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勞動力閑置現象與日俱增,導致農村勞動力就業壓力過大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提出了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但政策有效實施需要政府和農戶(政策主體)的共同參與,因此厘清農村勞動力對此政策的滿意度影響因素十分重要。通過調查數據、使用訪談、問卷調查、回歸分析等方法對農村勞動力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勞動力個體、政策優勢、薪酬福利待遇、政策宣傳力度、政策實施等因素(Plt;0.05)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產生了顯著影響。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提升薪酬待遇,加強政策宣傳等方法提高“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
關鍵詞:政府有組織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05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日益凸顯。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旨在通過有序、合理的方式將農村勞動力引導到城市和非農產業就業,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然而,這一政策的實施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執行力度、農民的認知程度和參與意愿等。因此,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對于完善相關政策、提高政策執行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阿克蘇市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問題日益突出。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在阿克蘇市的實施,對于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政策宣傳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農民參與意愿不高等。因此,以阿克蘇市為例,探究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影響因素,對于完善相關政策、提高政策執行效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數據來源與處理
1.1"數據來源
本研究與相關政府機構合作收集數據,本文數據來自阿克蘇市6個鄉鎮,根據阿克蘇市人社部門提供政府組織轉移出阿克蘇市的農村勞動力為樣本,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筆者與近3年通過組織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取得聯系,對組織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及其他農村富余勞動力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總共267份,得到有效問卷216份。
1.2"變量選擇
通過文獻綜述法和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從設計問卷中分別從勞動力個人基本信息即勞動力個體特征(年齡、性別、文化水平、家庭月均收入等)、轉移后薪酬待遇滿意度"、政策宣傳力度、政策實施滿意度等9個要素作為解釋變量,“政府有組織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為被解釋變量,具體賦值情況如表1。
2"研究模型設計
2.1"模型設計
本文通過SPSS軟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法分析“政府有組織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的影響因素,根據上述數據,建立如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假設Y與X1、X2、X3、X4、X5、X6、X7、X8、X9有如下關系:
Y=β0+β1χ1+β2χ2+β3χ3+β4χ4+β5χ5+β6χ6+β7χ7+β8χ8+β9χ9+ε(1)
(1)式中,Y為“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X1年齡、X2性別、X3文化水平、X4家庭月均收入、X5薪酬滿意度、X6住宿條件滿意度、X7節假日福利滿意度、X8政策宣傳力度滿意度、X9政策實施滿意度。β1、β2、β3、β4、β5、β6、β7、β8、β9為待定系數,ε為誤差(4)。通過統計分析得到表2,因此可得出多元線性回歸方程:
Y=5.215+0.49χ1-0.194χ2-0.116χ3+0.046χ4+0.108χ5+0.138χ6+0.137χ7+0.084χ8+0.11χ9(2)
2.2"模型檢驗
通過上述9個自變量構建的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具體如表3),模型擬合度評價中調整后R2值為0.76,說明該模型對數據的擬合情況好,意味著年齡、性別、文化水平、家庭收入、薪酬、住宿條件、節假日福利、政策宣傳力度、政策實施可以解釋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76%的變化原因;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著不存在共線性問題,且VIF值均小于3,說明數據統計符合事實;模型中D-W值為1.824在2附近,說明樣本具有獨立性,模型較好;模型中F值為1.419,說明模型具有統計學意義。
2.3"回歸結果分析
因此,以上9個因素對于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的影響分析如下:
2.3.1"勞動力個體特征
X1年齡:由表2回歸結果可知,農村勞動力個體中年齡特征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049,該結果說明年齡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政策滿意度具有正向影響。X2性別:農村勞動力個體中性別特征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94,該結果說明性別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政策滿意度具有負向影響。X3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作為個人特征中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標,特征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16說明文化水平越高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政策滿意度就越低。其原因是文化水平越高對其工作期望越高,且高學歷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愿意做體力勞動,而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勞動力就業方向以普工等體力勞動崗位為主。X4家庭收入:本次統計的家庭收入是家庭勞動力人口月均收入,家庭收入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046,說明家庭收入越高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政策滿意度就越高,家庭收入高則為勞動力提供的保障越多,勞動力的滿意度自然會提高。
2.3.2"薪酬與福利待遇
X5薪酬滿意度:在模型變量中,薪酬是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影響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其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08,說明薪酬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為正向影響,且從數值上看影響較大,因此薪資水平越高對此政策滿意度越高。X6住宿條件滿意度:其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38,說明勞動力對住宿滿意度提高也會正向影響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X7節假日福利滿意度:其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31,說明薪酬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為正向影響。整體來看薪酬與福利待遇滿意度高則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也高,說明對于向外轉移的勞動力較為重視薪酬待遇。
2.3.3"政策宣傳力度滿意度
政策宣傳力度滿意度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084,說明政策宣傳越到位勞動力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就越高,因此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的宣傳。
2.3.4"政策實施滿意度
政策實施滿意度因素的標準化偏回歸系數B=0."110,說明政策實施滿意度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為正向影響,除去薪酬待遇滿意度外,政策實施滿意度因素系數最高,說明政策的實施因素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的正向影響僅次于薪酬待遇因素。說明政策實施越規范越合理,農村勞動力對于政策的滿意度越高。
3"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勞動力對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政策滿意度。可以看出,在政府有組織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具體的政策措施以提高滿意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3.1"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向外轉移勞動力會存在異地就醫不方便等社會保障問題,政府需要建立全面、可靠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服務。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其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提高醫療保障覆蓋率和費用報銷比例;建立失業保險體系,為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提供就業和再就業的相關服務和資金支持;給予住房保障,為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提供住房保障,提供統一和設施完善的宿舍;落實養老保障,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年金制度等,為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提供養老保障服務。
3.2"推行職業技能培訓和培訓計劃
向外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基本上文化水平低且無專業技能,政府需要加強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制定針對不同勞動力類型的培訓計劃和課程。具體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推行“工學結合”“產學研用”等新型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鼓勵政府合作企業參與培訓,提供相關崗位和實踐機會,加快疆內輸入人才的培養過程;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如在職培訓、線上培訓等,滿足政府向外有組織轉移勞動力的不同需求。
3.3"發展多元化就業崗位
阿克蘇市向外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較為單一,以普工、操作工等體力勞動崗位為主,因此政府需要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村向外轉移的富余勞動力就業,發展多元化的就業崗位。具體措施包括:擴大疆外企業合作的廣度,吸納多元性發展的企業與政府促成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合作,從而提升就業崗位廣度;加強合作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引進,提高企業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更加優質的工作機會;鼓勵向外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走向農村電商等新興產業,為自身提供更靈活和自主的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劉寧,祝梅,楊虹,等.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政府角色與職能——對新疆政府組織型勞務轉移的調查與分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1):8184.
[2]李明,任海琴.河南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情況分析和政策建議[J].河南農業,2009,(15):67.
[3]李沖.鄭州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
[4]熊雯雯.農村外出勞動力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以宜春市袁州區為例[D].江西農業大學,2014.
[5]崔守業.催化裂化原料和液相產物中氫含量的回歸預測模型[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21,(03):662668.
[6]馬亞南.新疆和田地區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滿意度研究[D].新疆農業大學,2020.
[7]朱亞東,楊寧生.基于嶺回歸模型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6):251257.
[8]祝梅,楊虹.農村勞動力轉移中的政府角色與職能——對新疆政府組織型勞務轉移的調查與分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8,(1):8184.
[9]肖擁軍,萬蕓,唐嘉耀,等.民族地區農村居民對旅游扶貧政策滿意度研究——基于湖北五峰栗子坪村的旅游精準扶貧調[J].湖北農業科學,2018,(19):1418,23.
[10]羅紅云,孫軍武.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現狀、影響及對策[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9,(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