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效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對園藝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創新創業課程和創新創業制度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構建了“二三五”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包括構建“三維遞進式”雙創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創融合的師資隊伍,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平臺,以及健全激發內生動力的考核方式。同時,對“二三五”教學模式實踐效果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滿足現代園藝產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 園藝;專創融合;應用型人才;現代園藝產業
中圖分類號 G642.0;S6-0"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14-0126-05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4.02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wo three five”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in Horticultural major
GUO Shumei1" " NIU Zhenfu1" " ZHOU Xuezheng2
(1?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andong 250100, China;
2Jin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Shandong 25000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re analyze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 tea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in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Horticultural major"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s. It constructd the “two three five”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progressive” double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e cultivation of a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integrated teacher team,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to stimulate endogenous mo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actical effects were analyzed of the “two three five” teaching model. The purpose i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and meet the demand for innovative and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odern horticultural industry.
Keywords Horticultur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practical personnel; modern horticultural industry
現代園藝產業作為一種具有高附加值的農業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改善農村環境面貌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園藝產品具有高品質、多樣化的特點和優勢。園藝作物的種植面積較大,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園藝人才,已經成為農林高校的辦學方向之一。張建等[1]研究認為,園藝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劉建福等[2]研究指出,高等院校是園藝專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為相關行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以適應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
園藝專業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綜合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園藝產業的發展,社會對能創造性地加工和轉化專業知識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這對園藝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模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楊洋[3]研究認為,雙創教育具有應用性和生成性的特點,關鍵是實踐,主要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林曉蘭[4]通過對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進行深度融合,認為雙創教育可以有效解決專業教育中的“學科專業性”問題,在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張菊平等[5]通過優化課程體系,強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以及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等途徑,培養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李建軍[6]將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的CDIO工程教育和項目教學理念融入設施園藝專業教學,培養設施園藝實踐創新型人才;錢晶晶等[7]研究了以示范園區、特色學院為載體的園藝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模式;李文芳等[8]通過組織學術講座、拓寬綜合實踐實習、對接社會團體及企事業單位等途徑培養園藝本科生創新能力。相關研究集中在園藝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教學要素上,對各教學要素間協同培養模式的構建和應用的報道較少。
本文對園藝專業雙創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創新創業課程和創新創業制度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構建了“二三五”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包括構建“三維遞進式”雙創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創融合的師資隊伍,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平臺,以及健全激發內生動力的考核方式。同時,對“二三五”教學模式實踐效果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滿足現代園藝產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1 園藝專業雙創教育現狀分析
1.1 創新創業意識方面
一方面,園藝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部分學生認為從事農業方面的創新創業項目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對其認同感有待進一步增強。王思海[9]探索高等院校園林園藝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認為社會對園林園藝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高校需要進一步建立完善的、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其創新創業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任務較為繁重,加之雙創教育教學效果的呈現需要一定時間,使得部分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內在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發上,尤其是在與園藝專業教育融合方面,課程體系的針對性、系統性有待進一步增強,對園藝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合的正確評價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師生創新創業氛圍有待進一步營造。
1.2 創新創業師資隊伍方面
吳玉霞等[10]對地方農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進行研究,認為部分專業課教師在創新創業教學方面有待深入開展系統的研究和探索,對創新創業基本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的把握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實踐中,創新創業教師的理論知識較為扎實,而專業實踐經驗有待進一步豐富,從理論層面開展教學,創新創業指導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使得專創融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待進一步壯大。付娜[11]研究認為,專創融合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還要善于使用更先進的教育理念、提升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和采用更靈活多樣的課程設計開展教學,同時要求其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均較為突出,以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1.3 創新創業課程方面
李斌等[12]研究指出,部分高校在開展專創融合教育時,傾向于沿用線下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講座、選修課等形式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以大學生學業職業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為主,不同專業的學生合堂上課,與專業的有效融合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師團隊建設與園藝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針對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使得創新創業課程可能僅作為專業教育的一種補充。
1.4 創新創業制度方面
雙創教育可以有效培養創新型人才,部分高校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管理制度、評價制度和教師激勵制度等有待進一步完善,對雙創教學管理人員的關注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師積極參與的內驅力有待進一步激發。課程考核中較為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其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對學生的創業想法和興趣有待進一步引導與激發,以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
2 園藝專業“二三五”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針對園藝專業雙創教育現狀,提出“二三五”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包括二協同、三維度和五融合,二協同是指師資建設和學生團隊協同,校內培養和校外資源協同;三維度是指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實踐三維遞進;五融合是指創意培養與雙創教育融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融合,科學研究與雙創教育融合,產業發展與雙創教育融合,以及雙創教育與學科競賽融合。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二三五”模式,構建了成長遞進式的教學實踐體系,具有開放、多元和協同的特點。
2.1 構建“三維遞進式”雙創人才培養體系
“三維遞進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圖2)體現了“面向全體、分類施教”原則,有效促進了創新創業效果的疊加。一是在通識課中開設創新創業模塊,包括創新概論、科技探索與創新、產品創新思維與實踐和手把手教創業等相關課程,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意思維,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廣泛性。二是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創意、創新、創業精神與理念的融合,構建涵蓋創新創業必選課、選修課和園藝專業課程的教學體系,增強園藝專業學生的專業歸屬感、自豪感,實現對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三是在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中,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寒暑假相關專業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構建“三維遞進式”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提高教育目標實現的有效度。
2.2 打造專創融合的師資隊伍
為了更好地提升專創融合師資數量和質量,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師資培訓體系。通過邀請校外創新創業導師到校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師資培訓,進行相關考核認證等方式,組建一支高素質的兼具專業和創新創業知識體系的專創融合教師團隊,團隊教師的信息化技術熟練,知識結構豐富,具有較強的課堂啟發創新能力。結合合作企業、創業項目運營等校外力量,配備專業教師指導,引導學生組建團隊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并突出創新創業的專業性。
2.3 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平臺
在基礎實踐、專業實踐(校內外)、社會實踐和畢業實踐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結合各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促成實驗室開放、專業社團活動、專業技能大賽、科技創新大賽、創新創業比賽和創業項目孵化,使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成為必修課。同時,明確不同主體責任,建立協同運行機制,形成“統籌規劃、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和全員參與”的新格局,實現創新創業由實踐向實景轉化。錢晶晶[13]研究認為,實踐教學是學生雙創素質培養的關鍵途徑之一,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需強化對雙創教育實踐教學的研究,以營造全校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師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良好氛圍。
2.4 健全激發內生動力的考核方式
學校通過深入探討、研究,實施一系列有利于創新創業的制度,達成專業教育目標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的共識和頂層設計。將園藝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和取得的成果納入學生評優評先獎勵體系,納入教師崗位考核和職稱評審范疇,以學生的發展成果來體現教師的教育成效,增強師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二三五”教學模式實踐效果分析
“二三五”教學模式(圖3)的實施有效實現了雙創教育與園藝專業教育之間的銜接,打破了學校和社會、教學和科研以及不同專業課程之間的壁壘,使得實踐教學體系向著多元化、開放性和協同式轉變,達到了明顯的多維融合效果,共同服務于園藝創新型人才培養,促進學生共育、人才共享和資源共用,促進了園藝專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有效融合,提升了園藝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整合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協同改善學生實踐、實習條件,拓展實習渠道,促成實驗室開放共享;實行導師團隊指導實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學習—再實踐”的過程中學農、懂農、愛農和踐農,成為新型農科人才;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專業平臺、團隊、基地和導師。通過教師合作、師生配合和學生團隊等方式,建立實踐項目體系,組建跨行業、多學科和多年級的協同創新創業團隊,孵化雙創項目,實現雙創實踐教學模式從單一向多元的轉變。
在該模式下,教學成效明顯提高,具體而言,邀請校外創新創業導師授課10?人,共培訓園藝專業創新創業導師2?人,專業雙師型教師占比提升至80%,立項3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評定2門國家級一流課程、4門省級一流課程和5門校級名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實現校級教學改革項目9項,發表相關教研論文15篇。在園藝專業開設農業創新創業概論、農產品創新思維與實踐等相關課程,成立創新創業興趣小組和“新農人”社團,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實踐成效明顯。學生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6項、省級5項和校級30余項,孵化創業項目3項;學生授權專利70余項、200?人次;獲批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省級優秀團隊6支;發表相關研究論文7篇;省級“挑戰杯”、“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與度在80%以上,學生獲省級一等獎(金獎)6項、二等獎(銀獎)3項和三等獎(銅獎)21項。
4 結語
創新并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是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的方向之一,“二三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體系,將雙創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了雙創教育“面向全體、分類施教”,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專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能力進行遞進式不間斷培養,對于激發和培養師生的雙創意識,挖掘教師在園藝教學生產實踐中的創新創業潛力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有利于促進應用型高校的發展,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實現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手段。
綜上,本文對園藝專業雙創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創新創業課程和創新創業制度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分析,構建了“二三五”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具體包括構建“三維遞進式”雙創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專創融合的師資隊伍,構建協同育人實踐平臺,以及健全激發內生動力的考核方式。同時,對“二三五”教學模式實踐效果進行分析。目的在于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滿足現代園藝產業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通過“二三五”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把園藝產業、園藝專業和創新創業進行結合,有利于提升雙創人才培養水平,為現代園藝產業提供能創新、敢創業和創成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建,姚振,周存宇,等. 地方高校園藝專業建設的思考:以長江大學園藝專業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19(9):245-246.
[2] 劉建福,劉君玲,王明元,等. 鄉村振興背景下園藝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 東南園藝,2023,11(3):229-233.
[3] 楊洋. 基于“專思創” 三元融合理念的旅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探索[J]. 科技創業月刊,2022,35(11):107-109.
[4] 林曉蘭. 應用型本科高校“雙創” 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 科技經濟市場,2019(7):139-140.
[5] 張菊平,張會靈,余義和. “互聯網+”時代園藝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教學改革[J]. 安徽農學通報,2021,27(2):151-153.
[6] 李建軍. 基于CDIO+P模式的設施園藝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 農業工程技術,2022,42(13):72-75.
[7] 錢晶晶,錢銘. 基于多載體的園藝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研究[J]. 智慧農業導刊,2023,3(6):101-104.
[8] 李文芳,陳佰鴻,毛娟,等. 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以園藝專業為例[J]. 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36(2):96-99.
[9] 王思海. 新形勢下高等院校園林園藝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評《高等農林院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J]. 林業經濟,2023,45(5):105.
[10] 吳玉霞,王延秀,楊麗婧,等. 鄉村振興背景下地方農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革:以甘肅農業大學園藝專業為例[J].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21,30(5):58-61.
[11] 付娜. “互聯網+” 環境下高職院校創客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20(20):80-84.
[12] 李斌,劉靜,劉建君,等. “專創融合” 教育背景下生藥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3,44(5):398,400.
[13] 錢晶晶. 園藝專業實踐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J]. 高教學刊,2020(6):30-32.
(責任編輯:楊 歡)
基金項目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22XJKTZ02,22XJNDZ02)。
作者簡介 國淑梅(1975—),女,山東聊城人,碩士,副教授,從事園藝植物生理與栽培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