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家具藝術發展史上,清代家具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清代的廣作家具,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由于清代中期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西方的繪畫、雕刻、建筑、家具等得以進入我國。在家具方面,受洛可可家具藝術風格的影響,清代廣作家具的品類、造型、雕刻和裝飾都發生了變化。分析清代廣作家具的特點及同時期西方的洛可可藝術風格,以及洛可可藝術風格對清代廣作家具產生的影響,希望為現代家具設計提供參考。
[關 鍵 詞]清代廣作家具;洛可可家具;藝術風格;造型;裝飾
[中圖分類號]J52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31-0018-03
文獻著錄格式:王雪.洛可可家具藝術風格對清代中期廣作家具的影響[J].天工,2024(31):18-20.
從古至今,我們的起居方式經歷了從席地坐到垂足坐的變化,這一變化也導致了家具的風格和形式的不斷演變。同時,家具的變化也受到了不同時代的社會經濟、地域環境和外來文化的影響。明清時期的家具是中國傳統家具的經典代表,明代形成了以蘇作家具為代表的“明式家具”,到了清代,根據產地和風格的不同而出現了蘇作家具、廣作家具、京作家具,后逐漸形成了以廣作家具為代表的“清式家具”。清中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相對頻繁,洛可可家具藝術對清代廣作家具具有鮮明的影響。
一、清代廣作家具的風格樣式
清代,隨著經濟的繁榮和政權的穩固,統治者對物質生活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家具以及其他的工藝美術制品基于明朝宮廷藝術的傳統進行了創新和拓展,以更好地滿足統治者對奢侈生活的追求。
清初,家具的形態樣式基本延續了明朝時期的風格,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到了清中期,特別是在雍正、乾隆時期之后,清代家具技術達到巔峰。優質的硬木家具開始呈現出與明代家具截然不同的風格,厚重復雜、氣派豪華,與明代家具的簡約大方、典雅清新形成明顯的反差。在家具的設計風格方面,清代家具比明代家具更加寬大,具有穩重的感覺。
清代家具不僅使用了優質的材料,制作工藝也非常精湛,特別在裝飾方面表現突出。通過多種材料的綜合應用和多種工藝的融合,展示了當時國家的強盛。清代中后期家具的風格完全不同于明代,成為清代家具的主導風格。
廣作家具作為清代一個重要的地域家具流派,因復雜的雕刻工藝、精致的鑲嵌工藝、多樣的主題選擇以及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廣受贊譽。清代廣作家具在造型、材料、裝飾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特點,展現了我國傳統家具制作工藝的高超水平。
(一)造型
清代廣作家具的造型獨特,融合了中原傳統文化和南方地域特色,結構穩定,造型古樸典雅。廣作家具展現出流暢自然的線條設計,無論是桌子和椅子的腿部,還是床榻的圍欄,都呈現出了直線與曲線的完美組合。這樣的線條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基本原理,視覺上給人美輪美奐的感受。家具結構設計科學合理,穩定且耐用。例如,家具的榫卯結構運用得非常巧妙,既保證了家具的穩定性,又使得家具組裝拆卸方便。清代廣作家具的造型設計多采用傳統的圖案,如龍、鳳、蝙蝠等象征吉祥的動物,以及蓮花、牡丹等寓意富貴的植物。這些圖案既賦予了家具深厚的文化底蘊,又彰顯了清代廣作家具的古樸之美。
(二)材料
清代廣作家具非常注重材料的選擇,常用稀有而貴重的硬木,例如紫檀、黃花梨、紅木等,這些木材具有質地堅硬、色彩潤澤、紋理美觀等特點,是廣作家具的優質選材。
(三)裝飾
清代廣作家具的裝飾手法繁多,涵蓋了雕刻、鑲嵌、彩繪等多種技藝。其中,雕刻技藝精湛,無論是浮雕、透雕還是圓雕,都展現出高超的技藝。雕刻圖案多以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題,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鑲嵌技藝獨具特色,常常以名貴材料如玉石、象牙、珊瑚等進行鑲嵌。清代廣作家具的彩繪技藝精湛,采用傳統的國畫技法,繪制出山水、花鳥、人物等圖案。彩繪家具的色彩絢麗,充滿了生活氣息,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這些裝飾手法的運用使得廣作家具具備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二、同時期歐洲的洛可可藝術風格
洛可可風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的法國宮廷,這是一種獨特的室內裝飾風格,隨后傳播到西歐的其他國家,成為歐洲非常受歡迎的造型裝飾藝術風格。在18世紀前葉,意大利設計師梅索尼耶為路易十五設計的臥室在裝飾上融入了瀑布、巖石、貝殼和冰柱等富有創意的非對稱元素,并在主題上融入了鮮花、蔓藤圖案、C形和S形渦卷,此外還展現了丘比特和中國的人物形象,使洛可可藝術風格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室內裝飾中,洛可可風格家具雖然以巴洛克家具設計風格為基礎,但是它放棄了傳統巴洛克風格家具追求奢華和宏大的元素,而轉向增加裝飾中曲線的多樣性和動感。洛可可風格家具巧妙運用復雜的波浪線條,將貝殼和巖石的形態融入設計之中,追求優雅和華麗的效果,同時強調了輕盈和舒適性。它在形式美學上刻意打破對稱與均衡的藝術原則,從而創造出充滿浪漫主義特色的嶄新藝術風貌。
洛可可風格家具設計中表現出對直線的反感,通過使用多個S形曲線的組合,創造了一種華麗而復雜的藝術形式,使家具呈現出一種優美的外觀。在裝飾設計方面,運用了柔和的色彩搭配和金色的裝飾邊緣,營造出華麗而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在裝飾設計上還借鑒了絲綢和瓷器上的精致圖案。此外,還學習了彩繪家具,在家具上雕刻了山水、人物和各種花鳥魚蟲。洛可可風格的家具款式多樣,色彩淡雅,為人們帶來了一種細膩而柔美的藝術體驗。
三、中外交流使洛可可藝術影響清代家具
自明代中期起,中西交流開始密切,當時來到中國的一些傳教士還兼任藝術家、建筑師等多重角色,他們帶來了西方的繪畫、雕刻、建筑、裝飾以及各種器物文化,其中也包括家具。在清代“康乾盛世”時期,歐洲的洛可可藝術也在盛行,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推動,使得洛可可風格進入中國。
受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影響,清代廣作家具的制作采用了復雜的雕刻工藝和華美的裝飾元素,從而讓傳統的家具顯得更加奢華。清代晚期,家具設計開始嘗試使用一些新的工藝和材料,如琺瑯彩、玻璃鑲嵌等,這些新工藝和新材料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家具的裝飾手段,尤其是清代廣作家具,在造型上追求宏偉、莊重、寬大,顯得厚重而穩固,在裝飾上則廣泛地運用各種傳統工藝如鑲嵌、雕刻、漆飾等。同時,西方洛可可藝術風格中的經典花紋茛苕葉,也被大量運用在家具的裝飾上,為家具增添了異域氣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廣作家具風格。另外,當時廣州及周邊地區出現了眾多洛可可風格的建筑,這些建筑都迫切需要與其風格相匹配的家具,從而推動了洛可可風格家具的盛行。
四、受洛可可家具藝術影響的清代廣作家具的變化
在雍正、乾隆時期,社會經濟繁榮興旺,廣東地區的家具生產因對外貿易和市場商人的需求而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清代的廣作家具更多地體現了中西文化在家具設計風格上的交融,為中國傳統家具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帶來眾多獨特品種和風格的同時,更彰顯出時代風范。清代廣作家具在洛可可藝術的影響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造型優美
洛可可藝術強調曲線美,尤其注重自然流暢的線條。在造型方面,清代廣作家具在繼承傳統家具線條的基礎上,借鑒了洛可可家具藝術的造型特點,設計出了一些新穎別致的家具款式。廣作家具大膽地將西方家具奢華、張揚、典雅、華麗的特點融會貫通,同時通過各種曲線造型的引入,將更多的變化和動感注入傳統的清式風格中,使原本簡單樸素的直線造型逐漸被千姿百態、生機勃勃的曲線造型所替代。這些家具造型既體現了傳統家具的特點,又融入了洛可可藝術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家具的桌椅腿足、床榻圍欄等部位,都可以看到這種線條的變化。比如中國傳統家具通常采用直腿設計,而洛可可風格的家具則傾向于使用曲線型彎腿,清代中期的家具偏愛三彎腿的設計,就是受洛可可風格家具的影響,尤其是在坐椅的腿部設計上能明顯地體現出這一特點。
(二)雕刻細膩
洛可可藝術擅長運用細膩的雕刻技藝表現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清代廣作家具在雕刻方面,借鑒了洛可可藝術的精細雕刻技法,雕刻花紋隆起較高,表現出較強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家具的雕刻圖案變得更加多樣繁復,為家具增添了更多的觀賞價值。雕刻技巧也得到了完美的運用,涵蓋了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圓雕等多種形式。清中期的廣作家具有時在一件家具上就能融合多種雕刻技法,繁復華麗。洛可可藝術風格偏愛在家具的腿足部進行雕刻,同時期的清代廣作家具也融合了這一特色,尤其在一些坐臥類家具腿足部大部分都充滿細膩的雕刻紋飾。另外,廣式家具裝飾的磨工非常精巧細致,花紋表面手感溫潤如玉,完全看不出任何雕刻痕跡。
(三)裝飾華麗
洛可可藝術以奢華、繁復為特點,注重細節裝飾。清代家具開始采用洛可可藝術的一些裝飾技巧,裝飾題材有西番蓮紋、茛苕葉、卷草紋等。西番蓮紋是一種源于歐洲的裝飾紋樣,即繁復的花瓣造型、優美的曲線構圖。在清代廣作家具中,西番蓮紋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元素,通常用于裝飾牙子和板面等部位。茛苕是一種生長在地中海沿岸的灌木,它擁有優美的姿態和鋸齒形狀的葉子,茛苕葉幾乎成了所有西方風格藝術中最常見的裝飾元素。清代家具愛用富有吉祥寓意的紋飾,真實地體現出人們渴望美好生活。纏枝紋寓意吉慶,同時也象征著生生不息。而茛苕葉和卷草紋的變體紋樣呈現出繁復而連續的花紋,寓意著不斷綿延的美好。這些裝飾元素的加入使清代廣作家具更加多樣化,呈現出更為華美復雜的風格。
(四)品種多樣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清代中期的家具經歷了許多變革,品種和形制都得到了大量創新,這些創新不僅豐富了清代家具的種類,還為中國傳統家具注入了新的審美趣味,提高了中國傳統家具的藝術價值。
1.床榻類家具
受西方家具的影響,清中期的床榻類家具開始發生變化。床框和床楣的雕刻變得更為精細,床榻的高度也有所降低,使床鋪更加舒適。此外,床榻的材質也開始多樣化,既有傳統的紅木、紫檀等珍貴木材,也有來自西方的玻璃、金屬等新材料。
2.椅子類家具
清中期的椅子在品種和形式上推陳出新。例如,出現了類似西方扶手椅的家具,其造型更加優美,坐感更加舒適。此外,清代中期的椅子還出現了很多新式樣,如折疊椅、太師椅等,這些新式椅子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觀賞趣味和舒適性。
3.桌案類家具
受西方餐桌的影響,清中期的桌案類家具造型更加注重實用性和美觀性,桌面和桌腳的設計更加精致。此外,清代中期的桌案還開始出現了一些新式樣,如圓桌、長桌、梳妝臺等,這些新式桌案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4.柜櫥類家具
清中期的柜櫥類家具開始出現更多的西方元素。例如,柜櫥的門扇開始采用玻璃鑲嵌,使得柜內的物品一目了然。此外,柜櫥的形制也變得更加多樣化,既有傳統的方形柜櫥,也有新式的長方形、橢圓形柜櫥等。
5.屏風類家具
清中期屏風類家具開始出現一些新的風格。例如,出現了類似西方鏡子的折疊屏風,以及具有西方繪畫風格的屏風。這些新式屏風為室內裝飾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藝術氣息。
五、結束語
中西方文化和地理環境的差異塑造了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家具作為一種具有文化內涵的物品,它的發展與其所處的地域環境密不可分。清代,廣作家具受洛可可家具藝術風格的影響,在造型及裝飾等方面體現了精湛的技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清代,新的品類的出現、造型的變化和裝飾特色的增加,為傳統家具帶來了許多新的元素,也為現代家具設計及發展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董玉庫,彭亮.世界家具藝術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9:52-53,453-455.
[2]濮安國.明清家具研究選集1:明清家具鑒賞[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199-121.
[3]劉敏,張東園.洛可可家具藝術風格對清代廣式家具的影響[J].藝術教育,2015(6):128.
[4]崔敏.西洋文化對清代家具影響的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6.
(編輯: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