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朱仙鎮木版年畫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其特征為構圖飽滿、線條粗獷簡練、造型古樸、色彩新鮮艷麗,已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偉大的文化藝術瑰寶,是我們應該努力傳承的寶貴財富。以朱仙鎮木版年畫和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相結合,不僅有利于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繼承發展傳統手工藝也具有重要意義。以朱仙鎮木版年畫在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中的應用為研究內容,重點探究其重要意義、實施原則及途徑。
[關 鍵 詞]朱仙鎮木版年畫;學前教育;手工課程
[中圖分類號]J5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22-0088-03
文獻著錄格式:丁家儀.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的研究[J].天工,2024(22):88-90.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藝術素養是其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工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基礎技能課程,是提高學生美術素養的專門途徑。為了切實提高手工課的質量,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在手工課程中,不僅要關注學前教育專業性質、重視美術技能技巧的培養,也要融入對人文歷史和文化傳統的講解。將朱仙鎮木版年畫相關傳統手工藝融入手工課程中,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手工制作中來,進一步提升本專業學生對地域傳統手工文化的了解和參與程度,樹立其主人翁意識。
一、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學前教育課程的意義
(一)推動現當代藝術與傳統手工藝資源的交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是學生豐富自身知識內涵、開闊眼界的重要沃土。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上,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其中,讓學生在了解河南地域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加強手工制作的基礎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更好地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其在專業基礎上,結合傳統手工藝文化,創作出既包含地域傳統手工藝特征,又符合現當代藝術審美,還能夠與教育專業性相結合的作品。同時,對于河南傳統手工藝資源的學習能夠進一步提高當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化自信,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二)豐富手工課內容,打造校本特色課程
充分考慮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手工課程的要求以及學校的條件和師資,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中,打造以本專業為基石,兼具地域性、教育性、實用性的校本課程。簡筆畫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對于非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講容易學習的內容。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與簡筆畫創作相結合,針對簡筆畫的特點,將年畫中的各類形象進行簡單化處理,設計出符合學前兒童發展水平的繪畫作品。朱仙鎮木版年畫中“大吉大利”“年年有余”以及十二生肖的形象都可以改編成符合兒童審美、適合兒童學習的簡筆畫。
(三)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認知能力
朱仙鎮木版年畫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中的應用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一些傳統民間藝術因時代的發展、審美風格的變化、受到同質化流水線商品的沖擊而日漸式微,朱仙鎮木版年畫同樣會面臨著類似的發展困境。將朱仙鎮木版年畫所具有的藝術特征和審美價值融入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能夠讓學生在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提升審美素養。與此同時,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對年畫作品的鑒賞,有助于其更加深刻地把握年畫的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其文化認識和感知能力,進而促進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
(四)契合全面型人才培養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上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必須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意味著教育應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題材大多來自人民的世俗文化生活,其中蘊含著濃厚的人文思想。它涵蓋多方面的知識,能夠推動藝術與其他領域的跨學科融合,將年畫的知識、作品鑒賞融入教學實踐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藝術作品表達自身情感,同時提高審美素養和文化認知能力,這符合國家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
二、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的教育原則
(一)操作性原則
在制作流程方面,朱仙鎮木版年畫展現了一系列獨特且鮮明的特點。其中,實踐操作性尤為顯著,這使得它與其他繪畫形式形成鮮明對比。木版年畫的制作流程遠比一般繪畫要復雜,涵蓋了畫稿、制版、印刷等多個關鍵環節。首先,在畫稿階段,創作者需明確主題,圍繞這一主題構思畫面布局,并通過精心繪制來呈現預期的視覺效果。其次是制版過程,創作者需將繪制好的畫稿轉移至木板上,運用刀法進行雕刻。在印刷階段,紙張和墨水的選擇至關重要。創作者需要精心調配墨色,以確保畫面色彩的飽滿與層次的豐富。同時,還需注意印刷過程中的細節處理,以確保畫面的清晰度和完整性。由此可見,木版年畫整個制作過程對于工具要求非常嚴格,步驟煩瑣,對創作者來講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考驗技巧,更重要的是創意、耐心與方法。當代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藝術素養,且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因此版畫的創作雖然有難度,但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完成。在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的過程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學生提供必備的物質條件和相關工具材料,同時開設相關先修課程幫助學生實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造力,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盡可能還原其制作過程,通過真正的實踐操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打通由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的道路。
(二)趣味性原則
在制作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過程中,偶發事件往往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為創作過程增添了樂趣。這些偶發事件不僅考驗著創作者的技術和應變能力,更在無形中推動著創新的步伐。朱仙鎮木版年畫以獨特的水印套色技術進行創制,這一技術的運用本身就是對創作者的一種挑戰。在雕刻和印制的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可能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然而,正是這些意外的情況,讓創作者挖掘出新的可能性。因此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手工課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操作和探索的機會。重在讓學生能夠親自去發現,在趣味體驗的過程中創新。
(三)審美性原則
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璀璨瑰寶,承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精髓和多元的審美價值。它不僅是藝術與生活之間的橋梁,更是地域性民間藝術與民俗文化的鮮活展現。在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手工課程的過程中,應注重其形象、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相關性,在真實情境中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這一過程一方面要促進學生藝術內涵的積累,深入了解版畫的主題立意,通過分析和欣賞不同作品,掌握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創作背景。另一方面,對民間藝術魅力的審美體會同樣重要。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地域性民間藝術的代表,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都值得學生去深入體驗和感悟。通過親身參與制作過程,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民間藝術所蘊含的智慧,從而加深對民間藝術的熱愛。通過讓學生了解傳統木版年畫的來源和特色,進一步發揚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促進文化繁榮。
三、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的途徑
(一)依據手工課程目標要求,細化模塊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達到的具體目標,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后,在各領域發展方面實現期望的程度,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朱仙鎮木版年畫除了蘊含傳統價值外,其制作工藝也十分復雜,這就對學生的美術素養要求較高。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真正實現對這種復雜技能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就要在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手工課程之前,根據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整體課程目標細化朱仙鎮木版年畫、兒童年畫制作模塊的教學目標,通過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目標設置,制定出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朱仙鎮木版年畫制作的課程目標。
(二)與學前教育專業充分結合,強化課程設計
朱仙鎮木版年畫是大眾性的傳統藝術,將其融入高校學前教育手工課程,應做到與學前教育專業有機結合,設計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使手工課程在不斷豐富的同時具有民間性、特色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蓖ㄟ^對學前兒童進行民間美術教育,引導幼兒喜歡傳統文化是幼兒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課程中,尤其是在幼兒教具制作與環境創設環節,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為其今后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并以此為基礎使幼兒得以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以傳統節日為主題布置墻面時,可以巧妙地借鑒朱仙鎮木版年畫中的民俗元素。比如,在新年來臨之際,可以選擇年畫中的吉祥圖案,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以鮮艷的色彩和生動的造型進行墻面設計。在有關傳統文化的課程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門神威武的形象和民俗故事中的有趣情節。同時,可以將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相關元素融入幼兒園區角環境的創設。例如,在美工區,可以為幼兒提供簡化版的木版年畫制作工具,讓他們親手體驗年畫的制作。通過動手實踐,幼兒不僅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年畫的制作技藝,還能在此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堅持引導學生深度體驗,深化開拓創新
在高校學前教育手工課堂中,充分挖掘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價值并引導學生深度體驗,是確保教學效果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為了避免蜻蜓點水式的教學,確保學生能夠真正領略朱仙鎮木版年畫的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價值所在,包括其藝術特點、文化內涵以及制作工藝。通過深入研究,教師能更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點,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其次,在課程設計上,教師應注重實踐環節的設置。在制作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參與,鼓勵他們積極嘗試、大膽創新,不斷突破創作極限。最后,教師還應關注版畫創作的創新。朱仙鎮木版年畫雖然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但并不意味著只能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創作。相反,結合現今豐富的媒材和技術手段,版畫創作可以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材料和技術,嘗試不同的創作方式和表現手法,以拓展版畫創作的創新空間。
同時,可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課堂。非遺傳承人可以為學生展示代表作,講述年畫的歷史概況和發展脈絡,讓學生在欣賞和學習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非遺傳承人還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帶領學生感受傳統年畫的制作。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組織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通過拜訪非遺傳承人、參觀年畫百年老字號作坊等學習形式,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傳統工藝的制作過程和傳承情況。
(四)實施多維度綜合評價,優化評價機制
課程評價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它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課程系統信息,以科學的方法考察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并據此判斷課程設計的效果。其最終目的在于對課程進行改進和完善,以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F在高校中大部分專業課程過于重視結果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和評價主體多樣性的重要性。根據新課改的課程評價要求,將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以活動性、實踐性為主的手工課程時,評價方法的革新至關重要。應做到不僅對學習成果進行檢驗,更要對其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和多方面能力進行全面評估。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注重過程和結果的雙重考量,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個體差異,以期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和發展潛力。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參考文獻:
[1]劉夢園.朱仙鎮木版年畫融入初中美育的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4(9):54-56.
[2]李悅.河南民間美術資源引入中學美育策略研究:以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4(8):77-79.
[3]曹春雨,張玉雪.楊家埠木版年畫融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課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3(19):45-47.
[4]段亞蕾.高校學前教育手工課程的創新教學思考[J].中國文藝家,2018(11):248.
[5]趙典.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承創新研究[J].新美域,2023(10):98-100.
(編輯:王旭平)