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袁集鎮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進入豐收季。基地里枝繁葉茂,翠的梨、紅的桃,寶石一樣鑲嵌其間,個個飽滿沉甸、甘甜多汁。辦公區、交易區,客戶、直播合作單位、周邊果樹種植戶絡繹不絕……
豐收景象里的合作社負責人肖文蘭意氣風發、干勁十足。自10年前投身農村創業,肖文蘭勤而不輟地學習、耕作、創新、分享,把百畝田地變成甜蜜的果園、農民田間學校、果樹種植培訓基地和綠色食品直播基地。
潛心學技術" "用心種果樹
肖文蘭原是阜陽紡織廠的一名業務骨干,2013年在原單位改制、停產的情況下,肖文蘭開創新事業。經多方考察和深思熟慮后,肖文蘭選擇投身到廣袤的田野里,2013年底她在潁州區袁集鎮安徐村流轉土地種植蘑菇。
“我很幸運,剛開始創業就接受了專業培訓、接觸到了專業人員。”肖文蘭回憶,2014年,參加潁州區農廣校組織的農民培訓時,蘭源合作社還沒有建園,培訓中,肖文蘭了解到晚秋黃梨口感好、耐儲存、利于后期加工,當年就決定種植梨樹。
“我們那一期學員里有5個人種梨,我們學習都很用心。”肖文蘭開始種植梨樹時,晚秋黃梨的風頭正盛。但是之后市場如潮水涌起又退下,許多種植戶離場,肖文蘭用學到的技術用心實踐,堅持了下來,并且越種越好。
當一些梨樹種植戶的梨子因為口感、體積等問題而銷售不暢,蘭源合作社的梨產品一直保持著清脆、甘甜、多汁的良好口感。“同樣的梨樹品種,用不用心結果不一樣。”這些年肖文蘭不僅堅持有機種植,還通過不斷學習,持續精進技術。
“我們果園這10年都沒有打過除草劑。”肖文蘭介紹,果園長年人工除草、施有機肥,堅持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除草和防病。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果樹種植面積一直維持在120多畝,與此同時,梨子和水蜜桃的產量、品質有所提升,分別獲得安徽省級綠色食品和國家級有機食品認證。
“徽姑娘”闖出大市場
蘭源合作社的梨、桃年年豐產穩產。“一顆梨樹能掛果百十斤,一畝地梨樹可以產8000斤左右的梨。”雖說黃梨市場好、掛果時間長,但如此大的產量,肖文蘭必須考慮后續加工、存儲問題。
2017年開始,肖文蘭注冊了“徽蘭源”“徽姑娘”等商標,摸索建立了保鮮庫、加工車間。2018年,肖文蘭參加了農業部門組織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舉辦的培訓,并參加了在當地舉辦的農產品高交會。“加工后的梨膏、果干,效益是原產品的一倍以上。”那次培訓、參展,堅定了肖文蘭種植有機水果、做好水果加工的決心。
學習回來后,肖文蘭投資60多萬元建設了一套梨膏加工生產線,以及庫容1500立方米的恒溫保鮮庫。“2000斤梨子從清洗到打成梨汁,個把小時就能完成。”肖文蘭介紹,關鍵又耗時的是梨膏熬制環節。“200斤鮮梨汁熬煮8小時,才能熬成10斤梨膏。”熬制梨膏時,一不留神,可能一鍋梨膏就糊了。100%梨汁熬制的徽蘭源雪梨膏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青睞。品嘗過的客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徽蘭源梨膏在線下市場、抖音、阿里巴巴、京東等線上平臺銷量、收藏量、好評率很高。
經過多年努力,“徽蘭源”逐漸闖出一片天地。六月,正值水蜜桃上市,蘭源果園里每天客人絡繹不絕,肖文蘭忙得腳不沾地。“從第一年建園,就一年比一年忙。”從企業職工到日夜勞作的新農人,“越干越有奔頭。”2023年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純利潤達到70多萬元。
推廣綠色種植技術
對肖文蘭來說,果園里沒有淡季旺季,沒有農忙和農閑之分。除了耕作自己的果園、賣產品、做推廣,肖文蘭還是周邊許多果樹種植戶的老師。肖文蘭利用自己在區農廣校高素質農民培育班上學到的知識,既用心種植,又熱情推廣,經常幫助周圍果農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技術和銷售難題。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利用掛牌省級農民田間學校的優勢,承辦市農廣校和潁州區農廣校舉辦的各種實訓活動。
“每年春天人最多。”春天耕耘,夏秋冬收獲,每年一開春,肖文蘭的個人社交賬號特別活躍。“梨子掛果時得心狠,要遵循科學的種植管理技術進行疏花疏果,一條枝上不能留太多果子”“桃子要套上紙袋,防蟲防鳥”“梨樹、桃樹自然授粉效果不好,得做好人工授粉”……肖文蘭的手機里有多個微信群,里面有陸續加入果樹種植的農戶,肖文蘭不僅會在關鍵農時節點分享田管技術,還會耐心地為新種植戶提供一對一咨詢指導。
“大家種得多、交流得多,技術就越嫻熟,效益也就越好。”肖文蘭很樂意帶動周邊鄉鄰們一起種植梨、桃等果樹。“我給他們提供果苗,種植技術隨時來園區免費學習。”肖文蘭介紹。郭王村的脫貧戶朱建華自己種了2畝地的梨樹,不忙時便在合作社打零工。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里像朱建華這樣的職工有30多人。袁集鎮及周邊有60多戶人家跟著肖文蘭種植了200多畝梨樹、桃樹。
“我從門外漢到現在成為行家里手,都是市里、區里農業專家教的。”有農廣校的及時有效的培訓肖文蘭感到很慶幸。每學了新技術,肖文蘭總是心懷感激地分享給其他種植戶。“今年市農科院的專家推薦了新的果園防蟲方法——迷向絲,效果不錯。”肖文蘭說,在果樹上掛上一根根小紅繩,可使一些小蟲子迷向,阻斷它們繁殖。她用過一段時間后,潁上、潁東和亳州的種植戶一來就推廣、分享了這一技術。由于合作社技術培訓到位,服務保障到位,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種植的果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實現了預期的致富目標。
2020年,肖文蘭領辦的潁州區蘭源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安徽省省級示范合作社,被阜陽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阜陽市扶貧局等10家單位評為扶貧優勝企業。2022年肖文蘭被選為潁州區黨代表和阜陽市人大代表。
從下崗女工到致富能手,肖文蘭在這片土地上以她的初心和使命踐行著合作社的責任和擔當。
(作者單位:1.阜陽市農廣校;2.阜陽市潁州區農廣校;3.阜陽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