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在天津開幕。大會以“創新賦能未來,技能塑造人生”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主旨報告、部長級圓桌會議、平行會議等多個環節,共有1200多人參會,參會外賓600余名,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部長級外賓40多人。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邢穎會長出席活動,并參與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啟動儀式。
本屆大會以“創新賦能未來技能塑造人生”為主題,圍繞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全球戰略與實踐、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創新、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融合發展、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等議題舉行了平行會議。大會期間舉行了部長級圓桌會議,中國等32個國家的教育部長參會,討論通過了《世界職業教育發展天津共識》,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規劃愿景。大會的配套活動還包括成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頒發世界職業教育大獎、舉辦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冠軍總決賽、設立職業教育專題展等。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開幕式上表示,近年來,中國堅持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以人為本、需求牽引,做好制度、體系、質量、環境“四個建設”,推動職業教育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職業教育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堅守教育的本質、保持職業教育的特質,在時與勢中錨定發展坐標,在危與機中尋求創新突破,成為面向人人(Inclusive)、面向產業(Industryoriented)、面向創新(Innovative)、面向智能(Intelligent)、面向國際(International)的“5I”教育。中國邀請世界各國朋友共建共享“會、盟、獎、賽、展、刊”六大職業教育國際公共產品,為世界職業教育交流與合作注入新動能,作出新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主席米庫列斯庫在視頻致辭中指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發布了《關于促進和平、人權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的建議書》,其首條建議是將職業技術教育作為變革的“催化劑”。
據了解,截至2023年,我國共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11133所,在校生近3500萬人,形成了中職、專科、本科完整的層次體系。在發展規模上,職業教育分別撐起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年來,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70%以上的新增一線從業人員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已經成為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
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召開之際,舉行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成立儀式,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擔任聯盟理事單位。首批聯盟成員包括來自全球五大洲43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行業企業以及教育組織等89個機構,其中有64所院校代表、12家企業代表,以及13個行業協會和教育組織代表。
聯盟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區域覆蓋面廣。聯盟成員三分之二以上是國外職業教育相關機構,充分體現了世界性,其中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成員和來自亞非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成員基本各占一半。二是成員代表性強。聯盟涵蓋了院校、企業、行業等與職業教育相關的各類機構,既有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立雙元制大學、英國NPTC學院集團等世界上職業教育領先的院校,又有法國施耐德電氣、中國中車集團、美國霍尼韋爾等參與職業教育的全球知名跨國企業,還有非洲技術與應用型大學與學院協會以及中國電力、機械、建筑等領域的行業組織。
11月20日,聯盟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和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討論和通過了聯盟《章程》、理事會成員名單等事項,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梁碩出席會議。
聯盟首任主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表示,聯盟將本著“相互尊重、自愿平等、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為職業教育搭建起具有廣泛代表性、具有韌性和包容性、具有引領力和影響力的國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