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眾文化消費的進一步升級,對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當前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產品所面臨的產品類型單一、缺乏創新、定位模糊及品牌意識薄弱等問題,通過對國內優秀的互動式文創產品進行研究分析,從互動式體驗視角為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 鍵 詞]互動體驗;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30-0045-03
文獻著錄格式:伍璽臻.互動式體驗視角下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策略研究[J].天工,2024(30):45-47.
基金項目:2022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一般項目“文旅融合視域下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互動式體驗設計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2C0281)。
在博物館觀展熱潮的帶動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受到群眾的熱烈追捧,在網絡上引起了眾多討論話題,并出現了一物難求的盛況。湖南作為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為紅色主題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當前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在設計上普遍面臨類型單一、缺乏創新、定位模糊及品牌意識薄弱等問題,難以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體驗需求。本文旨在從互動體驗視角出發,探討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的有效策略,為其提供新的設計思路與方向。
一、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發展現狀
(一)文創類型同質化
當前,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的文創產品仍以傳統的旅游紀念品居多,如家居擺件、筆記本、手機殼、鑰匙扣、水杯等。這些產品延續了傳統的紀念品設計模式,在產品類型上過于單一且缺乏博物館自身主題文化特色,造成了不同博物館之間產品同質化過高、“千館一面”,導致消費者對傳統的產品類型產生審美疲勞,形成了產品缺乏新意、類型相似、功能相似、缺少儀式感的反饋。
(二)文化內涵淺表化
文化創意產品是“源于文化主題,經由創意轉化,具備市場價值的產品”。好的文創產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而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產品面臨著文化內涵淺表化的問題。設計者所提取的紅色文化元素與符號未經過創意轉化,僅僅是簡單地應用在產品形態上,在審美、功能與內涵方面缺乏創新。
(三)產品定位模糊化
文創產品作為高附加值產品,產品定位是其設計的重要環節,它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競爭力。然而,目前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在定位上普遍存在模糊不清的問題。一方面,部分產品過于追求紀念性與裝飾性,而忽視了消費者對產品本身體驗感的追求,導致產品缺乏實用性與趣味性。另一方面,快銷式的設計生產模式使眾多博物館文創產品單調乏味,缺乏個性與吸引力,難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
(四)品牌意識薄弱化
當下,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在文創產品的品牌塑造方面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品牌意識薄弱。一方面,博物館缺乏系統的品牌視覺規劃,沒有形成有特色、有記憶點的品牌視覺形象。雖然不少博物館已經逐步認識到文創產品的重要性,通過與高校、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了設計比賽征集文創產品,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統一規范的博物館品牌視覺,降低了品牌的傳播度。另一方面,在文創產品的營銷與推廣中,沒有充分利用博物館自身品牌資源與品牌優勢,導致品牌知名度降低,品牌效應減弱。
二、互動式文創設計特點及重要性
相較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互動式文創設計側重人與產品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現代設計思維與手法將科技與創意融合,增強了文創產品的互動性。
(一)互動式文創設計的特點
1.多重感官的刺激性
互動式文創注重使用者多重感官的體驗,產品設計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感官層面,可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來全方位刺激使用者的體驗感受。通過多重感官體驗的營造,打破產品設計中的固化思維,提升受眾的參與感。
2.時間空間的突破性
在互動式文創的設計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如結合增強現實技術(AR),讓使用者體驗穿戴文物服飾或頭飾的效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VR),還原歷史場景,打破時空的局限,讓使用者穿越歷史去體驗歷史。而互動式文創設計對時間與空間的突破,不僅讓游客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體驗到文化的魅力,還為文化的創意展現與產業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體驗感受的持久性
互動式文創強調受眾在使用過程中與產品產生互動,其目的在于強化文化本身對受眾的沖擊力,從而引發受眾的情感共鳴,推動文化的傳播。傳統的文創產品脫離了其使用場景,產品的影響力將快速消散。而互動式文創對體驗感受的強化,使得受眾在一次次使用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不斷回味每一次體驗,從而增強了文化體驗的持久性。
(二)互動式文創的重要性
1.滿足大眾需求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大眾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個性化。互動式文創設計通過提供豐富、有趣的互動體驗,滿足了受眾對新穎、獨特文化產品的需求。
2.引發情感共鳴
展覽是博物館實現教育功能的途徑之一,而文創產品則是博物館觀展體驗的延續與文化的創新。尤其是對于紅色主題博物館而言,互動式文創設計通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運用現代設計手法與科技力量,寓教于樂,強化游客的使用感受,提升游客的文化體驗,引發游客的情感共鳴,從而加深其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3.促進文旅融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文旅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湖湘地區眾多的紅色文化資源中,紅色主題博物館占據重要地位,是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陣地。通過設計互動式文創產品,不僅豐富了產品的內容與形式,也促進了紅色文化的傳播。同時,互動式文創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
三、國內互動式文創設計案例分析
根據互動式體驗的方式,將文創產品分為參與體驗類、技術交互類與數字虛擬類三種形式。
(一)參與體驗類
參與體驗類的互動式文創產品大多是未完成或半成品狀態,需要游客親手制作或參與。由“一張造”打造的文物修復體驗系列推出了“舊物瓷器修復盲盒”“我在家里修壁畫”“古籍修復體驗禮盒”活動,讓文物修復不再是紀錄片中的場景,消費者可根據操作步驟,利用自帶工具,在家完成明清瓷器修復、永樂宮壁畫復原、古籍修復。而修復完成的古物,則可以作為家中擺件,給予了消費者文化洗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則推出“龜茲套色明信片”,游客只需購買一張空白明信片卡紙,即可親手印制一張龜茲壁畫明信片。以上文創產品皆以“體驗”為核心,抓住了當下青年的消費心理,將文創形式與時代潮流相結合,在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傳播了傳統文化,增強了青年的文化自信。
(二)技術交互類
技術交互類則是借助AR、VR等科技手段或開發小程序、App等輔助產品體驗。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合作推出了一款《敦煌詩巾》微信小程序,開發者提取了敦煌石窟藻井壁畫中的200多款元素作為絲巾的圖案庫,游客可以在小程序中隨意疊加組合,用敦煌元素創作一款獨一無二的絲巾并下單定制。而故宮出版社出版的《迷宮·如意琳瑯圖集》,通過配套的手機App與18件書籍配件,以線上App為輔助,通過解謎將游客帶入故事情節當中。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別出心裁,推出了AR冰箱貼,當游客拿起手機掃描冰箱貼時,靜態的冰箱貼伴隨著音樂緩緩旋轉起來產生冰雪效果,給予游客視覺與聽覺的享受。技術的發展為互動式文創提供了多種可能性,打破了時空的局限,隨時隨地還原歷史場景,為游客帶來多重感官刺激。
(三)數字虛擬類
相較于前兩種類型,數字虛擬類文創并沒有實際的文創產品,其側重于通過互動游戲的方式,讓使用者體驗傳統文化與藝術的魅力,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傳統文化的保護與推廣中來,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敦煌研究院為此做了多種嘗試,其與騰訊聯合開發的《云游敦煌動畫劇》采用了“動畫+配音”的體驗模式,以《神鹿與告密者》《太子出海尋珠記》等5個敦煌小故事為故事情節,使用者可選擇不同人物進行配音,生成自己的廣播劇,并可分享到社交平臺。以寓教于樂的參與方式,讓使用者了解了敦煌的歷史文化,也通過其網絡的分享獲得更多的流量,讓更多的人關注敦煌文化。
四、互動體驗視角下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策略
(一)設計賦能,推動文化創新
當前,湖湘主題博物館中面臨的文創產品類型單一、同質化高問題,其根源在于開發者在設計過程中將文化、創意、產品三者分開。文創產品不是簡單的“產品+貼圖”。以往開發者提取完紅色文化元素后,將其復制在不同的產品外觀上,從而形成一種看似有新意實則產品類型同質化嚴重的設計,使得消費者不愿意重復購買功能趨同的文創產品。而優秀的文創產品是將文化內涵、創意表達、產品設計三者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湖南雨花非遺館中的紅色記憶館,為弘揚“紅船精神”,設計了可拼裝的紅船模型,可以讓游客在動手拼裝的過程中感悟紅船精神。在紅色文化向文創產品設計轉化的過程中,既要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又要將紅色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使產品具備審美性、創意性與功能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
在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中,首先應當深挖文化內涵,包括歷史事件、人物故事、精神品質等。通過現代設計手法提煉文化元素進行設計賦能,形成極具湖湘文化特色與辨識度的視覺元素。其次,創新設計敘述方式,從不同的設計角度去重現歷史事件、人物精神,讓產品形式與文化融合得更加緊密。
(二)多重互動,引領體驗升級
在互動體驗視角下,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設計應積極利用多種互動形式,通過設計一系列有趣的互動環節,在引領文創體驗升級的同時增強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帶動湖湘紅色旅游的發展。當下沉浸式紅色文化體驗不斷興起,相關紅色主題博物館、展覽館借助當下新潮的“劇本殺”形式,將紅色文化與“劇本殺”相結合,打造一系列文化體驗產品。另外,積極利用多種技術,如AR、VR、AIGC等,增強游客的互動體驗,增強對其多重感官的刺激,提升游客的參與感和沉浸感,從而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三)寓教于樂,激發情感共振
湖湘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深厚的革命精神,應當得到繼承與發揚。在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的文創設計中,應當注重娛樂性與教育性的平衡,互動式體驗能為游客提供趣味性的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但是,開發者應當運用多種設計手法、互動形式不斷保持游客的注意力,激發游客自主學習和探索紅色文化的積極性,產生一定的教育意義,提升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素養與道德水平。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針對各年齡層次的青少年,研發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層次的《奮斗吧少年》研學課程,并將課程中的學習用具與文創產品相結合,設計了帶有插畫的“奮斗少年”筆記本,將紅色文化從博物館引入研學課程,再與文創產品結合,為文創產品的研發與利用提供了多重路徑。文創產品應當是博物館展覽的延續,文創產品設計應當與博物館展覽內容相結合,讓游客在參觀后通過文創產品的體驗對展覽內容繼續保持一定的興趣和情感,能夠不斷回味觀展時的情緒變化,產生情感共鳴,并通過互動的方式,加深這些情感體驗。
五、結束語
文化與旅游的進一步融合帶動了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作為文旅融合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應當積極推動自身的全面發展。對于湖湘紅色主題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還應當與湖湘本土特色文化相融合,積極與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進行合作,培養相關人才,打造湖湘特色的紅色文創產品品牌鏈。
參考文獻:
[1]陳澤愷.“帶得走的文化”:文創產品的定義分類與“3C共鳴原理”[J].現代交際,2017(2):103-105.
[2]社會學概論編寫組.社會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王文中,張瀚文.“體驗”視角下紅色文創產品設計[J].湖南包裝,2024,39(2):41-43.
[4]謝寒,任菁.湖南紅色旅游文創產品開發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上),2024(3):126-128.
[5]王亦敏,雷珂.紅色旅游文創產品開發形式新型化策略構建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3,2(1):115-117.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