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山楂紅蜘蛛隸屬蜱螨目、葉螨科,又名山楂葉螨、櫻桃紅蜘蛛等。寄主廣泛,主要危害蘋果、山楂、桃樹、杏樹、梨樹、海棠等多種果樹。該蟲刺吸果樹芽、果的汁液,受害葉片失綠褪色,嚴重時全葉枯焦,樹勢受到嚴重削弱,果實品質下滑。由于山楂紅蜘蛛世代交替危害,一年中發生代數較多,防控起來比較困難。針對果農在防治中出現的噴藥效果不佳、防治后有反彈等問題,提出了幾點應對的有效措施,以供果農朋友們參考。
關鍵詞:山楂紅蜘蛛;危害;問題;應對措施
山楂紅蜘蛛是一種對果樹危害性極大的害蟲,在蘋果園、山楂園、桃園、梨園等園區時常發生。輕者造成葉片灰黃失綠,嫩梢發育受到影響,樹勢變得衰弱。嚴重發生時,果園絕產、樹木死亡,給果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必須深入了解山楂紅蜘蛛的危害癥狀及發生規律,根據不同蟲態及不同時期,有針對性地實施多種防治措施,才能快速實現對紅蜘蛛的有效控制,保持果品產量和品質的穩定,進而促進當地經濟林產業的快速發展。
1 危害癥狀
山楂紅蜘蛛1年繁殖6~9代,以末代受精雌成蟲在土層縫隙、樹皮裂縫等隱蔽處越冬。翌年果樹花芽膨大時,紅蜘蛛出蟄危害果樹嫩芽、葉片、花及花蕾等。嫩芽被害后,發黃焦枯,不能正常展葉;花、花蕾等花器受害,不開花或開花很小;紅蜘蛛危害最重的多是葉片,葉片受害時,葉背近葉柄的主脈兩側可見害蟲小群體在刺吸汁液,不久,葉片就會出現許多失綠小斑點,顏色為黃白色至灰白色。隨著危害程度加深,斑點逐漸擴大,最后整個葉片焦枯質變,樹葉出現早落現象。紅蜘蛛遷移能力極強,若不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果園在很短時間內將會遭受紅蜘蛛的嚴重危害(圖1),造成果實絕收的后果。
2 山楂紅蜘蛛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 發生規律掌握不全面,盲目防治成效低
山楂紅蜘蛛代數多,1年可繁殖6~9代,對果樹可持續進行危害。因此對該蟲的防治要全面掌握其發生規律,抓住關鍵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紅蜘蛛出蟄盛期是防治的第1個關鍵期,此時防治可有效壓減發生基數。6—7月進入高溫高濕天氣后,紅蜘蛛繁殖能力增強,種群數量不斷擴大,對果樹的危害也逐漸進入高峰期,此時防治可快速壓制蟲口的進一步暴發,控制蟲口在可控范圍之內,即第2個關鍵防治時期。調查發現,有的果農由于不了解或沒有全面掌握該蟲的發生規律,因而在防治中抓不住防治的關鍵節點,導致多次防治,卻見效甚微。
2.2 清園防治不徹底,越冬蟲口基數多
9月下旬以后,山楂紅蜘蛛開始陸續尋找越冬場所。果樹上的樹皮裂縫內、枝條分杈處、翹皮傷口處、根頸部土層內及枯枝落葉處均可以成為紅蜘蛛理想的越冬場所。有的果農對山楂紅蜘蛛越冬場所認識不清,忽視刮除老粗皮、枝杈粗皮及樹皮翹皮等這些蟲口的越冬藏身處,只是簡單地打掃清理落葉、落果、病蟲枝及病果、傷果等,且隨意堆放在園區,沒有采取焚毀等無害化處理,因而給來年的蟲口暴發留下了隱患。總之清園處理不徹底以及休眠期間未采取一些必要的人工除治,雌成蟲的越冬環境就不會受到大的影響,越冬蟲口安全越冬率就會很高,翌年危害果樹的蟲口基數偏大,防治就會增加一定的難度。
2.3 化學藥劑選擇不當,防效不明顯
山楂紅蜘蛛主要經歷卵、幼螨、若螨、成螨4個生長階段,有世代重疊、交替危害的特性。有的果農在購買殺螨劑時,只憑農藥經銷商推薦配藥,不能做到針對紅蜘蛛的具體蟲態選擇用藥;有的果農青睞殺螨成分含量較低的廣譜性殺螨劑,連續或多次隨意使用,防治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有的果農在防治其他害蟲時,青睞使用氯氰菊酯、功夫等菊酯類藥劑,這類藥劑雖然效果較好,但使用多了,會刺激山楂紅蜘蛛的大量繁殖,增加害螨數量和加重危害程度,無形中又增加了防治的難度。
2.4 防治方法使用不當,害螨危害不斷
山楂紅蜘蛛多數集中在葉片背面刺吸葉片汁液。有的果農噴藥時習慣從樹的上部往樹的下部噴,沒有根據蟲口的危害部位從下部往上部噴,致使噴灑的藥液與紅蜘蛛不能接觸,防治效果較差。有的果農隨意加大或縮小稀釋倍數,或者一次性將所有藥劑倒入藥罐,也不管藥劑是否會充分溶解,致使防治效果不甚理想;有的果農喜歡將多種藥劑混合在一起,防治紅蜘蛛和其他病蟲害,使用時卻沒有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稀釋后再混合,導致藥劑的功效降低,葉螨仍然繼續危害。有的果農長時間施用一種廣譜性殺蟲劑,對周邊環境造成了破壞,也傷害了草蛉、瓢蟲等天敵,紅蜘蛛的危害仍然控制不住。
3 防治對策
3.1 重視清園工作
清園一般包括人工清園和化學清園。一是人工清園。在果樹發芽前務必將老粗皮、枝杈粗皮及樹皮翹皮等刮除干凈,同時清理落葉、落果、病蟲枝等,集中深埋或燒毀處理,這樣可有效消滅一些隱蔽其內的越冬蟲口,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生及危害指數。二是化學清園。果樹秋季落葉后氣溫在5 ℃以上時可進行化學清園,選擇使用30%松脂酸鈉水乳劑150倍液對樹體噴灑。此藥劑滲透力強、殺傷威力大,藥效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可達100天。若秋季未清園,也可在春季發芽之前,使用人工熬制的5波美度石硫合劑30倍液進行樹體噴灑(圖2),也可有效降低蟲口的數量。
3.2 科學合理選擇農藥
春季紅蜘蛛出蟄盛期,選擇使用20%螨死凈水懸浮劑2000倍液,對樹冠噴霧防治,此藥劑藥效期長,對殺死螨卵和若螨效果較好,對蜜蜂和壁蜂也安全。果樹幼果期,可選擇使用24%螺螨酯懸浮劑40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5%唑螨酯懸浮劑2000倍液等對紅蜘蛛進行預防和控制,為防止幼果受到傷害,切記不要隨意加大用藥濃度和用藥次數。6—7月份紅蜘蛛危害逐漸進入高峰期,世代重疊現象也較為明顯。此時應加大防治力度,可選擇使用阿維菌素+40%乙螨螺螨酯,盡快壓制紅蜘蛛的蟲口基數,此藥劑耐雨性較強,藥效長,對各個蟲態的害螨殺滅效果都很好。
3.3 正確規范使用農藥
一是稀釋用水。果園農藥稀釋用水選擇使用清潔的水源,這樣噴藥機械噴頭不會堵塞;使用乳油劑農藥,其乳化性能不會被破壞;使用可濕性粉劑農藥,其懸浮率也不會降低。二是規范掌握稀釋方法。為提高防治效果及增加葉面肥料,需要多種藥肥混合施用。藥肥先后順序為:微量元素肥料→水溶肥→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劑→乳油,原則上每次混配藥劑不宜超過4 種,每種按照要求稀釋后再混合攪拌均勻就可使用。三是掌握每畝地的藥液用量。清園時噴藥每畝地使用200千克左右的藥液,要樹上、樹下全部噴灑,呈淋洗狀態(圖3)。果樹生長季節可適當控制藥液量,每畝地使用150千克左右的藥液即可。四是農藥使用要交替輪換。為防止紅蜘蛛產生抗性,建議多種農藥交替使用,不可只使用一種農藥,同種農藥1年使用不宜超過3次,且間隔使用期不少于15 天。
3.4 多種防治措施相結合
在紅蜘蛛的防治中,通常以化學防治為主,輔助使用其他防治措施,多種措施相輔相成,才可最大限度地控制蟲口數量。一是9月份以后,在果樹上纏縛1圈稻草,誘導紅蜘蛛在此處越冬休眠。翌年果樹發芽前將稻草全部解除,移出園區后做焚燒處理,以此滅殺隱蔽其內的越冬紅蜘蛛及其他病菌蟲卵。二是秋冬季給果樹培土保暖,在防止根頸部免遭凍害的基礎上,在土層下越冬的害螨翌年的出蟄率將會有所減少。三是保護自然界捕食螨、草蛉、瓢蟲等有益昆蟲,種植生草給這些益蟲提供繁殖生息需要的場所,對控制害蟲種群數量可起到積極的作用(圖4)。
4 結 論
紅蜘蛛是當前危害果樹的主要害螨,在多數果園普遍發生,嚴重影響著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制約和阻礙著當地經濟林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防治紅蜘蛛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化學防治,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控制紅蜘蛛的數量,然而長期施用、頻繁施用化學藥劑,不但會破壞環境的生態平衡,還會使紅蜘蛛產生抗藥性。因此,在具體的防治中,要多種措施綜合應用,實時開展清園防治、不同蟲態的對癥防治等,這樣才能確保果樹生長不受影響,進而實現果實品質提高、產量穩定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