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膊痛是牛等家畜類動物養殖過程中常見高發疫病,在牛養殖工作進行時,若牛長時間生活在潮濕環境中,肩關節受到挫傷,均容易誘發肩膊痛。該疾病發病相對較為緩慢,且病程持續時間長,后期會出現各臨床特征,若癥狀嚴重、治理不及時,極易對牛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1牛肩膊痛概述
牛肩膊痛作為一種養殖常見病,發病部位是牛的前肢肩關節,患病后會表現為患處肌肉緊硬、顫抖的癥狀,還會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影響牛正常走路和行動。結合病理,可將疾病分為兩類:寒傷肩膊痛、閃傷肩膊痛。寒傷肩膊痛多是因為風寒濕邪入體,對牛的靜脈造成損傷,造成氣血失衡,阻塞經絡,出現疼痛癥狀。牛的生長環境比較潮濕,受涼或出汗后受風,均容易導致該疾病高發。閃傷肩膊痛多是由于肩關節挫傷,致使氣滯血瘀所造成的。牛跌倒、磕碰或受到外物擊打,均容易出現該疫病。肩部肌肉或軟組織的拉傷、扭傷、肌肉炎癥等問題可能導致牛肩膊痛。神經受損或神經性疼痛可能是牛肩膊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疾病出現后,若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減輕疾病可能對牛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反之,若治療不及時,極易出現疾病進展,造成患處破潰流膿,誘發膿毒敗血癥等疫病,給養殖工作造成極大的打擊[1]。在養殖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并提前干預牛肩膊痛,這有助于減輕疾病對牛生長發育的不利影響。早期的治療可以緩解疼痛、恢復功能,幫助牛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另外,患病的??赡茈y以正常行動和進食,食欲飲欲下降,這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生產效益。此外,若其他牛受到感染,還會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于牛肩膊痛等疾病的管理至關重要。飼養管理人員關注牛群健康狀況,如遇病例,及時展開治療。
2中獸醫治療方法
當前,在進行牛肩膊痛治療時,會選擇中獸醫方式進行治療,對疾病進行積極干預,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同時安全性方面比較有保障,副作用小,且能夠避免多種并發癥。實際治療時,可選擇以下方式:
2.1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其能夠較好治療氣滯血瘀所造成的牛肩膊痛,效果比較好,能夠起到理氣止痛,促進氣血更好運行的效果,改善肌肉緊張的現狀,可以出現神經壓迫,緩解肌肉僵硬麻木的現狀,有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在治療時,可以對毫針療法進行應用,將毫針刺入患病牛皮內,應用相對較為廣泛。在應用后能夠較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癥狀,緩解疼痛。大部分牛在患有肩膊痛疾病后,會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相關癥狀出現后會造成牛煩躁不安,食欲降低,制約其正?;顒雍蜕L發育的,使用毫針,針刺患病牛的追風、涌泉、寸子、八字等穴位,即可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科學用針,毫針的針尖可以在小關節囊位置起到疏經通絡的效果,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神經末梢在受到刺激后,會更多的釋放神經介質,緩解疼痛,促進疾病恢復,多次運用,能夠較好的緩解癥狀。
可以在治療時使用電針療法。該方法是在針刺基礎上,對電針儀進行應用,借助微量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相關穴位,能夠產生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應用時,可以先使用毫針找準要刺的穴位,在局部感知麻痛后,將毫針通電,然后電流會對患病牛穴位產生作用,能夠起到行氣止痛的作用,且該治療方式效果維持的時間長,效果好,可明顯緩解患畜神經性炎癥,促進牛盡快恢復健康。
浮針療法是常用的技術措施,該方式應用時,所應用的針不會深入牛的肌層,而是對非病痛處淺筋膜層進行掃散,以提高疼痛組織的活躍度,對其生理機能產生改變,緩解炎癥,使得疼痛部位的肌肉神經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借助經絡的傳導,還可以較好緩解肩膊疼痛,起到理氣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
火針療法的應用頻率比較高,實際應用時,可先選好針刺部位,使用酒精燈將針具燒紅至白亮程度,并馬上刺入到穴位中,借助高溫,使得穴位的經絡可以全部打開,可較好緩解各種臨床癥狀。應用時還需注意嚴格遵循取穴標準,迅速刺入,借助經絡傳導作用,可以獲得溫通氣血、調和陰陽、祛風散寒的效果。同時該方式的運用對于牛機體的傷害比較小,安全性較高,治療效果較好,恢復速度較快,值得在臨床中做好推廣和應用[2]。
水針療法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治療方法,運用時,會對選定穴位注入藥物,利用雙重刺激機體穴位治療患病牛的炎癥部位,針刺與給藥兩種治療方法能夠綜合發揮作用,緩解各種臨床癥狀,促進患病牛盡快恢復。水針療法還就可以促進藥物本身發揮作用,使得穴位部位的經絡完全打開,緩解疼痛,治療效果比較好。這是由于動物各穴位與器官間有著密切聯系,借助水針療法,可以相互作用、貫通,對穴位起到一定刺激作用,提高血液循環速度,從根本上解決患病位置的炎癥狀態。
平衡針療法的應用,可以直達患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實際治療時,可嚴格遵循取穴標準: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實際應用時,可以對神經周圍的穴位進行針刺,加速肩膊痛患牛神經周圍血液的流動速度,緩解疼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2.2中藥內服治療
牛肩膊痛的中藥內服治療可選擇的方劑較多,多種方劑均被廣泛應用到實際治療工作中,實際治療時,通過做好多種中藥材的科學配置,發揮其中有效成分的作用,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通過直接服用,即能夠促進患病牛免疫功能的恢復,提高治療效果。實際治療時,具體可選擇以下方劑:
方劑一:獨活45 g,當歸、熟地、黨參、芍藥、茯苓、桑寄生各30 g,杜仲、防風、秦艽、牛膝、川芎、桂心各24 g,細辛、炙甘草各15 g。上述各藥材混合研末,加入開水沖調,候溫后讓患病病牛服用,每天1劑,連續用藥5~7 d,即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方劑二:取當歸30 g,枇杷葉、丹皮、天花粉、桔梗、黃藥子、白芍、白藥子、沒藥各20 g,大黃、紅花各15 g,甘草10 g,治療方法同上,可以較好的緩解各種癥狀,促進患病牛盡快的恢復。
方劑三:可以取防風30 g,葛根、羌活、當歸、獨活、山藥各25 g,連翹、烏藥、黑附子、柴胡、升麻、甘草各15 g。
方劑四:可取金銀花30 g、乳香、當歸、夏枯草、木香、沒藥、香附各20 g,川芎、烏藥、白芷、羌活、薄荷、陳皮、紅花、甘草各15 g,草烏、川烏各10 g。
實際治療時,通過做好上述藥物的科學,讓患病牛及時的服用,能夠獲得較好的疾病治療效果,實際治療時,所應用方劑中的各種藥物能夠較好的起到消炎止痛、提升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對于患病牛癥狀的緩解與疾病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且各種中藥材比較安全且易獲得,通過及時做好應用與治療,對于病情恢復能夠起到積極作用[3]。
2.3中藥外敷
中藥外敷是治療牛肩膊痛比較有效的方法,實際運用時,應科學選擇各種中藥材,進行藥物外服,促進患病牛血氣暢通,消散熱氣,改善疼痛等癥狀。具體可結合患病牛所表現出的各種癥狀,提高藥物選擇的針對性,之后混合研末,并添加其他制劑,最終將其調和滿足治療需求的劑型,外敷到患處,最終運用適合的敷料與醫用膠帶做好固定,該方法的運用不僅能夠直達患處,同時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優勢比較明顯,能夠顯著提高患畜的預后效果,值得在實際應用時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現階段,中藥外敷治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劑型為藥膏,如敷膊散。該方劑中主要成為是梔子研末,小麥面為輔,配合醋進行調和,最后敷于患處。中藥外敷治療通過對各個劑型敷于創面的方法,能夠促進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得以更好的發揮作用,患處疼痛情況,環節各種炎癥,促進機體免疫力恢復,對肩膊痛患??祻推鸬椒e極作用。
2.4推拿按摩
從中獸醫角度出發,進行牛肩膊痛治療,可以使用推拿按摩手法來幫助牛緩解肩膊痛癥狀。推拿按摩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運用按摩和刺激身體特定的穴位和經絡的方式,以促進牛體血液循環,起到舒緩肌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這有助于改善各種臨床癥狀。針對牛肩膊痛,中獸醫可以運用一些特定的推拿按摩手法,像揉、按、捏、推等,以及應用舒筋活絡手法,如織掃、穴位刺激等。相關措施均能夠幫助病例舒緩緊張的肌肉,促進氣血流通,減輕肩膊痛的不適感。通過綜合治療,能夠從不同層面上對病牛的身體做好調理,提高治療效果。
2.5討論
中獸醫在治療疾病時,會結合每只牛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綜合考慮患病牛只的癥狀、體質特點及致病因等因素,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中獸醫注重調理患病動物身體健康,其不僅僅局限于對癥治療。借助中藥內服等方式,能夠幫助牛平衡體內的陰陽氣血,增強身體抵抗力及自愈能力,從而提高恢復效果。同時,中醫治療通常采用天然草藥,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其所出現的副作用較小。相較于某些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的方式,中獸醫治療方法更為安全。
綜上所述,隨著養殖工作的發展,在牛養殖工作過程中,對于疫病的防控工作更為關注。當前,在防控牛肩膊痛疾病時,更多防疫人員會對中獸醫的治療技術展開應用,中獸醫治療牛肩膊痛具有效果好、安全、高效等優勢,副作用小,能夠較好控制疫病,降低疫病可能對養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相關防疫人員應加強學習,對中獸醫治療牛肩膊痛的各種具體方法展開學習和實踐,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推動養殖工作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興國.中獸醫治療牛肩膊痛的方法探究[J].中獸醫學雜志,2022(11):21-23.
[2]張喜霞.中獸醫治療牛肩膊痛[J].中獸醫學雜志,2021(6):55-56.
[3]牛永新.當歸四逆湯加味治療牛肩膊痛120例[J].中獸醫學雜志,2009(2):30-31.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農業農村局李富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