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推廣,中學美術教學得到了中學教師們的重視,美術學習可以提高中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中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在目前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中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挖掘出藝術潛力。本文就如何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進行探究和分析,以此來促進中學美術教學的全面發展,提高中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在長期傳統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教師只是重視考試學科的學習,對于非考試的科目并不重視,但是由于新課程教學的改革,提倡培養中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學校和教師才重視到美術教學對于素質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開始注重對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也緊跟素質教學改革的要求,創新中學美術教學理念,將現代繪畫藝術融入中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現代繪畫意識來提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中學美術教學提高中學生的審美情趣,拓展中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中學生素質健康的全面發展。
現代繪畫藝術及其創新意識的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迅猛發展,繪畫藝術也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現代繪畫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既新穎又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不同于傳統的繪畫藝術,它的靈感大多數來源于生活。現代繪畫藝術也會受到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但由于現代繪畫藝術的風格新穎,具有獨特的現代生活氣息,現代繪畫藝術內容更具有創新性,需要繪畫創作者具有極致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其創作方式也比較現代化。來源于生活素材的現代繪畫藝術多數是以現代社會發生的某個熱點作為創作背景,讓創作作品的形式更多元化,不會局限于傳統繪畫的表達形式,作品中更多的是創作者對社會生活的看法和觀點,呈現出一種新穎的創新意識,這樣的創新意識也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的需求,中學生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可以創作出象征著時代發展的繪畫作品。現代繪畫藝術創作要求創作者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和對生活敏銳的感知能力,在現代繪畫作品中融入自身的思想情感。現代繪畫藝術更多呈現的是作者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和感悟,它也不需要欣賞者有多高深的藝術造詣,只是通過畫面的作品就可以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繪畫藝術創新意識,可以拓展中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同時也可以激發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 " " " " "創新意識的作用
一、培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學生處于學習知識的敏感期,這就要求中學生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將學習的課堂知識進行內化。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不僅可以豐富中學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能激發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同時,學生對現代繪畫藝術的賞析,有利于中學生在創作作品時進行借鑒,挖掘出中學生更多的藝術靈感。在學習現代繪畫藝術的過程中,培養了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效促進了中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是提高中學生素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由于中學生處于青春的敏感時期,對周圍事物有著超強的感知能力,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可以增強中學生的感知力,學生也能運用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進行繪畫創作,用繪畫作品抒發自身的思想情感,在中學生的美術教學中,不僅提高了繪畫的技巧,還可以提升自身的美術素養,充分發揮出學習美術的潛質,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中學美術教學的現狀
一、忽視了美術學科教學
在傳統應試教學的背景下,中學一直都是忽略美術學科教學的,尤其是在給美術進行排課時,學校會把更多的課時分配給考試科目,給美術課程排課的量少,還有一些學科教師為了教學進度會占用美術課程,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于美術教學并不感興趣以及美術得不到重視。學生和教師都把學習重心放在考試科目的學科,導致了學校和教師忽視了美術學科教學,這些現象嚴重阻礙了美術教學的開展。
二、教師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美術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中不可或缺的一門重要學科。現在的美術課堂致力于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給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自己不斷創新,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創新思維和方法,才能影響學生產生創新意識。
在與學生課下交流時,常發現他們有著很生動的想象,但在課堂上卻不敢想、不敢說、不敢創造。中學美術課堂缺乏趣味性,學生自主參與度不高等情況都會導致學生創新能力大滑坡。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這就需要教師運用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點燃學生的創新火焰。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的策略
一、探究現代繪畫藝術作品背后的情感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堂內容融入現代繪畫作品,在引導學生欣賞繪畫作品的時候帶領學生感知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教師通過對現代繪畫作品的分析,帶領學生走進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為學生講解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時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設計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和繪畫的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一幅優秀的現代繪畫藝術作品是作者自身的人生經歷和時代發展背景共同出來的結果,其中蘊藏著時代發展的印記,中學美術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走進作品背后的故事。當視覺的圖像表現終于完全走到了以電子數碼形式的即時呈現之時,對于以表現物象視覺審美的現代繪畫藝術該是當下所有的創作者在思考、在突破時所會發生的困擾。作為中學美術教師,能夠在對現代繪畫審視與表現過程中,感知到物象本體存有的形而上的審美意蘊,從而表達物象在視覺的空間與時間停留中呈現的各種意識可能。對于繪畫藝術背后的思想情感,通過對繪畫作品的他者關系構成一種自覺的解讀和思考,創作的作品雖然依舊具有物之功用的表達,顯然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或者說藝術本體審美性的呈現。在現代繪畫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出來,不管什么場景、什么色調的繪畫中總會代表著思想情感,我們與自然在一個圈子里,有著緊密的聯系,共存才能使彼此更好地發展,將繪畫藝術融入生活體現得淋漓盡致。
二、加強對中學生想象力的訓練
中學美術教師需要加強對中學生想象力的訓練,并以此來促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只有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在進行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汲取更多的靈感。長期以來,中學生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嚴重,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得不到發揮,很多中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想象力也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因此,中學美術教師在現代繪畫課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改變美術教學思路。在日常美術課堂中注重對中學生想象力的訓練,對學生的現代繪畫創作的表現及時給予引導和鼓勵,在開展現代繪畫活動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讓學生學會運用自身的美術知識發揮出想象力進行作品的創作,在整個美術教學中鍛煉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提高中學生的繪畫創作能力。
三、在美術創作中培養學生現代藝術風格
美術教育不僅要體現在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更要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探索中不斷成長。現代主義美術風格各異,突破想象,顛覆傳統,絢爛多彩,對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起到了很好的啟發和榜樣作用。中學美術鑒賞教學通常是圍繞一幅名畫、雕塑、建筑等作品對其時代背景、作者流派、畫面信息、表現手法等方面來進行多方面信息的掃描,以期學生能以這些文字信息來了解該作品。在中學美術鑒賞課堂中特意設計了“鑒賞藝術再創作”的教學環節,其既包含對世界名畫的背景知識學習,也有對名作再創作的嘗試,再創作作品有兩個基本的要求:一是畫面需要體現原作獨特的圖像符號,具有清晰的識別性;二是畫面要有獨創的意境和技法,以表現出當下中學生的審美特點。比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肖像畫家維米爾的代表作品,描繪的是一名窗前回頭凝視畫者的少女,由于其佩戴醒目的珍珠耳環而得名,正是由于畫面人物的形象可愛、環境簡潔等因素使得同學們在藝術再創作時可以大膽發揮出自己的藝術想象力,本節課以主題突出和風格鮮明為主要的特點,作品既有技法成熟的,也有構思新穎的。
四、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現代繪畫美術教學
中學美術教師需要更新教育觀念,用心為學生打造高質、高效的美術課堂,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和解決信息技術與美術課堂融合的問題,積極尋找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尊重學生,并借機提升學生的美育水平,實現美育的教學目標。現代繪畫藝術作品最顯著的功能就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通過欣賞美術作品來陶冶情操,提升其道德水準和審美素養,進而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比如:王文彬的油畫《夯歌》、現代畫師潘榮本的《鐵肩擔道義》、西班牙戈雅的油畫《1808年5月3日夜起義者被槍殺》和陳冰清的《木頭人》,謳歌了勞動人民、為國起義的勇士以及解放軍官兵和護士等投身抗震救災的英雄,生動展現了他們身上可歌可泣的優秀品質,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深刻思考,從而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樣,使其形成真善美的品質。
總的來說,中學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現代繪畫藝術創新意識,可以提高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組織學生鑒賞美術作品,同時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以此來渲染和熏陶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散學生思維,結合社會背景對例圖進行深入分析,理解美術作品傳達的深刻含義,提高中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作者簡介:
孫明宇,1972年生,男,漢族,山東日照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美術學。作者單位:山東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