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耕民生實事,情系萬家幸福。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注民生所急,順應民生所向,多措并舉,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緊緊抓住基層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多辦民生實事為根本路徑,全力為群眾解難題、謀福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歲末年終,《民生周刊》記者踐行“四力”,奔赴一線,圍繞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的民生實事、民生工程,訪民聲、問民意。從群眾的表情里見實績,從百姓的心坎上找答案,在街頭巷尾聽變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持續不斷的新起點。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展向前,民生向暖。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2025年民生保障工作意義重大。各地區各部門要繼續把百姓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作為著力點,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運用發展思維補齊民生短板,更好解答百姓所憂所盼,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