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焦于非遺中的惠安石雕藝術,首先,闡述了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現狀;其次,探討其融入教育對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影響及典型的案例;最后,通過分析新的教育理念和評估方法,揭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價值,提出研究結論和對未來的展望。
[關 鍵 詞]惠安石雕;創造力;教育理念;評估方法
[中圖分類號]J5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17-0078-03
文獻著錄格式:莊杰龍.非遺融入教育與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研究:以惠安石雕藝術為例[J].天工,2024(17):78-80.
一、研究綜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非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非遺的傳承面臨諸多挑戰。同時,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也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任務。將非遺融入教育,不僅能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還能為青少年創造力的發展提供獨特的滋養和啟發。
(二)研究目的和問題闡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非遺與教育的融合途徑,深入分析惠安石雕藝術對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影響。通過研究,希望能為非遺在教育中的推廣和應用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同時為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現狀
(一)惠安石雕藝術的特點和價值
惠安石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融合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和藝術風格,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其以精湛的雕刻技藝、豐富的題材和獨特的造型而聞名,表現形式多樣,包括圓雕、浮雕、透雕等。
(二)當前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實施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一些學校已經將惠安石雕藝術納入課程體系,但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社會培訓機構也在積極推廣惠安石雕藝術教育,但存在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在惠安石雕藝術教育資源的配備上存在較大差異,并且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惠安石雕藝術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等方面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影響了教育效果。
三、惠安石雕藝術教育對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影響
(一)惠安石雕藝術的創造性元素對青少年的啟發
惠安石雕藝術的獨特造型和構圖方式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在欣賞和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啟發。石雕藝術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藝也為青少年提供了創意思考的機會,讓他們思考如何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技術來表達自己的創意。
(二)惠安石雕藝術實踐過程對青少年創造力的鍛煉
在惠安石雕藝術實踐過程中,青少年需要親自動手操作,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這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自由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創意轉化為具體的作品。通過石雕藝術實踐,青少年的思維得到拓展,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新穎的解決方案。
(三)惠安石雕藝術作品欣賞對青少年審美能力的影響
欣賞優秀的惠安石雕藝術作品能夠提高青少年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學會欣賞和感受藝術之美,并且通過欣賞石雕藝術作品,青少年能夠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和感悟,培養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愛。
四、案例分析
(一)典型的惠安石雕藝術教育實踐案例
1.學校教育案例:福建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南埔中學
南埔中學位于泉港區南埔鎮,自2012年開始,該校將惠安石雕藝術納入校本課程,并成立了石雕藝術工作坊,開設石雕藝術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南埔中學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設置了石雕藝術欣賞、石雕制作技藝、石雕藝術創作等課程,邀請當地知名石雕藝人進行授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讓學生親自動手雕刻,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同時,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石雕藝術比賽,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
2.社會培訓機構案例:福建惠安石雕藝術培訓中心
惠安石雕藝術培訓中心位于惠安縣,成立于2010年,是專門從事惠安石雕藝術培訓的機構。該培訓中心以傳承和發展惠安石雕藝術為宗旨,面向全社會招生。培訓中心采用小班化教學,注重個性化培養,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基礎制定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邀請當地知名石雕藝人進行授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惠安石雕藝術的歷史、文化和技藝特點。此外,培訓中心還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石雕藝術展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同時,教師還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教育實踐對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效果和經驗
1.南埔中學的石雕藝術教育
通過參加石雕藝術課程,南埔中學的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展現出較強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作品形式多樣,題材豐富。同時,南埔中學的石雕藝術教育實踐為其他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特別是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師指導策略等方面。
2.惠安石雕藝術培訓中心的教育
惠安石雕藝術培訓中心的學生在石雕藝術創作方面表現出較高的創造力,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潛力。惠安石雕藝術培訓中心的教育實踐為其他培訓機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特別是在個性化培養、教學方法和實踐環節等方面。
五、新教育理念和評估方法的實踐
(一)在惠安石雕藝術教育中融入新教育理念的具體措施
1.優化課程設計
根據新教育理念,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優化設計,提高課程的質量和效果。課程設計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審美能力和實踐技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課程內容應緊密結合惠安石雕藝術的歷史、文化和技藝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了解和傳承這一優秀的傳統文化。
2.加強教師培訓

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教師對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教師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實踐。培訓內容應包括新教育理念的內涵、教學方法的應用、課程設計的思路等方面,讓教師能夠更好地將新教育理念融入教學中。
(二)新教育理念下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評估方法
1.建立多元化評估體系
采用多元化的評估方式,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除了傳統的考試成績外,還可以通過作品展示、實踐操作、課堂表現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多元化的評估體系能夠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潛力,為教學提供更有價值的反饋。
2.注重過程性評估
過程性評估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時調整教學。在惠安石雕藝術教育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跟蹤和記錄,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和提高。
(三)實踐策略的實施與效果評估
1.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
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實踐策略的實施步驟、時間安排和責任人等,確保實踐策略能夠順利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實踐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2.實施效果評估
對實踐策略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的教學效果、學校的發展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評估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和人員,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實踐策略提供依據。
綜上所述,在惠安石雕藝術教育中融入新教育理念和評估方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惠安石雕藝術人才。同時,通過實踐策略的實施和效果評估,能夠不斷完善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推動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六、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非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將其融入教育中,不僅能夠傳承和保護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能夠豐富教育內容,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民族自豪感。惠安石雕藝術的學習和創作,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評估方法更加注重過程性和多元化,能夠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潛力。
(二)對未來惠安石雕藝術教育和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展望和建議
1.持續推進非遺教育的發展
政府和教育部門應加大對非遺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鼓勵更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展非遺教育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接觸和學習非遺的機會。
2.加強教育創新和實踐探索
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和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同時,加強與企業、社會機構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
3.培養更多具有創造力的青少年
全社會應共同關注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和環境,鼓勵青少年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人才。
綜上所述,通過對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深入研究,明確了非遺融入教育的重要性,驗證了惠安石雕藝術對青少年創造力培養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證實了新教育理念和評估方法的有效性。未來,我們應繼續努力,推動惠安石雕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為社會培養有才華、有創造力的新一代。
參考文獻:
[1]雷茜.新消費背景下中國非遺產業創新架構研究[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22.
[2]高云.手工技藝類非遺在福建省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J].湖南包裝,2020,35(3):139-142,158.
[3]楊先威.惠安影雕在中學美術校本課程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廈門:集美大學,2018.
[4]李馨.挖掘閩南文化資源,傳承民間美術教育[J].新課程學習(下),2014(6):232-233.
[5]林珍香.當代惠安石雕藝術造型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3.
[6]劉金山.美術創造性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5.
(編輯: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