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聚焦于三星堆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創意表達與傳播,討論三星堆文物在當代的創新創造問題。三星堆文物在跨媒介創作與傳播中出現餐飲品牌的跨界聯合表達、影視作品的文化互通表達、網絡小說的奇幻化表達、網絡游戲的沉浸式表達等多元化創意形象,有著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創新的內容形式、廣泛的受眾群體等特點,在國際上呈現出跨媒介的文化融合、跨媒介的文化再生產等趨勢。通過對三星堆文化跨媒體傳播的研究,可以為當代中國文化的“走出去”做出貢獻。
[關 鍵 詞]三星堆文物;跨媒介;創意表達;餐飲品牌;影視作品;網絡小說;網絡游戲
[中圖分類號]J5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31-0033-03
文獻著錄格式:孟淑琦,賈紅杏.三星堆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創意表達與傳播[J].天工,2024(31):33-35.
面對三星堆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目前,學術界從考古學和歷史學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三星堆文物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推動其在現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本文以三星堆文物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當代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的跨媒介傳播模式、傳播特點和意義啟示,為其他文化資源的創意表現提供參考。
一、三星堆文物的特點和價值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是人們對三星堆遺址的高度評價。三星堆遺址位于中國四川省廣漢市,是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布點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中國考古學家將其命名為“三星堆文化”。其中大量的玉、銅、金等器物,體現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統。21世紀以來,人們立足古蜀文化,積極探索媒介融合背景下三星堆文物的傳播實踐,不僅推動了三星堆遺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還為三星堆文物的跨媒介傳播提供了有益經驗。
二、敘事與多媒體交織的跨媒介表達
(一)跨媒介敘事的概念
從一種媒體到另外一種或幾種媒體之間的轉化,最早來源于電影和電視傳媒,側重于利用各種媒體的特性,使同一故事能在不同的領域中實現跨界表達。詹金斯把跨媒體敘事定義為:“一個跨越多種媒介的故事,每種媒介都對我們了解故事的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是一種比以原版文字和附屬品為基礎的更全面的開發方法。”跨媒介敘事并不只是將原書的內容移植到不同的媒介平臺,而是在不同的媒介平臺中呈現出新的關聯內容。在傳統的藝術中,敘事往往依賴于文字、繪畫或雕塑等媒介來表達。而跨媒體藝術則突破了單一媒介的限制,將敘事與多媒體相融合,創造出更具表現力和沉浸感的藝術體驗。
(二)跨媒介敘事在三星堆文物上的體現
從近年來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話題傳播來看,三星堆正在通過科普、沉浸式體驗等形式進入公眾的視野。當文物在當代價值觀的框架下被“講述”,虛實交錯的文物故事更趨向于匹配受眾群體的心靈空間,以多元的符號實現意義的傳達和媒介的教育功能。
數字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促進了三星堆文物的傳播與普及,一方面,它可以把三星堆遺址的考古進程、文化元素、歷史蘊藏植入一個更有想象和故事性的世界,讓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虛擬世界進行真實的互動;另一方面,還可以把三星堆的文化價值變成實實在在的文化消費品,用品牌效益帶動經濟效益。
三、三星堆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創意表達
(一)餐飲品牌的跨界聯合表達
作為全球知名餐飲品牌之一的麥當勞,擁有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在扎根中國市場、推進業務發展的同時,堅持本土化創新,打造出包括麥辣家族在內的一系列中國本土開發的且消費者熟知、市場認可的餐飲產品。
本次合作中,麥當勞推出了一系列與三星堆文化緊密相關的活動和產品,呈現了一場文化與美食的雙重盛宴。其中,麥辣家族推出特別新品——巴適得板風味麥辣雞腿漢堡,不僅口味獨特,更在包裝設計上巧妙地融入了三星堆面具元素,對主要聯名元素青銅大面具進行了一定的幼化、萌化處理,張大嘴巴,采用鼻子、眼睛、嘴巴冒火的形式,十分形象又有沖擊力地傳達了麥辣雞腿堡的“辣”。此外,麥當勞還以三星堆青銅人像為靈感,創作了廣告片和抖音創意短片,展示了麥辣雞腿漢堡與三星堆文化跨界碰撞的“火花”。
三星堆首次與餐飲新零售企業的跨界聯合,是對文化傳播多元化路徑的一次全新探索。麥當勞巧妙地將古蜀文化、四川特色與自身產品的獨特風味相結合,通過運用三星堆面具形象和川劇變臉等元素,完美展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此舉不僅改變了文物的靜態展示方式,更讓文化以多元、生動的形式走進大眾視野,特別是讓更多年輕人深入了解了三星堆文化。正如麥當勞負責人所言,創意靈感來自社交媒體上麥當勞粉絲喜歡用麥當勞紙袋表達自我、彰顯個性,希望麥辣家族與古文明的跨界創想能帶來獨一無二的沉浸式體驗。在此次合作中,充分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傳統文化向年輕人的精準、貼近和破圈傳播。
(二)影視作品的文化互通表達
2024年6月8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央網信辦聯合評選的“2024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項目”名單公布,包括三星堆博物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聯合申報的《當法老遇見三星堆》在內的10個精品項目(見圖1),從全國4921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近期三星堆題材的影視作品扎堆出現,背后是不少傳媒單位、文博機構對文物“活化”的創新探索。專家認為,入局者不應將目光局限于三星堆文物,而是應該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及與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內在關聯。
紀錄片《當法老遇見三星堆》在三星堆遺址以及埃及博物館、埃及金字塔大量取景,深度挖掘三星堆文化與古埃及文明內容。在拍攝手法上,運用了4K紀實拍攝、CGI合成技術和AI圖像生成技術,最終呈現具有國際化視聽語言的佳作。在創作過程中,邀請了中國和埃及的相關權威專家,確保學術內容表述的正確性以及藝術創作的方向性。紀錄片通過奇妙的想象,讓戴著金面具的三星堆青銅人像和圖坦卡蒙金面具之間發生跨越時空的交流與對話,以此促進兩種古老文明的互見與互鑒,對比兩種文明相通的太陽、面具、神樹以及想象力等文化意象,展示了古代人類文明對世界相同的敬畏、崇拜和信念,也展現了古代不同人類文明的多元、奇特與魅力。
(三)網絡小說的奇幻化表達
隨著三星堆遺址的發掘,與之相關的網絡小說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數量可觀,題材多樣。從三星堆的文物重見天日的那天起,三星堆遺址就被稱為中國考古歷史上的一個奇跡。在兒童科幻小說《三星堆尋夢記:魚鳧王權杖之謎》一書中,所有的文物像是被賦予了生命,故事主要是在三星堆古蜀王國,正在遭遇王位繼承的風波之際,受到命運指引的男主角荀秘乘坐宇宙飛船穿越而來。從書中人物形象塑造來講,本書引入了大量三星堆歷史文化元素,在這些穿越畫面里,主角們與三星堆“原型”有著最直接的關系,他們對三星堆文化表現出極大的好奇,不僅為青少年講述了一段關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神秘歷史,更通過豐富的情節和鮮活的人物,激發了青少年對歷史、考古、科學等學科的興趣。
(四)網絡游戲的沉浸式傳播表達
三星堆還依托網絡游戲、虛擬博物館等多種數字產品形式,創建跨媒介敘事體系,通過整合共構遠古與現代、虛擬與現實不同場域的文化資源,搭建起跨媒介傳播的虛擬空間,建構起觀眾參與的行為體驗。

川觀新聞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數字化技術對新出土文物進行了超高精度還原,重構文物的前世今生。并基于此,推出中英雙語版本交互性挖寶小游戲,海內外網友可以揮舞考古鏟,體驗在3、4號坑將文物一件件親手挖出,既可以直觀了解每件文物的埋藏位置,又可以學習考古知識,領略古蜀匠人的精湛之藝,感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四、三星堆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創意表達特點
三星堆文物跨媒介傳播的創意表達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這些特點使得三星堆文物在跨媒介傳播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一)多元化傳播渠道
三星堆文化的傳播不局限于傳統媒體,還廣泛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小說、網絡游戲、與各大品牌聯名等多種新媒體形式。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以新穎的聯動方式,助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米哈游旗下的《原神》與三星堆博物館合作推出的游戲內容道具、國潮運動鞋、《國家寶藏》的入選,這些都是三星堆再次火爆全網的助推器。這種多元化的傳播渠道為三星堆文物形象的展示和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效擴大了三星堆文化的受眾范圍。
(二)創新性內容形式
三星堆文化的傳播內容及形式具有創新性,如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搖滾樂團”盲盒,采用搖滾樂手的形式,賦予文物靈動個性,以及推出中英文雙語版本交互性挖寶小游戲等,這些創新性的內容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輕受眾。另外,通過VR技術等,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體驗,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三)廣泛的受眾覆蓋
跨媒介傳播的方式使得三星堆文化的受眾覆蓋更加廣泛。三星堆文物開發部門充分挖掘與發揮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設計頻頻出圈的“文物表情包”,拉近與廣大青年的心理距離,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走進博物館了解文物。從年輕人到老年人,從國內到國外,三星堆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通過與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的合作,三星堆文化在國際上獲得了更多關注。
五、三星堆文物形象跨媒介創意表達與傳播的啟示
三星堆文物的跨媒介傳播為我們提供了多方面的啟示,這些啟示不僅對文物保護和傳播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其他領域的跨媒介傳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一)提高傳播能力,增強保護意識
首先,跨媒介傳播能打破時空限制,增強文物的傳播力。通過利用多種媒介平臺,如社交媒體、網絡游戲等,三星堆文物得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廣泛傳播,讓更多人能欣賞到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這種傳播方式不僅擴大了文物的受眾范圍,也提高了公眾對文物保護的意識。
(二)增強參與體驗,促進文化再生產
在傳播過程中,通過虛實結合的多元傳播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萃取、提煉,以實現文化意義的再生產。這種再生產不僅有助于人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文物,也有助于推動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例如,通過制作與三星堆文物相關的動漫、游戲等文化產品,可以讓人們在娛樂中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促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跨媒介傳播文化能提升公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讓他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和歷史價值。這種參與感和體驗感能增強公眾對文物的興趣和熱愛。
(三)增強國際交流,促進文化融合
跨媒介傳播還能促進國際交流和文化融合。通過全景式跟蹤記錄三星堆考古發掘盛事的《又見三星堆》這一紀錄片向世界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三星堆的文化華章和引人入勝的考古細節,通過與國際知名藝術機構、博物館等合作,將三星堆文物形象推向國際舞臺,讓三星堆文化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認可。同時跨媒介傳播也有助于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融合,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發展。
六、結束語
要著力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對傳統文化進行系統性的整理,讓故宮里的文物、廣袤的土地上的文物、古籍中的文字都變得鮮活起來。三星堆文物在當代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在美食品牌、影視作品、網絡小說和游戲等形式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后續仍有巨大的開發潛力。這一“經典”案例讓三星堆文化的特征和價值得到了更好的詮釋和呈現,也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了啟示。
參考文獻:
[1]劉露.傳播儀式觀視角下三星堆遺址跨媒介傳播策略分析[J].傳播與版權,2024(6):81-84.
[2]林茜.融媒體時代《國家寶藏》對三星堆文化的傳播研究[J].新聞潮,2022(2):3-5.
[3]李競.博物館的跨媒介傳播研究:以三星堆博物館為例[J].出版廣角,2022(2):82-85.
[4]趙曉明.融媒體時代三星堆考古報道創新與實踐[J].中國報業,2024(5):67-69.
[5]姜飛,袁玥.傳播與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三星堆的國際傳播:對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四川國際傳播中心主任李鵬[J]. 新聞界,2022(11):89-96.
[6]涂俊儀.“兩創”視域下文物形象的跨媒介創意表達與傳播:以三星堆文物為例[J].北京文化創意,2021(4):35-41.
(編輯: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