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療救助工作是基本醫保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寧波市海曙區醫保局致力于打造醫療救助社會工作“寧波海曙”實踐模式暨煥然“醫”新項目。自2019年開始,項目以政府為主導,通過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以高標準驅動醫療救助。在工作過程中,以醫療救助家庭實際需求為導向,由專業社會工作者深度參與,以推動專業醫療救助社會工作,以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多元化專業服務,滿足醫療救助對象的救助需求,助力醫療救助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打造以需求為導向的醫療救助社會工作創新模式。
關鍵詞:需求導向;醫療救助;社會工作;本土化;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C91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20-0119-06
一、項目背景與問題提出
醫療救助制度于2002年首次提出,指國家和社會針對因為貧困而沒有經濟能力進行治病的公民實施專門的幫助和支持,是構成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醫療救助申請人員主要為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醫療救助對象、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其他特殊困難人群,是為解決貧困家庭由于經濟原因導致其自身無法滿足對基本醫療服務的需求轉而由政府給與其必要支持的問題[1]。2018年專門成立國家醫療保障局,旨在精準識別有效需求和科學拆解服務供給基礎上推進醫療保障供需有效匹配,將“中國特色”轉化為“中國優勢”,推動“中國思考”和“中國方案”。
醫療保障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和制度保障,而實現共同富裕是醫療保障制度發展的價值目標。醫療保障制度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治理因病致貧返貧、促進全民健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醫療救助對象已由收入型貧困家庭擴圍至支持型貧困家庭[2]。但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醫療救助工作面臨多元化需求現況,一是醫療救助工作“事多”和“人少”矛盾。面對醫療救助信息和訴求變化,救助工作“事多”與基層力量“人少”矛盾更突出,救助資源難以滿足求助量,需要引入專業服務,提升服務溫度。二是醫療救助服務“物質”和“精神”需求匹配度。醫療救助服務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回應經濟需求又要回應精神需求,需要引入社會力量整合資源,提升服務精度。三是數字化改革中“傳統”和“現代”融合。面對傳統醫保信息系統數據庫功能,需要加強數字信息的比對和碰撞,引入專業評估分析,提升服務效度。
在此背景下,寧波市海曙區醫療保障局(簡稱“醫保局”)積極思考如何通過數字化提高工作效率、專業化提升服務能力、社會化延伸醫保臂膀,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提出通過“政府購買項目”方式助力醫療救助工作路徑,即醫保局聯合第三方社會組織(寧波市海曙區和義社工師事務所)合作打造的煥然“醫”新——海曙區醫療救助家庭社會工作服務品牌項目(簡稱“煥然醫新”項目),將以醫療救助對象需求為前提,提供專業服務工作。本文以煥然“醫”新項目為例,重點分析醫療救助社會工作的本土工作模式。
二、煥然“醫”新醫療救助社會工作創新模式
本項目中醫療救助對象以低保戶、低保邊緣戶為主,同時在相對貧困新衡量下貧困群體規模擴大下也在逐步拓展醫療救助對象,這對共同富裕目標下政府如何擴圍醫療救助對象提出了新要求。同時,醫療救助家庭中大多長期承擔疾病困擾,亟待醫保救助兜底;基于文化水平及信息通暢問題,部分醫療救助家庭的政策知曉率低;面對多元救助需求,如何精準完成醫療救助等均需全面考量?;诖?,本項目以醫療救助對象需求為根本,強化數字賦能,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積極探索新時代醫療救助社工服務的體系機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創新,同時結合專業化綜合服務,努力提升海曙區醫療救助服務數字化、精細化、社會化水平,打造“全程—廣域”的社會救助整合實踐新模式。其中,第一,“全程”指的是社會救助工作覆蓋需求評估、服務分流、跟進支持、成效評估等全過程(暨行動過程)。第二,“廣域”指救助領域工作從微觀個體—微觀環境、宏觀個體(群體)—微觀環境、微觀個體—宏觀環境、宏觀個體(群體)—宏觀環境等四層面開展介入與干預(暨行動維度)。第三,“臨床取向”指的是救助領域社會工作實踐應當注重問題解決、需求滿足與功能修復(暨行動目標)。詳見圖1。
(一)數字賦能:高標準驅動醫療救助
以數字化改革引領醫療救助服務工具改革,加快醫療救助對象量化評估、分類需求等基礎技術攻關,提升數字救助創新能力。協同打造“煥然醫新”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圖2),真正打破信息孤島制約,涵蓋“對象管理”“走訪信息管理”“微心愿管理”“服務需求管理”和“企業資源管理”五大功能模塊,同步運用“基層走訪”“回訪溝通”“服務跟蹤”“協商會診”“項目評估”5項閉環服務,通過對救助家庭的健康信息、經濟信息、疾病情況、日常生活、心理狀態、家庭因素六大類共計20余子項進行精細摸排,提升“救助畫像”精準度,數字化賦能下實現救助對象精準幫扶。
1.重塑畫像:知曉家庭救助現有情況
由醫保局牽頭研發數字化評估表,評估表包含醫療救助家庭經濟等基本信息,以及救助對象的疾病、日常生活、飲食營養、心理狀態、家庭因素、社會環境等六大類20多個子項信息,通過對醫療救助家庭信息全方位掌握來進一步提升醫療救助家庭畫像辨識度。比如,疾病情況需了解病種、用藥、自付費用、家庭醫生簽約和訪視等狀況,日常生活需核實語言、睡眠、四肢活動、生活自理能力、輔助器具、活動范圍等量化指標內容。在對畫像進行整體分析后能夠精準識別因病致貧原因和可能可以介入的服務點。
2.重塑需求:清晰家庭救助需求內容
項目根據線上線下反饋的多元訴求,建立“兩張清單”,一是以機構康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送餐服務、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適老化改造、輔具適配、日間照料、集中托養、家庭無障礙改造等為內容的政策幫扶類需求清單;二是以經濟援助、醫療服務、護理服務、藥物援助、醫用耗材援助、陪醫服務、飲食改善、結對幫扶、家庭康復指導、法律援助、就業援助、學生課業輔導、出行幫扶、心理咨詢輔導、精神文化生活幫助、凈居亮居改造、微心愿等為內容的社會幫扶類需求清單。項目組定期做需求數據分析,梳理出需求的類別和人數,為下一步資源精準對接提供依據。對于需要及時解決的需求將馬上予以回應處置。
3.重塑資源:豐富家庭救助所需資源
項目以醫療救助服務高效協同為基礎,以“有需求—必回應”的工作思維來應對醫療救助家庭的需求,努力打造自我變革、創新驅動、靈活彈性、嚴密高效的新型伙伴式合作關系。一是專業服務共同體。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和信息處理培訓,對各街鎮醫保專干進行專項培訓,深化救助服務的新認知,掌握救助服務新手段,從底層需求邏輯改變傳統醫療救助服務“人找政策”的服務方式,重塑“政策找人”“服務找人”“資源找人”新思維。二是醫療資源共同體。發布愛心召集令,招募愿意提供上門診療護理、康復指導、住院治療便利、藥品護理用品代購、贈送、配送、優惠等服務的醫療醫藥單位。此外,項目組與寧波市三甲醫院社工部建立轉介機制,對有需要的救助對象提供入院治療服務。
數字賦能工作實現救助工作從“被動等”到“主動找”。推進高質量醫療救助服務,必須堅持以數字孿生為導向,通過信息融合、數字賦能來實現。社工應善于聚合數字技術賦能醫療救助的多跨場景,有效建立智能感知響應和線上線下融合的分析比對體系,促進醫療資源、政策幫扶、服務需求全面共享和迅速對接,努力在數字化應用下實現信息更新“一個不漏”。
(二)體系賦能:全方位服務推進救助突破
項目致力數字技術與現代救助融合發展,推動救助服務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提升醫療救助服務高質量發展。
1.能夠助力醫療救助對象看好病
一是及時“問診”。及時問診指精準識別需求,對工作人員專業度要求高。需要其建立“兩張清單”,即機構康復、家庭醫生上門服務等政策幫扶類需求清單和醫療服務、護理服務等社會幫扶類需求清單。
二是建立會診機制。建立聯合“會診”機制,精準提供良方,這對工作要求極高,項目組需要橫向加強與民政、衛健、慈善、殘聯等部門協調,協商解決醫療救助專案;縱向落實“區—鎮鄉(街道)—村(社)”的三級協同工作機制。以“縱橫兩線”為依托,采用“包案制”合力解決醫療救助個案,打造專業服務共同體。
案例:鼓樓街道王某,信訪戶,醫院義診確認后需拔除7顆牙齒,另需做13顆活動牙及支架鈦合金總計6 700元,根據醫保政策需個人自負部分存在3 000元缺口。經過與醫保、民政和口腔醫院協商會診,最終由醫院承擔余下費用。
三是建立轉介機制。轉介制度是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中的服務理念,當服務對象對現有醫療資源有顧慮時,工作人員可通過轉介為其尋找能夠提供個性化、精準化醫療服務的醫院或者醫生,這對救助對象看好病幫助明顯。
案例:石碶街道竺某,腰椎膨出引起變形老化影響找工作。鄞州中醫院建議手術,他怕手術風險反而加重病情,希望有更好康養方法,項目組通過寧波三院社工部得到脊柱外科俞主任診斷,讓他結合游泳慢跑等運動方式配合服藥改善。
四是提供便捷就醫通道。當發現醫療救助對象僅由社區家庭醫生提供服務無法滿足醫療需求時,積極聯系醫院、紅十字會及慈善資源,開通醫療綠色通道,并同步打消服務對象醫療費用、出行便捷等疑慮。
五是常態“回訪”。精準跟蹤反饋。建立常態化回訪機制,動態跟蹤救助對象醫療情況、家庭情況、心理健康情況和醫療費用變化情況,不斷優化提升多元救助、綜合幫扶效果,做到精準救助、精細關懷,切實增強被救助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案例:望春街道張某,86歲,肢殘一級,是居家供養的特困老人。老人手腫并發燒,社區家庭醫生建議盡快去醫院處理已潰爛發黑的殘指??紤]到老人的特殊情況,項目組聯系浙東骨科醫院,安排專車接送,開通綠色通道。
2.能夠助力醫療救助對象配好藥
一是協助找到藥品。
二是方便就近配藥。部分醫療救助對象因其居住場所距離相關醫療機構較遠,在拿藥、配藥過程中多少會面臨一些問題,項目組通過與醫保局、殘聯等反復溝通交流,盡力提供便捷的取藥、配藥途徑,這是工作初衷,也是醫療救助社會工作中國本土化模式發展的具體表現,人文關懷更加細致。
案例:古林鎮一戶雙殘家庭,需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年邁父親每月輾轉乘公交4小時去康寧醫院配藥。項目組通過區醫保局、區殘聯聯系多家醫院了解到古林卓遠愈養康復中心和海曙三院有藥可配,及時詳細告知配藥地點和時間。
三是辦好代配藥證。部分醫療救助對象因行動不便或者交通不便利,配藥過程煩瑣復雜,為解決此類問題,項目組積極鏈接資源,為醫療救助對象家人辦理代配藥證,解決配藥困難問題。當然,配藥證也是醫療救助工作結合中國醫療救助制度以及醫療救助家庭的實際需求提出的更契合救助對象需要的服務。
案例:古林鎮陳某,古林衛生院沒有其平時服用的二種藥(左乙拉西坦片、奧卡西平片),配藥需轉乘到寧波一院去配,一周配一次,非常不方便,項目組主動與區醫保局銜接,給其辦了一本代配藥證,并通過快遞送到其家屬手中。
3.能夠助力醫療救助對象用好策
一是減負。項目組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針對醫療救助對象具體情況,對照政府政策,在政策范圍內為救助對象提供足夠資金支持助力康復和治療,這對救助對象來說能夠真正做到減負,這也是醫療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
案例:望春街道劉某靠白蛋白和營養針維持生命。醫生建議轉去康復醫院,家屬想就此放棄醫治。項目組多次疏導并在主治醫生介紹下轉到寧波老年康復醫院。后續在收到入住預繳費用發票一周后將1萬元救助款打入劉某銀行賬戶。
二是補保。部分醫療救助對象因為自身意識不足、經濟能力不夠等導致醫保中斷,無法享受醫保治療,項目組社工會幫助其做好醫保補繳工作。醫保補繳工作能夠讓醫療救助對象后期更加順暢地享受醫保服務。同時,在醫保補繳工作完成并未到正常使用階段期間,項目組社工也會積極聯系政府部門或者醫院,開通綠色通道,讓其能及時處理好醫藥費,解決看病問題,免除后顧之憂。
案例:龍觀鄉鐘某的醫保中斷原因為單位社保中斷導致醫保無法使用,補繳完成后也要下月扣款到賬后醫??ú拍苷J褂谩G》昶涓赣H住院并欠費,項目組聯系區醫保局為其特殊處理,提前繳費并開通待遇助其解決看病問題。
三是提檔。如何通過積極提升醫療救助對象資質,在其符合補貼申請時積極幫助完成申請,以確保對象能夠實打實享受到補貼待遇也是醫療救助社會工作的工作內容,這對提升醫療救助對象家庭的就醫質量、生活質量均有實質幫助。
案例:段塘街道一戶雙殘家庭繆母,反映補助收入較上月減少一千多,要求幫助查詢。在與社區、家屬溝通中,卻發現繆華君符合住房補貼申請條件并建議家屬申請辦理。同時注意到繆父可以申請殘疾等級變更(申請一級殘疾鑒定)。目前,繆父已變更為肢體一級,護理補貼隨之提高至540元/月(原270元/月)。
4.能夠助力醫療救助對象護好體
一是有人照護。醫療救助對象家庭在照護服務層面容易遇到多重問題,如部分醫療救助對象家庭已無力承擔日常生活照料、醫務照料等。面對此類問題,項目組積極對接街道、社區,鏈接志愿者資源以及服務中心資源等為其提供合理的外部幫扶工作。確?!坝腥苏兆o”是助力醫療救助對象護好體的基礎。
案例:西門街道雙殘家庭,姐姐重度精神二級殘疾,妹妹重度智力二級殘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父親也生活不能自理。三人全靠91歲母親照顧,其已感力不從心。在項目組跟進下,姐妹倆被安排進日間照料中心,減輕家庭照料負擔。
二是有人呵護。醫療救助對象家庭更需要來自社會等各層面的關注與關心,做到有人呵護,對其心理層面得到滿足幫助巨大。如中秋節日項目組聯合寧波城投公司、寧波供銷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展月餅回收計劃,發動員工回收月餅220盒,并全部送到有需要的救助對象手中。
三是有人陪護。面對部分醫療救助對象無法自行完成就醫工作,項目組主要通過鏈接資源,由志愿者陪同、陪診師義務服務等方式為其提供幫扶和陪護,助力其順利完成醫院就診工作。
案例:江廈街道葉某,低保獨居未婚,文化水平低無法自行完成就醫,希望有人陪同就醫。項目組聯系寧波三院安排志愿者跟老人陪診,讓老人直接到醫院即可。在醫務社工和志愿者的協助下順利完成了喉鏡檢查并配了藥,開心回家。
5.能夠助力醫療救助對象上好學
一是在助學方面。醫療救助家庭的救助工作不僅包括幫助對象本人,在實際幫扶過程中也應關注到其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層面。此類家庭由于家庭經濟情況,其子女在入學等層面均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障礙,那么幫助醫療救助對象家庭孩子上好學成為本項目服務的延伸服務內容之一。面對醫療救助對象的孩子因家庭面臨學費無法繳納、上學存在問題的實際情況,項目組通過資金籌集、學校對接等方式方法完成助學、側面助力等醫療救助家庭。
案例:項目組籌資1.3萬元解決南門、古林、集士港三名因病致貧家庭的孩子學費問題,對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其中1位還申請了國家二等助學金2 500元,安排了勤工儉學崗位,對接榮安中學減免南門一學生5萬元學費。
二是在學業輔導方面。項目組主動對接聯系學校老師為他們提供幫助。醫療救助家庭幾乎無人能夠為子女提供學業輔導,子女學業問題成為老大難。面對家庭仍需醫療救助、子女學業問題更容易被忽視的現狀,項目組工作人員積極鏈接學校資源、培訓機構資源等為該家庭子女提供學業輔導服務工作,也可視為醫療救助社會工作本土化服務特色內容。
案例:橫街鎮一戶三殘家庭的何同學由班主任為其進行課間的單獨輔導,年級段的黨員老師每個月不定期對其開展一對一的學科知識查漏補缺。其爺爺激動地說:“感謝你們的幫助,農村人也不會說話,感謝感謝?!?/p>
體系賦能助力實現醫療救助從“普惠式”到“專屬式”。推進高質量醫療救助服務,必須堅持以美好生活為導向,通過機制組合,體系賦能來實現”。社工要善于聚焦醫療救助對象美好生活需要,推進醫療救助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和協同解決,努力在共同富裕路上實現精準幫扶“一個不少”。
(三)社工賦能:深度參與推動專業服務
寧波海曙區和義社工師事務所為項目的政府購買服務承接方,作為第三方社會組織,其項目職責主要是為醫療救助家庭提供政府救助之外的資源鏈接疊加、情感支持、能力增強、社區融合等專業服務。一方面,服務于社工,為他們提供專業支持;另一方面,直接對救助對象開展專業社工服務,也是最重要服務內容,通過分析整合政府數字專業化服務數據庫,借助社工電話訪問和入戶訪視,助力提升救助對象畫像清晰度,加強數據融合共享應用,同步推動服務“靶向”介入。
1.能夠及時發現并傾聽救助對象多方需求
項目組工作人員注重聆聽醫療救助對象的喜怒哀樂,從中捕捉其需求,讓他們感受到陪伴、尊重與接納,逐漸認識到項目組的工作可以成為其求助和獲取力量的港灣。在此基礎上,項目組工作人員也能夠及時發現和滿足救助對象多元需求。
案例:望春街道徐某,兩年前身體潰爛,社工多次勸說仍不愿就醫和交醫保,社工私掏腰包替他辦了居民醫保,并對其父醫保做了共濟賬戶,徐某感受到社工關懷后愿意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及治療,現恢復良好,并打算去地鐵站做安檢工作。
2.能夠分析救助對象已有資源和亟須支持
項目組工作人員要注重觀察服務對象的個人狀態、生活環境、家庭關系、鄰里關系等,發現服務需求及需求突破口,為下一步尋找支持系統奠定基礎。這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程度提出新需求,需要其全面掌握當下的政策、服務渠道等。
案例:集市港鎮林某,肢體二級殘疾,長期臥床并需插導尿管,半月或一月到醫院更換一次,且體重大需雇車送到醫院。項目組為其提供兩種上門更換導尿管方案并一步步教其女兒操作,還告知其在操作上有疑問可隨時來電求助。
3.能夠精準識別救助對象現有問題及隱性問題
在對救助對象核查評估過程中,項目組工作人員保持敏銳“嗅覺”,面對不同救助需求,對其經濟、心理等情況進行準確細分,采取不同的服務方式,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問題。當然,精準識別顯性問題和隱性問題需要極高靈敏度。
案例:2021年“煙花”臺風來襲,根據前期電訪情況重點面向急需配藥的對象和急需血透的尿毒癥患者進行加急電訪,及時協調解決血透和配藥問題。2022年“梅花”臺風來襲時,項目組工作人員及時提醒偏遠山區尿毒癥患者并給予特殊患者打車補貼。
4.做政策解讀的宣傳“口”
煥然“醫”新項目也是救助政策宣傳窗口,社工在服務中注重傳遞政策。項目成員包括社工、志愿者、醫院等各環節工作人員,均能為受助群體做好政策解讀,讓其能真正享受政策紅利。工作人員也應具備較強的政策解讀能力。
案例:章水鎮崔某,多重三級(智力三級、肢體三級),2021年不小心從樓梯翻落后狀態類似于植物人。項目組告知其海曙區殘聯有為每個殘疾人購買意外險,同時聯系當地村委為其提供后續服務與幫扶。此外,社工還協助其享受政策紅利。
社工賦能以實現救助服務工作從“愿景圖”到“實景圖”。推進高質量醫療救助服務,須堅持以人文鏈接為導向,通過資源整合、社工賦能來實現。社工要善于聚集一批恪守、平等、接納、尊重等價值理念的專業社工隊伍和愛心單位及組織,注重傳統救助工作優良傳統的傳承與現代救助系統重塑的創新,努力在專業化服務中實現需求回應“一個不棄”。
三、醫療救助工作創新模式的成效
煥然“醫”新項目致力于讓醫療救助對象在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樣板區的征程中過上“專曙”好日子,看見“甬有”大夢想,住在“浙里”很幸福。截至2022年年底,系統內動態更新醫療救助對象信息4 623人,覆蓋17個鎮(鄉)街道,145個村(社);開展電話訪問和實地走訪6 212人次,形成典型服務故事百余個。其醫療救助工作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一)小切口撬動大能量
項目組注重資源鏈接,累計吸引社會資金45萬元,10余家愛心單位提供各類資源估值20萬元;在社會參與方面,4家專業組織協同參與服務,3個民主黨派專家參與診療服務,13家民營醫療單位按需提供上門診療護理、康復指導、住院治療便利、藥品護理用品代購、贈送、配送、優惠等服務。
(二)小服務推動新政策
項目組注重政策倡導,建議的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天一甬寧?!北徊杉{,全部醫療救助對象免費參保,有效彌補“保基本、兜底線、廣覆蓋”的基本醫保和“門檻高、保費高”的商業保險之間的中間斷層。
(三)小項目牽動新課題
項目注重成果轉化,2021年《創新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觸角小機構助力“大救助”精準化發展》編入浙江省救助聯席會議材料,《支出型貧困家庭社會工作服務的海曙模式研究》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論研究課題立項名單,2022年《共富背景下精準幫扶醫療救助對象的政策建議》在市政協機關“我為寧波發展獻一策”主題活動中被評為優秀調研報告。人民政協、中國社工網、國家醫保局、省醫保局等先后對項目進行大篇幅報道。
四、結束語
煥然“醫”新醫療救助社會工作創新模式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協同、項目運作的模式,打造煥然“醫”新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并通過政府購買項目形式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引入醫療救助服務領域,通過為醫療救助家庭提供除政府救助外的資源鏈接疊加、情感支持、能力增強、社區融合等專業服務,定制個性化救助方案,精準識別并解決醫療救助多樣化救助需求。此社會工作創新模式在探索解決醫療救助工作的“待遇管理不及時”“群眾需求不對稱”等難點痛點方面取得有效成績,在寧波當地受到政府及民眾好評,作為社會工作本土化路徑發展的典型案例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銳智,任瀟.論我國醫療救助托底功能的制度邏輯[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47(1).
[2]" "梁詩童.廣東省醫療救助對象擴圍:問題、原因及對策:基于相對貧困視角[J].衛生經濟研究,2023,40(9).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Work Model of Medical Assistance under Demand Orientation
—A Case Study on New Medical Project in Haishu District of Ningbo
LI Li1, XU Ke1, TANG Xiaoqian2
(1.Haiyi Social Worker Office in Haishu District of Ningbo, Ningbo 315100, China;2.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Medical assistance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Ningbo Haishu District Medical Insurance Bureau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medical assistance social work \"Ningbo Haishu\" practice model and a new medical project. Since 2019, the project has been led by the government to build a digital application scenario platform through digital reform to drive medical assistance with high standards. In the process, guided by the actual needs of medical assistance familie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are deeply involved in promoting professional medical assistance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ll-round, personalized and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 services to meet the assistance needs of medical assistance objects, help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ssistance services, and create a demand-oriented medical assistance social work innovation model.
Key words: Demand-oriented; Medical assistance; Social work; Localization; Pattern innovation
[責任編輯"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