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對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園可以從轉變傳統觀念、拓寬學習渠道、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家園合作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開展勞動教育的策略,切實提高幼兒園勞動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勞動教育;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培養品德、啟迪智慧、強身健體的育人功能,對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創造性和動手操作能力有重要意義。然而,在當前的幼兒園勞動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幼兒園對勞動教育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勞動素養參差不齊、勞動教育課程內容不豐富、家長缺乏對勞動教育的認同等,導致幼兒園勞動教育流于形式,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基于此,幼兒園要提高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分析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厘清勞動教育的價值,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內涵,制訂符合幼兒實際的勞動教育目標,豐富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通過開展多樣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使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幼兒積極的勞動精神,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意義
1. 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幼兒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萌芽期。通過參與游戲化、生活化的勞動活動,幼兒可以逐漸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自覺形成熱愛勞動、積極參與勞動的正確觀念,進而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情感。在幼兒一日常規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勞動,自覺遵守勞動紀律,主動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同時,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幼兒正確看待勞動,形成積極勞動的態度,明白勞動是一種社會責任和自我發展的手段,進而激發幼兒對勞動的興趣,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
2. 涵養幼兒積極的勞動精神
在參與勞動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理解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徑,自覺形成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認真勞動的積極勞動精神。通過親自參與各種勞動,使幼兒深刻感受到勞動者的不易,從勞動中收獲喜悅和滿足感,增強幼兒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愿意主動投入勞動中。勞動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幼兒通過參與勞動可以學會堅持,有利于培養幼兒堅韌不拔的品質。另外,在幼兒園勞動教育中,許多活動需要幼兒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和溝通,培養了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這些都是幼兒積極勞動精神的體現。
3. 提升幼兒的勞動技能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可以開展一些具體的、操作性強且有利于鍛煉勞動技能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積累勞動經驗、習得勞動技能。例如,在小班幼兒剛入園階段,教師可以為其提供動手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穿脫衣服、整理書包、自主進餐、獨立如廁等,使幼兒掌握自我服務方面的勞動技能;中班幼兒可以參與擦拭桌子、種植花草、分發玩具等有意義的勞動,鍛煉他們服務集體的勞動技能;大班幼兒可以參與喂養小動物,給綠植澆水、除草等勞動,逐步從為他人服務向參加公益勞動過渡,提升幼兒的勞動技能。
4. 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勞動教育的過程是幼兒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過程,也是幼兒體驗生活、豐富情感的重要途徑。在勞動中,幼兒可以豐富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同時,勞動教育為幼兒提供了動手操作、分工協作和自由創造的機會,幼兒能通過勞動理解勞動者的辛苦和不易,同時也能夠體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學會感受喜與悲、判斷是與非、品味苦與甜、理解美與丑,豐富對生活世界的情感認知與體驗,發展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的審美感知力。
二、幼兒園勞動教育開展現狀分析
1. 幼兒園對勞動教育重視程度不足
當前,大多數幼兒園對勞動教育普遍存在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首先,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體系零散,缺乏對勞動教育的支撐和引領,致使勞動教育目標不明確。在開展勞動教育時,教師沒有可參照的標準,致使勞動教育方向不明確,存在“無從下手”的問題。其次,幼兒園勞動教育場地開發有限。部分幼兒園由于勞動教育活動經費不足,勞動教育基地建設不完善,致使勞動教育活動大多在室內進行,側重于幼兒的自我服務勞動。幼兒園區角活動場地開發有限,未能結合幼兒園場地的特點靈活開辟飼養區、種植區等區角,不利于幼兒進行多樣化的勞動活動。同時,部分幼兒園未能妥善處理與社區的聯結工作,無法給幼兒提供園外勞動的機會,園外勞動實踐基地開發幾乎空白。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阻礙了幼兒園勞動教育的開展。
2. 教師勞動素養參差不齊
在培訓方面,大部分幼兒園更加注重對教師五大領域教學技能的培訓,很少組織教師參與勞動教育培訓,導致教師勞動素養參差不齊。部分教師錯誤地將生活教育等同于勞動教育,致使勞動教育窄化,教育效果不佳;部分教師在進行勞動教育時,一味地注重幼兒勞動知識與技能的獲得,忽視了對幼兒勞動意識和勞動情感的培養;部分教師實施勞動教育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僅局限于對幼兒勞動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使幼兒無法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最終影響幼兒園勞動教育質量的提高。
3. 勞動教育內容不全面
在開展勞動教育時,幼兒園大多以自我服務勞動和集體服務勞動為主,很少涉及手工勞動、種植飼養勞動等內容。同時,幼兒園勞動教育中往往缺乏對社會公益勞動的關注,缺乏對創造性勞動的重視。許多幼兒園在勞動教育中很少組織幼兒參與社會公益勞動,也很少給幼兒提供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勞動機會。另外,部分教師在勞動教育中缺乏對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導致幼兒對勞動的價值和意義認識不足。
4. 家長缺少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同感
很多家長對幼兒園勞動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幼兒園勞動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夠積極、主動,家園合作呈現單方面的“互動”模式,阻礙了幼兒園勞動教育的良性發展。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階段應該著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創造力,孩子不適合也沒有必要接受專門的勞動教育;部分家長對孩子溺愛過度,包辦行為過多,不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幼兒缺乏親身參與和體驗勞動的機會,不僅失去了自我服務能力,還難以真正理解和感受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三、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優化策略
1. 轉變傳統觀念,提高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
首先,完善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幼兒園應該認真解讀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的意義,將園本特色與本土資源結合,立足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開發具有地域特色與園本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同時,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 - 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提出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和教育要求,制訂幼兒園勞動教育目標,為幼兒園勞動教育指明方向。一方面,突出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的趣味性,激發幼兒的勞動熱情,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另一方面,突出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的生活性,構建一套科學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幼兒園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讓幼兒了解勞動常識,掌握勞動技能,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發展勞動素養,充分發揮勞動教育課程的教育效力。
其次,改善環境,為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保障。針對當前勞動教育場域受限的問題,幼兒園應該積極爭取項目,增加在勞動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結合幼兒園的場地特點,因地制宜開辟活動區角,讓幼兒園勞動教育有機會、有條件進行。同時,幼兒園還應該與社區通力合作,充分發揮社區的場域優勢,開辟園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環境。組織幼兒深入勞動現場,在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體驗勞動、接受勞動教育,豐富幼兒的勞動認知,升華幼兒的勞動情感,使幼兒獲得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最大限度滿足幼兒對勞動教育的需求,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和服務精神,為幼兒園勞動教育提供支持和補充。
2. 拓寬學習渠道,提升教師勞動素養
首先,重視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幼兒園要結合本園實際情況,組織教師參加關于勞動教育課程的專門培訓,或邀請幼兒勞動教育專家、名師開展勞動教育專題講座,為一線教師詳細解讀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講解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價值內涵,或者推薦勞動教育的相關書籍,拓寬教師的勞動教育知識面,提升勞動教育技能。同時,組織教師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定位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價值和意義,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性,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實踐。
其次,立足園本教研,提升勞動素養。教師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幼兒園勞動教育的質量。提升教師的勞動素養,能夠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價值,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因此,要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創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針對當前幼兒園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立足學情開展園本教研活動,共同設計、打磨勞動教育活動方案,通過個人反思和同伴互助,提高勞動教育專業水平。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聽課和評課活動,聚焦勞動教育中的關鍵問題,以研究的態度探索問題的解決辦法,在觀摩和反思中增強勞動教育實踐智慧,提高教學研究水平,進而提升勞動素養。
3. 整合教育資源,豐富勞動教育內容
首先,整合勞動教育資源,增強幼兒勞動體驗。勞動教育不應該局限于課堂上,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幼兒園內外可利用的勞動教育資源,提升勞動教育的創新性和趣味性。教師既可以利用家長資源,豐富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內容,又可以利用社區資源,給幼兒提供勞動的平臺。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和勞動實踐,讓幼兒接觸社區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員,豐富幼兒對勞動的認知,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通過參與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感受公益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增強幼兒的社會責任感。
其次,開發多元課程資源,豐富幼兒園勞動教育內容。為了提升勞動教育在幼兒園實踐教學中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教師要切實關注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開發多元課程資源,促進五大領域與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豐富幼兒園勞動教育內容。例如,在植樹節、勞動節來臨之際,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園區綠化、環保宣傳等勞動教育活動,給幼兒提供種植的勞動工具和材料。植樹時,融入科學知識,讓幼兒學會如何挖坑、栽種、澆水、施肥,使幼兒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提高勞動技能,體驗勞動樂趣,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另外,幼兒園勞動教育內容的開發要貼近幼兒的年齡段,將勞動教育與幼兒園教學活動深度融合。對于小班幼兒,可以開展“穿衣服”“系鞋帶”等勞動比賽活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對于中班幼兒,可以開展手工勞動比賽活動,比一比誰制作的賀卡最美,培養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對于大班幼兒,可以開展衛生評比活動,看看哪個小組衛生打掃得干凈、徹底。這樣合理規劃勞動內容,能有效培養幼兒的勞動能力。
4. 促進家園合作,增強家長對勞動教育的認同感
首先,提高家長對幼兒園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幼兒園可以通過開展座談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分享科學的勞動教育理念,使家長了解和掌握幼兒園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方法,進而積極、主動地配合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搭建推進勞動教育的橋梁,充分發揮家庭對幼兒勞動能力培養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高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效。
其次,樹立與教師共同育人的意識。家長要充分認識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和配合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工作,主動參與幼兒園開展的勞動教育活動,跟上教師的育人步調,與幼兒園保持一致。同時,家長要充分把握家庭中的勞動實踐機會,給孩子提供勞動的平臺,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并能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勞動成果,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孩子感受勞動帶來的樂趣。另外,家長也要充分發揮榜樣作用,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孩子、帶動孩子,讓孩子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過程中提高勞動能力。
總之,開展勞動教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切實提高幼兒園勞動教育實效,幼兒園要轉變傳統觀念,提高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教師要拓寬學習渠道、整合教育資源、豐富勞動教育內容;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勞動教育工作,三方合力,將幼兒園勞動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姚雪晶. 新時期幼兒園勞動教育對策探究[J].天津教育,2023(3):162-164.
[2]楊雅琴. 幼兒園勞動教育的實踐困境與對策探討[J]. 教育界,2022(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