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具體犯罪保護法益的確定方法張明楷(1.3)
“糾紛治理”與“糾紛解決”:差異、共生與照應張衛平(1.20)
法律行為規范對身份行為的有限適用劉征峰(1.33)
再論行政處罰決定公開:性質、邏輯與方式彭 錞(1.48)
風險社會條件下行政追償模式的解析與完善許佳瑩(1.64)
■新科技法學
數字法學真的來了嗎?宋維志(1.78)
論數字經濟包容性治理的法律激勵茍學珍(1.92)
數字時代大數據輔助司法證明的構造及其風險防控劉金松(1.10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
論經濟法中的國家主體張守文(1.121)
系統重要性金融科技公司的法律規制袁 康(1.134)
公司資本繳納模式的立法選擇岳萬兵(1.150)
消費信貸視角下個人破產免責的理念與規則周 穎(1.164)
特定性原則視角下財產的概括處分張 靜(2.151)
上市公司董事會征集股東權利的法理證成楊朝越(2.165)
離婚時商業保險權益分割的法理邏輯與規范適用武亦文(2.179)
論董事對股東出資的催繳義務王毓瑩(6.72)
公司控制權的規制變革與平衡進路汪青松(6.87)
■立法與司法爭鳴
中國民法語境下“合同效力”的層次性吳光榮(1.177)
反思“提取公因式”:論法典總則的建構方法張峰銘(1.193)
■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建構
從實質刑法典到形式刑法典:刑法的進階之路陳興良(2.1)
論被代理人直接取得買賣物的所有權崔建遠(2.20)
論公司外部表示行為的法律邏輯蔣大興(3.1)
國家金融安全視域下金融科技的風險應對與法治保障郭 靂(3.21)
公益訴訟中檢察謙抑性原則的理論與應用潘劍鋒(4.1)
■專題策劃·司法現代化與司法體制改革
能動司法背景下城區人民法庭參與訴源治理的邏輯與進路
——以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的“花鄉做法”為中心陳寒非(2.40)
法援辯護與委托辯護順序問題的機理與根源吳洪淇(2.56)
反壟斷民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的解釋論吳佩乘(2.74)
行政訴訟恢復效力判決的反思與修正梁君瑜(2.88)
論受眾預期與司法裁判的契合度不足及實踐應對葉小蘭(2.103)
■新時代治理之道
碳達峰碳中和對全球氣候治理國際法律責任體系的重塑邵莉莉(2.121)
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損害的賠償責任時 誠(2.136)
■法學新青年:探索與爭鳴
行政合規裁量擴張論何瑞祥(2.193)
關系法理的建構與運用:以夫妻忠誠協議再認識為例陳曦宜(4.192)
論事案解明義務的規制模式與路徑展開曹建軍(5.177)
論作為說理方式的法律解釋宋旭光(5.194)
論所有權讓與交易的擔?;捌湎薅汝I梓冰(6.194)
■刑事司法政策的創新與展開
刑事責令退賠的適用困境、功能反思與制度重塑吳光升(3.34)
刑事合規的準入標準與激勵規則熊亞文(3.54)
程序出罪的內涵重塑與判斷標準吳 桐(3.71)
■《民法典》解釋論的新展開
論重大疾病婚前告知義務規則的類推適用——以《民法典》第1053條之規范意旨為依據王 康(3.86)
安全保障義務的解釋論展開王 磊(3.99)
■新時代立法問題研究
流域協同立法的規范建構與機制保障何俊毅(3.113)
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的立法邏輯及規范表達錢玉文(3.129)
■科技法學新視野:數字法治
論通知規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權中的適用徐 偉(3.144)
數據抓取行為規制的目標調適及其路徑優化殷繼國(3.158)
■中國式現代化的法治保障
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的法治思維結構論趙 謙(4.20)
■侵權賠償責任的基礎與展開
論侵害監護權的損害賠償責任程 嘯(4.69)
論高空拋物侵權場合公安機關違反調查職責的賠償責任朱曉峰(4.85)
■個人信息保護的公法規制
生成式AI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挑戰與風險規制黃 锫(4.101)
人工智能時代個人數據保護的困境與出路武 騰(4.116)
■生態文明的法治保障
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法理基礎與規范構造張忠民(4.131)
合同履行綠色義務的性質與效力——《民法典》第509條第3款釋論劉長興(4.146)
■科技法學新視野
容許風險與自動駕駛場景中的注意義務李 昱(4.161)
算法規制:從規范規制到分層規制蔡星月(4.175)
■中國式現代化的法治保障(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欄)
從部門立法到領域立法:數字時代國家立法新趨勢周佑勇(5.1)
論我國人工智能立法的定位周漢華(5.17)
■個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規制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保護法益的厘清敬力嘉(5.69)
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刑法全流程規制模式研究童云峰(5.85)
■中華法治文明研究
清代“刑部通行”性質考辯王若時(5.102)
■反壟斷的法治方式
寡頭市場協同行為的反壟斷法應對郭傳凱(5.115)
單一經濟實體的反壟斷法認定標準李 鑫(5.131)
■犯罪證明問題的理論應對
抽象危險犯反證的理論證成徐彬喆(5.147)
網絡犯罪數額證明難題及其應對張 迪(5.162)
■中國法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
兜底條款的法理透析與設置技術劉風景(6.1)
近代法典概念的當代回應汪 雄(6.14)
民事證據收集制度之體系化袁中華(6.31)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釋論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訴訟釋論房紹坤(6.44)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集體土地所有權關系的現代化重構程雪陽(6.57)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研究
數字政府建設政企合作法律風險的規制模式張 敏(3.173)
商品與銷售方式二分視角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化侯利陽(4.38)
論我國金融監管職能配置的法律困境與制度優化郭金良(4.53)
農村土地經營權信托要素的優化配置曹泮天(5.35)
非法經營罪中的經營行為研究勞東燕(5.49)
■科技革命與法治創新
論刑事涉案虛擬貨幣處置胡 銘(6.102)
神經技術時代精神隱私的保護層次及路徑陳魯夏(6.119)
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過錯的認定沈森宏(6.133)
■犯罪治理現代化研究
瀆職罪的不法構造與解釋方向陳 璇(6.148)
刑事一體化視角下的輕罪應對喻海松(6.165)
■國際法治與涉外法治研究
地方國際商事法庭制度設計:挑戰與前景孔慶江(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