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對全球公共衛生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大:據202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37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糖尿病的困擾,而這一數字預計到2045年將攀升至7.84億。持續升高的血糖不僅會對身體的血管系統造成損害,還會對心臟、眼睛、腎臟和神經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圖1)。
其中,慢性腎臟?。–KD)是最為嚴重且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統計,超過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最終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其中糖尿病腎病(DKD)是最常見的類型。因此,如何合理使用降糖藥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患者腎臟功能日漸降低的情況下。接下來,腎內科臨床藥師就結合糖尿病用藥和大家說一說。
一、了解降糖原則
血糖控制不僅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更是延緩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減輕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對于慢性腎臟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應盡可能避免選用經腎臟代謝或排泄的降糖藥。其中,對于慢性腎臟病1~3a期的患者,優先選用經腎臟排泄較少且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降血糖藥;對于合并慢性腎臟病3b~5期的患者,宜采用胰島素治療。
二、認識降糖藥物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糖藥可以分為口服藥物和注射藥物。口服藥物包括雙胍類、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TZD)、ɑ-糖苷酶抑制劑、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等;注射藥物包括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
1.雙胍類
二甲雙胍是我們最熟悉的口服降糖藥,其能減少肝臟中葡萄糖的生成,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并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而且,其不僅具有降糖效果,還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是患有腎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藥物。
【注意事項】
(1)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建議隨餐服用。
(2)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監測腎功能變化情況,并根據腎小球濾過率(GFR)及時調整用量。
(3)長期(>5年)使用二甲雙胍容易引起維生素B12吸收減少,可以考慮監測或補充維生素B12。
(4)進行造影檢查前應暫停使用二甲雙胍,在檢查完至少48小時且復查腎功能無惡化后方可繼續使用。
(5)存在嚴重感染、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急性腎損傷等應激狀態的患者應停用二甲雙胍。
2.胰島素促泌劑
胰島素促泌劑可以直接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這類藥物又分為磺脲類和格列奈類。
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齊特和格列本脲等均屬磺脲類。磺脲類的代謝產物經腎臟排泄,其中部分代謝產物(如格列本脲的代謝產物)還有微弱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患者服用后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更高。
格列奈類藥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等。其起效迅速且作用持續時間短,所以建議餐前即刻使用以降低餐后血糖。
【注意事項】
(1)低血糖是常見不良反應,尤其是腎臟或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需注意監測血糖。
(2)磺脲類藥物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這在長期使用時尤其值得注意。
(3)格列奈類藥物可以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那格列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藥物濃度峰值降低,可能需要調整劑量。
3.噻唑烷二酮類(TZD類)
這類藥物通過作用于脂肪和肌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從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同時還能減少肝臟中葡萄糖的生成。目前,在國內上市的有吡格列酮與羅格列酮。一般不作為2型糖尿病的初始治療藥物。
【注意事項】
(1)這類藥物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輕度水腫,與胰島素合用時不良反應更加明顯。
(2)這類藥物有導致心力衰竭的風險,終末期腎病患者(尤其是已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4.α-糖苷酶抑制劑
這類藥物可以減緩胃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推薦與第一口食物一起嚼服。目前,在國內上市的α-糖苷酶抑制劑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注意事項】
(1)α-糖苷酶抑制劑的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脹氣和腹瀉。建議從小劑量開始服用,然后緩慢增加劑量,可以減輕這種不良反應。
(2)如果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的患者出現了低血糖,應食用葡萄糖或蜂蜜,而不是食用蔗糖或淀粉類食物,因為后者糾正低血糖的效果較差。
(3)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在患者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低于25 mL/(min·1.73m2)時應禁用;伏格列波糖在患者eGFR低于30 mL/(min·1.73m2)時應謹慎使用。
5.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
DPP-4抑制劑主要針對的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這種激素。GLP-1能夠幫助分泌胰島素、延緩胃排空和控制食欲,降低血糖水平,但不會導致低血糖。而DPP-4抑制劑可以阻止DPP-4酶分解GLP-1,從而延長GLP-1在體內發揮作用的時間。目前,在國內上市的DPP-4抑制劑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維格列汀和利格列汀。這類藥適用于低血糖風險高的患者,包括老年人和慢性腎臟病患者。
【注意事項】
(1)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胃腸道不良反應、感染(如鼻咽炎、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過敏反應及肝酶升高等。
(2)對于使用維格列汀及阿格列汀的患者,建議定期監測肝酶水平。
(3)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根據腎臟病分期調整藥物劑量,具體應參考藥物說明書。腎損傷患者使用利格列汀無需調整劑量。
6.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
這類藥物為新型口服降糖藥,能促進腎臟對葡萄糖的排泄,進而輕度降低血糖水平。除了能控制血糖,SGLT2i還具有腎臟保護作用,并且可以輕度降低血壓和體重。目前,市場上主要有達格列凈、恩格列凈、卡格列凈和艾托格列凈等。
【注意事項】
(1)對于使用SGLT2i(如恩格列凈)的患者,需要注意可能出現的泌尿或生殖系統感染等不良反應,如尿頻、尿痛等。
(2)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3)SGLT2i不適用于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低于30 mL/(min·1.73m2)的患者,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使用時需要注意。
(4)SGLT2i會小幅增加下肢感染和截肢的風險,有足部潰瘍危險因素(如血管疾病、足部潰瘍史等)的患者使用時應謹慎。
7.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
這類藥物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減緩胃排空速度、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和抑制食欲來降低血糖,此外還能減輕體重、降低血壓、改善血脂水平,并具有保護心血管和腎臟的作用。GLP-1RA能顯著降低尿白蛋白水平,有助于預防或減緩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對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晚期慢性腎病患者來說,GLP-1RA是控制血糖的首選。
目前,在我國上市的GLP-1RA主要有艾塞那肽(短效)、貝那魯肽(短效)、利拉魯肽(中效)、利司那肽(中效)、度拉糖肽(長效)、司美格魯肽(長效)等,這些均需要進行皮下注射。
【注意事項】
(1)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減退、便秘等)是GLP-1RA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有效應對,應從小劑量起始服用,然后逐漸加量。
(2)終末期腎臟病患者不建議使用。
(3)合并甲狀腺髓樣癌、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型及急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
8.胰島素
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廣泛用于糖尿病治療,尤其適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隨著腎功能逐漸惡化,口服降糖藥的使用可能受限,此時胰島素成為重要選擇。胰島素有動物胰島素、重組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三種來源,按作用時間分為超短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和長效胰島素。
【注意事項】
(1)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胰島素需求量增加;而在糖尿病腎病中晚期,胰島素需求量會因腎臟清除減少而下降,發生低血糖的風險增加。
(2)優先選用短效或速效劑型,并密切監測血糖,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
(3)老年患者應優先考慮使用基礎胰島素,以降低低血糖的風險。
(4)根據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水平評估胰島素需求,并進行個體化的劑量調整。
(5)經常更換胰島素注射部位(圖2)或使用高純度的胰島素,這樣可以減少脂肪萎縮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