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與度洛西汀聯用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負性情緒、睡眠程度及疼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醫院收治60例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參照組予以度洛西汀療法,干預組于參照組基礎上聯用心理干預,連續治療2個療程。比較兩組療效、負性情緒[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睡眠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及疼痛程度[視覺模擬評分(VAS)、疼痛評價指數(PRI)和現時疼痛強度(PPI)]。結果 干預組質量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HAMA、HAMD和PSQI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干預組各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VAS、PRI和PPI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干預組各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心理干預與度洛西汀聯用可有效減輕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焦慮/抑郁和睡眠治療,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關鍵詞: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負性情緒;心理干預;度洛西汀;疼痛程度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指出現于骨骼、肌腱、肌肉、軟組織與關節處疼痛,維持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綜合征,雖然不會對生命構成影響,但可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社會功能與身心健康[1~2]。疼痛是因諸多刺激導致組織受損進而引發的負面感覺,慢性疼痛綿延愈久,可嚴重影響患者心理狀態[3]。度洛西汀對機體去甲腎上腺素與5-羥色胺的再攝取進行抑制,進而提高與此相關的神經遞質量,從而發揮止痛與抗抑郁作用,但易產生藥物依賴,導致消化道、心血管系統等不良事件,進一步加重患者負性情緒[4]。因此,在給予患者藥物干預的同時,改善負性情緒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干預與度洛西汀聯用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負性情緒、睡眠程度及疼痛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醫院收治60例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參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42.64±5.18)歲;病程3~45個月,平均病程(20.36±5.23)個月。干預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42.43±5.62)歲;病程3~45個月,平均病程(20.48±5.39)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診斷標準[5];病程>3個月;精神無障礙且意識清晰;同期未參與其他研究;非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及家屬皆知情同意,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內相關要求。排除標準:用藥過敏;臨床資料不齊全;存在抑郁癥;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功能鍛煉指導,參照組同時口服度洛西汀治療,起始劑量為40 mg/d,20 mg/次,2次/d,給藥7 d后調至60 mg/d。干預組于參照組基礎上聯用心理干預,具體如下。(1)構建檔案:構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健康檔案,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每3 d與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為其提供心理干預,疏導負性心理,鼓勵其進行文娛鍛煉,每次溝通至少30 min,病情嚴重者則相應提高溝通次數。(2)構建醫聯體相應服務:以家庭為單位自愿參與,構建醫聯體相應服務關系,對患者家庭狀況進行評估并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指導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醫聯體相應服務成員定期通過微信或QQ群向患者家庭推送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健康管理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如何進行康復鍛煉。兩組均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無效,睡眠、疼痛無緩解甚至加重;有效,睡眠與疼痛有改善,可實施較輕松的工作;顯效,無疼痛感,正常睡眠與工作、生活[6]。總有效=有效+顯效。(2)比較負性情緒評分: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7]評估,HAMA有14個條目,>14分表示患者存在焦慮,評分越高則焦慮越嚴重;HAMD有14個條目,>24分表示重度抑郁,17~24分表示中度抑郁,8~16分表示輕度抑郁。(3)比較睡眠質量評分: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8]評估,共7個維度21分,每個維度0~3分,≤7分表示睡眠質量較佳,>7分表示睡眠質量差。(4)比較兩組疼痛程度:采用McGill疼痛問卷簡化版(SF-MPQ)[9]評估,包括疼痛用視覺模擬評分(VAS)、疼痛評價指數(PRI)和現時疼痛強度(PPI)3個部分。VAS總分0~10分,10分表示疼痛無法容忍,0分表示無疼痛感。PRI包括4個情感類項目以及11個感覺類項目,無痛計0分,輕度計1分,中度計2分,重度計3分。PPI共分為6級,無痛計0分,輕度計1分,導致不適痛感計2分,中度計3分,重度計4分,無法忍耐疼痛計5分;分值越低則其疼痛感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干預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參照組的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負性情緒與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負性情緒與睡眠質量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組治療后HAMA、HAMD及PSQI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治療前疼痛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組治療后VAS、PRI及PPI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是一種持續存在或反復發作的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可能由多種病因引起,如肌筋膜炎、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過度勞損等[10~11]。度洛西汀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雙重再攝取抑制劑(SNRIs)。它可以選擇性地抑制神經突觸對于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作用,從而提高這兩種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的濃度,調控異常情緒,并增強大腦對于疼痛的耐受度,從而緩解慢性肌肉骨骼疼痛[12]。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如惡心、腹瀉、心慌、便秘、口干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度洛西汀可能導致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性,停藥時未逐漸減量可出現戒斷反應。臨床多給予綜合干預,保障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質量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HAMA、HAMD和PSQI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干預組各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VAS、PRI和PPI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干預組各評分均低于參照組(P<0.05)。說明心理干預聯合度洛西汀可有效提高臨床干預效果。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治療為一個緩慢過程,心理干預從患者心理、家屬、社會等方面著手,根據患者病情進程實施針對性干預,通過面對面溝通和線上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識度,及時發現其存在的負性情緒并予以心理疏導;同時,指導家屬共同干預,解答患者存在的疑問,提高用藥依從性[13]。此外,鼓勵患者進行文娛鍛煉,保持心情愉悅,從而改善負性情緒,有效調節患者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與度洛西汀聯用可有效減輕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和睡眠治療,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偉曄,徐寧,曾明,等.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恐動的影響因素及列線圖預測模型的構建和驗證[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4,23(13):1434-1439.
[2]康鵬德,黃澤宇,李庭,等.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20,13(1):8-16.
[3]何雷,黃謙,侍昊.電針對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相關睡眠及認知損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3,32(7):926-930.
[4]盧曉靜,周志安,邊樹偉,等.度洛西汀聯合普瑞巴林對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河北醫學,2023,29(8):1393-1397.
[5]康鵬德,楊靜,周勇剛,等.肌肉骨骼系統慢性疼痛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20,13(1):8-16.
[6]梁東風,楊春花,張潔,等.度洛西汀和普瑞巴林治療纖維肌痛的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3,29(3):194-200.
[7]周志安,邊樹偉,李洋,等.全科診療模式結合度洛西汀治療對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況,睡眠質量及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23,39(21):2822-2826.
[8]李慧鋒,馬松鶴,沙明.局部內熱針聯合度洛西汀治療慢性頸肩背部肌筋膜疼痛綜合征臨床研究[J].實用中醫藥雜志,2023,39(1):96-98.
[9]李思瑤,趙林,萬成福,等.度洛西汀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22,51(4):374-378.
[10]陳少軍,楊偉偉,王宇軒,等.常規康復訓練聯合個體化康復訓練對伏案工作人群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療效分析[J].反射療法與康復醫學,2023,4(1):85-88.
[11]張措毛吉,肖紅.普瑞巴林聯合度洛西汀治療纖維肌痛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2,28(11):869-872.
[12]張建軍,李凱龍,沙明.度洛西汀聯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作用機制[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3,55(2):211-213.
[13]龔燕,王永華,吳畏,等.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疼痛心理彈性與疼痛災難化的相關性研究[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3,29(1):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