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維護人民利益,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國家安全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鮮明呈現和深度運用。
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對過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對社會安全有更高的標準。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確保社會安全穩定的實踐中,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將發動“朝陽群眾”、強化社會面防控作為重要抓手,織密社會面防控天羅地網,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確保社會大局穩定有序。特別是在服務保障各類重大活動工作中,朝陽區委把牢方向、凝聚力量、細化措施,按照“專群結合,以專帶群”的工作原則,圓滿完成各項服務保障任務,持續錘煉群防群治隊伍能力,總結提煉“四細化四強化”社會面防控工作模式,為服務保障首都安全穩定大局貢獻朝陽力量。
細化組織領導,強化“專群”結合
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要加強統籌協調,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各方面全過程。朝陽區堅持把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作為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和“魂”,以服務保障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活動為主線,在大戰大考中淬煉平安朝陽的建設機制。
亮明工作目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充分動員各類資源和力量,完善安保維穩舉措。堅持預防為先,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維護區域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有力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鍛造工作體系。打造“1+43+N”社會面防控工作體系(“1”指區委統籌;“43”指43個街鄉作為社會面防控群防群治主陣地;“N”指靈活調度公安等專業部門),完善“專群”力量,落實“雙牽頭、雙部署、雙對接、雙督導”工作機制,吸納動員各類朝陽群眾參與社會治理,不斷增強工作體系的勢能。

嚴密督導檢查。建立“四點名四檢查”督查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在午飯、晚飯、前夜、后夜等重點時段,對值守力量在崗在位情況進行檢查,確保上勤力量在崗、在位、在狀態。重大活動服務保障期間,交替進行區級督查、專業部門檢查、視頻巡查和街鄉自查,摸清各單位力量部署和在崗履職等情況,及時反饋發現問題,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細化網格治理,強化工作融合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推進基層治理,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織密“最小單元”,激發最大效能。近年來,朝陽區堅持將網格化管理作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通過實施“三長制”+“三級網格”工作模式,進一步完善責任人實名制臺賬,凝聚“專群”合力,強化聯勤聯動質效。
強化三長聯動。街鄉政法委員和派出所所長擔任“路長”,政法委員負責“路段崗”區域群防群治力量動員,派出所所長負責統籌警力部署,接收、分派、處置群防群治力量報告的突出問題。200余名街鄉機關干部和派出所值班民警擔任“段長”,對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崗前培訓和巡視檢查,向“路長”報告值守情況,及時處置突發情況,確保現場秩序。3100余名值守點位負責人(社區工作者)擔任“崗長”,帶領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定點盯守、巡邏防控等工作,協助執勤民警處置突出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突出情況,確保信息傳遞精準高效。
完善三層齊抓。街鄉層面,由街鄉政法委員對接派出所所長,統籌“專群”力量部署工作,確保“雙牽頭、雙部署、雙對接、雙督導”。社區(村)層面,由社區(村)書記(或主任)對接社區警務隊隊長,組織社區(村)干部和社區民警,發動部署群防群治力量,提升常態化社會面防控工作質效。基層網格層面,黨建引領基層網格精細化治理,合理劃小治理單元。派出所社區民警帶領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常態化社會面防控;重大活動期間以重點區域、路段、點位為主,共同開展安保維穩工作。
細化動員機制,強化多元參與
總體國家安全觀明確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必須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做好首都社會面防控,更要最大程度動員廣大朝陽群眾積極參與,不斷拓展完善群防群治力量構成,引導群眾形成自覺守護自身美好生活的責任感、使命感。
統籌條塊聯動。由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引導各行業從業者向屬地報到,納入街鄉群防群治力量體系,實行統一指揮調度。由公安機關進行專業指導培訓,納入基層公安民警牽動作戰單元,協助開展治安管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風險隱患處置上報等工作。
拓展群防力量。以社區(村)巡防隊員、城市協管員、樓門組長、治保積極分子、在職和離退休干部職工中的黨員、熱心群眾等治安志愿者為主體,吸納全區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青聯委員等社會中堅力量。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不斷拓展和豐富群防群治的力量構成。
消除防控盲點。以快遞物流、公交地鐵、環衛、綠化、停車管理等領域為陣地,發揮領域從業人員“早行晚歸”、接觸面廣的優勢,消除防控盲點。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期間,在321個公交地鐵站臺、142個重點交通路口、106個綠化路段以及重點線路上,動員2.6萬名“城市早行晚歸人”參與防控,取得積極效果。
細化隊伍建設,強化綜合保障
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戰略工程、全民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人人有責。過硬的隊伍是重要保障,提升群防群治力量的能力素質則是開展社會面防控工作的基礎。朝陽區針對群防力量專業培訓、隊伍建設、人文關懷、保障激勵等方面,實行屬地與派出所“雙保障”,切實提升群防群治力量工作能力,激發社會面服務保障工作活力。

動態優化增“強度”。街鄉政法委員每日對上崗執勤群防群治力量巡視檢查,著力在一線挑選狀態佳、在崗履職好的人員。同時,動態調整人員配置,第一時間將經過實踐檢驗的精干力量,選優配強至重要點位、路段、橋梁涵洞等關鍵防控區域,確保關鍵區域值守力量堅強有力、訓練有素。
“以專帶群”提“硬度”。街鄉機關干部和派出所當日巡邏車組民警對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崗前培訓,使群防群治力量熟練掌握問題報告、配合現場處置等方式方法。同時由“段長”牽頭,進一步動員轄區單位參與群防群治工作,提升防控質效。
關心關愛保“溫度”。由“段長”統籌“專群”力量各項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執勤傘、紅袖標、執勤馬甲足額配發到位;保障專職群防群治力量統一制服和裝備配備。根據值勤時間做好人員餐飲保障工作,確保群防群治力量以最佳面貌、最好狀態投入社會面安全防控。

責任編輯:隗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