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數學教學設計正經歷從“知識本位”到“學科大概念”的范式轉變.學科大概念作為學科知識的高度概括與提煉,是構建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石.本文以初中數學“函數”單元為例,基于學科大概念,從目標設定、內容重構、問題診斷、過程設計等維度對單元整體教學進行系統探究.研究表明,以學科大概念為引領的單元教學設計,能夠突出數學學科本質,優化知識結構,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核心素養落地,對深化課改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大概念;單元整體教學;初中數學
1 單元內容與解析
這一單元主要講述了二次函數的圖象及性質,以及如何運用二次函數進行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圖1為“函數”單元的知識結構圖.
這一單元一共有4個章節,12個課時.第一部分是關于二次函數的概念、圖象和性質的介紹,第二部分是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系,第三部分是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解決實際問題,第四部分全章復習課.
本單元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二次函數模型,探討其圖象與性質,深化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認識,并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通過建模過程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思維、邏輯推理能力和獨立思考能Fv3YRUEuwRAhW/bFI2yRySG740dR802PfeXdmC+bLdc=力.學生將學習數形結合、模型應用等數學方法,提升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單元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鼓勵從多角度分析問題,掌握基本的問題解決方法.通過協作交流,學生能了解不同思維方式,培養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整個學習過程旨在激發學生對二次函數的求知欲,讓他們親身體驗克服難題的過程,感受二次函數的價值,從而全面提升數學核心素養.
2 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及其解析
2.1 單元目標及解析
2.1.1 單元目標
(1)從實際問題中理解二次函數的含義,提高學生的抽象能力.
(2)能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圖象,由圖象歸納二次函數性質,并將數形結合的數學思維發展出一種新的幾何直觀.
(3)通過運用組合方法,可以將二次函數表示成y=a(x-h)2+k的形式,用此法也可求得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以及圖象的開口方向,并繪出圖象的對稱軸,以此使學生們的幾何直觀得以加強,使他們的運用能力得以提高.
(4)能用二次函數圖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運用數形結合方法教學,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
(5)可以抽象出二次函數知識點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利用二次函數性質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抽象能力,增強他們的應用意識.
2.1.2 單元目標解析
實現目標(1)的特征在于,通過對現實環境和數學問題的抽象,使學生對二次函數公式有更深入地認識.
達到目標(2)的標志是,學生有能力選擇合適的自變量的值,描點,連線;認識圖象為拋物線,可指出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最大值,增減等.
達到目標(3)的標志是,通過公式可以將二次函數表達式轉化成y=a(x-h)2+k的形式,這樣就可以獲得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坐標,體驗繪制二次函數y=ax2+bx+c圖象的一種普遍方法,指出圖象的開口方向,并繪制出圖象的對稱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轉換的數學思想.
達成目標(4)的標志是,可以從函數的角度理解一元二次方程.
學生們在對特定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達到目標(5),同時他們還能體會到現實生活中對二次函數模型進行抽象,把二次函數與現實問題聯系起來,利用二次函數的一些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2.2 課時目標及解析
2.2.1 課時目標
(1)在對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內容進行總結,同時也可以了解到二次函數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并感受“類比”的數學思想.
(2)通過對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歸納,體驗由簡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方式;歸納出描點法繪圖,觀察圖象,歸納出圖象的特征和性質,這些都是對函數圖象和性質進行研究的通用方式;提高歸納的能力,培養結構化思維,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并將其發展為幾何直觀.
(3)通過對函數問題的解答,使學生對函數的研究思想、方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增強了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2.2.2 課時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通過對一次函數的類比研究,使學生對二次函數的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進行總結.
學生能夠根據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進行歸納和總結,用描點法畫圖,觀察圖象,歸納出圖象的特性,以此來達到目標(2).
達成目標(3)的標志是通過列表、描點、畫圖等方法,使學生對新函數進行圖形化,并能說出它們的性質.
3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學生已學習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基礎知識,為本節復習教學奠定了基礎.然而,從整個單元角度構建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知識體系仍存在困難.本節課旨在通過對一次函數的研究,歸納總結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研究內容、思想和方法.重點在于加強學生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認識,以及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主要內容包括在一次函數研究策略基礎上,歸納概括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難點在于如何將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應用于實際問題求解.
4 教學過程設計
4.1 以問促學,喚醒思維
師生活動 在八年級下冊數學課中,我們學習了一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請大家對一次函數的研究內容、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進行反思和歸納.
設計意圖 通過對一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回顧,喚起學生對一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回憶,并為運用類推法歸納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思路作鋪墊.
4.2 知識梳理,串點成線
師生活動 歸納一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討論函數y=kx,先用描點法作圖,再從圖象中觀察其特性.
類比k>0的研究過程,得到k<0的圖象和性質.再由上向下平移,就可以獲得 y=kx+b的圖象及其性質.
設計意圖 通過幾何畫板指導學生對一次函數圖象的研究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適時地對其進行總結.教師啟發學生通過問題引導探究思維的內在動力.
4.3 探究歸納,運用經驗
師生活動 讓學生對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進行類比,并將其與習題冊上的問題串相聯系,對這一章中的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內容、研究的思想和方法進行歸納.
小組合作交流,展示討論成果.
設計意圖 用幾何畫板展示二次函數的圖象,并對二次函數圖象和性質的研究進行歸納.類比學習,構造清晰的學習思路.
師生活動 用思維導圖展示單元的知識結構.
設計意圖 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單元知識結構,使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對試題中呈現出的研究目標進行歸納,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4.4 學以致用,追蹤溯源
例1 如圖2,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a≠0)的圖象.
(1)若點(-1,y1),(-2,y2),(2,y3)在函數圖象上,則y1,y2,y3的大小關系是 ;
(2)將二次函數y=x2-2x-3向左平移1個單位,向下平移2個單位,得到新函數的解析式為 ;
(3)在二次函數y=x2-2x-3的圖象中,若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x的取值范圍是( )
(A)x<1 . (B)x>1 .
(C)x<-1. (D)x>-1.
設計意圖 例1中,讓學生看圖說性質,設開放式問題,使學生有更廣泛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對(1)(2)(3)題的練習,對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對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之間的聯系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4.5 探索研究,深度學習
例2 小路同學對函數 y=x2-2x的圖象和性質進行了探究,探究過程如下,請同學們根據小路的探究過程解答下列問題.
(1)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x與y的幾組對應值見表1,其中m= .
(2)根據上述表格資料,在所給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繪制出函數圖象.
(3)觀察函數圖象,寫出兩個函數的性質.
(4)進一步探究函數圖象發現:
①函數圖象與x軸有 個交點,所以對應的方程x2-2x=0有 個實數根;
②方程x2-2x=2有 個實數根.
設計意圖 通過探究這一環節,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研究思想,解決一個新的函數問題,從而得到一個通用的函數研究方法.
4.6 課后鞏固,反思總結
(1)將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研究內容、思想和方法進行整理.
(2)提高素養,嘗試探究函數y=6x的圖象與性質.
設計意圖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鞏固、反思和總結.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并對函數學習策略進行總結.第(2)題是對這一節中函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延伸.
5 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基于大概念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應運而生.然而,實踐中仍面臨諸多挑戰:目標零散、認知不足、流程守舊、主體性缺失、評估單一等.對策建議包括:強化教師培訓,明確總體目標,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流程,構建多元評價.在素養導向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大概念統領知識點,設計情境化任務,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這一范式轉變彰顯了數學教育從“知識本位”到“素養為王”的價值取向,亟需持續推進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以培養具備核心素養的時代新人.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開放課題《基于大概念的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策略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KCA2023140】
參考文獻:
[1]李杰民.數學學科大概念及其教學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21.
[2]陳本桂.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設計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4(05):58-60.
[3]張晶.初中數學單元教學問題鏈的設計策略[J].中國教師,2024(04):77-79.
[4]楊小麗.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策略探析[J].數學通報,2022,61(09):21-26.
[5]黃勤程.淺談初中數學整體單元教學設計的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1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