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通常的分類,東野圭吾的小說屬于“社會派”推理。大約是受到這一寫作流派的代表人物、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影響,他放棄了對案件細節的深究,轉而聚焦社會層面,挖掘兇案背后的隱秘因素。《假面游戲》即是如此。這是“假面系列”的第四部,延續著與前作(《假面前夜》《假面飯店》《假面之夜》)相似的文風,在人性的隱秘處大做文章并逐步揭開犯罪的真相。
《假面游戲》開篇即是兇殺。在不到三周的時間里,三起兇殺案接連發生。乍看起來,這些案子之間似乎沒有太多相似之處,但只要細心查證,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系列精心策劃的連環殺人案:三名死者(入江悠斗、高坂義廣、村山慎二)都是刑滿釋放人員,都曾在過去以極端的方式傷害他人,直接或間接導致被害人死亡,卻都未受到法律的嚴懲。以入江悠斗為例。7年前,17歲的他一氣之下出手打傷了當時還是大二學生的神谷文和。后者因傷勢過重,成了植物人。
彼時,他尚未成年。法院認為他“并未受到足夠的教育,精神層面尚不成熟”,于是按照該國《少年法》的規定,予以從輕處罰,將其送入少年院接受管教,時間為一年零三個月。一年后,神谷文和傷重去世。盡管此時他的犯罪事實已經由“傷害”直接升級為“傷害致死”,但法院仍然聲稱“難以證明他的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有因果關系”,因此維持原判。
面對如此結局,死者的母親神谷良美的內心大抵是崩潰的。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竟然會無緣無故地死去,更不理解犯下惡行的人為何沒有得到法律的嚴懲。盡管如此,她沒有采取任何報復行動,反而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另外兩名被害者遺屬:森元雅司、前島隆明。他們多年前被三名死者奪去了摯愛親人的生命,此時卻成了連環殺人案的受益者。
很難說,這一系列連環殺人案究竟是對日本現行刑事司法系統的褻瀆,還是對警方辦案能力的挑釁,或者說它不過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假面游戲”。殺人者用自己手中的刀代替遺屬完成了對兇徒的復仇。畢竟,遺屬需要的不是寬容與理解,而是對犯罪行為的嚴懲不貸,“做出非人道的事,卻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依然毫無反省,逍遙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人難道還有活下去的資格嗎”?
此時,殺手的出現,更像是對這番話的絕佳回應。好比懲奸除惡的俠客,“為了讓窮兇極惡的人惡有惡報,洗刷可憐的老百姓心中的怨恨,職業殺手們與惡人展開對決”。但對決是對決,案件的偵破還是要進行下去的。起初,警方懷疑三名被害人遺屬。因為他們的確有太多理由對兇徒實施報復。但在經過縝密的調查之后,遺屬作案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了:案發當天,三個人都有各自的證人與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即便如此,監控仍然在繼續。警方發現,三名被害人遺屬常常頻繁地登錄一個名為“幽影會”的私密網絡論壇。他們聚在一起互相傾訴,既質疑法庭判決的不公,也交流兇犯刑滿釋放后的動向。甚至,他們還計劃在圣誕節前夜入住東京柯爾特西亞大飯店。不過,這并不是一次單純的度假。三個人似乎在籌劃一次意料之外的聚會。甚至,還包括與殺手見面。
熟悉《假面飯店》的讀者大約不會對這間五星級酒店太過陌生。幾年前,這里曾經發生過兩起謀殺未遂案,警方根據推理,介入其中,精準布局,成功地制止了將要發生的兇殺。而這一次,以新田浩介、梓真尋為首的兩名警探很快就帶領部下,進入酒店臥底。他們潛伏在大堂、客房、餐廳、后廚、電梯里,不被注意地觀察著客人的舉止,從中尋找蛛絲馬跡,鎖定可能存在的犯罪嫌疑人。
由此,一場聲勢浩大的“假面派對”正式拉開了序幕。一方面,“假面”是警方的道具;另一方面,“假面”也是酒店客人隱藏真實身份的偽裝。酒店員工有義務保護每位客人的隱私,哪怕他曾經犯下重罪。死者遺屬也是如此。表面上,他們在論壇里言辭犀利地痛斥兇手的殘暴,質疑法律的合理性,傾訴內心的苦痛,似乎不手刃兇徒就無法為逝去的親人討回公道;但事實上,他們更在意的卻是一句發自內心的道歉。“兇手就算不判死刑,難道不應該以某種形式贖罪嗎?!”
當然,誰都不會知道這些被從輕處罰的兇徒,究竟是不是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最終導致了一個家庭的破裂,進而展開各自的反思。還是以入江悠斗為例。調查中,新田浩介發現每到周六晚上,這個24歲的年輕人都會在家附近的街道上徘徊大約兩個小時。他耐心地把停在盲道上的自行車一輛輛移開。而在7年前,正是這些停在盲道上的自行車直接引發了他與神谷文和的沖突。
或許,這就是他對死者的贖罪。他很清楚,“自己已經無法挽回,因此至少不能忘了文和對他的提醒。他尊重文和的正義之舉,并用這一行為表達自己對文和的敬意”。就像東野圭吾所說,“殺死一個人并不等于對其處刑。刑罰必須伴隨著受刑者的反省,能否直面自己的罪行才是最關鍵的”。而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反省,也是催生連環殺人案的誘因。
殺手名叫長谷部奈央。多年前,她因為在案發前服用了大量鎮靜劑類藥物,導致意識模糊,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殺死了男友而被判無罪。多年以后,她幡然醒悟,決定贖罪:先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現在遺屬面前,博取他們的信任,然后暗中布局,在三個星期內接連殺死三名兇犯。最后,她通過網絡,將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計劃在酒店套房里當眾自殺,以便得到男友父母的諒解。但不管大畑誠也的父母會不會接受這種極端的道歉方式,她終究還是把自己送上了審判臺。而這一次,她再也不會有被法院從輕處罰的理由了。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葛天任、鄧佳怡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數字遞送工人群體用辛勤勞動塑造了新時代城市社會生活高效運行的“生命線”。本書從上海數字遞送工人的工作狀況、社會心態、社會融入、社會流動、勞動過程、勞動關系六個視角出發,探討了上海數字遞送工人群體的工作狀況、工作訴求、觀念心態、職業發展和社會支持等,進一步展望了智能革命對這一群體的深刻影響及其今后的職業身份轉型與職業發展方向。
——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