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鄉村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五項管理”背景下,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成為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旨在探討“五項管理”對鄉村小學生綜合發展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政策指導下實現鄉村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五項管理”;鄉村小學生;綜合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隴南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中小學教學研究”專項課題“‘五項管理’背景下的小學生綜合發展研究”(課題編號:LN[2022]143)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生強(1973—),男,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城關九年制學校。
“五項管理”源于2021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關于組織責任督學進行“五項管理”督導的通知》,主要包括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與體質管理等五個內容。這些管理措施的實施,旨在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1]。在鄉村地區,由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面臨多種挑戰。因此,研究“五項管理”背景下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五項管理”對鄉村小學生綜合發展的意義
實施作業管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規劃學習時間,同時避免過大的作業壓力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家庭環境影響和教育資源的限制,一些鄉村小學生缺乏自主管理學習的能力,而學校實施作業管理,可以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2]。睡眠管理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至關重要。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充足的睡眠對于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都十分重要。此外,良好的睡眠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手機管理有助于防止鄉村小學生沉迷于手機,影響學習和生活。讀物管理可以引導鄉村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3]。體質管理有助于提高鄉村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4]。
二、“五項管理”背景下鄉村小學生綜合發展策略
(一)作業管理方法
1.優化作業布置方式
過量的作業會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參與其他活動的時間,過難的作業容易讓學生感到挫敗和無助。因此,在“五項管理”背景下,鄉村小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作業的數量和難度,確保學生能夠完成作業并掌握知識。傳統的作業形式主要以書面作業為主,這種形式的作業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5]。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作業,比如實踐性的作業、探究性的作業和創意性的作業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F代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讓學生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取知識和完成作業[6]。對此,教師可以使用在線作業平臺或者教育類手機軟件來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電子設備完成作業并進行在線提交,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還能提高作業反饋的效率。
2.鼓勵家長適度參與作業指導
家長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和指導者,在指導學生作業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家長的指導也需要適度,不能過度干預或替代學生自主學習[7]。
學校應該主動與家長溝通,并明確傳達鼓勵家長適度參與作業指導的理念。學校應通過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向家長解釋和強調家長在作業指導中的作用,同時提醒家長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過程。學校還應向家長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教育資源,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如何進行有效的作業指導。這些培訓包括如何正確理解作業要求、如何引導孩子自主解決問題、如何適度提供幫助等。此外,學校還應鼓勵家長與學校保持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只有定期與班主任或學科教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進步,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業指導的方向,避免盲目指導。
(二)睡眠管理方法
不規律的作息容易導致學生疲勞和精神壓力增加,規律的作息有助于調整學生的生物鐘,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因此,學校應該制訂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確保學生每天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他們身心健康。規律的作息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記憶力。例如,固定時間早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上課時間,提升他們上午的注意力和學習效果。規律的作息還能培養學生按時睡覺和起床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時間管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這對于他們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也大有裨益。
為了有效推行規律作息制度,鄉村小學應制訂并嚴格執行規律作息制度,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學校應設置固定的上床時間和起床時間,幫助學生養成穩定的作息習慣。學校還應設置午休時間,以幫助學生補充精力。學校要確保學生的寢室環境安靜、整潔,并提供舒適的床鋪和床上用品。合適的睡眠溫度和適宜的光線條件也是創造良好睡眠環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學校應通過安裝合適的窗簾和空調設施等來創造適宜的睡眠環境。此外,學校應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向學生宣傳睡眠知識和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教師應多與學生交流,鼓勵他們每天在固定時間入睡,培養良好的睡前習慣,如放松身心、不使用電子設備等。同時,家長也應該在家庭中起到榜樣作用,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睡眠習慣。
(三)手機管理方法
隨著手機普及程度的提高,鄉村小學生的手機使用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在“五項管理”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合理使用手機的習慣,學校需要制訂一套手機使用規定,避免不良的手機使用行為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第一,學校需要明確規定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的時間和場所,比如,允許學生在午飯時間或者課間休息時間使用手機,以確保學生在學習和課堂活動中不受手機干擾。第二,學校需要規定學生的手機訪問范圍,要明確禁止學生瀏覽不適當的信息,比如色情、暴力以及不良消費觀念等內容。同時,學校還應鼓勵學生在使用手機時瀏覽一些與學習相關的內容,比如優秀的教育資源、學習網站等,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第三,學校需要明確學生在使用手機時應該遵守的行為規范。比如,不得使用手機作弊或者干擾課堂秩序等。同時,學校應規定學生在使用手機時不得影響他人的學習和生活,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社會意識。第四,學校需要形成一套手機使用行為監管機制,確保學生的手機使用行為符合規定。比如,通過安裝監控軟件、設置親子監控等方式對學生的手機使用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對于違反規定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相應的懲罰,比如扣分、停用手機等,以形成一種有效的約束機制,促使學生遵守規定,提高手機使用的合理性和規范性。第五,家長應該定期檢查孩子的手機使用情況,確保他們遵守規定,避免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或消耗過多時間在網絡上。家長應與學校合作,了解學校的手機管理措施,共同制訂家庭中的手機使用規則。
(四)讀物管理方法
1.提供豐富多樣的讀物資源
在鄉村小學生綜合發展中,提供豐富多樣的讀物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以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學校應積極購買豐富多樣的讀物,包括文學、科學、歷史、藝術等方面的、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讀物,并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進行分類。學??膳c當地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爭取優惠購書,并且定期更新圖書館的藏書,確保學生能夠閱讀最新的優質讀物。
2.開展閱讀指導與評估
在“五項管理”背景下,若想促進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教師就需要注重閱讀指導與評估。教師應利用一些專門的閱讀指導教材,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閱讀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和深入思考,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教師應通過閱讀評估,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指導。閱讀評估可以為學生提供自我反思和發展的機會,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閱讀活動,提高閱讀能力。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為了培養鄉村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學校應設置每天的固定閱讀時間,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安排一定的時間來閱讀,使學生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逐漸把閱讀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學校應組織閱讀分享活動或者讀書沙龍,讓學生有機會與同學一起交流閱讀心得和體驗,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和促進。最后,學??梢匝堉幕耸縼韺W校舉辦講座或者開展讀書推廣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和好處。
(五)體質管理方法
1.加強對體育課的關注和管理
為了促進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學校需要加強對體育課的關注和管理。體育課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發展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競爭意識和自律能力。學校應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和進行課程安排,確保每周都有體育課,保證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各種體育活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學校應開設多種體育課程,如足球、籃球、游泳等,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和鍛煉。此外,學校還應組織一些有趣的體育活動,如運動會、健身比賽等,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同時組織一些健身活動,如晨跑、太極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校需要安排專業的體育教師來進行體育教學,確保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體育教師應具備專業的體育知識和教學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制訂適合他們的訓練計劃和教學方法,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學校還應開展一些體育宣傳活動,讓學生了解體育的重要性和好處。
2.關注學生體質變化,進行及時干預
鄉村小學生因為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容易出現體質不達標的情況。因此,關注學生體質變化,并及時進行干預,對于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促進他們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學校應建立一個完善的體質監測與評估機制,定期對鄉村小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動作靈敏度等,以便及時發現學生體質變化。同時,學校還應結合學生的年齡與生長發育情況,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質評價指標體系,以更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體質發展情況。此外,學校應根據定期檢查的結果,及時組織專業人士,對體質下降或不達標的學生進行健康指導,開展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或指導活動,幫助學生改善體質。學校還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引導家長關注學生體質,為學生提供關愛和支持。
三、總結
“五項管理”政策的實施為鄉村小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鄉村學校應通過加強政策宣傳、整合資源、強化家校合作和建立長效評價機制等措施,有效促進鄉村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業進步和綜合素質提升。此外,鄉村學校還需要繼續關注和研究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問題,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
[參考文獻]
張佩杰.學校“雙減”工作和“五項管理”制度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23(合刊1):25-26.
施駿琪.“五項管理”校本化實施路徑[J].新課程研究,2022(34):98-100.
吳夕龍.“五項管理”的精細化落實[J].教學與管理,2021(26):13-15.
吳坤明.實施“五項管理” 推進“雙減”落地[J].中小學校長,2022(4):35-36.
孫莉嬋.基于“雙減”和“五項管理”的教學育人新模式[J].科教文匯,2023(19):170-173.
張明霞.“五項管理”助力學生成長[J].江蘇教育,2021(87):79.
陳暾.“五項管理”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3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