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贝汗?,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我還知道它的來歷呢!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每到臘月的最后一天,它就會來到村子里吃人。這怪物什么都不怕,就怕紅色的東西和很響的聲音。村子里有一位老人想把“年”趕走,就讓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火紅的對聯,掛上火紅的燈籠,放很響的鞭炮。這樣,“年”就被趕走了,從此,“年”再也不敢出來吃人了。于是,趕“年”就成了一個習俗流傳了下來。
如今過年,除了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還有吃年夜飯、看春晚、放煙花等等。比起其他的習俗,我更喜歡放煙花。每年春節,爸爸都會給我買各種各樣的煙花。以前我不敢放,總是要爸爸放給我看,今年我長大了,我要獨自放一回煙花。吃完年夜飯,放下碗筷,我獨自來到陽臺上,左手拿著煙花筒,右手拿著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靠近煙花。
燦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我興奮地大聲喊道:“媽媽,快出來看,我敢放煙花了!”
過年真好玩兒,如果一年能過兩個年,就更好了。
點評:小作者以古詩開頭,一下子把年的氣氛烘托了出來。通過與爸爸媽媽一起放煙花的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了暖暖的年味。(指導老師:劉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