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智慧旅游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從智慧旅游模式、內涵與特點入手,探索了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的新要求,并分析了在“互聯網+”時代,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應如何創新教學內容以提高旅游專業人才的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旅游;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
隨著智慧旅游的發展,旅游專業人才培養也應當抓住時代機遇,實現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因此,相關教師應針對性地分析當前市場對旅游專業人才的要求,推動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升級與創新。教師要思考如何引入新技術,融合新內容,以形成全新育人理念,推動現代化管理模式在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建設與有效落地。
一、智慧旅游的內涵與優勢
智慧旅游是互聯網技術與旅游業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旅游新概念。智慧旅游模式的引入將云技術、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有機融合到了旅游概念中,通過智能化手段更好地挖掘旅游數據,以網絡為紐帶為全國各地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出行服務,這對于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推進旅游延伸、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景區資源高質量利用、提升景區對旅游高峰應對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良好助力作用。智慧旅游模式的引入真正實現了游客、旅游服務人員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高效互通信息共享,既為游客出行帶來了良好體驗,又可以借助數據處理平臺對游客的綜合性需求進行分析,對于推進后續旅游營銷工作落實以及給出更多智慧出行方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互聯網+”背景下智慧旅游工作的新特點
(一)旅游服務智能化
以“互聯網+”為依托,智慧旅游體現了服務智能化的典型特點。基于互聯網環境,游客所產生的一系列旅游需求,包括旅行中的衣、食、住、行、酒店預訂、天氣查詢、交通管理、門票預訂等各類服務可以有效聚合,提前為游客提供科學合理的出行方案。游客則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多優質信息,以及比對基礎條件。在智慧旅游模式影響帶動下,旅游市場營銷服務從粗獷化向精細化有效轉變,不僅可以結合游客的個性需求出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出行服務,還可以結合游客的自身需求動態化地調整旅游行程。通過網絡,游客還可以與服務人員高效對話實時互動,真正實現了高效的數據共享,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務。
(二)旅游營銷品質化
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自助游、散客游成為旅游市場的新主角,游客對各類旅游信息的需求量快速暴漲,其出行需求也更加分散化個性化,因此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智慧旅游服務營銷工作也需要更加品質化。以智慧旅游為依托,各類旅游路線私人定制的門檻逐步降低,游客在旅行中有了更多可選擇性。借助智慧旅游系統,游客可以了解周邊景點的旅游信息、交通景區擁堵情況以及特價資費信息等。在智慧旅游工作中,游客可選擇的空間大大拓寬,同時多樣化和個性化行程成為大多數人的首要選擇。以“互聯網+”為助力,游客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旅游體驗。而以智慧出行軟件為依托,游客對于在線購票、旅游攻略、地圖導航、景點推薦等各類服務盡在掌握。游客可以通過智能化設備隨時與好友分享自己的旅游體驗,開展互動交流,增加出行樂趣的同時,帶動優質景點快速成為爆款,并在游客中間進行衍生性推廣。因此,智慧旅游工作對優秀旅游營銷人才綜合能力也提出了一些新挑戰,能夠將傳統營銷與網絡技術融合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才成為各個旅游企業競相爭奪的對象。
(三)旅游服務品牌化
在智慧旅游模式影響下,傳統的旅游市場營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游客的品質化需求。以“互聯網+”為依托,當前旅游營銷服務日趨呈現品牌化,旅游服務需要進一步擴大電子商務服務規模,同時樹立品牌意識,與游客形成良好互動關系,以網絡為工具,真實化地推廣各類營銷內容。因此,旅游服務工作需要具備強大生命力,推進旅游宣傳長期持續化落實,將創新旅游放在首要位置:
1.結合游客的需求,進一步凸顯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吸引消費者關注目光;
2.進一步降低游客在旅游服務選擇方面所投入的時間精力,通過品牌化服務擴大消費市場;
3.建立高效信息共享平臺,有效整合多元內容,結合旅游發展中的一些新因素,推動政府、企業、游客共同參與保障旅游營銷服務工作;
4.加大對各類數據信息的監控力度,有完善的售后服務保障,形成有效的品牌服務意識;
5.借力“互聯網+”技術,推動我國智慧旅游服務實現長足穩定發展,為游客帶來良好出行體驗的同時,為旅游目的地居民增收致富拓寬路徑。
三、“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必要性
(一)可促進學生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
在“互聯網+”的影響及帶動下,智慧旅游模式已經在各個地區全面推廣,傳統的旅游市場格局發生了新變化,人們也通過智慧出行方式構建了一些全新旅游新思路,如反向旅游、錯峰旅游,還有親子游、研學游、散客拼團游等,都是對傳統旅游營銷模式的顛覆性改變。這些新型旅游模式成為近年來旅游消費的新需求,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旅游品質的新要求。當前傳統的旅游市場營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在“互聯網+”時代,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應當重視課程建設,迎合行業新需求,加強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并融入現有的旅游新模式,迎合市場培養學生,以此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引導學生建立復合型知識結構;突破單純的旅游市場營銷學習,真正將旅游、服務、綜合管理與智慧出行相結合;增強學生信息整合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應用各類軟件;推進線上調研及旅游營銷活動的綜合性策劃,以更好地適應智慧旅游市場發展新需求,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旅游市場營銷人才。
(二)提升學生旅游信息化營銷意識
以“互聯網+”為依托,當前各大景區、民宿以及文旅服務中心都在積極推進線上宣傳與信息化推廣工作,并依托智慧化手段開展線上預約、線上購票、線上路徑規劃、數字導游等各類智慧化服務模式。這樣既保障了旅游營銷的綜合質量,又可以更好地為旅客提供智能便捷化信息查詢服務。同時,在智慧旅游的驅動下,旅游專業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信息化營銷意識,熟練掌握網絡技能,以適應“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旅游市場的新需求;積極探索旅游宣傳的線下線上營銷路徑,幫助人們從多渠道獲取旅游資訊,并針對性地為客戶推送優質旅游資源。“互聯網+”助力下傳統旅游模式向智慧旅游模式轉變過程對旅游專業人才的營銷意識與信息化營銷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與改革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信息化營銷意識。教師應當以互聯網為依托,引導學生掌握對各類數據的收集管理,拓寬學生實踐的渠道,實現校企合作育人,有力貼合游客興趣需求,開發多元化旅游產品,滿足不同游客出行需求。
(三)可增強學生對旅游信息的識別意識
以“互聯網+”為依托,大量旅游信息實現了高效聚合,使得游客對旅游市場營銷人員提供建議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各類游客可以從一些景區資料介紹和營銷宣傳材料,或者從其他游客的真實體驗中獲得更加翔實豐富的反饋信息。因此,在旅游市場營銷工作中,學生需要對各類旅游信息的真實性有一定的識別能力。教師在“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獲得準確的旅游數據,如在營銷工作開展中從以旅游企業為中心向以游客為中心有效轉變,凸顯出旅游信息的經濟地位;通過多平臺數據反饋,推進旅游市場營銷綜合資源開發,引領旅客更好地規劃旅行時間,為游客制定個性化的出行方案;結合游客的旅游需求,進行旅游環節的增刪與豐富性設計,充分體現旅游信息對游客行程規劃的參考性價值;讓旅游營銷服務更好地創造經濟效益,提高游客滿意度,為游客帶來良好出行體驗,讓旅游市場營銷工作進一步實現服務升級,為旅游產業發展帶來良好經濟效益。
四、“互聯網+”背景下“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與改革方向
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的建設需要制定科學化的教學內容,堅持以生為本,構建完整教學系統,立足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提升;有效融入社會資源,為學生社會實踐和崗位技能提升提供有效指引,真正讓學生專業技能掌握,使學生走出課堂后能夠順利融入企業,勝任旅游市場營銷工作。
(一)基于市場需求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在智慧旅游背景下,要想深度提高學生旅游市場營銷技能,為學生今后勝任旅游營銷崗位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就必須結合當前市場對旅游人才的專業化需求開展有效調研,重新整合課程內容,選取更適宜學生學習和接受的優質內容,構建專業育人體系。在智慧旅游背景下,一線旅游產業大量需要復合型營銷人才。因此,學校不僅要重視對傳統營銷理論課程的講解分析,還要引導學生加強信息化操作,培養學生形成敏銳的信息素養。首先,學校應當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前通過信息化手段,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掌握理論知識,從而有更多時間進行實踐教學。其次,學校應當以互聯網為依托,將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營銷策劃、路線處理、圖像處理、新媒體認知等課程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開展線上線下同步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營銷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學校應當在實踐中引入校企合作育人意識,結合具體案例,讓學生掌握線上旅游市場營銷工作開展的有效路徑,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旅游營銷崗位勝任能力。
(二)重視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
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需要真正為學生學習實踐創造有效條件,深度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力,實現多元方法的交互運用。首先,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應用案例教學法,幫助學生掌握旅游市場營銷綜合過程,讓學生通過市場調研確定針對性營銷目標,做好旅游市場營銷的控制方案;根據案例內容提出科學的市場定位,運用課內所學資料讓學生開展具體性實踐;將案例閱讀、網絡查詢與營銷方案制定相融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旅游市場營銷課程還需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充分運用圖片、視頻、電視節目、影音資料等,讓學生有效學習旅游市場營銷綜合過程,將案例分析與學生觀摩體驗相結合,擴大市場營銷課程內容,營造輕松愉悅學習氛圍,以此滿足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需求。
(三)以就業為導向凸顯實踐性育人
在“互聯網+”時代,“旅游市場營銷”課程建設與構建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促進學生對旅游市場營銷技能的掌握。為了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學校還要進一步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以電商平臺為依托,讓學生熟悉各類智慧旅游軟件,掌握智能終端設備操作的方式,真正讓學生成為知旅游、懂技術、善營銷的優秀人才。學校也可以構建仿真實驗室,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加深對智慧營銷的認知;結合旅游景區實驗室、旅游仿真中心、旅游電子商務實驗室等多個環境,為學生提供實訓場所,實現旅游市場營銷人才精準培養,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加強與企業的對話意識,引導企業具體案例,促使學生掌握了信息化營銷技能并具備敏銳的市場意識,從而更好地適應智慧旅游趨勢,為游客提供準確、及時、便捷的信息服務;從企業引入具體案例,讓學生模擬、實踐,以此推動智慧旅游營銷工作的深度落實,為企業培養更多素養達標的優秀人才。
五、結束語
總之,在“互聯網+”時代,智慧旅游新模式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線上服務的全面普及,為人們旅游出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催生了更多新型旅游模式。以“互聯網+”為依托,傳統的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應當積極推進創新性改革,提高課程本身實踐性,融入智慧旅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工作則需要學校方面統籌策劃,構建科學完善的育人體系,堅持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交互運用,凸顯實踐育人,助力學生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楊璐.“旅游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西部旅游,2023(13):103-105.
[2]李娟,陳靈萍,張天喜.基于產教融合的職業院校課程改革探索——以旅游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山西青年,2022(02):139-141.
[3]莊雪球.基于智慧旅游“旅游市場營銷”應用型課程建設與改革[J].大學,2021(47):119-121.
[4]蒙涓.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旅游市場營銷學”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當代旅游,2021,19(22):88-92,97.
[5]張金鳳.關于“旅游市場營銷”重點建設課程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7(1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