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和審美感知。以一次中班美術活動“門前那片油菜花”為例,探討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創新活動中的運用及其教育意義。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體驗和創作,此次活動成功促進了幼兒對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表達,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創造力。
關鍵詞:自然材料;美術創新活動;情境教育
作者簡介:曹鈺鎣(1997—),女,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實驗幼兒園。
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自然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則是一種富有創新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方式。自然材料因其獨特的形態、色彩和質感,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和無限的想象力。本文旨在通過一個具體的美術活動案例,深入探討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創新活動中的運用及其對幼兒發展的影響。
一、自然材料的選擇與準備
自然材料是指來源于自然界、未經加工或僅經過初步加工的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常見的自然材料包括樹葉、花朵、樹枝、果實、石頭等。這些材料具有豐富的形態、色彩和質感,能為幼兒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和創新平臺。
在幼兒園美術創新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收集各種自然材料,如撿拾落葉、石頭等。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麗與神奇,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在收集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提問和討論,引導他們發現自然材料的形態、色彩和質感等特點,為后續的美術創作打下基礎[1]。
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適合他們的創作主題和活動形式。例如,可以讓幼兒利用樹葉、花瓣等材料進行拼貼畫創作,或利用樹枝、石頭等材料進行雕塑創作。這些活動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協調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門前那片油菜花”美術活動中,筆者選擇了油菜花這一典型的自然材料作為主要的教學素材。油菜花不僅色彩鮮艷、形態各異,而且易于獲取,非常適合用于幼兒的美術創作。在活動開始前,筆者踩點了幼兒園門前的油菜花田,選擇了適宜的創作場所,利用樹枝、樹葉制作了畫筆,并準備好了畫板、彩色紙、顏料等豐富的基礎性創作材料,以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二、自然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
(一)觀察與體驗
在活動開始階段,筆者組織幼兒到油菜花田實地觀察,讓他們親身感受油菜花的美麗和芬芳。通過觀察油菜花的形態、色彩和生長環境,幼兒對油菜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不僅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還為他們后續的美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1]。
在首次教學后,筆者發現幼兒因為缺少前期對于油菜花生長過程的經驗,故此藝術創作過程中有幼兒直接從油菜花的花朵或花葉開始表現,雖然藝術效果大同小異,但對于幼兒的實際體驗來說是一種缺失。為了彌補這種缺失,同時給幼兒帶來更直觀的體驗,筆者在第二次活動開始前給幼兒觀看了油菜花生長的視頻,幼兒在表現過程中出現了變化,所有幼兒都能從根部向上表現[2]。
為了驗證幼兒親身體驗對于幼兒藝術表現能力的影響,在當年冬季,筆者帶領小班幼兒在班級種植園地種下了一批油菜;次年,筆者帶領同一批幼兒再次開展了該活動,在活動中筆者發現,幼兒對于葉子的表現更加細節化,油菜花的樣態也出現了差異性,畫面表現得更加生動。
通過實踐可以發現,幼兒在藝術創作活動中對于事物的觀察與體驗可以是靜態的,但如果給予幼兒在真實情境中追本溯源的長期性、動態性的觀察與體驗,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藝術表現形式,還可以增強幼兒情緒情感的體驗。
(二)創作與表達
1.導入環節
導入環節中,筆者運用一株油菜花引發幼兒的思考和討論:這是什么?這是怎么生長出來的?使幼兒產生繼續探究的興趣。隨后,筆者用一段視頻完整展現了油菜花的生長過程,為后續的環節埋下伏筆。在此過程中,通過真實油菜花的展現與觀察,幼兒大膽猜測油菜花的生長規律,了解油菜花的習性特點,激發幼兒一起去油菜花田創作的興趣。
2.創作環節
到戶外油菜花田后,教師拿出提前準備的材料:畫板、彩色紙、顏料(可以提問:綠色可以用來畫油菜花的什么?黃色可以用來畫油菜花的什么?),還有一支春天的畫筆(用樹枝和樹葉做的),并向幼兒提出“我們一起來在紙上種花吧!”的邀請。幼兒在進入油菜花地的時候是十分興奮的,他們觀察著成片油菜花的形態,吮吸著花草的芳香,感受著油菜花田的魅力,對于教師的邀請表現出來的是積極、主動的態度。
創作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自然材料,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屬于他們自己的油菜花田。創作過程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鋪設泥土。幼兒鋪設潮濕的泥土(濕泥土帶有附著性),營造種植前翻土的情境。第二步“撒”種子。幼兒將樹葉筆沾上綠色顏料,點在泥土上。第三步長出花莖和花葉。教師創設語言情境:“快來給種子澆澆水,施施肥。我們的油菜花發芽了,花莖變粗了,再給它松松土,葉子也長出來了。有的油菜花,大口大口地吃著營養土,長得又高又大,有的油菜花吃得少,就長得小了?!币龑в變豪^續向上延伸。第四步開出油菜花。教師繼續運用語言情境引導幼兒利用黃色的顏料畫出星星點點的黃色油菜花。第五步添畫蜜蜂、蝴蝶。在觀察過程中,幼兒發現了許多蜜蜂和蝴蝶在采蜜,由此在繪畫的最后加入了添畫蜜蜂和蝴蝶的環節,進一步豐富畫面的同時,也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展。
幼兒用樹葉筆沾上顏料,在畫板上自由地揮灑,一片片鮮艷的油菜花在他們的筆下綻放。這種創作過程不僅鍛煉了幼兒的手部協調能力和審美能力,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創作的樂趣和成就感[3]。
3.評價環節
最后的展示評價環節,依舊在田野中進行。幼兒創作的油菜花畫作依靠在油菜花邊上,教師在田埂上與幼兒共同欣賞畫作并進行評價:“你們的油菜花田都好美??!你的高高的,你的有高有矮,你的花開了很多,你的花開得真鮮艷,我是小蜜蜂我肯定愿意到你的花田做客!你還給小花加上花蕊啦……”活動之后,我們把畫作留在田間給其他班的幼兒觀摩欣賞,幼兒在自然環境中持續感受藝術與自然的融合之美。
4.延伸活動
在此次活動之后,幼兒對這塊油菜花田充滿了興趣。基于幼兒的興趣,我們又多次走進油菜花田,運用麻布開展了油畫活動,運用柳條、花莖開展了國畫活動,運用鵝卵石、油菜花葉、油菜花瓣等材料開展了拓印活動,運用陶土等材料開展了泥塑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打破了教室的壁壘,讓幼兒在自然生態的環境里自由自主地進行多樣化的美術創新活動。
三、自然材料的教育意義
(一)激發探索興趣
自然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在美術創新活動中,教師通過使用自然材料,可以讓幼兒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和多樣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促進他們思考和學習。例如,在課例中,教師使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自然材料制作了不同的畫具,引導幼兒觀察和比較不同材料的特征和性質,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培養創造能力
通過運用自然材料進行美術創作,幼兒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的美感和形態,從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在“門前那片油菜花”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體驗和創作,逐漸發現了油菜花的美麗和魅力,進而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和想象力。他們用自然材料創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油菜花田作品,展現了他們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中,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1.提供豐富的自然材料
幼兒園應提供各種自然材料,包括植物、動物、礦物質和木材等。這些材料不僅可以讓幼兒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和規律,還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2]。例如,可以提供各種顏色的花朵、大小不同的石頭、各種材料的盒子等。
2.引導幼兒觀察和探索自然材料
當幼兒接觸自然材料時,我們應引導他們觀察和探索材料的特性。我們可以詢問幼兒這些材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途,還可以告訴幼兒如何使用這些材料來制作某些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能了解自然材料的特性,還能培養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3.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自然材料不僅能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還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可以鼓勵幼兒用這些材料來制作某些東西,如小禮物、畫作、玩具、衣服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造出自己的作品。
自然材料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提供豐富的自然材料,引導幼兒觀察和探索自然材料,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幫助幼兒在自然材料的運用中得到全面的培養和發展,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增強環保意識
自然材料的運用還能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在活動中,我們強調了對自然材料的珍惜和合理利用,讓幼兒明白自然資源是有限的,需要我們共同保護。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幼兒逐漸樹立起了環保意識,學會了珍惜和愛護自然環境。
(四)培養動手能力
自然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幼兒教學中,通過使用自然材料,可以讓幼兒進行各種實踐活動,如手工制作、材料探索等,從而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幼兒制作自然材料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進行切割、拼接、組合等手工活動,也可以鼓勵他們探索和發現。
(五)促進身心發展
通過課例我們可以發現,自然材料在幼兒教育中具有多種價值,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與自然世界的聯系,還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然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與自然世界的聯系。在幼兒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幼兒觀察自然材料的外觀、質感、顏色等特征,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并且讓他們了解自然界的變化和多樣性。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對自然環境的審美和敬畏之心,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3]。
自然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觀察力和想象力。在幼兒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幼兒觀察自然材料的特征,來引導他們觀察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并且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理解和解決問題。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對自然世界的認知和理解,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自然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幼兒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幼兒使用自然材料來制作各種玩具、藝術品和手工作品,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并且讓他們體驗到自然材料的樂趣和價值。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對自然材料的尊重和珍惜,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自然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培養審美能力和道德感。在幼兒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幼兒了解自然材料的來源和采集方式,來引導他們了解自然界的珍貴和脆弱,并且讓他們了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影響。這可以幫助幼兒建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維護意識,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道德品質,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綜上所述,自然材料在幼兒教育中具有多種價值,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與自然界的聯系,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道德品質,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因此,在幼兒教學中應盡可能多地使用自然材料,來豐富幼兒的經驗,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對“門前那片油菜花”美術活動的分析,探討了自然材料在幼兒園美術創新活動中的運用及其教育意義。實踐證明,自然材料的運用不僅能豐富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還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環保意識。在未來的幼兒教育中,我們要更加注重自然材料的運用,為幼兒提供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和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我們也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發揮自然材料在幼兒教育中的獨特價值和作用。
在“門前那片油菜花”的美術活動中,我們看到了幼兒對自然材料的熱愛和創造力。他們用自然材料創作出了一幅幅生動的油菜花田作品,讓我們感受到了自然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這不僅是幼兒的一次美術創作嘗試,更是他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的體現。因此,我們應更加重視自然材料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讓幼兒在自然的懷抱中自由發揮、創造美好。
[參考文獻]
仲華.具身認知理論下“潤心向美”藝術課程的構建與實施[J].早期教育,2023(46):6-8.
孫潤江.幼兒園中班創意美術教學的行動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0.
劉寶瓊.試論生態式幼兒園課程設計[J].新課程研究,2023(3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