廣泛,包含了歷史、地區與文化、文學、自然科技、人物故事等各個方面,而且這些話題內涵豐富,值得深入學習與探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主題意義的探究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其影響學生對語篇的理解程度、思維的發展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因而圍繞教材單元主題展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課內閱讀通常圍繞教材中Reading and Thinking以及Reading for Writing板塊的文章展開。由于語篇數量和篇幅的限制,學生對單元主題和內容的理解可能受到一定局限,語言、文化知識學習也可能不足。進行課外拓展閱讀可以豐富單元主題的語言、內容與思維含量,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新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框架。因此,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拓展學生英語閱讀資源,對現有文本予以補充,并探索如何科學、有效地實施拓展閱讀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拓展閱讀教學的選材原則
(一)主題契合
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拓展閱讀教學應圍繞單元主題適當補充拓展文本,精心設計各種基于主題探究的閱讀活動。選擇拓展材料時首先要聚焦單元主題,始終圍繞單元教學目標,指向教學目標的實現。拓展閱讀材料要與教材內容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而非零散、無序、盲目地呈現。精心挑選的圍繞主題、內容豐富且具有針對性的拓展閱讀材料會激發學生對主題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探索欲望。
(二)語言適切
英語課外閱讀材料必須要在加工內容的過程中平衡理解與表達,也就是說,要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在拓展閱讀材料選擇中,語言應當與內容相得益彰。這首先體現在其難度要與學生最近發展區相匹配。語言教育家Krashen提出,略高于學習者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對于語言的習得是有效的。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要注意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不過分追求難度以至影響內容理解和閱讀興趣、信心,也不要完全使學生處于閱讀舒適區。
三、基于單元主題的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實踐路徑
教師要對教材語篇進行深入地解讀、分析,并依據教學目標以及課內外文本長度,確定拓展閱讀教學是穿插于教材閱讀教學中,還是作為后置型閱讀任務,即學生課后自主完成拓展閱讀。在穿插型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將拓展閱讀融入課內閱讀任務鏈,幫助解決核心問題,或者完善任務鏈,進一步拓展學生認知框架。而在課后進行的,對學生自主性有更高要求的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讀前指導方法,明確任務,讀后開展課堂討論,并且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下將結合課例片段闡述這兩種拓展閱讀教學的實施方路徑。
(一)基于單元主題的高中英語穿插型拓展閱讀教學
如果拓展閱讀的文本旨在對教材語篇的主題內容進行補充,而篇幅又較短時,常可以穿插于教材語篇閱讀中,融入閱讀課。在穿插型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閱讀課的教學目標為出發點,選擇適切的課外文本,設置閱讀問題和任務,融入、完善課堂任務鏈,以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時拓寬視野,增加其認知維度和語言文化知識的輸入。
1.融入任務鏈,解決關鍵問題。
當學生對教材文本的主題核心內容理解不夠深入時,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探究、思考,解決閱讀課教學的關鍵問題,教師可以將拓展閱讀融入閱讀課教學的核心任務鏈中。
在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1閱讀語篇“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ainting”的教學中,為了達成學生能準確分辨不同時期西方繪畫作品的典型風格這一核心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拓展閱讀,使學生在多個經典作品的欣賞及相應的語言學習中提煉并形成對不同時期西方繪畫風格的結構性認知。例如學習印象畫派時,可以引入拓展文本補充介紹莫奈的其他經典作品,如Water Lilies、 Sanit-Lazare Station、Antibes以及另一印象畫派畫家雷諾阿的經典作品Little Irene、 The ball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等,并在拓展閱讀后,提出以下問題“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intings in Impressionis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ictures are works of this artistic period? ”,這種穿插型拓展閱讀使學生在對單元主題有更立體、深入的了解之后,解決閱讀課堂的關鍵問題,完成了核心教學目標。
2.完善任務鏈,拓展認知框架。
穿插型拓展閱讀輔以合適的閱讀任務,可進一步完善課內閱讀任務鏈,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多維度地學習與主題相關的文化知識,并增加語言輸入。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四冊Unit2 Reading and Thinking板塊的閱讀語篇是關于澳大利亞標志性風物的四篇日志,主要描述了澳大利亞的人文特點,除第一篇日志中簡略提到了自然特色。然而,自然風景也是學生了解一個國家時感興趣的一個方面。文中所提及的Great Ocean Road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陌生的,為了豐富學生對主題Iconic attractions的理解,可以選擇優美的拓展介紹文本穿插于課堂中,輔以風景圖片,使學生品味自然風景與語言的美好。在豐富、細膩的描寫中增進學生對澳大利亞的了解,拓寬視野,并促進話題語言知識的學習。在拓展閱讀后教師可提問“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f the Great Ocean Road?”使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內化所學語言文化知識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服務于教學目標的拓展閱讀文本可以彌補教材文本篇幅的約束,穿插于閱讀課堂中,幫助學生更全面、透徹地學習文本內涵,深化理解,拓寬視野,促進學生文化意識的發展和語言、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單元主題的高中英語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
結合教學目標的需要,若所選擇的拓展閱讀材料篇幅較長,則需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拓展閱讀,即進行后置型拓展閱讀。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有更高要求。在開展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在課堂上提供讀前和讀后的支持與協助。只讓學生“自覺”擴大課外閱讀量,不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去指導或檢查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無異于任其“自生自滅”,無法有效落實課外閱讀任務。
以下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四冊Unit2 Reading for Writing 板塊“The time machine”的課外閱讀拓展課例,闡述如何開展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
該文本節選自科幻小說The Time Machine的改編版,語篇引人入勝,語言也生動、豐富。然而由于篇幅所限,故事在時光機突然停止在雷雨中的那一刻戛然而止。為了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說的情節發展和主題思想,同時考慮閱讀材料的語言適切性,教師可以引入The Time Machine一書的英文介紹版供學生課后閱讀。小說中旅行者首先前往了802701年,在那里遇到了人類精英的后代 “Eloi” 和工人的后代“Morlocks”。隨著故事的推進,旅行者還會穿越到更遙遠的未來,目睹地球生命的演化和社會變革所產生的影響。
1.讀前指導,明晰任務。
讀前指導包括介紹拓展閱讀材料的背景及其與教材文本的關聯,提供自主閱讀的學法指導,以及設計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涵。教師的導讀激趣和明晰任務為學生課外自我沉浸閱讀提供了重要保障。
教師首先介紹與文本內容密切關聯的拓展閱讀文本的基本信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閱讀期待。學法指導方面,對于文中略超過學生學習水平的詞匯,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先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并在無干擾閱讀完成后通過字典查詢等方法主動學習相應語言知識。同時引導學生摘錄文本中一些優美、生動的語言表達,在后續課堂活動中進行分享。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能培養他們對語言表達的敏感性和創造力。
同時,為了提升學生對文字材料的加工處理能力,教師應幫助他們構建內容框架,以深入理解文本,教師在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開始前,要設計任務單,包括由淺入深的問題回答、詞句摘錄、繪制思維導圖或撰寫讀后感等。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單上的問題和任務要求,分析文本主題、結構和重點內容,并在此過程中學習語言知識,培養思維能力。閱讀任務單如下:
Task on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o did he encounter first? What did they look like?
②What was the Time Traveller's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society in 802,701? Did his impression change later?
③Who were the Morlocks? Why did they live underground?
④Why did Weena follow the Time Traveller everywhere? What was the source of her fear?
⑤Why did the Time Traveller find the Morlocks disgusting?
⑥What did the Time Traveller see when he moved farther into the future? Why did he decide to return home?
Task two: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and prepare to share your perspectives in the class.
① What does the book intend to tell us?
② According to the narrator, the Time Traveller has not returned in the second time travel.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to him?
Task three: After reading the passage, refer to the dictionary and learn the new expressions. Underline and excerpt at least six sentences that you like and appreciate.
任務一旨在通過故事主線發展的問答,促進學生進行文本梳理和信息加工,以理解“The time machine”的故事梗概和核心內容。這一任務主要側重于邏輯思維層面的信息處理,使學生在領會文本內涵的同時提升閱讀體驗,并增強自主閱讀的信心。任務二則是對于故事的深入、發散性思考。完成初步閱讀和梳理后,學生帶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回讀文本,鍛煉分析、判斷、創新等深度思維能力。任務三是語言學習層面的要求,學生在閱讀后需自主研究文中較為復雜的詞匯和句子,并對所欣賞的語言表達進行摘錄。這體現了閱讀過程中內容、思維和語言表達平衡、并重的理念。
2.課堂討論,深化理解。
為了檢測閱讀成效,深化學生對主題和文本內涵的理解,在學生課后完成自主閱讀后,教師要結合任務單,組織課堂討論和分享活動。課堂討論通常以小組形式開展,組員之間相互學習,拓寬思維,辯證思考,提升合作學習能力。分享有多種形式,如任務單問題回答、思考題觀點表達、亮點語句摘錄分享及思維導圖呈現等,同時也鼓勵學生就文本提出更廣泛、更深入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對于疑難、重點環節,教師可穿插引導與幫助。
在本課例中,學生首先分享對任務一中六個問題的理解,明晰文本內容和故事情節發展。隨后進行小組討論,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對任務二兩個問題的理解,之后分享觀點:問題① “What does the book intend to tell us?” 是文本理解的核心和關鍵,如果學生的理解不充分,教師可以點出文中的相應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② “According to the narrator, in the second time travel, the Time Traveller has not returned. What might have happened to him?”是一個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發散思考時光旅行者在第二次時光之旅中為什么沒有返回。拓展閱讀為學生發散思維提供了內容和語言鋪墊,在此基礎上,學生發揮想象力,培養了創造性思維,并通過分享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討論活動既有助于學生訓練語言能力、展現閱讀成效,也有利于教師關注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并加以反饋。教師要營造開放、對話式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解他們拓展閱讀的情況,并提供關鍵性的指導。
3.以評促學,提升成效。
在完成自主閱讀和課堂分享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整個課外閱讀學習過程進行思考與總結。教師和學生情況共同制訂課外自主拓展閱讀完成情況評價表,并鼓勵學生根據評價表進行自主評價。堅持進行自我評價,并在后續實踐練習中不斷修正、改進,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內驅力,促進其良好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提升閱讀成效。
四、結語
拓展閱讀為教材文本學習提供了更深入和廣泛的內容,而與教材單元主題結合也能使拓展閱讀更具目標指向性,兩者相輔相成。在進行基于單元主題的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時,教師應始終明確目標,并將其貫徹于材料選擇和教學實踐中。在穿插型和后置型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可或缺,因此教師自身需對課內外文本進行充分且深入地探究與分析,明確閱讀教學任務,為有效開展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亞紅.核心素養下單元主題拓展閱讀的實踐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4(3):52-57.
[2]許淼淼.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拓展閱讀教學[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10):3-7.
[3]葛炳芳.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任務與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1(Z1):3-6.
[4]游艷.高中英語文學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探究:以Great Expectations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3(10):65-69.
[5]潘正凱.高中英語課內外閱讀活動一體化設計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22(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