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AiClass教學平臺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幫助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實時、準確的學情信息,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分闡述了AiClass教學平臺的基本作用,并以實際案例來說明,以期為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地理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Aiclass;教學平臺;初中地理;翻轉課堂
一、引言
Aiclass教學平臺可以實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進行科學地分析和評價,使得教師能夠更接近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師生、生生的教學互動之中,同時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
二、Aiclass教學平臺的功能與優勢
(一)Aiclass教學平臺的功能
AiClass云課堂是建立在ECO云開放平臺之上的智能教學技術,通過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相融合,方便教師進行智能化、交互式、移動化、個性化地教學[1]。Aiclass云課堂平臺是一種具有課堂投影,屏幕廣播,資源推送,即時統計等一系列功能的教學軟件平臺。它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這有助于形成高效、及時和互動的課堂教學。
(二)Aiclass教學平臺的優勢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樣化的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教育教學領域更是如此[2]。學好初中地理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如何科學地設置初中地理課程的內容,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師需要解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首先,基于Aiclass教學平臺的初中地理翻轉課堂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它大大提高了教師備課和教學的效率,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研究,理解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建設優質的課堂。其次,通過引進 Aiclass教學平臺,可以擴展老師的教學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們一些課本上不具備的教材和教材,拓寬他們的知識范圍,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登陸這個系統,查詢相應的教學資料,為學習和訓練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三、基于Aiclass教學平臺的初中地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基于Aiclass教學平臺開展的初中地理翻轉課堂實踐能夠更好地將課前、課中、課后三大階段進行有效銜接。在課前,教師可以在平臺上傳相關的資源信息,組織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提前收集和了解相關資料,為后續的課程教學奠定基礎。在課中,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在課后,教師可以利用Aiclass教學平臺實現跟蹤反饋,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課前:資料收集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大多由教師單方面地向學生傳遞基礎知識,帶領學生梳理知識脈絡。而基于Aiclass教學平臺的初中地理翻轉課堂,需要教師調整自己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改變過去過分依賴教師的被動式教學方式。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 Aiclass的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課堂前的復習,以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在課堂上,老師要事先規劃好重點、難點,并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相關的思維導圖及教學錄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教學平臺上的有關信息進行檢索,以便進行下一步的地理知識學習以及翻轉課堂的實踐。第三,在預習階段,教師應首先組織學生收看由教師錄制或收集的微電影,以鞏固基本的知識;結合平臺上的一些相對簡單的習題練習,輔助教師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進行客觀的檢驗,并協助他們渡過下一步的學習[3]。
(二)課中:合作展示
在課中教學環節,教師需要結合Aiclass教學平臺中的過程性數據以及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內容統籌。在導入新課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預習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例如學生在觀看預習視頻時有哪些方面有困惑、哪些內容看不懂、哪些概念不理解等。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討論,以此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幫助教師更好地完善備課,提升課堂教學效果[4]。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分好學習小組,確保各個小組基礎水平相同,并且各組組內都有水平不同的學生來擴展交流視野,以此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各小組可以將本小組的討論結果以圖片或思維導圖的形式發布在Aiclass云課堂的討論區。在教師提出具體的思考問題后,組內學生彼此進行交流分析,再由小組長統一本組的意見,并委派一名小組發言人回答教師提出的核心問題。當一個小組在展示回答時,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在發言人結束發言之后進行補充。在發言完畢之后,其他小組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可以提出。此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小組討論情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介入,起到點撥促進的效果。在課堂教學環節,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教師需要結合Aiclass教學平臺進行靈活的課堂檢測,以此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內容理解程度。對于一些共性問題,教師可以考查學生的基礎;對于一些重難點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變式拓展,進一步檢測學生的知識運用情況。最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配合思維導圖工具,帶領學生系統地梳理本章節的知識點和知識脈絡。通過思維導圖構建的知識體系,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本節課知識,進而提升總結概括能力,深化課堂教學效果[5]。
(三)課后:總結評價
結合Aiclass教學平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本節課的表現情況和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回顧。教學平臺為學生的課后答疑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能夠靈活地調度平臺上教師的課件和板書,使得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更好地落實分層教育。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回放微課,再次學習一些未掌握的內容,從而起到復習鞏固的效果。
四、基于Aiclass教學平臺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拓展資源空間,啟發學生思考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教育教學的空間,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創新提供了新的機會與挑戰。在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引入Aiclass教學平臺能夠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結合云平臺開展講評能夠讓傳統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除了新課知識教學以外,教師往往還需要結合地理試卷進行評講。但是,在以往的試卷評講環節,教師大多需要結合已有的教學經驗進行評講,常常會出現評講過程完全以教師為中心的問題。但是,初中地理試卷講評課最大的作用就是糾正和提高,它可以讓學生們對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檢查,并以科學的思想來找尋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試卷試題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并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和錯誤原因。通過Aiclass教學平臺,結合云課堂中的資源上傳功能,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試卷答題情況,將自己對該試卷的總結、心得收獲上傳到云平臺的資源庫中。在查看學生上傳的試卷分析情況后,教師需要調整試卷講評課的主次內容,基于學生試卷中的典型錯誤,進行優質解答,鼓勵學生總結評價試卷情況,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將自己具體的錯題題號以及該錯題的失分原因上傳到云平臺,再系統地總結本班學生的錯題情況和具體原因,為有針對性地試卷講評奠定基礎。
通過 Aiclass教學平臺的屏幕播放功能,老師也可以向全班推送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演示,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發現問題,啟發思考學生通過觀看和分析他人的錯誤,加強對初中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配合屏幕投影功能,將一些學生的優秀試卷答題案例進行投屏,生成相應的教育教學資源,鼓勵其他學生向優秀學生看齊,再借助教學平臺中的畫筆功能,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以此激活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利用變式訓練,鞏固拓展提高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知識之間的聯動變通,在講解知識點時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真正讓學生做到“懂一題會一類”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利用Aiclass教學平臺的畫筆功能,靈活調整問題中的某一或某幾個變量,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答題,以此提升教學的精準性,靈活地拓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實現舉一反三,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也設計了隨堂練習環節,但是往往效果有限,大多數教師也僅僅是依據自己的經驗來評價這一節課的教學效果。而在 Aiclass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使用實時監測功能,能夠通過后臺數據實時掌握課堂檢測中每個學生的答題情況,這能夠有效實現對問題的精確定位,從而解決了以前在課堂上,學生在隨堂考試中回答的時間太長或回答得不夠充分的問題。在Aiclass教學平臺中的即時統計功能的支持下,教師能夠實時看到學生答題的正確率和所用時間,并給予學生及時地反饋和支持,有效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保障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及時為學生生成相應的答案解析,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
(三)巧用視頻資源,創新課堂模式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善于發揮Aiclass教學平臺的教學優勢,利用視頻資源直觀生動的特點。在講解具體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通過生動的視頻資源,讓學生進行初步學習,再配合課堂知識講解,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在課后,學生還可以進入到Aiclass教學平臺的資源庫中,搜索與本節課相關的拓展性視頻,對本節課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在云平臺上,學生的學習實踐將會更加靈動便捷,學習方式也更加多樣。這種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教學形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則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思路,善于發揮技術優勢,積極建設課堂創新模式,努力突出新技術、新平臺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優化平臺的應用功能。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翻轉課堂教學中應用Aiclass教學平臺,能夠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教學目標,基于本班學生的學習基礎,做好平臺資源的整合與篩選,實現精選精用,同時依托平臺優勢,積極構建初中地理教學新模式,使新資源、新技術成為推動初中地理高質量教學的得力助手。
參考文獻
[1]李靜,李寧.淺談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新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3,(01):248-251.
[2]錢藝璇.翻轉課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研究——以人教版“大洲和大洋”為例[J].考試周刊,2022,(37):125-129.
[3]湯亮.運用Aiclass教學平臺糾正學生本體感覺偏差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學,2021,(Z1):118-119.
[4]王靜.基于Aiclass賦能初中地理全方位體驗式學習的教學實踐探析——以滬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中《長江》一課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24):60-62.
[5]關琳.AiClass云課堂與中學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探討[J].北方音樂,2020,(07):1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