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不僅是文字書寫的藝術表現,更是中華民族文字體系傳承下的瑰寶,是歷史文化記錄的寶貴載體。然而,隨著新的書寫工具如鋼筆、圓珠筆、水性筆、鉛筆等逐漸普及,傳統的書法藝術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實用價值。三筆字作為職業院校教育類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與高校的書法教育專業不同,職業院校的書法教學更加注重實用性和應用性,旨在讓學生掌握扎實的三筆字書寫技能,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提升職業素養。
職業院校三筆字教學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教育改革的推進,職業院校三筆字教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關注和發展。然而,相較于其他專業課程,書法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仍然較為有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創新性培養
職業院校三筆字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臨摹、講解等,而且,職業院校的三筆字教學通常只安排一學期,這使得在有限的教學周期內讓學生掌握三筆字的書寫技能,并達到教學目標,確實是一項頗具挑戰性的任務。因此,很多教師在書法教學中選擇了以臨摹字帖為主要的教學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在書法教學中過于強調臨帖的重要性,有的甚至將臨摹的相似度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這種一味追求模仿的教學方式雖然能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卻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往往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無法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遇到實際需要的字書寫時,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顯然違背了書法學習的實用性原則。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容陳舊,技術的運用弱化書寫
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閱讀和書寫的習慣,而部分職業院校的書法教學內容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層面,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和發展。隨著傳統的紙質閱讀和書寫方式逐漸被邊緣化,人們拿筆寫字的時間逐漸減少,有些人甚至長時間不碰筆,導致提筆忘字的尷尬情況。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時代的進步,但使得書法的實用性逐漸被弱化,人們的書寫能力也隨之降低。
許多職業院校熱衷于建設線上課程,利用學習通等平臺進行教學,雖然這種便捷的教學方式深受大學生的歡迎,但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用筆更少,更忽視書寫技能的作用。此外,職業院校在課程建設方面也存在一些誤區,過多關注線上等精品課程的建設,導致缺乏對學生書寫技能的系統教學。
三、在多數職業院校中,由于編制緊張,專業的書法教師資源相對匱乏。
一所擁有數千名學生的職業院校,僅配備三至四名專業的書法教師,甚至更少。因此,許多書法課程不得不依賴外聘教師來授課。盡管這些外聘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但在專業的書法理論知識方面卻存在不足,且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不高,影響教學質量。
針對三筆字教學成果,國家尚未制定明確的考核標準,這導致職業院校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雖然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線下布置教學任務、錄制重難點字形講解視頻等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但學生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往往難以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自主學習。此外,職業院校為了統籌各類課程的教學安排,不得不壓縮一些課程的教學時間,原計劃一學年的課程有可能被壓縮至一學期,除去節假日等的沖突,實際授課時間更短。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要掌握好三筆字的書寫技能,如果學生對三筆字不重視,又不在課后加強練習,那么他們的書寫能力的提升將十分有限。
職業院校三筆字教學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職業技能
職業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搖籃,始終致力于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專業人才。三筆字的學習尤為關鍵,當學生能夠寫出一手漂亮的硬筆字時,他們將受益終身。這種書法技能不僅能在日常生活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能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發揮作用。畢竟,俗話說得好,“字如其人”。一手優美的字跡往往能在多個領域中為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助力。無論是考試、求職,還是工作,清晰工整的字跡總能吸引他人的注意,贏得他人的好感。因此,三筆字的學習,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是對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的有力支持。
二、錘煉與提升學生專注力
在三筆字的學習中,硬筆書法因其工具常見、易于上手,往往成為學生初學的首選。然而,要想真正掌握硬筆書法的精髓,寫出美觀大方的字跡,卻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和磨礪。在硬筆楷書的練習中,學生常常習慣于將筆畫寫得筆直,沒有粗細變化,這樣的字雖然工整,卻缺乏靈動與美感。這就需要借鑒軟筆書法中的“起行收”三個動作,寫橫畫時,起筆要果斷由輕到重,形成鮮明的方角;行筆過程中速度要快些,但要保持穩定,確保線條流暢;收筆時要慢下節奏,使筆畫末尾呈現出圓潤飽滿的形態。這樣的練習過程需要學生全神貫注,靜心體會每一個動作的要領,久而久之,便能形成靜心、專注的良好習慣。
三、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職業院校開設書法課程,不僅是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弘揚,更是借助其深厚的人文價值,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三筆字教學,表面上似乎是在訓練學生的書寫能力,但實質上,它是在引導學生通過傳統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書法與各個學科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不僅是文字的書寫,更是文化的傳承和情感的表達。通過書法比賽、展覽、講座等形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書法的魅力,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這些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推動校園文化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提升學生書法技能的方法策略
一、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興趣
傳統的書法教學往往局限于課堂形式,雖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對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三筆字的書寫技能來說,顯得力不從心。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三筆字的書寫技能,教師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將書法知識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前,教師制作微課或視頻,通過學習通等App網絡平臺提前發布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中,教師則利用課堂時間,針對學生的具體問題及重難點進行分層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針對性的指導。課后,布置適量的作業以鞏固練習,同時鼓勵學生通過學習平臺留言提問,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作品展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還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集中解決學生在書寫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中應多進行示范教學,演示字的書寫技巧,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并掌握書寫要領。對于部分設施設備不齊全的職業院校,教師可以運用手機直播、投屏等現代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學習平臺進行教學,確保教學質量不受硬件條件限制。同時,教師還要多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通過線上集字字典網絡功能或App以觀書法等資源,便于學生找到掌握書法創作的方法捷徑,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樹立學生自信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精選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優化教學內容是實現素養導向教學的關鍵。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社會發展的要求,合理安排三筆字教學內容。同時,要結合時代特點和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內容,在書法創作中可以圍繞時代熱點、國家政策和教育方針為主題的內容進行創作。
此外,在教授軟筆楷書時,教師不妨巧妙地結合硬筆書法進行交叉學習。由于軟筆書法對學生而言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大部分學生可能從未接觸過毛筆,根據教學實踐觀察,即便是簡單的五指執筆方法,也需要多次練習才能逐漸掌握。因此,教師在傳授軟筆基本筆畫時,可適度穿插硬筆書法的練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硬筆基本筆畫的訓練,深化對軟筆書法中提、按、頓、挫等動作要領的理解;反之,軟筆書法的練習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硬筆書法中“起行收”三個關鍵動作的技巧。
三、加強師資建設,提高重視程度
師資力量是專業發展的基石,對于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影響。為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職業院校可采用傳幫帶的方式,讓富有書法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擔任導師,指導新教師成長,通過師徒結對計劃,助力新教師迅速融入教學團隊,提升教學水平。在制訂教學計劃和內容時,應組織集體備課,共同商討最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和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課堂教學的特色。同時,應鼓勵教師不斷自我提升,向專業教學名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提升自身的理論和專業素養及教育教學能力。教師應從“經驗型”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轉變,用理論指導實踐,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手段,實現教學與科研的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此外,針對當前高校專業書法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高校應加大招聘力度,增加專業書法教師的人數,或加大對具備書法教學能力的美術類教師的培訓力度,提升其書寫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以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和專業發展的要求。通過這些措施,我們能夠打造一支優秀的書法教師隊伍,為書法教學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結合社會實踐拓寬學習路徑
社會實踐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創作作品并參與書法比賽,通過實踐鍛煉來磨礪他們的技能,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書法比賽、展覽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書法的魅力和價值。同時,加強與社區、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展示平臺。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書法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社會意義,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當前,少兒書法教育等教培領域對專業書法教師的需求迫切,這為職業院校的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院校應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例如,組織學生參與送春聯、書法進社區、書寫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書法的魅力,鍛煉職業技能。此外,職業院校還可以與幼兒園、青少年宮、教培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實習、實訓基地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地教學和實踐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書寫技巧。通過這樣的融合社會實踐的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應用于實際,逐漸與社會接軌,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這也有助于推動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書法人才。
隨著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理念的深入推進,素養導向下的三筆字教學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它不僅是對古老文明的傳承與弘揚,更是對道德情操的陶冶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助推。通過書法教育,學生能夠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提升個人修養和專注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因此,職業院校應高度重視書法教育的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我,深化理論研究,反思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專業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出更多具備傳統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永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