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不能滿足于常規性的項目訓練,還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身心健康成長需求,引入拓展性訓練。探討趣味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從開展溝通協作類訓練、團隊合作類訓練、耐力類訓練,以及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等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為一線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可行的趣味拓展訓練策略,豐富體育課程內容,推動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趣味拓展訓練;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游戲化教學
作者簡介:戴斌(1979—),男,江蘇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學校。
在教育領域中,融入趣味拓展訓練的體育教學被視為一種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體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還在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團隊凝聚力[1]。通過參與趣味拓展訓練,學生能夠領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趣味拓展訓練沒有固定的內容、模式和方法,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以及班級學生的具體成長需求,保證趣味拓展訓練的針對性和高效性。
一、小學體育教學開展趣味拓展訓練的必要性
(一)滿足課程改革需要
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當避免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開展體育訓練,要結合體育訓練的核心追求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這一要點,多開展一些契合學生需求、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入趣味拓展訓練,能給體育課程帶來更多可能性,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使他們能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也對學科教學提出了更具體、更高的要求,并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體育訓練的目標。在趣味拓展訓練中,學生可以通過參與合適的運動項目來提高自信心、增強耐久力、培養責任感。由此可見,開展趣味拓展訓練能夠滿足課程改革對小學體育訓練過程及目標的要求。
(二)彌補傳統體育教學的短板
傳統的小學體育訓練項目比較單一,主要是跑步、籃球、跳繩等,同時過程也比較單調,以反復訓練為主。這樣的訓練項目及過程無法充分激發學生運動熱情,不利于更全面的體育教育目標的實現。在趣味拓展訓練模式下,教師會制訂與實施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將充滿挑戰與趣味的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采取能讓學生高效完成訓練的策略。這些舉措是對傳統的教條式體育訓練的突破,能使體育教育“深入人心”。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育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趣味拓展訓練中,教師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在挫折訓練中提升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在團隊拓展訓練中增強合作意識與能力,通過嘗試新的拓展項目提高自信心。這樣的趣味拓展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體育趣味拓展訓練策略
(一)開展溝通協作類訓練,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善于溝通的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收獲更多的友誼。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溝通協作類拓展訓練來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這種訓練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擺放器材等方式來實現,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和非語言交流能力。
例如,跑步是一項常見的訓練項目,但不少學生覺得單純的跑步訓練枯燥乏味。對此,教師可以開展趣味接力跑訓練。往返接力跑是一個典型的團隊合作項目。學生們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盡可能多的往返跑動。每個隊員都需要全力以赴,同時還要保持與其他隊員的默契合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學會如何在團隊中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標。體育課上教師一定要多創設這種非語言溝通情境,使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身體接觸、傾聽、表情和手勢與他人進行溝通,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二)開展團隊合作類訓練,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在任何領域,團隊合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這正是團隊合作的精髓所在。個人力量、視野和能力的局限性常常會影響目標實現,而團隊合作有助于實現個人難以達成的目標[2]。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設置一些能讓學生相互協作、齊心協力完成的項目。體育運動中有許多團隊項目,包括籃球、足球、排球、接力跑、冰壺等。即使是個人運動項目,若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也需要教練員、運動員和陪練員的緊密配合。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團隊訓練,尤其是開展趣味拓展訓練,使學生意識到團隊的價值,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在團隊趣味拓展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團隊成員的結構合理,將性格各異、能力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以實現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帶動運動能力弱的學生。每個成員都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自身作用,以高效完成任務,實現團隊成員的共同發展。例如,在田徑項目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往返接力跑、合作設置障礙物接力跑、合作追逐跑、小組創作自編操等團隊合作項目。在練習開始前,教師應提醒學生盡力完成自己的部分,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礎。面對困難時,人們容易產生信任危機。為避免這種危機,學生應學會對集體負責,發揮合作精神。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力量和團隊力量在體育運動中的重要性,通過創設一些“困境”,使學生學會在團隊中建立和維護信任。例如,在游戲環節,要求所有學生手拉手順時針跑,如果有一名同學因速度跟不上前面的同學而放手,整個團隊的其他同學可能都會摔倒;組織“信任背摔”游戲,團隊成員圍在一起,相互拉住手臂,其中一名成員站在高臺上往后倒,其他成員要用手臂將他接住。這些趣味拓展訓練能考驗學生之間的默契度,讓學生認識到團隊的價值。在體育課堂中設計類似情境,可以教會學生相互信任,使其明白要懷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參與團隊運動。通過一次次類似的訓練,學生之間會逐漸建立信任基礎,提高練習效率。
在團建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由學生協商制訂團建活動方案,明確團建活動任務,細化團建活動步驟,在相互協作中設計出高質量的拓展項目,培養互幫互助的意識與能力。此外,教師要注意保障學生安全,詳細考慮訓練活動可能存在的風險,認真做好準備,保證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訓練活動[2]。
(三)開展耐力類訓練,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有所改善,但與此同時,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意志品質也未能得到充分鍛煉。學生與老師、同學、朋友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在體育課堂中,通過趣味拓展訓練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尤為重要。相互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礎,而堅韌的意志品質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堅韌意志品質,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奮斗目標。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耐力趣味拓展訓練時,應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避免過度訓練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同時,訓練項目應既具有挑戰性而又不過于困難,以確保學生的耐力得到逐步提升。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素質練習,循序漸進地增加難度,一步步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即使遇到困難,也應鼓勵學生克服挑戰,戰勝自我,使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堅強,在面對生活挑戰時可以迎難而上。
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體特征和興趣,設計不同類型的跑步趣味拓展訓練。對于低年級學生,可通過趣味性的往返跑訓練提升他們的耐力,訓練時要重視營造愉悅的訓練氛圍。對于中年級的學生,可以中長跑趣味拓展訓練為主。中年級學生可以組成跑步社團,通過互相鼓勵提升耐力。教師在組織中年級學生進行訓練時,應合理選擇訓練環境和訓練時間,尤其要重視戶外活動的機會。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長跑訓練為主,不要求速度,但要求堅持。也就是說要給學生設定目標,鼓勵學生通過堅持訓練和努力鍛煉實現目標,提升耐力。
堅韌的意志品質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質,也是學生在現代社會生存的基本素質之一。只有具備堅韌的意志品質,學生才能確立遠大的志向和目標,擁有動力和恒心,最終實現奮斗目標。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堅韌意志,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鼓勵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態度。
(四)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造。”趣味拓展訓練為學生提供了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空間。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相關知識。學生需要發揮想象力,挖掘創造力,并將想法付諸實踐[3]。
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設定一些需要創新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提供空間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培養創新能力,讓學生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全面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摩一些社會性的趣味拓展訓練,以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在觀摩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動手實踐,并在實踐中完善趣味拓展訓練項目。例如,讓學生設計繩操舞或設置跳繩障礙物,以增加跳繩訓練的樂趣,提升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在跳繩趣味拓展訓練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思考,結合實踐經驗,分享有效的訓練方法,并允許學生調整訓練過程和參與訓練評價,以生活化訓練為主要方向,培養學生跳繩習慣,實現趣味拓展訓練的目標。教師還可以展示一些富有創意的訓練材料和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他們設計出高質量的趣味拓展訓練項目。
三、總結
體育訓練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合理的體育鍛煉,學生不僅能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還能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優秀的品質。同時,合理的體育訓練活動也有助于教師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趣味拓展訓練作為一種訓練性質的課程在我國的體育教學中發展時間不長,其對應的理論和課程體系有待進一步發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不斷總結經驗,豐富和創新教學內容,使趣味拓展訓練與體育教學結合得更加緊密,最終實現融合。
[參考文獻]
張磊.拓展訓練在中小學不同體育課堂情境中的應用[J].體育教學,2013,33(5):33-34.
吳文祿.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3):47-48.
俞莉.覓疑、質疑、辯疑、釋疑[J].成才之路,2009(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